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旧社区改造认知实习感悟环境设计

旧社区改造认知实习感悟环境设计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旧社区改造认知实习感悟环境设计

【摘要】探究老旧社区适老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解决的对策。综合考虑老旧社区的社会影响价值,以此为基础,用设计的思维角度,提出老旧社区适老化环境改造设计可行的办法,解决旧社区不够“适老性”、生态环境设计单一、改造不彻底、养老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将“适老化”的概念融入到老旧社区改造中,产生“新”的面貌,为既有老旧社区适老化环境改造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老旧社区;适老化;环境改造设计 1引言

我国正面临着“双重老化”的难题,人口老化的同时,社区环境也在老化[1]。在国家倡导的居家养老模式的政策引导下,适老化的社区环境改造和工程建设成了很多老旧社区关注的重点。2020年7月15日,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实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导意见》,特别强调要统筹改善老年人住房内外的生活环境问题。老旧社区因为建设历史久,很多设施、环境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现代生活的需要,存在很多影响居家养老生活品质的现实问题。如何将既有的老旧社区改造成更具有适老性的“新”社区是当下值得探索和思考的课题。

2国内外研究现状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2],对老旧社区环境的适老化改造是为了满足在相应的政策推进和时展的过程中所衍生的新型养老模式的顺利开展。当下,国内一些发展较快的城市,在面

对老旧社区适老化改造(建设)问题上,通过不断地推陈出新,开始试图探索一种更有益于老龄社会发展的模式。北京的东方太阳城在适老化建设方面就是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该社区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建设齐全,既有各种商业服务,还有体育中心,特别是还创建有创新概念下的老年大学服务。广西巴马长寿村、辽宁丹东市马市岛创建了一种“南飞北漂”的创新型养老模式,通过区域之间的联动合作,形成一种根据不同季节更换不同养老地点的养老生活方式。这种“候鸟走廊工程”解决了中老年人由于身体素质下降,难以适应严酷的气候环境的问题。研究发现,国外社区适老化环境改造对老年群体更具有兼容性,在应对老龄化问题上也采用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用开放性的思维使得适老化环境改造的面貌呈现出更多样性的选择。如丹麦倡导自主动手型社区环境,鼓励老人进行农场生产种植和手工艺活动来延缓他们的生理自理期。老人们可以选择食用自己种植的绿色蔬菜,还可以将吃不完的蔬菜拿出来进行贩卖。管理者们后来发现,社区的很多老人主动种植农作物的热情都比较高,也很愿意参与社区开展的活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