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北大计算机备考经验超全复试经验

北大计算机备考经验超全复试经验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2018考研已经接近尾声,一年前刚开始决定考研的时候,心里并没有多大把握,只是怀着赌一赌的心态,希望能自己十多年的求学之路一个交待,无论梦成梦碎,自己都为梦想拼搏过。这段时间陆续有19考研的同学向我询问考研复习的一些安排和方法,所以写下了这篇经验贴,我自己的分数并不高,但还是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

初试成绩:政治66、英语一69、数学一105、911计算机专业基础101

专业课

虽然是大跨考,但是我的专业课复习直到7月初才开始,因为在这之前我在“中国大学MOOC”上选修过一些计算机的课程,因此具有一定的C/C++基础,如果没有C++基础的话还是早两三个月开始比较好。北大计算机学硕考的专业课都是911,复习思路和用书和408有很大的区别。由于我是跨考对于他们的区别起初并没有太多的认识,加上408的资料容易获得,因此一开始一直是按照王道系列单科书来复习的,大概8月上旬配合中国大学MOOC上陈越姥姥的《数据结构》和哈工大的计算机系列课程把四本单科书都过了一遍,然后每天早上会花一两个小时来诵读记忆书中的内容(后来才发现我这是用学社科类专业的方法来学工科,但似乎效果还不差)。9月中旬加了信科考研群后才发现408和911差异巨大,然后调整复习思路,按照华文慕课上北大的计算机系列课程展开复习。关于考911我觉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刷慕课+408真题,因为考试时考的题目很多都是慕课里的知识点,慕课里没有的知识点408真题里也基本涉及了。初试前研友问我专业课怎么复习,我告诉她多刷慕课,结果她做到了我自己却没有做到,感觉好惭愧。。。。。最终考试时机组

两道大题23分没做出来,考完后一度感觉自己过不了线了很绝望,但幸运的是前面选择题似乎做的不错,还是侥幸进了复试。 视频:华文慕课上北大的计算机四门课程

用书:王道系列全套+《数据结构与算法(张铭版)》

复试

信工的复试一直都只有面试,今年初试与复试的比例是6:4,复试满分100分,所以复试里的1分抵初试3.33分。复试的地点安排在复试当天公布,大家早上8:00在信工院一楼门口排队缴费后根据墙上贴的名单到自己对应的教室门口等候。复试的流程大概是这样的:

1、英文自我介绍,介绍完后老师可能会根据你介绍的内容进行提问。我在做完自我介绍后老师没有提问,直接进行抽题回答了。

2、从桌上的4个信封中抽题回答,四个信封上从左到右写的内容好像分别是“数学题”“开放题”“算法题”“计算机专业知识”。先是让我从标有“数学题”的信封中抽了一个纸条,内容是一道逻辑题(我没学过离散数学,可能这道题是算在离散数学范围内的),题目本身并不难但是很长很绕,加上自己很紧张,所以花了五六分钟也没能做出来,于是老师叫我谈一下自己的思路,我就回答了一下自己的思路。之后老师又叫我从“开放题”的信封中

抽一道,这次运气爆棚了抽到的是问对王国维三种境界的看法。因为在大一时看过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自己也对他提出的三种境界有过思考,所以就答了一下自己在人生层面对这三种境界的理解,这道题答了比较长的时间,后面老师看时间不多了就没再让我抽题了。

3、老师根据你提交的个人陈述进行提问。我被问到的问题主要有跨考的原因、对做研究的理解、本科成绩、为什么喜欢XXXX方向等,大部分问题都比较容易回答,有几个比较难回答的问题我没有回答上来坦荡地说“抱歉,老师,我对这方面的了解不是很多”,老师也没有继续深究。二十分钟的面试很快就结束了,我在的计算机一组的老师们都十分和蔼,可能考虑到我是跨考所以全程没有问我一个专业课方面的问题。

以上大概就是我的一些复习经验,有好的方法也有不好的教训,希望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借鉴,不要盲信盲从他人的安排与计划,毕竟每个人的基础都不一样,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考研最难的不是学习本身,而是学习之外的一些东西,一路走来经历了许多,成长了许多,认识了许多优秀的人,这一年的经历将是我终身难忘! 最后,祝愿所有在考研路上努力耕耘的人都能收获自己应得的硕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