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育犯错学生程序

教育犯错学生程序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浅议教育犯错学生的程序

摘要: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由于自我认知缺陷,在思想和品行方面犯错是难免的,作为老师如何教育犯错学生让其更好成长成才,本文从教育犯错学生的程序和方法的角度去说明。程序分别为了解学生犯错原因,帮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避免重犯错误这四个方面去论述。

关键词: 教育;犯错学生;程序;避免重犯错误

有人说“学校是允许学生犯错误的地方,更是要帮助学生改正学生改正错误的地方”“犯错误是孩子成长的权利”;也有人说“孩子是在错误中成长起来的”。既然学生出现错误是成长过程中必然的经历,做为教师应该怎样对待犯错误的学生,才能取得良好教育效果,让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本人认为在教育犯错的学生过程应该遵循教育程序。

一、以礼相待,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和违纪过程

处理犯错学生,第一步应该是了解事情的真象和犯错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为下一步教育引导学生做出相应的教育,而有些老师一看到学生犯错误了不了解事情的真象和犯错过程就不问青红皂乱,想当然,先入为主地训学生一通。有的甚至怒气冲天,慷慨激昂,声色俱厉;更有甚者,动手动脚,对犯错误的学生行之以体罚或变相体罚。这种处理的结果只能适得其反,不但不能取得教育效果,反而让学生认为老师不尽情理,使学生产生抗拒的心理。我本人认

为不管学生犯多大的过错对待他们都应该以礼相待,采取先礼后兵的处理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学生信服。我在处理一起学生打架事件时,我把打架双方叫到办公室,让他们先坐下,帮每个同学都倒上一杯水,双手奉上,然后说:“我想大家对自己所犯错误都感到很后悔,现在我不想多说,我想了解事情的经过,你们愿意如实说出来吗?”然后给每个同学一张纸让他们把经过写出来。其中一个同学写到:老师双手奉上的一杯水,软化了的不平的心,不用老师说什么,我已经知道自己错了。如果当时一看到学生打架就不分青红皂白训他们一通,我想他们交待打架的事,可取得效果会差得多。 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和过程,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让学生自述犯错的原因和过程,这是最好的方式了,如果犯错的学生能自述犯错的原因和过程说明学生已经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常言到认识自己所犯的错误已经改正错误的一半了。但往往有些犯错的学生为了逃避处分,要么不承认自己所犯错误要么避重就轻交待自己所犯错误。对待这样犯错的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如实交待自己所犯的错误;如果不愿交待,就要从外围突破,从其他学生或知情人员了解,千万不要让学生抱着侥幸的心理逃避相应的教育和处罚。

二、耐心细心让学生认识错误

让学生认识错误主要目的是:认识自己所犯错误对自己学习、成长和他人带来什么样的危害,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让学生认识

错误时,给这些同学一些思考的时间,并且适当加以引导,不是用我们的分析代替他们的思考,充分让他们有自己的思考空间和时间,真正认识到自己错误。学生有了过错之后,有两种认识:一种是在压力下,面对老师和同学,不得不承认错误;一种是在自发的情况下,自觉自愿地承认并表示要改正错误。

让学生认识错误采取的两种方式是:一是通过语言的规劝让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也就是常用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二是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犯错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影响。如学生小陆,在一次学生打架事件中,把同学打伤了,我让小陆陪受伤的学生去看病,让他排队挂号,交钱、陪受伤的学生打点滴,甚至受伤学生的家长过来学校也让他在场,当双方家长到达学校后,小陆受到家长的责骂,而受伤同学家长没有责骂小陆,甚至劝解小陆家长不要再责骂小陆。一连三天我都让小陆陪送受伤的学生上医院。后来小陆在认识书中写到:想不到自己一时冲动不仅给同学带来痛苦,也给自己和家长带来不少的麻烦;更想不到是受伤同学家长这样宽容自己,以后发生相类似事后,要克制自己。 三、“因错施教”让学生纠正错误

学生犯错不同,纠正的方式也不同,一般有冷处理和热处理两种方式。大致说来,学生们的过错可以分为两个类型:一种是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动机,后果也较轻的错误,例如:迟到、旷课、课间打闹等。这虽说难免,可也不能说不是错误;另一种错误有较深

的思想根源,后果较严重,反复次数较多。如:有的学生明知学校纪律不允许仍打架、偷盗、爬墙外出、男女同学交往过密,考试作弊等。

1.冷处理:是指发现学生犯错误后,不马上给予纠正,而是通过活动使学生自己感知错误,从而认同正确的事物。这种方式一般用于纠正知识性的错误。如迟到、旷课、课间打闹。

2.热处理:是指发现学生犯错误后,要及时给予纠正,不能让错误蔓延。这种方式一般用于纠正学生比较严重的错误如:打架、偷盗、爬墙外出、男女同学交往过密,考试作弊。因为学生犯的错误严重,而没有得到及时的制止,有些人就会从众效仿,出现更多的犯错误的学生。如果这样,一个学校的校风和学风就可能因为一些人不遵守纪律,而导致校风学风的破坏,所以对于违反纪律的学生必须及时予以纠正。

在纠正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暗示。青春期的少年在心理独立性、成人感出现的同时,自觉性和自制性也得到了加强,他们主观上希望自己能随时自觉地遵守规则,力尽义务,但客观上又往往难以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有时会鲁莽行事。所以对于刚刚出现的违反纪律的错误,教师可以通过让同学传话、写纸条、在班上不点名等方式,给予提醒暗示,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改正。而且往往率先违反规则的学生,逆反心理较强,通过暗示的方式可以避免冲突,为后面的教育

留有余地。

2.坚决制止。一旦暗示无效,教师就必须坚决的对错误的行为提出批评。一方面坚决制止了错误的行为;另一方面也向全体学生表明了教师的态度。特别是在与学生刚刚接触不久时,学生也在摸老师的底线,观察老师对违纪的忍耐度,他们会依据教师不同的要求,有不同的表现。所以刚和学生接触的时间,对整个学年的纪律和成效是具有决定性影响的。

3.个别谈话。对于点名批评的学生,事后应进行个别谈话,一方面指出他犯错误的表现,使他感到不是老师与他过不去,消除逆反的心理;另一方面提出希望,使他感到老师没有放弃他,他以后可以做好。

在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过程中,还要让学生采取办法来弥补自己所犯错误带来的影响,如说无中生有说同学的坏话,让犯错学生向对方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迟到的同学影响课堂纪律,让他们为班上做好事;损坏公物让他们修理好或赔偿。 四、告诉方法让学生避免犯同类错误

教育犯错学生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不让犯错的学生,再犯同类的错误;第二层次是让没有犯同类的错误的学生受到教育,不犯相类似的错误;第三层次也是最高层次是犯错的学生能阻止其他想犯自己同类的错误学生不犯自己类似的错误。如学校发生打架事件,经过老师的教育打架的学生再打架了,其他同学经过老师教育

和打架同学的教育不打架了;当要发生打架事件时,打过架的同学通过自己的行动或同学的帮助阻止打架事件的发生。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怎样才能让犯学生不再犯同样的错误?除了让学生认识犯错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危害外,关键是教育这些犯错的学生当面临同样的错误时怎么办,如学生异性同学交往过密时,收到异性同学的求爱信怎么办?同学发生磨擦,遇到同学挑衅时怎么办?平时多督促和提醒犯错学生。

纠错和不再犯错,仅凭一次教育决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教师不断关注、不断表扬和不断提醒教育,要在第一次教育后连续几次采取合理的方式再次提醒学生,时间久了可以根据情况适当调整关注、表扬、教育的频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改正错误,不再犯错。教育犯错的学生时,只有消除他们的因犯错带来的自卑感,树立起我虽然犯错了,但我不能让其他同学再犯我这样的错误的责任意识,才能阻止其他学生犯同样的错误。 参考文献

《在初中生物探究活动中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 》 刘瑞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