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
(时间:90分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共计24分) 1. 你认为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是24℃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D.健康人的脉搏,1min跳动75次左右
C.人的正常步行速度是5m/s
2. 全世界共有16个国家拥有高铁,总里程达到了22633公里,其中中国就有11028公里,位居世界第一.下图中能正确描述铁轨的铸造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是( )
3.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 ..A. 太阳光下扫地时,看到尘土飞扬 B. 打开香水瓶盖子,满屋充满香味 C. 糖放入水中后,整杯水也变甜了
D. 衣服里的卫生球不断变小,衣服充满卫生球的味道
4. 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下列各图描述的物态变化中需放热的是( )
5. 2014年是国家对重点地区实行大气“国考”的第一年.12月30日,南京市环保局发布消息,南京今年PM2.5下降2%的考核目标已基本完成.“PM2.5”是指大气层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可入肺的微粒.2.5μm相当于( )
A.2.5×10km B.2.5×10mm C.2.5×10nm D.2.5×10m 6. 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连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山
-6
-3
-1
-9
B.船 C.流水 D.河岸
八年级物理 第1页 共8页
7. 去年暑假,小明陪着爷爷到湖里去叉鱼。小明将钢叉向看到鱼的方向投掷,总是叉不到鱼。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叉不到鱼的原因的是( )
8. 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物体通过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是远视眼的矫正措施
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等各种色光
D.图丁中,发生漫反射时,反射光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9.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白色硬纸板EF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白色硬纸板可沿ON折叠,使光线AO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0点,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A. 绕ON前后转动板E B. 绕ON前后转动板F
C. 改变光线AO与ON之间的夹角 D. 改变光线OB与ON之间的夹角
10.把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5cm处,经此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 A.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 行驶的路程之比是
A. 3∶5 B. 3∶1 C.1∶5 D. 5∶1 12. 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0s~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C.4s~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比乙运动得快 D.8s末甲正好追上乙,故两同学速度相等,相对静止
八年级物理 第2页 共8页
B. 倒立、放大的实像
D. 正立、缩小的虚像
11.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3倍,乙车行驶时间与甲车行驶时间之比是5∶1,则甲、乙两车
二、填空题(共计28分)
13.声音是由发声体的____________而产生的。日常生活中,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________很大,“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是用来形容声音的____________这一特性。
14.用酒精棉球擦拭手臂,会觉得擦拭处很凉爽,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两个干净平整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发现它们会粘在一起,这是由于____________,但是我们又发现铅块很难再被压缩,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图甲中,在教室里将刚敲响的音叉接触乒乓球,乒乓球被弹开,这一现象__________说明声音具有能量(选填“能”或“不能”)。图乙中,在教室里敲响右边音叉,看到左边音叉旁的乒乓球也被弹开。若在月球表面上做甲图和乙图所示的实验,则观察到的现象与教室里的现象相同的是_____(选填“甲实验”、“乙实验”、“甲和乙实验”或“都不一样”)。
甲
第15题图
乙
第19题图
16. 小李同学身高1.75m.站在平面镜前3m处,则他在镜中的像离人________m,像高_________m;当他慢慢靠近镜子时,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人生活在光的世界里,伴随着“影”的存在。形影不离的“影”,水中的倒影的“影”,看电影的“影”,它们分别是由于光的_________、光的________、光的__________引起的。 18.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的厚薄经过调节后,近处物体的像仍落在视网膜的______(选填“前方”或“后方”),应佩戴_____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此镜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图中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请在下列空格中选填“a”“b”“c”或“d”。 (1)投影仪是根据物体放在_______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2)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_______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此时人眼在凸透镜的______侧通过凸透镜可以观察到像(该空选填“左”或“右”)。
20.光年是长度单位,1光年是指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比邻星距离地球4.2光年,如果宇航员乘坐速度为1000m/s的航天飞机从地球出发,需要_________年才能到达比邻星。
八年级物理 第3页 共8页
21. 小聪一家去北京旅游,在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到达北京,最快需要____________h。
北京 60 km 图8 40 第21题图 第22题图
22.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 如图所示。据图像可以判断: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5s—7s内,小车运动了________m.
23.表1是上海到南京的动车某次列车组的运行时刻表。
项目 到站时间 发车时间 里程/km 上海 09:15 0 苏州 09:51 09:53 84 常州 10:32 10:34 165 南京 11:45 300
乘坐动车组从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从苏州到南京的运行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经过的路程是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计48分) 24.(6分)按下列要求作图.
(1)如图甲所示,根据入射光线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如图乙所示,根据折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
(3)如图丙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成的像A’B’。
第24题图
八年级物理 第4页 共8页
25.如图甲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 如图铅笔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_mm. 如图丙是记录某同学上体育课时跑完1500m的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__s .
甲 50℃ 40 30 20 第25题图
26. (6分)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A、B两套器
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B装置)
(1)甲、乙两组同学用同样多且初温相同的温水进行实验,加热所用的酒精灯也相同,
结果甲组同学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用时较短,则甲组选择的是 (选填“A” 或“B”)套装置。
(2)乙、丙两组同学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实验,并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绘制了
如图C所示的a、b两条曲线(a表示乙组的,b表示丙组的),由图像可知,他们两组测得的水的沸点 (填“相同”或“不同”)。图 (选填“D”或“E”)所示的情形表示水正在沸腾。
A B C
第26题图
D E
(3)小明在家中观察水壶中的水沸腾时,发现从壶嘴喷出一股“白气”,“白气”的形
成经历了 这一物态变化过程,但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看不见“白气”,这是由于 (此空2分)。
八年级物理 第5页 共8页
27.(5分)某同学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他将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图示是他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画出的光路图,他还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
入射角α 反射角β 折射角γ 第27题图
(1)根据实验现象和记录的数据,可初步得到如下结论:
①光从空气斜射向水中时,在水面处会发生__ 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向水中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 ,且折射角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
③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向水中时,折射角等于__ _ 度。
(2)除上述得到的结论外,你还能初步得到哪些结论?请写出其中一条: 28. (4分)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蜡烛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2分)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0° 0° 0° 15° 15° 11° 30° 30° 22.1° 45° 45° 35.4° 60° 60° 40.9° 第28题图
八年级物理 第6页 共8页
29. (6分)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过程中
(1)图甲是在实验调节过程中出现的情形,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可将凸透镜向 (选填“上”或“下”)调整。
(2)当他将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到图乙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_____________就是利用此成像原理制成的(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若固定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则应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刚才的要_______些.
(3)若保持凸透镜、蜡烛的位置不变,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再放置一凸透镜(图中未画出),这时需要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4)为了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在上午第二节课后(9:30左右),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小明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焦点的位置.旁边的同学却告诉他,这个亮点不是凸透镜的焦点位置,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4分)小明做“研究气泡运动规律”的实验
(1)在研究气泡运动的快慢时,依据的物理原理是 ,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2)实验中,小明设计的操作方案是:等气泡运动一段路程到达O点后开始计时,并在玻璃管上以O点为起点每隔10cm处做一刻度标记,用秒表测出气泡从O点运动到每一个刻线标记处所用的时间(如图),算出各区间内相应的速度。小华设计的操作方案是在玻璃管上每隔5cm处做一刻度标记,其余操作与小明的相同。你赞同 同学的方案,理由是 。
O
第30题图
八年级物理 第7页 共8页
第28题图
乙
31.(6分)一列长400m的火车,以144km/h的速度匀速进入长为4km的隧道, 求:(1)火车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是多少?
(2) 火车完全在隧道中的时间是多少?
32.(8分)某次长跑测验中,小明跑1000m,小红跑800m,测出他俩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分别是4min10s和3min20s.请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并将它们跑步的路程、时间和平均速度填入表格中。
八年级物理 第8页 共8页
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卷
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24分) 1 D 2 C 3 A 4 C 5 B 6 B 7 D 8 C 9 C 10 B 11 A 12 D 二、填空题(共计28分) 13. 振动 响度 响度 14. 酒精蒸发吸热 分子间有引力 分子间有斥力 15.不能 甲实验
16. 6 1.75 不变 17. 沿直线传播 反射 折射 18. 后方 凸透 将光会聚,使像前移到视网膜上
6
19. c d 右 20. 1.26×10 21. 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是40km/h 1.5
22. 0.4 4 23. 120km/h 1h52min(112min) 216km 三、解答题(共计48分)
24.(图略) 25. 42 (52.1―52.4之间) 337.5
26.(1)B (2)相同 D (3)液化 壶嘴处温度较高,水蒸气在这里不易放热液化(2分) 27.(1)①反射和折射 ②折射角随入射角增大而增大 小于 ③0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不同的介质中(其余答案合理即可) 28.(1)确定像的位置 (2)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3)(2分)连接AA’、BB’、CC’,判断连线是否与镜面垂直,并且用刻度尺测量并判断AA’、BB’、CC’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
29.(1)下 (2)照相机 右 大 (3)左 (4)凸透镜未“正对”太阳光(太阳光没有平行于主光轴或亮点不在主光轴上…) 30.(1)v=s/t 刻度尺和秒表
(2)小明 便于测量时间(或小华 获得更多数据,便于更好的研究气泡的运动规律)
31. 解:(1)v=144km/h=40m/s s1=s0+s车=4km+400m=4400m t1=s1/v=4400m/(40m/s)=110s (2)S2=s0-s车=4km-400m=3600m t2=s2/v=3600m/(40m/s)=90s 32.
跑步者 小明 小红
八年级物理 第9页 共8页
路程s/m 1000 800 时间t/s 250 200 平均速-1v/(m·s) 4 4 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