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有关SPC管制图的制作和应用

有关SPC管制图的制作和应用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SPC管制圖的制作與應用

SPC其全稱為統計過程控制(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是應用統計技朮﹐分析過程中的品質特性從而控制過程變異。

SPC的目的是 要控制過程達到“受控制的狀態”﹐其主要用于制程的控制﹐因為制程是問題的根源﹐需要對制程進行定時﹐檢查以達到盡早找出問題﹐降低報廢之目的。SPC最終目的在于做到“預防問題的”及“降低報廢”

SPC的典型工具是品質控制圖﹐利用簡單圖表來提供以下資料﹕ (1)質量改進﹔(2)確定工序能力(3)決定產品規格﹔(4)決定生產過程

SPC管制圖的制作

一﹑SPC管制图中相关符号之含义﹕

1.X﹕实测数据, X1…X5 是指一个样组中的5个实测数据

2. X : 表示5个数据的平均值 即﹕X =( X1…+X5)/5

3. T : 表示公差值。 即﹕公差值=规格最大值-规格最小值(T=USL-LSL)

4. μ : 表示规格中心值。

即﹕规格中心值=(规格最大值+规格最小值)/2 μ=(USL+LSL)/2

5. R : 表示极差值。 即﹕極差值=样组中之最大值-样组中最小值

6. Rm:表示样组之极差值。

即﹕第二组Rm值=第二组X值 - 第一组X值 ,依此类推。

7.CPK:表示制程能力指數。 8.s樣本標准差

二﹑X – R管制图

1﹑使用范围﹕裁切宽幅的测量﹑钉接阻抗的测量﹑A部尺寸的测量

2﹑ X 管制图的制作 a﹑規格線的設定﹕

上 限﹕设定为规格的最大值﹐即USL值。 中心限﹕设定为规格的中心值即μ值。 下 限﹕设定为规格的最小值﹐即LSL值。

b﹑管制線設定﹕(其中A2﹑D4﹑D3為系數﹐查核計量值控制圖系數表)

上管制線UCLx =X +A2R 中心線 CLx = X 下管制線 LCLx ==X - A2R

3﹑R管制图的制作

上管制線UCLR = D4 R 中心線 CLR= R 下管制線 LCLR =D3R

三 ﹑X – Rm 管制图

1. 使用范围﹕电解液的测试﹑拉力的测试 2. X管制图之作法 a﹑規格線的設定﹕

上 线﹕设定为规格的最大值﹐即USL值。 中心线﹕设定为规格的中心值即μ值。 下 线﹕设定为规格的最小值﹐即LSL值。

b﹑管制線設定﹕(其中A2﹑D4﹑D3為系數)

上管制線UCLx =X +A2R 中心線 CLx = X 下管制線 LCLx ==X - A2R

3. R管制图的制作

上管制線UCLR= D4R 中心線 CLR = R 下管制線 LCLR == D3R

四﹑CPK管制圖 (我們制程中用于釘接厚度管制)

CPK單邊規格,故只有下限﹐沒有上限。下限數值是根據制程能力而定。 適用于釘接厚度的管制

SPC管制圖的應用

制程准確度Ca(Capability of Accaracy)

1.Ca含義是什麼 ﹖

Ca表示制程能力的准確度﹐即量測制程之實際平均值與規格中心的差異

2.Ca值是怎樣計算的?

Ca(K)=﹝(X –μ)/(T/2)﹞*100%

即﹕ (實際平均值-規格中心值)/(規格公差/2)*100% 3.怎樣計算公差T ?

T=USL-LSL=規格值的上限-規格值的下限=規格值的公差

PS單邊規格(設計規格)因沒有規格中心值﹐故不計算Ca。 制造規格將單邊規格公差調整為雙邊規格﹐如此方可計算Ca。 當Ca=0時﹐代表量測制程之實際平均值與規格中心相同﹐無偏移。

當Ca=±1時﹐代表量測制程之實際平均值與規格上或下限相同﹐偏移100﹪。 等級判定﹕Ca值越小﹐品質越佳﹐依Ca值大小可分四級。 等級 A B C D Ca值 Ca ≦12.5﹪ 12.5﹪≦ Ca ≦2.5﹪ 2.5﹪ ≦ Ca ≦50﹪ 50﹪ ≦ Ca ※ 維持現狀 改進為A級 立即檢討改善 采取緊急措施﹐全面檢討﹐必要時停止生產 處理原則

制程精密度Cp(Capability of precision)

1. Cp含義是什麼 ﹖

Cp表示制程能力的精密度﹐即量測制程之變異寬度與規格公差(T)范圍的差 異性﹐又稱制程潛力。

2.Cp值是怎樣計算的?

Cp=(usl-lsl)/6σ﹕(規格上限-規格下限)/(6個標准差) 雙邊規格 Cpu=(usl-μ)/3σ﹕(規格上限-規格中心)/(3個標准差)( 只有上限規格) 單邊規格 Cpl=(μ-lsl)/3σ ﹕(規格中心-規格下限)/(3個標准差)(只有下限規格) 單邊規格

當Cp越大時﹐代表工廠制造能力越強﹐所制造產品的常態分配越集中。

等級 A+ 1.67≦Cp A B C D Cp值 處理原則 無缺點考慮降低成本 維持現狀采 有缺點發生 立即檢討改善 采取緊急措施﹐進行品質改善﹐并研討規格 1.33≦Cp≦1.67 1.00≦Cp≦1.33 0.67≦Cp≦1.00 Cp≦0.67 制程能力指數Cpk

綜合Ca與Cp兩值的指數公式﹐同時考慮統計數值的准確性與變異寬度。 Cpk=(1-k)×Cp = (1- Ca ) ×Cp K= Ca = ( x-μ) /(T/2) 單邊規格Cpk=Cp

當Cpk值越大﹐代表制程綜合能力越好。 等級判定﹕依Cpk值大小可分為五級﹕ 等級 +CPK值 處理原則 無缺點考慮降低成本 理想的狀況 有缺點發生改善為A級 立即檢討改善 采取緊急措施﹐進行品質改善﹐并研討規格 A 1.67≦Cpk A B C D

1.33≦Cpk≦1.67 1.00≦Cpk≦1.33 0.67≦Cpk≦1.00 Cpk≦0.6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