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史部文献

史部文献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史部文献总述与《史记》介绍 史部文献总述

•史部作为中国传统目录学中的一个分类,主要著录史学及其相关著作。 •班固《汉书¡¤艺文志》¡ª史书在《六艺略》¡°春秋¡±类。 •晋荀勖《中经新簿》,丙部列录史书。 •东晋李充《晋元帝四部书目 》,乙部列录史书。 •《隋书¡¤经籍志》正式确立史部名称。 •至清末,史部书约3900部。 《隋书²经籍志》史部类别 • 正古杂霸起居注 • 旧事职官和仪注 • 刑法杂传加地理 • 还有谱系与簿录 (一)纪传体

•纪传体是一种以纪、传为主体的史书编纂体例。是西汉司马迁著《史记》所开创的。

•纪传体是本纪、世家、列传、书志、史表的综合。 •本纪,按年月记载重要史实,兼述帝王本人事迹。 •世家,主要是记载诸侯和贵族的历史。 •列传,是各方面代表人物的传记。

•书志,主要记载典章制度和有关自然、社会各方面的历史。

•表,是用来表示错综复杂的社会情况和无法一一写入列传的众多人物。 何谓正史

•由官方组织编修或私人编撰、官方认可的纪传体史书,也就是所谓的二十四史、二十五史。 •清乾隆年间的《四库全书》,确定《史记》至《明史》的24部正统的纪传体史书为正史,称“二十四史”,并确定凡不经皇帝批准的不得列入。1921年,中华民国总统徐世昌下令将《新元史》列入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为“二十五史”。但也有人不将《新元史》列入,而改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如果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则形成了“二十六史”。 二十四史 《史记》(汉¡¤司马迁) 《汉书》(汉¡¤班固)

《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 《晋书》(唐¡¤房玄龄等) 《宋书》(南朝梁¡¤沈约) 《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 《陈书》(唐¡¤姚思廉) 《魏书》(北齐¡¤魏收) 《北齐书》(唐¡¤李百药) 《周书》(唐¡¤令狐德棻等) 《隋书》(唐¡¤魏征等) 《南史》(唐¡¤李延寿) 《北史》(唐¡¤李延寿) 《旧唐书》(后晋¡¤刘昫等) 《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 《宋史》(元¡¤脱脱等) 《辽史》(元¡¤脱脱等) 《金史》(元¡¤脱脱等) 《元史》(明¡¤宋濂等) 《明史》(清¡¤张廷玉等) •《新元史》作者为清末民初柯绍忞 。 •《清史稿》主编为清末民初赵尔巽等。 • 注意前三史、前四史、唐八史的说法。 《史记》介绍

1.《史记》其书:

原名《太史公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一百三十篇。 •通史,记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时期三千年左右的历史。 •纪传体: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2.司马迁其人

•司马迁(前145¡ª约前87年),字子长,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

•家学渊源,名师授业,游历,继父职任太史令,得阅¡°石室金匮¡±之书。

司马迁画像

•3.史记三家注 • 《史记》自东汉始就有人为之作注,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旧注有三家:

南朝宋裴骃的《史记集解》、唐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和唐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后世将这三种注本合称为¡°史记三家注¡±。 4.《史记会注考证》

作者泷川龟太郎(1865年¡ª1946年),号资言,是世界知名的日本汉学家。他集百余种《史记》注释,并加以考证,以二十年时间完成《史记会注考证》。该书1934年刊印,是继三家注之后,对《史记》研究成果最重要的总结和梳理,是研究《史记》的经典权威著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