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从文化视角看中西方交流的不同

从文化视角看中西方交流的不同

2021-12-26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从文化视角看中西方交流的差异

潘静 苏职大商英15级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西方形成保守与开放的文化差异,林语堂在其代表作《中国人》中说的更坦率一些:“然而在中华民族的秉性中,在只认识汉字或者干脆目不识丁的广大民众之中,保守性会永远存在,大多数中国人仍将墨守成规达成,当然不是出于自觉的信仰而是一种民族的本能。”①而西方人至少有着一个民族共性:开放,并想方设法引起他人的注意。大到总统竞选,小到街头游行,这就是所谓的“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在起作用的证明。

关键词:理解 文化差异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交流方式的不同,然而学会理解却是减少差异的一个途径。既然如此,为何不学会理解呢,尤其是与亲人之间的互动。自陌生国家的文化,思维方式,交流方式与行为方式与中国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流的过程中人们总喜欢自己说话的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产生冲突和障碍,下面就中西方文化中几点差异的表现进行阐述:

1. 思维方式的差异

1.1模糊性与准确性:模糊性是中国传统思维的一大特点。然而准确性是西方思维的一大特点。西方人十分珍惜时间,在生活中对时间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并养成按时赴约的习惯,而中国则属于多向时间习惯的国家,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般不会像西方人在拜访某人前,一定会提前通知并告知其拜访的目的、时间、与地点。

1.2直接性与间接性:美国人喜欢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的方式也许更能赢得他们的青睐,不太喜欢中国人的各种暗示或喻古论今般的客套话,对于这种中国式的含蓄需要意会。像钱钟书先生关于西方与中国文化方面的对比里,更是谈到中国诗的长处,它虽然只有寥寥十字,但表达比西方的长诗更有意境。

2.价值观的差异

2.1个人与集体:西方人比较推崇个人自由,认为“天赋人权”,保护个人权利个人自由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他们吧自我放在首位。而中国文化讲究集体主义,将集体的荣誉放在第一位,而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主张同甘共苦,团结合作,而强调追求个人发展则被视为一种严重的个人主义,必然会受到大家的谴责和不齿。②

2.2审美观:中西方文化审美有很大的差异,比如中国人眼中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在西方的审美中可能会被认为是一种病态的表现;西方人认为中国人的“以瘦为美”是不健康的体现,女性的美应该是丰满的,灵动的。西方人也在追求健美而把肌肤晒成棕色,认为黑而美。③

2.3社会习俗:这主要体现在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上。中国人打招呼时常用:“吃饭了吗?”、“上哪儿去?”等,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问候,但是这种招呼语不适合西方人。他们以为你要邀请他们吃饭或干涉他们的生活。西方人的招呼用语很简单,比如,”Good morning!”,”How are you?”等。另外在西方,关于女士的年龄、个人的收入、婚姻的情况等这些都属于个人隐私,不宜询问。中国人即使见面问这些问题也都是许可的,会被认为是对对方的关心。④国人的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重视家庭,血缘关系、亲情观念强并且家庭结构比较复杂。西方的家庭主要由父母和未成年孩子组成,家庭结构比较简单,子女与父母之间没有太多依赖。这种做法虽然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

能力,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相对比较疏远。

结论:造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由中西国家历史、地理位置、生活方式、人文生活环境渊源造成的。无论什么原因,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学生,首先要承认这种差异,理解认识这种差异。只有充分理解中西方间的差异,才能更好的和西方国家进行更深一步的交流,兵法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参考文献:

①林语堂《中国人》第85页,学林出版社1994年

②王国锋。从影视作品看中西文化差异,2008,(17-18)

③廖七一,文化观念与翻译。郭建行,文化与翻译。

④赵丽,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中西文化差异对比分析。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