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2024-05-31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2010年l1月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v for Nati0nalitieS Nov.2010 VO1.16 No.6 第16卷第 6期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吴斯日古楞 (呼伦贝尔学院,内蒙古海拉尔021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趋向,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中出现了学 生入党动机模糊、党员发展与培养教育前紧后松、数量与质量关系的矛盾、党员先进性不明显、学生党建工作 缺乏创新性等问题,本文针对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何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措施及相应 对策。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5149(2010)06—0106—02 大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 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认真分析和梳理大学生 (三)对学生党员教育表现出“前紧后松”现象 目前在大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视 入党前考察培养、轻视入党后教育管理的现象。在发展前对 发展对象进行重重考察和层层教育,参加支部学习,两级党 校培训考核,积极分子培训教育等等,培养和激发他们的政 党建工作面临的新问题,积极探索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思 路与新途径,是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入党动机呈多样化、功利化趋向 入党动机是入党积极分子争取入党的真实目的和内在 驱动力,也是发展党员工作中要考察的首要问题和根本任 务。入党动机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党员的质量和党 组织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当代大学生多是9O后一代,思想 观念、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呈现出部分 学生党员入党动机的多样化和功利化趋重现象。不少递交 治信念与热情。但发展后就认为完成了培养任务,忽略了入 党后的再教育工作,导致了部分党员“入党之前拼命干,入党 之后松一半”,随之,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再成为其追求标 准,思想上麻痹、行动上松散、学习成绩直线下滑,甚至出现 一些违法违纪现象,大大损害了党在学生中的形象。 (四)党员发展的数量与质量的矛盾 发展大学生入党工作中,始终坚持把质量放在第一位, 做到发展学生党员的数量与质量的统一。但由于有的高校 学生党务工作者在发展大学生党员数量与质量问题上存在 片面的理解,过分追求党员在学生中的比例,互相攀比发展 入党申请书的学生入党动机带有明显的实用主义,与党的宗 旨、理想有实质性差距,对党的性质、纲领、目标等知之甚少。 有的学生认为入党便于求职,是个人为将来更好发展的阶梯 和筹码。个别学生本人没有迫切的入党追求,只是随大流或 碍于父母的压力和亲朋好友的诱导而要求入党。在这种动 机支配下,学生缺乏入党的思想基础、政治热情也不会持久, 人数,以发展党员的数量作为衡量学生党支部工作开展成效 的标准。相反,另一种倾向认为,党员发展得过多,降低了入 党条件会影响党员的质量,应严格控制发展。以至于很多自 愿加入党组织又符合条件的优秀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徘徊 在党组织的门外。因而出现了班级党员数量少,甚至出现 “空白”现象。总而言之,发展数量太多,超过一定的规模,质 更难成为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 (二)学生党员意识、理想信念危机现象 部分学生党员意识淡薄、政治观念退化、理想信念模糊,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根基不牢。一些学生入党后不 能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政治、日常行为、工作 量难免受到影响,而对质量要求的太高,要求每个学生党员 都十全十美,那么数量就会受到限制。 (五)党建工作内容单调,缺乏活力的问题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党建工作还缺少有机的结合, 学习中不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现实中不少学生党员个人 表现不错,但传、帮、带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他们仅能 做到“独善其身”而不能做到“兼济天下”。 对新形势下高校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识不足,研究不 *[收稿日期]2010—07—16 [作者简介]吴斯日古楞(1961一),女,内蒙古科左后旗人,呼伦贝尔学院传媒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106・ 够,支部活动形式过于传统单一,活动内容单调,缺乏生动、 创新、具有感召力的教育形式和活动方式,有的基层党组织 教育手段落后,方法简单,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缺少科学的 在各楼层中建立党支部,在宿舍建立党小组,使得党组织能 够更快、更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提高党组织在敏感 时期或突发事件中处理问题和稳定局面的能力,也是学生党 整体规划和具体明确的工作目标。在现代化网络的背景下, 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停留在“听报告”、“念文件”的水 员更好地在宿舍、公寓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三是学生党建进社团。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创 新党建进学生社团的工作体制,建立党建工作进学生社团的 组织制度,创建党建工作进学生社团的活动载体,才能构建 平上;教育内容脱离学生党员的思想和工作实际,缺乏针对 性和时效性,从而不能激发学生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热情和 兴趣。 二、当前加强与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对策 (一)加强教育培训,激发学生党员的政治热情 要结合高校的实际,以团校为基础,以党校为熔炉,以 “两课”为主渠道,以社团为载体,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建主 题活动为平台,本着“抓基础、求实效”这一工作思路,做好党 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教育工作,强化他们政治上的坚定 性教育、思想上的纯洁性教育、学习上的主动性教育、道德上 的自律性教育,用先进思想武装大学生党员的头脑,从而激 发和提高大学生党员的政治热情、党性修养和奉献意识,端 正入党积极分子入党动机,切实解决为什么入党的根本问题 以及党员教育管理中前紧后松的问题。 (二)完善工作机制,改进学生党建工作方式 当前,构建切合高等教育发展和大学生思想实际、体现 时代特点的大学生党建运行机制是学生党建工作自身的需 要。 一是构建一个适合自身特点的学生党建工作新体系。 大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委书 记亲自抓、分管书记带头抓、总支书记重点抓、支部书记具体 抓、任课教师协助抓,相关部门支持、职能部门把关的统一领 导以及齐抓共管、层层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是完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机制。高校党组织要经常 总结工作经验,把成功的探索性举措变成经常性办法,并以 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 三是抓好队伍建设。要做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就必须 建设一支思想坚定、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党 务工作队伍。 (三)创新有效载体,拓宽学生党建工作覆盖面 结合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三进”,开拓党建工作的 “新三进”。 一是学生党建进网络。高校党建工作要充分利用网络 技术,要在加强网络管理的同时,努力建成一批具有一定规 模和影响的党建工作网络,推出一批导向正确、体现时代特 色符合当代青年大学生心理要求的主页栏目。这不仅是高 校迎接新世纪面临挑战的需要,也是解决学生党建工作深层 次问题的重要举措。 二是学生党建进公寓。宿舍是学校管理的最基础部位, 是学生信息传递的核心部位,因此探索学生党建工作进公寓 的新模式,在学生楼区建立党工委,在学生公寓中建党总支, 党建工作新格局。 (四)加强组织建设,做好学生党员发展工作 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学生党建工作 的基础工作和重要内容。因此,高校要强化措施,狠抓落实, 积极稳妥地做好学生党员发展工作。 一是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必须坚持标准,积极慎重,以培 养教育为基础,以严格程序为保证,在发展过程中,要正确处 理扩大数量与提高质量的关系、积极发展与严格把关的关 系、重点与一般的关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发展党 员数量不减、质量不降。 二是认真做好学生党员发展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和严格 履行学生党员发展程序,注意把发展对象的思想政治素质和 专业学习情况、一贯表现与关键时刻的政治态度、群众民主 评议和团组织推荐意见加以综合考察。 三是学生党员的发展过程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学生党 员发展对象的推荐,必须广泛地征求各方面意见。 (五)注重党团共建,力求学生党建工作全面推进 要把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置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的大环境中,这样才能发挥其龙头作用。按照“党建带团建” 的工作思路,将少数优秀大学生党员的培养发展与多数团员 青年大学生的教育管理相结合。 一是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党员在广大团员青年大学生中 的模范带头作用。 二是要高度重视团组织推优环节在高校学生党员发展 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明确推优原则,鼓励和带动广大团员青 年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三是高校党组织和团组织应该在组织生活、制度建设、 教育方式等方面加强共建,密切配合,要把团建纳入党建的 范畴,做到统一部署、统一要求、统一落实。只有这样才能真 正发挥高校党团组织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主阵地作用,真正 使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进而不断提高高校 党建工作和整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1]石少伟.张青文.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高 校辅导员学刊,2009(1). [2]李勇.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党史文苑,2008, 18. (责任校对赵贤芳)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