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第一单元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设计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第一单元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设计

山东省东明县武胜桥乡初级中学(274512)王洪印

I、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2)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能用文字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并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发展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Ⅱ、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把学生由教室带入实验室,给学生一个崭新的视野,为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奠定了最初的基础,为化学思维的初步形成埋下了伏笔。 Ⅲ、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常见仪器的识记,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滴管的使用、试管里的液体药品的加热、玻璃仪器的使用。

2、教学难点: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Ⅳ、教法设计

理论→实践→归纳→探究→激趣等。 Ⅴ、教学准备

投影仪、录像资料、试管、镊子、药匙、量筒、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大理石、碳酸钠、稀盐酸、

硝酸银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Ⅵ、课量安排 1课时 Ⅶ、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我们知道,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而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故学习化学就必须要走进化学实验室。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展示化学家的实验室图片,介绍科学家取得的成功与无数的实验是分不开,让学生知道实验的重要性。 播放违规实验造成的实验事故的录像和实物表演,使学生认识安全实验的重要性。 (展示药品): 大理石、碳酸钠 (提出问题): 1、 要将大理石放入试管内 而不打破试管底,应如何操作?应用什么仪器取用? 2、如何将碳酸钠粉末放入试学生活动 观看、思考。 观看录像、演示实验。 (交流与讨论):参观实验室后,对实验室的实验规则、仪器、药品的认识,形成认识。 观察药品,关注药品的性质 阅读教材P14-15,交流、讨论,得出正确的操作方法。 走进化学实验室 你已经知道什么? 固体药品的取用 管内而不沾在试管壁上?应使用什么仪器? 注意指导学生,注重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让学生互教互学,鼓励学生大胆动手实验,学会分析实验成与败的原因。 (实验探究) 1、用镊子夹取一块大理石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2、用药匙取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交流与讨论) 对实验成败进行总结。 观察药品 (联想与启示): 回忆日常生活经验,交流与讨论,结合教材P15液体的倾倒,得出液体取用的方法。 (实验探究) 1、 取少量稀盐酸于试管中, 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交流与讨论) 对实验成败进行总结。 完成练习,交流、讨论,形成认识。 液体药品的取用 展示药品: 稀盐酸 (提出问题): 1、 回忆日常生活中,我们怎 样将一种饮料从瓶子倒到杯子中而不滴洒? 2、 如何将稀盐酸倒入试管内? (练习与实践): 1、 细口瓶的瓶塞为什么要 倒放在桌子上? 2、 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应快速倒还是缓慢地倒? 3、 拿细口瓶倾倒时,为什么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 4、 倾倒液体后,为什么要立即盖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 (提出问题): 1、 回忆初二物理学过的知识,如何使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体积? 2、 量筒量取液体时,为什么 要使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采用仰视或俯视,将会对读数产生什么影响? 量筒的使用 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并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 (实验探究): 1、 用10毫升的量筒量取2 毫升的稀盐酸。 2、 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或 俯视,对读数产生影响。 3、 将量好的稀盐酸倒入放 有大理石的试管中,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 交流实验结果。 (提出问题) 1、 取少量的液体应使用什 么仪器? 2、 使用胶头滴管应注意什 么事项? 注意指导学生实验规范。 阅读教材P16滴管的使用,思考、讨论。 (实验探究) 1、 用滴管向盛有碳酸钠粉 末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 2、 用滴管向盛有稀盐酸的 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 交流、总结。 阅读教材P16-17酒精灯的使用,思考、回答。 (实验探究) 点燃酒精灯,观察火焰的分层,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1-2秒后取出,观察发生的变化,记录现象,分析原因。 学生联想生活中见到的现象: 1、 烧开水时,水装得过多, 沸腾时水会溢出。 2、 装过热开水的玻璃杯马 上放入冷水中,杯子很容易破裂。 思考、交流、讨论、归纳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实验探究) 1、 取三支试管,各加入3毫 升的水,分别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3厘米、灯芯、外焰上加热,记录加热的水沸腾分别所需的时间。 2、 用量筒取2毫升的氢氧化 钠溶液于试管中,用滴管滴入硫酸铜溶液,观察、记录现象, 再加热试管里的液体,观察现象。 阅读教材P18—19后,交流、总结。 (实验探究) 滴管的使用 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 (2)给物质加热 (提出问题) 1、 正确使用酒精灯应注意 实验事项是什么?? 2、 酒精灯的火焰各部分颜 色为什么不同? 3、 怎样熄灭酒精灯? (提出问题) 1、 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能 否将试管口对着人,为什么? 2、 如果试管外壁有水的话, 能否直接加热,为什么? 3、 将液体加热到沸腾的试 管,能否立即用冷水冲?为什么? 4、 如何给试管里的液体进 行预热? 洗涤仪器 (提出问题) 做过实验的仪器为什么要洗涤?如何洗涤试管? 将实验中所用的试管、量筒等洗干净,并整理实验桌和实验室。 学完本节你应该知道什么? 课堂练习 指导学生总结,对学生的总结给予引导和鼓励。 见附录1 1、 书面作业: 见附录2 2、家庭小实验:利用家中的杯子、瓶子、筷子、匙、食盐、冰糖、水、吸管、盆子等,进行固体取用、液体倾倒、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操作练习。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一、药品的取用 1.固体药品的取用

(1)取用块状固体或金属颗粒的方法 (2)固体粉末状药品的取用 2.液体药品的取用 (1)倾倒液体的方法 (2)量筒的读数 (3)胶头滴管的使用 二、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2.给物质加热 三、洗涤仪器

思考、总结。 学生完成练习 布置作业 学生完成作业。

Ⅷ、板书设计

附录1 课堂评价题

1、药品是按( )来存放的。 A、类别 B 、颜色 C 、状态

2、要取用7ml的盐酸,可选用( )规格的量筒。 A、10ml B 、20ml C 、50ml 3、某学生欲量取8ml的水,把水倒入量筒后,仰视液面的最低处,读数是8ml,则实际量取的水是( )。 A、大于8ml B 、等于8ml C 、小于8ml 4、下列行为没有违背实验室规则的是( )。

A、在实验室的角落堆放废纸旧书 B、把实验后的剩余药品带出实验室 C、把反应后的药品倒入老师指定的废液缸 5、为保证安全,使用化学药品时一定要做到“三不”, 即 ; ; 。 6、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 里,用 或 来取用;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 里,取用定量液体药品需用 和 。 附录2 课堂作业: A、基础练习

1、实验室的通风设备不好,有可能造成( ) A、实验效果不明显;

B、大量的化学气体集聚,导致人胸闷、头晕甚至中毒; C、光线不明,对观察造成一定的影响;

D、使仪器和药品上蒙盖许多尘垢而辨认不清。 2、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用手拿一颗锌粒放入试管 B 、用嘴品尝实验室中氯化钠的咸味 C、实验时多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 D、使用量筒时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 3、可用做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的是( )

A、量筒 B、试管 C 、滴管 D、烧杯 4、倾倒液体时标签应向着手心,是因为( )

A、防止标签脱落 B、防止渗出药品腐蚀标签 C、便于观察 D、防止药品腐蚀手心 B能力提高

1、下列表示毒品标志的是( ) A B C D

2、某学生先仰视量出了32ml的水,再倒出部分水,然后俯视读数为20ml,它实际倒出的数值是(A、12ml B、小于12ml C、大于12ml D、无法计算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