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方是我院RP课题组的经验方,系根据中医理论结合近20年临床实践,反复论证,研究改进逐步形成。疗效机制研究证实本方具有抑制模型动物rds鼠感光细胞凋亡的作用。 【组成】生黄芪当归川芎枸杞子石斛苍术巴戟天熟地 【功能】补肾益精、补气养血, 【方解】
本方以石斛散+当归补血汤为基础进行加减而成。石斛散是补肾益精类方药中具有代表性的方剂,在宋代方剂巨著《圣济总录》和明代方剂巨著《普济方》中都有收录,《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一十﹒雀目》:“论曰昼而明视,暮不睹物,名曰雀目。言如鸟雀不能有见于夜也。夫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阴血受邪,肝气不能上荣于目,肝受血而能视,今邪在于肝,阴血涩滞,至暮则甚,故遇夜目睛昏,不能睹物,世谓之雀目……,治眼目昼视精明,暮夜昏暗,视不见物,石斛散方,石斛(去根)、仙灵脾(锉各一两)、苍朮(米泔浸切焙半两),上三味,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空心米饮调服、日再”。这三味中药的组方以达温补元阳,滋补肝肾,健脾和胃的功效。另现代研究还发现苍术中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可为视网膜生物代谢提供原料。这种组方和大多数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的辩证相符,以滋养肝肾为主,兼顾升阳散郁功效。从现代医学研究角度,该组方有抗损伤,调节免疫功能,补充维生素A,抗衰老的作用。这与视网膜色素变性中感光细胞凋亡的病理生理特点相对应。
本方以枸杞子为君,甘平、养阴补血、益精明目,为眼科常用药,用于肝肾不足、精血不能上济于目所致眼目昏花、视力减退等症,《本草新编》谓“明耳目安神而适寒暑、延寿、添精固髓。”巴戟天、熟地为臣,加强补肾益精作用。巴戟天:辛、甘、微温,补肾阳;熟地:甘、微温,滋肾补血、益精填髓。杞子得巴戟天、熟地相须,加强了益精作用。不仅增强了滋养、濡润的力量而且更能发挥温煦、鼓动功能,使神光充沛。佐以黄芪、当归、石斛,补气养血、益胃生津,调补因先天之精不足而引起生化乏力、气血不足以及络脉失养诸症。苍术为使,健脾燥湿,使脾气升发。兼理因气血郁滞络脉痹阻而可能引起的内生湿邪。 【主治】
用于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精血不足、目失濡养证,症见夜盲、视野缩窄、晚期视力减退或有耳鸣重听、腰膝酸软、脉细苔薄,眼底可见视盘色淡或腊黄色、视网膜血管细、视网膜有不规则色素沉着。 【临床应用及化裁】
视网膜色素变性相当于中医学中的“高风雀目内障”隋﹒《诸病源侯论》即有夜盲的记载,谓“人有昼而睛明,至瞑瞑则不见物,世谓雀目。”对夜盲作了非常形象的描述。宋﹒元《秘传眼科龙木论》称“高风雀目内障”,除夜盲外又进一步描述“惟见顶上之物”,明确地反映了视野缩小的症状。元﹒《原机启微》对本病机概括为“阳衰不能抗阴之病”。请《杂病源流犀烛》谓“本病亦有生成如此,并由父母遗体、日落即不见物”指出了本病的遗体性特点。中医学认为睛由五脏六腑之精气上注于目而成,瞳神属肾,肾中精气充沛则视物光明,若生成如此则由先天禀赋不足所致。真精亏虚、阴虚不能济阳,阳虚不能为用。目失滋养与天地阴阳自然消长不能相应,在黄昏之后阴气渐盛,阳不抗阴,不能视物。
本病的病因为先天禀赋不足,病机为精气不足,瞳神未得到先天之精的正常滋养、濡养,
从而影响到神光的发越病程日久、络脉失养。因虚致瘀,络脉痹阻。所以本病早期以精血不足、本虚为主。晚期亦有络脉瘀阻、本虚标实。
针对精血不足、目失濡养证,用补肾益精,补气养血治法组方,符合中医临床“方证相应”的模式。
本方以枸杞子为君,甘平、养阴补血、益精明目,为眼科常用药,用于肝肾不足、精血不能上济于目所致眼目昏花、视力减退等症,《本草新编》谓“明耳目安神而适寒暑、延寿、添精固髓。”巴戟天、熟地为臣,加强补肾益精作用。巴戟天:辛、甘、微温,补肾阳;熟地:甘、微温,滋肾补血、益精填髓。杞子得巴戟天、熟地相须,加强了益精作用。不仅增强了滋养、濡润的力量而且更能发挥温煦、鼓动功能,使神光充沛。佐以黄芪、当归、石斛,补气养血、益胃生津,调补因先天之精不足而引起生化乏力、气血不足以及络脉失养诸症。苍术为使,健脾燥湿,使脾气升发。兼理因气血郁滞络脉痹阻而可能引起的内生湿邪。若形寒肢冷,小便清长者,加肉苁蓉;头晕耳鸣,心烦失眠,口干潮热者,加生石决、知母、地骨皮;神疲乏力,视力疲劳,常欲闭目,加升麻、蔓荆子。黄斑水肿,加桂枝、茯苓。
上述药物配伍后共奏补肾益精、补气养血之功。相须相使药性平和,补而不滞,安全有效适用于视网膜色素变性等属虚证的退行性视网膜病变。
【验案举要】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课题组于2007年-2009年,拟定了以黄芪、当归、枸杞子、石斛等为主药补肾养血明目汤治疗RP,选择维生素A为对照药物,采用前瞻性临床研究方法,观察100例RP患者治疗1.5个月、3个月,其症状、体征、视野、视网膜电图、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等改变,并随访1年,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显示视力提高1行以上的有效率为58.5%,提高2行以上的有效率为23.5%。平均视敏度提高1dB 以上的有效率是22.1%,平均视敏度提高2dB及以上的有效率是11.4%,经过中医药综合治疗后,有11%患者夜盲症状减轻,其他症状消失率分别为:畏光羞明75%,畏寒肢冷66%,视疲劳60%,食少纳呆59%,头痛耳鸣41%,眼干涩40%,腰膝酸软39%。临床试验期间未发生其他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从目前的结果看,该方缓解RP病程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一定疗效。
典型病例1
束××, 女,43岁,病历号:034529
双眼视力下降伴夜盲8年,否认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史。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治疗前:右眼:视力:0.2,矫正:0.25,左眼: 视力: 0.3, 小孔矫正:0.6-1。眼底视盘色淡红,边界清,视网膜血管较细,网膜污秽,散在骨细胞样色素沉着。黄斑部可见金箔样反光,黄斑中心凹反光未见。电生理回报:熄灭型。
治疗1.5月后:右眼视力:0.2,矫正:0.4,左眼视力:0.2,矫正:0.7,眼底:同前。
电生理回报:双眼视神经传导功能降低,双眼视网膜功能降低,双眼视网膜血循环功能降低。
视野变化明显:
右眼治疗前( 30°) 右眼治疗后( 30°) 右眼治疗前( 85°) 右眼治疗后( 85°) 治疗前ERG为熄灭型 典型病例2
治疗后ERG(30HZ)出现低小波 杨××,男,15岁,病例号:027464 双眼视野缩小4年,夜盲2年,
治疗前:
右眼:视力:0.4,矫正-1.00DS→0.6,视盘色淡红,边界清,后极部周围视网膜污秽,散见色素沉着,黄斑中心凹反光弥散。左眼: 视力:0.5,矫正-1.25DS→0.6+2,视盘色淡红,边界清,后极部周围视网膜污秽,散见色素沉着,黄斑中心凹反光弥散。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双眼视野:管状视野。眼电生理:双眼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潜伏期延迟,振幅正常。双眼明视、暗视视网膜电图未引出波形。
治疗后:
查视力: 右眼0.6,矫正-0.50DS()-1.00DC×180°→1.2-2。左眼0.6,矫正-0.50DS()-0.50DC×150°→1.2-1。
双眼视力提高,复查视野左眼较前明显扩大。复查眼电生理:双眼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潜伏期延迟,振幅未见异常,较上次潜伏期缩短,振幅增加。双眼视网膜电图及30Hz闪烁光未引出波形。
治疗前右眼视野( 30°) 治疗后右眼视野( 30°) 治疗前左眼视野( 30°) 治疗后左眼视野( 30°)
【注意事项】
由于视网膜色素变性病程冗长,服药时间较长,本方以滋补肝肾为主,滋补过盛,壅滞脾气,内热上浮为虚火,易出现牙痛、咽肿痛、便秘、口腔溃疡、潮热等症状,因此服药一段时间可以适当休息一段时间,或者方中适当加减调节,如加滋阴清热之品黄柏、知母、地骨皮等。常服熟地易滋腻,可适当加砂仁、生山楂等 【参考资料】 1、 陈伟丽, 庄曾渊, 巢国俊, 杨永升。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疗效分析。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0,20(4):198-201 2、 杨永升,王津津,庄曾渊,安颖。石斛散对体外培养人视网膜细胞作用的研究。眼科
新进展,2009,29(6):405-40 3、 杨永升,庄曾渊,王影,吕华。对古文献中关于治疗夜盲方剂的研究,中国中医眼科
杂志,2007,17(1):54-5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