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协同办公系统无纸化会议系统(纯方案,99页)

协同办公系统无纸化会议系统(纯方案,99页)

2022-10-06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目录

第1章

实施计划及其它 .......................................................................................... 1

1.1 服务方案 ...................................................................................................... 1

1.1.1 对项目的理解.................................................................................... 1 1.1.2 组织实施方案.................................................................................... 3 1.1.3 进度计划和保证项目完成的具体措施.......................................... 22 1.1.4 项目整体验收计划.......................................................................... 31 1.1.5 培训计划.......................................................................................... 41 1.1.6 投标人认为必要说明的其它内容.................................................. 45 1.2 履约进度计划表 ........................................................................................ 99

第1章 实施计划及其它

1.1.1 1.1.1.1

对项目的理解 项目概述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信息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在传统的纸张会议文件的传送中,由于每次会议的召开,需要会议主持人员将会议的议题和内容编辑好,在文件的打印、复印、装订等过程中,由于中间环节多,给保密会议带来了很多不可预见的风险。我们的保密会议系统可以从根本上杜绝传统方式下的带来的各种隐患。

近年来,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积极倡导“节约用纸、绿色低碳”的纸张消费观,要求各部门,积极推进数字化办公,减少办公环节纸制品的消耗。

办公用纸中,会议用纸占用很大比例。机构作为信息传递、规范管理的重要机构,每天的工作十分繁忙,在机关、科研部门等机构,每年各种会议较多,会议材料用纸量较大,印制等各种费用较高,人力及时间消耗较多,不仅增加财政成本,而且也不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

会议将无纸化会议系统建设统一纳入到协同二期建设范畴,并要求整合协同办公系统一期、网站及领导驾驶舱,优化满足区常务会和区委常委会会务需要。

本期项目建设通过建设一套无纸化会议系统,以提高会议的组织效率,提高

I

会议服务质量,增强会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增强会议体验感和参与感。同时可以响应政策,节省开销,节约时间资源、纸张资源和组织资源。

会议系统建设规模为500个会议节点,本次招标内容为无纸化会议系统软件部分。软件部分包括基本功能需求、系统对接需求和个性化定制需求。投标人需具备“软件功能需求”中的基本功能需求和系统对接需求,在中标之后还要对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调研,并进行定制化开发,使无纸化会议系统更加人性化,满足用户日常办公的实际需求。 1.1.1.2

建设目标

建立以集中会议服务为模式、为会议代表提供全方位、高效、实时、安全的会议服务。会议代表获得全新的会议体验,感受无处不在的会议秘书服务,实现会议材料的安全有效管理,提升会议服务质量感知。实现安全高效的会议会务管理工作。

本期项目建设通过建设一套无纸化会议系统,以提高会议的组织效率,提高会议服务质量,增强会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增强会议体验感和参与感。同时可以响应政策,节省开销,节约时间资源、纸张资源和组织资源。 1.1.1.3

服务范围

1.1.1.3.1 建设内容

本次无纸化会议系统建设规模为500个会议节点,包含会议平台建设、终端软件建设。我公司所投无纸化会议系统软件满足“软件功能需求”中的基本功能需求和系统对接需求,在中标之后还要对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调研,并进行定制化开发,使无纸化会议系统更加人性化,满足用户日常办公的实际需求。

1.1.1.3.2 服务内容

(1)提供3年质保(质量保证和技术支持服务),自项目通过终验之日起计算。每季度一次巡检,搜集用户的意见并进行优化,每半年一次升级维护。

(2)提供1名技术人员3年现场运维服务,提前对无纸化会议系统进行故障排查,确保每次会议都能正常进行。

(3)提供以下服务内容:

1)现场技术支持、故障处理和电话、INTERNET远程技术支持服务;

2

2)硬件维护服务; 3)系统优化服务; 4)技术诊断服务; 5)技术和应用培训服务。 1.1.1.4

采购人的义务及配合条件

为了顺利完成此次招标采购计划,保证项目在计划的工期和质量范围内完工,若我单位有幸中标,在我方努力工作地同时,需要项目采购人地大力支持和配合,主要配合内容包括:

1.1.1.4.1 合同的签订及落实

按照拟定的时间完成采购合同的签订并落实资金,按照合同要求完成预付款。 1.1.1.4.2 配合施工过程中关系协调

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会与使用部门进行对接,需要采购人在中间协调好关系,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还需协调系统对接过程中的合作关系。 1.1.1.4.3 现场配合

提供施工环境;为保证工程按期交货、实施,在本公司书面提出到现场验货申请后,采购人应在三日内安排人到现场验收验货,以免延误交货时间; 1.1.1.4.4 验收配合

对本公司提出的检验内容、方法,采购人应在三日内予以书面确认或提出修改意见;对提交的技术资料予以查收、书面确认。 1.1.2

组织实施方案

在系统建设工作开展之前,制订有效的项目实施与管理计划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管理与控制,组织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同时准备好针对各种可能发生问题的解决方案,从而保证系统建设得以顺利高效地进行。 1.1.2.1

项目实施准备

在合同生效、软件没有到达最终用户现场这段时间,为实施准备阶段。具体工作如下:

1、项目经理及实施小组共同制定《实施计划》,首先交付我公司进行内部审核;

3

2、审核通过后,由项目经理及项目组成员与客户项目负责人交流项目实施计划并根据可行性进行更改,更改后存盘;

3、由项目组技术人员出具项目技术实施细化文档给客户并进行商讨和改动,该技术细化文档应非常具体;

4、客户方认可技术细化方案后,项目组进行现场确认,了解服务器,存储设备操作系统、配置等相关情况,同时与相关单位进行沟通和协调等;

5、项目运作组与项目经理了解到货日期并确定安装起始日期并通知用户; 6、项目经理与客户方项目负责人共同制定《实施进度表》加以确认后存盘。 1.1.2.2

项目实施方式

为提高项目交付进度,本次项目实施采用并行处理方式,项目相关的系统测试、环境准备、网络系统、服务器安装、配套设施等均将同步启动,分头执行,并行推进。我公司将委派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对系统建设的总体进度和总体质量进行控制和检查,确保项目高质量的交付。 1.1.2.3

项目实施策略

本次项目实施是一个复杂的集成系统工程,需要有成熟的方法论作为指导。通过对多年项目实施经验的总结,形成了一套专业的项目管理方法论,为集成项目交付提供了标准化的实施方法指导。

整个项目实施步骤和各个阶段将充分采用(PDCA)闭环管理概念,以及ITIL理论强调的目标驱动项目管理理念,在实施开始,制定项目实施策略原则;在实施初期就制定测试计划和方案,明确实施目标,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和方法等;而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对实施质量进行监控,控制项目实施风险等;在实施服务运营阶段,充分测试和磨合,并进行二次自我评估,做到自我服务的内循环;在项目交付和服务移交阶段,确保移交内容的完整和方法可行。 1.1.2.3.1 项目启动

项目开始阶段,是项目进入实施的标志,也是整个管理流程的入口。这一阶段通过和客户的有效、高效沟通,完成以下任务:

 建立项目小组;  定义项目目的;

 让项目组成员了解项目的情况;

4

 检查可交付的东西和衡量手段;  确定项目中的各项任务;

 所需材料并确定项目组成员的责任;  列出完成该系统的主要步骤;

 确定项目时间表里程碑的基础及组织;  制定项目计划。

阶段提交文档:《系统建设实施方案和计划》、基础系统软件程序(光盘或其他介质、安装授权)。 1.1.2.3.2 整体规划阶段

这个阶段即RUP(统一软件过程)的商业建模(Business Modeling)阶段,主要定义组织的过程,角色和责任。

本项目中,整体规划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

 确定系统应用边界  确定技术应用边界  确定项目管理边界

 整理《系统总体规划说明书》  设计架构并验证

此阶段的任务是确定项目最终需要达到的业务目标,以及需要什么样的项目资源和制定初步的项目规划。

阶段提交文档:《系统总体规划说明书》、《工作流程说明书》、《工具性能测试流程》、《业务需求测试流程》、《单元测试流程》、《集成测试流程》、《需求变更控制流程》、《变更风险控制流程》、《会议纪要》等。 1.1.2.3.3 需求分析阶段

这个阶段即RUP(统一软件过程)的需求(Requirements)阶段,需求工作流的目标是描述系统应该做什么,并使开发实施人员和用户就这一描述达成共识。为了达到该目标,要对需要的功能和约束进行提取、组织、文档化;最重要的是理解系统所解决问题的定义和范围。,为更好的分析项目需求,也提前进行了RUP的分析和设计(Analysis & Design)阶段的部分工作。

本项目中,需求分析包括业务需求梳理确认和需求分析两部分。

5

业务需求梳理确认

业务需求梳理确认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

 回顾以前的解决方案  确定业务需求边界  项目实施前期培训

 编写《业务需求规格说明书》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

 建立应用原型及现有产品测试环境  组织三轮需求分析会议  确定业务功能需求和技术需求

 确定通用平台框架的技术需求,包括但不限于框架平台、认证机制、数据安全、缓存、并发控制、应用集成框架、运维监控、服务封装及其他系统交互集成  确定数据结构  系统架构的迭代完善  制定用户培训计划

 整理《需求分析说明书》及其附件

需求分析阶段是对业务需求进行细化的过程,同时也是系统逻辑设计的开始。在这个阶段,将自己平台完成的工作填写在《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然后技术顾问组、项目经理和业务代表一起,确定《需求规格说明书》中不清晰的部分,并将业务需求转化为符合技术要求的《需求分析说明书》,尽可能地对平台中技术实现做出相对完整的描述。

业务需求分析阶段提交文档:《项目前期培训计划》、《业务需求分析说明书》、《接口需求规格说明书》、《会议纪要》等。 1.1.2.3.4 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将《技术需求分析说明书》中详细明确的技术需求转换到实际的数据结构设计中和相关的发布机制中。

需要提交的文档包括:《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数据权限

6

与管理设计》、《前端展现设计方案》、《会议纪要》等。 1.1.2.3.5 编码实现阶段

针对个性化的需求进行编码实现,该阶段将根据《平台设计说明书》中的内容,进行系统二次开发,实现系统个性化需求向实际成果的转化过程。

本项目中,编码实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

 应用功能编码实现

 通用平台框架的编码实现,包括但不限于框架平台、认证机制、数据安全、缓存、并发控制、应用集成框架、工作流、应用和界面集成、渠道集成、知识库集成、运维监控、服务封装及其他系统集成  平台运维所需要的第三方系统监控功能的编码实现  系统架构的迭代完善

 阶段提交文档:《软件质量报告书》、《技术手册》、《会议纪要》等。

1.1.2.3.6 系统实施配置

项目实施阶段主要包括:

 本项目招标内容所涉及的产品、模块的部署和本地化配置;  定制开发需求的测试与上线;

 需要提交的文档包括:《系统安装说明文档》、《配置管理文档》。

1.1.2.3.7 系统集成测试

主要是将定制开发模块与标准产品模块进行结合,实际整个系统层面上的测试,为系统整体上线做准备。系统集成测试的主要过程如下:

 根据项目要求,制定集成测试的测试用户文档与方案;

 组织技术力量进行系统集成测试,记录测试过程出现的问题,并形成列表;

 对集成测试过程问题进行修正,并进行测试验证,直到所有问题得到解决处理;

 完成集成测试,形成《集成测报表》

 需要提交的文档包括:《测试用例(含脚本)》、《测试报告》、《系统试运行上线计划》。

7

1.1.2.3.8 系统上线与初验

系统将由实施状态正式转入试运行状态,系统上线后项目将进行系统试运行阶段。系统上线主要过程如下:

上线准备

由软件承建方和建设方制定系统上线计划,包括:上线检查清单、上线支持人员、恢复机制等,并提交上线计划至相关部门进行审核。系统上线计划经过审核正式批准后,软件承建方和建设方根据合同规定或双方达成的一致意见,再次确认如下事项,同时明确双方的责任义务并通知至所有上线相关部门:

 协商并明确安装日程,进度安排以及保证措施;

 确定部署人员和建设方的配合人员,并进行部署前的技术准备工作;  确认上线系统网络环境和设备等的可使用性,可存取性。 系统上线

 系统上线操作人员将程序移植到生产环境;  系统上线完成,形成各方确认的上线报告;

 设立一段时间的上线运行观察期,观察期内进行试运行,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1.1.2.3.9 系统试运行

系统试运行阶段,主要工作包括:

 项目培训,包括系统用户操作培训、系统管理培训、系统二次开发接口培训等;

 试运行系统维护,主要是解决系统在试运行阶段遇到各类系统故障及解答甲方用户的技术咨询;

 系统优化与完善,主要是优化系统功能与性能等,并就实施内容进行完善。

需要提交的文档包括:《用户使用说明书》、《操作手册》、《编程手册》、《用户培训计划和记录》、《报表设计与清单》、系统二次开发接口和客户化定制部分的所有源码及相关文档、其他培训材料 1.1.2.3.10 系统终验

系统在约定的试运行时间范围保持运行稳定后,可着手系统终验的准备、执

8

行、验收报告提交,并将系统交付使用。

 系统终验的准备、执行:准备系统最终验收环境,并最终按照验收方案来分析系统运行记录、系统运行情况,以评判系统的性能、稳定性、可靠性。

 完成系统的设计、开发、集成、功能和性能测试工作,并提交合同要求各类书面和电子形式的技术文档。

 提交最终验收报告:编写最终验收报告,并在参加项目终验的各方签字后将其提交给项目甲方。

 系统交付使用:将通过系统交付给项目甲方投入正式使用,进入系统运行维护阶段。

需要提交的文档包括:《项目问题跟踪表及处理方案》。 1.1.2.4

项目管理方法

1.1.2.4.1 项目管理概述

科学的工作任务分析和实施管理计划是项目得以成功的重要保障。因此,项目实施工作开展之前,制订有效的项目实施与管理计划书,建立用户和承建方的有效沟通机制是必不可少的,也是避免项目管理危机的有效方法。项目管理危机的产生是由于在项目的开发,实施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的严重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项目管理的成本和进度的估计常常很不准确;

2. 项目的质量管理不稳定,特别是软件平台,表面看比较完美,但不能经

受系统运行的压力考验;

3. 项目实施过程中软件系统的开发和硬件平台的建设不符合用户的需求; 4. 项目实施过程中文档的缺乏。

通过对以上项目管理过程中危机产生原因的分析,解决危机的途径就是既要有技术措施(方法和工具),又要有必要的组织管理措施。

成功的项目管理来源于管理技术相关领域的知识和多年的实践经验。本项目的工程规模庞大,涉及很多部门和业务内容,影响项目成功的因素来自各个方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项目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将充分发挥在行业领域里多年的经验累积,复用一套卓有成效的项目管理体系和方法,从各个

9

方面进行控制,系统地进行管理,监督各个环节的实施过程。 1.1.2.4.2 软件工程方法

软件周期模型

迭代式软件开发将本项目的开发目标划分成为一些更易于完成和达到的阶段性小目标,这些小目标都有一个定义明确的阶段性评估标准。迭代就是为了完成一定的阶段性目标而所从事的一系列开发活动,在每个迭代开始前都要根据项目当前的状态和所要达到的阶段性目标制定迭代计划,整个迭代过程包含了需求、设计、编码、测试、部署等各种类型的开发活动,迭代完成之后需要对迭代完成的结果进行评估,并以此为依据来制定下一次迭代的目标。

整个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分为:

1. 工程阶段:进行设计和综合活动,由规模较小的开发团队驱动。该阶段

可预测性小,主要关注计划、需求、架构、高风险。

2. 生产阶段:进行构造、编码和测试活动,由规模较大的开发团队驱动。

该阶段可预测性大,主要关注构建、测试和部署。

再将生命周期再细化,工程阶段分解为先启和精化两个阶段,生产阶段分解为构建和移交阶段。每个阶段的结束都有一个主要里程碑,每个阶段就是两个主要里程碑之间的时间跨度,具体内容阐述如下:

1. 先启(Inception):确定项目开发的目标和范围,理解要解决的问题 2. 精化(Elaboration):确定系统架构和明确需求,得到解决方案 3. 构建(Construction):实现剩余的系统功能,得到可运行系统 4. 移交(Transition):将系统移交给客户,客户验收

在每个阶段结束时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实现了此阶段的目标。良好的评估可使项目顺利进入下一阶段。每个阶段都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迭代。从开发角度来看,软件生命周期就是一系列的迭代,通过这些迭代,软件开发过程递增向前。每次迭代结束时均发布可执行产品。产品可以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是开发过程最终产品的子集,它将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迭代递增成长,成为最终系统。

10

工程阶段先启精化构建生产阶段移交想法构架试运行系统系统

图1生命周期过程的阶段

每个迭代为产生一个软件发布结果会进行所有的开发活动,完整地经过所有过程:(至少包括)需求、分析设计、实施和测试。每一过程和活动都有对应的规程来规范和指导,这些规程构成一个完成的开发管理体系,彼此之间是相互一致。

图2迭代式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模型

核心思想 1.风险驱动

迭代式开发是由风险驱动的,早期的迭代优先解决风险最高的问题。通过迭代可以在开发过程的早期降低两种风险:

1) 集成风险 2) 架构风险

2.架构优先

在以全面实现为重点的构造阶段之前,进行广泛的需求分析、设计、实现和

11

评估活动。这个前期的生命周期的侧重点是:实现和测试架构必须在完整的开发和对所有的构件测试之前进行,同时必须在侧重于整个产品特征的完整性和质量的下游活动之前进行。由于在几次迭代过程中不断的修正错误,因此迭代开发过程将带来更加健壮的架构。

(1) 在迭代过程早期就发现存在的缺陷和错误,此时产品还处于初始阶段 (2) 性能瓶颈在还能解决的时候就被发现了,而不至于拖到移交的前夕再加

以解决。 3.尽早获得客户反馈

每次迭代都会产生一个可执行的软件版本,通过演示或分批上线,允许客户对可运行的系统进行验证,启发挖掘用户的反馈意见和隐蔽性需求,改进对于需求理解的偏差。

4.基于更新的目标调整项目的计划

项目开发计划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迭代演进式的。在项目的开始,仅对项目做一个粗粒度的计划,以及先启迭代的具体计划。以后的每次迭代中,都要根据项目情况来不断地调整和细化项目开发计划。

5.不断评估项目

项目的每个阶段、每次迭代结束都要根据预定的评估标准进行评估,评测进度和软件产品的质量。在迭代过程中,也要周期性的(每周)进行状态评估。确保项目按期完成高质量的软件产品。

6.持续集成和测试

每一次迭代都会增量式集成一些新的系统功能,及早发现集成中的问题并在迭代中解决,避免在生命周期结束时一次集成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每一次迭代结束都要做回归测试,测试覆盖所有已实现的功能点,保证实现的新需求没有影响已有的功能。确保发布版本的质量。

主要规程结构

经过多年的开发实践,我公司根据自己的业务特点,在遵循《GB/T8566-1995软件生存周期过程》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项目开发实施过程,可分为八个阶段,即项目启动、需求分析、设计与编码实现、测试、安装实施、总结验收和运行维护。每个阶段对应着不同的活动内容和工作任务。在具体项目中有时为了提高效率或稳定性而采用原型、迭代开发方法,各阶段的工作在时间上有部分并行或重

12

叠。

阶段 工作内容与方法 主要进行内部项目组的正式项目启动 组建和用户现场由用户领导项目规约 组织的所有相关人员参加的需求调研计划 项目启动动员会。 主要进行用户现场需求调研需求分析 以获取用户需求,并对需求调研结果进行分析。 根据需求分析结果选取复用源(本公司有丰富的社会保障系统原型库可供复用),确开发策划 定项目进度的安排,编制开发计划,从公司规程文件库选择适合本项目的规程文件作为管理控制标准,进行风险分析。 进行系统架构设计、功能和数据库结构设计,遵循规范进行编码。 系统设计说明书、数据库设计说明书、模块开发卷宗 需要用户及时确认模糊细节,作为对需求的补充 软件开发计划 需求分析调研完成 文件交付 约束条件 合同已经签定或 提前执行申请批准通过 软件需求说明以用户对需求分书、软件需求析结果的签字确确认书、项目认为需求分析完总体计划 成标志 设计与编码实现 13

我公司测试组对开发组提交的阶段软件产品和最终产品进行独立测试,以保证产品测试计划、测系统测试 符合需求分析结果。软件交试记录、测试 使用前交由用户方测试组进报告 行接受测试,以检验软件是否可用。 为系统运行作好准备,包括服务器与网络等硬件平台的安装与调试,操作系统、数系统安装记据库以及中间件等软件平台录、培训记录、安装实施 的安装与配置,为应用软件试运行/上线的运行准备好平台环境;完计划、试运行/成数据采集和数据转换、应上线报告、用用软件的交付与安装、对操户手册 作员培训和系统管理员进行培训等。 本公司项目组对开发实施过程进行经验和教训总结,作项目总结验收 为将来其他项目的参考历史资料。与客户一起对已经运行的系统进行评审验收,并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项目总结报告、用户使用报告、验收报告 系统运行三个月 数据采集和数据转换完成。硬件平台与系统软件环境的准备应提前完成 14

系统验收后与客户一起制定系统详细的维护策略。运行运行维护 期间系统出现故障时,对所有问题及其修改结果都要形成书面记录,建立系统维护档案。 1.1.2.4.3 项目开发方法

根据本项目的特点和项目管理要求,在设计项目管理和开发方法时,还需要对上述提到的风险和要求进行重点关注,并找到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和工具。我们采用的方法及预期效果如下表:

方法 预期效果 售后服务规范 • 采用迭代式软件开发• 尽早检验可执行的软件:每次迭代都产生可方法,尽早实现系统的关键执行的发布,检验可执行的软件,而不是文档,部分,尽早检验可执行的软项目尽早可控。 件。 • 允许变更需求:通过演示迭代所产生的部分• 风险驱动的项目计划功能,尽早地收集用户反馈,及时改正理解偏差,及评估,项目执行状况的全从而保证开发出来的系统真正的解决客户的问程监控。 • 持续的质量验证。 题。 • 逐步的集成系统:每一次迭代都会增量式集成一些新的系统功能,避免一次集成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 生成更高质量的产品:每次迭代都会产生一个可运行的系统,通过测试,在早期的迭代中就可以及时发现缺陷并改正,也可以尽早发现并处理性能上的瓶颈。 • 保证项目开发进度:每次迭代结束时都会进行评估,来判断该次迭代有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项目经理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有哪些需求已经15

实现了,并且比较准确地估计项目的状态,对项目的开发进度进行必要的调整,保证项目按时完成。 • 重点关注系统架构设• 架构优先:迭代化开发方法要求在早期的迭计,贯彻以架构为中心的迭代中确定系统架构,通过几次迭代尽早地设计出代开发方法,尽早验证架构能够满足核心需求的系统架构。等到系统架构稳的性能指标 定之后,项目的风险就比较低了。 • 持续的质量验证,尽早• 持续的测试:通过对每次迭代产生的可运行发现缺陷和错误并修复,稳系统的反复测试,及时发现错误,验证系统指标定系统架构 • 有效的需求管理 的要求。 • 管理不同层次的客户需求:包括需要、特性• 建立统一的变更管理以及软件需求的功能性和非功能性需求,保证需流程,通过工具来支持对变求的完备性。 更的跟踪 • 自动化的需求管理,大大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效率,使客户与项目团队对不断变更的系统需求达成并保持一致。 • 需求是可追踪的:管理需求之间的依赖关系以及需求和其他工件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准确的判断出变更影响的范围,避免有缺陷的变更。 • 应用业界成熟的软件• 通过预定义的UCM工作流程,快速提升开配置管理最佳实践及工具 发组织的软件配置管理水平; • 采用UCM统一变更管• 项目的跟踪和组织:项目管理人员可以实时理解决方案,将变更内容、掌握项目的最新动态,合理分配资源和调度开发软件开发活动与工件基线活动; 作统一管理 • 协作自动化:通过将许多耗时较多的任务自动化处理,使得开发人员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更高层次的开发活动上; • 轻松管理基线:将开发活动嵌入到各个基线16

中,这样测试人员确切地知道他们将测试什么,而开发人员则确切地知道其他开发人员做了什么; • 支持跨功能开发组:可以将从需求到测试各个阶段的工件(例如需求文档、设计模型、应用源代码、测试用例以及HTML及XML内容等)进行统一集成,简化了贯穿整个软件开发周期的变更过程; • 采用可视化建模的方• 有效管理系统复杂度 法 • 采用UML语言 • 增强团队的沟通 • 提高系统设计的可重用性 综上所述,在信息系统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综合运用下面的管理方法和工具,将有效管理和控制项目软件开发的进度和质量。这包括:

(1) 迭代式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 (2) 需求管理方法及工具

(3) 可视化建模的实践应用(应用在业务建模、分析设计中)及工具 (4) 持续的质量验证

(5) 配置和变更管理方法及工具

为高质量的完成项目整体管理以及质量保证工作,项目开发团队将与区的项目管理组织及第三方质量保证团队紧密合作。项目过程也将按照CMMI4级的要求严格组织和管理。

我司是通过CMMI4级认证的公司。我们将提供完整的文档,充分的过程文件,合格的人员,高质量的结果来支持这一评估工作,保证评估的成功。 1.1.2.4.4 项目管理工具

建议选择以下项目管理工具。 Microsoft Project Server

Microsoft Project Server是微软企业项目管理系统的核心,有如下特点: 1.快速掌握

(1) 使用内置的帮助、向导和熟悉的 Microsoft Office 界面迅速获得生产力。

17

(2) 向导化的规划和管理。借助“项目指南”迅速掌握项目管理流程。该指

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交互式助手,可帮助项目经理设置项目、管理任务和资源、跟踪日程安排以及报告项目信息。

(3) 内置的联机帮助可以获得最新的培训、文章、模板和其它资源,这些有

助于更有效地使用 Project Standard 2003。

(4) 通过智能标记获得及时并且相关的帮助。智能标记在更改计划时可以提

醒项目经理变换选项,从而帮助项目经理正确地制定项目计划。 (5) 有效创建项目计划。通过迅速地将已在 Microsoft Office Excel或

Microsoft Office Outlook中创建的任务列表转换为项目计划,节省了时间。另外,还可以从 Project Standard 2003 提供的多个模板中选择一个来作为项目的起点。 2.跟踪和评估计划

(1) 可以使用全面的项目管理工具创建日程表、评估成本和跟踪进度。 (2) 分配资源。项目经理可以为任务分配资源并且对资源进行调整以解决冲

突和过度分配问题。还可以从活动目录服务或 Microsoft Exchange Server 地址簿分配资源。

(3) 比较项目计划的版本。可使用“比较项目版本”工具轻松跟踪项目计划

方面的版本变化。图形标识符清楚显示了版本之间的不同。

(4) 评估变化。通过有效评估计划方面的日程表和资源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让项目计划符合工期和预算。Microsoft Project Server帮助项目经理有效地抓住工作重点并且作出更好的决策。

(5) 跟踪性能。可以跟踪进度、监视项目在目标指标和实际指标(比如成本、

开始日期、完成日期)上的差距、保留历史记录(可以在任何项目过程中始终保存 11 个完整的参考基线)。 3. 有效交流

(1) 项目成员可以通过Microsoft Project Server进行畅通的交流,并且用一

系列的方式呈现项目信息。

(2) 生成预定义的报告。使用一组预定义的报告打印出您要共享的任务、资

源、分配或成本信息来报告数据。另外,还可以使用向导从项目数据生成可扩展标识语言 (XML) 文件来创建自定义的报告。

18

(3) 格式化自定义的报告并且打印。Project Standard 2003 提供的分步指导

以报告的形式对最新的项目信息进行格式化并且打印出来。

(4) 为其它程序提供项目数据。借助“将信息复制到Office”向导,项目经

理可以在多个熟悉的程序中呈现项目信息。

(5) 共享项目计划。通过将项目计划保存到 Microsoft Windows®

SharePoint® 服务站点的中央工作区,可以同机构中的其他人共享您的项目计划。Windows SharePoint 服务是 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3 的组件。使用“共享工作区”任务窗格可以查看有权访问共享工作区的人员、在共享工作区中存储的文件以及其它有用信息的列表。 4.按照需求调整项目

(1) 自定义项目计划。选择要在项目日程表中显示的数据,对计划进行自定

义。通过在项目计划中创建自定义字段,可以融合组织特有的信息。另外,还可以修改工具栏、公式、图形标识符和报告来进一步实现自定义。 (2) 对项目指南进行自定义。通过开发自定义的项目指南,完善项目管理方

法和最佳操作。

(3) Microsoft Project Server的部署 5.系统部署图

图3 ProjectServer 部署图

6.环境说明:

19

(1) 客户端:

 硬件环境: PIII以上微机,128M以上内存。

 软件环境: Windows 2000、IE6.0、Micorsoft Project Professional 2003。 (2) 服务器:(Project Server服务器端)

 硬件环境: PIII 550-MHz以上CPU,256M以上内存(推荐512M)  软件环境: Windows 2000 Server SP3以上或、IE6.0、Micorsoft Project

Server 2003、Microsoft Office Web Asscess 2003。 质量管理系统

质量管理系统是为部门提供一个覆盖项目质量各个方面的管理平台。用户可以通过质量管理系统对项目各个方面的质量问题进行管理,跟踪和统计。质量管理系统中包括三个子系统:缺陷管理子系统、评审管理子系统、SQA子系统。

质量管理系统功能介绍 1.缺陷管理子系统:

缺陷管理子系统的基本功能是支持系统测试阶段的缺陷管理,对缺陷进行登录、确认、分析、修改以及修改后的确认。其主要特点如下:

(1) 基于软件开发角色的权限管理;

(2) 与开发支持平台中的其他工具共享项目信息、人员信息;

(3) 提供数据导出功能,以利于可以在其它编辑环境下进行多种分析; (4) 灵活的问题处理流程,支持多种测试类别和测试轮次, 不同的测试类型

可以定义不同的问题处理流程;

(5) 方便灵活的查询功能, 用户可以保存并命名自己常用的查询条件; (6) 支持多种视图的统计分析功能,主要包括缺陷趋势分析、缺陷类型分析、

缺陷分布、未处理状况以及延期缺陷分布等。 2.评审管理子系统:

评审管理子系统的基本功能是支持项目开发过程中的评审活动,对评审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跟踪以及分析。其主要特点如下:

(1) 支持多个评审轮次 (2) 支持多个评审阶段 (3) 提供数据导出的功能 (4) 支持多种视图的统计分析功能

20

3.SQA子系统:

SQA子系统的基本功能是支持项目的SQA活动,对项目的QA发现的不符合问题进行记录、处理和分析。其主要特点如下:

(1) 支持QA问题协商机制 (2) QA问题分配 (3) 支持数据导出 (4) 支持多种统计分析视图 质量管理系统的部署 4.系统部署图

图4质量管理系统部署图

5.环境说明: (1) 客户端:

 硬件环境: PC586以上微机,64M以上内存。

 软件环境: Windows98以上操作系统、IE6.0、ant( 1.6.2)。 (2) 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端)

 硬件环境: PC586以上微机,800MHZ以上CPU,256M以上内存(推

荐512M)

 软件环境: Windows 2000 server中文版、Oracle 9i或以上版本。 (3) 服务器:(WEB服务器端)

21

 硬件环境:PC586以上微机,800MHZ以上CPU,256M以上内存  软件环境:Linux Redhat 9.0(Kernel 2.4.20-8)、Web服务器Tomcat

(推荐4.1.x 以上版本)

1.1.2.4.5 项目文档管理

项目文档是保证项目的实施连贯性的重要保证,我司将提供完善的文档,并对项目进行过程中的文档进行有效的管理,接受区对项目各阶段评估分析和监督管理。整个项目的过程包括后期修改维护贯穿ISO9001和CMM的规范,使用标准码,提供齐全的项目管理、设计和开发、操作说明等书面文档和电子版。 1.1.3 1.1.3.1

进度计划和保证项目完成的具体措施 项目进度计划

1.1.3.1.1 实施进度计划

自签订合同之日起,90个日历天内完成软件的需求调研、定制开发、测试和试运行。

1.1.3.1.2 合同执行的主要阶段

 合同签订

在规定的时间内与甲方签订合同  需求调研

根据合同条款和规定的项目范围,对使用单位的个性化需求进性调研  深化设计与评审

根据调研的需求,对整个项目进行深化设计与评审,制定相应的具体的实施方案

 个性化需求定制开发

根据用户提的个性化需求,进行二次开发,定制开发个性化功能,并完成单元测试  安装调试

平台部署和终端软件部署  对接开发

完成与协同办公系统、领导驾驶舱和政务网的对接,并完成单元测试

22

 测试

集成测试,确保整个系统功能和性能都满足项目建设要求  试运行

测试通过后,系统进入试运行阶段,试运行通过过方可验收。  培训

组织人员进行用户使用培训和管理培训 23

验收

对软件的各项功能指标和性能指标进行验收,确认与合同条件及项目范围要求的各项指标相符。提供验收报告。

1.1.3.1.3 进度计划甘特图

总工期:90日历天(第X-Y天)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任务名称 合同签订 需求调研 深化设计与评审 个性化定制开发 安装调试 对接开发 测试 试运行 培训 验收 1-10 第11-20 21-30 31-40 41-50 51-60 61-70 71-80 81-90 24

1.1.3.2 保证项目完成的具体措施

1.1.3.2.1 工期保证措施

从项目管理班子、组织机构的设置到管理办法的制定,都由总承包管理,并加强全面计划管理,加强计划平衡调度,使各专业分包单位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纳入本公司总计划和管理之中,确保本工程始终处于总承包受控状态。

本公司将编制实施进度的节点控制计划,并分阶段召开计划布采用科学的施工技术措施与充足的、有一定技术素质的施工队伍。 1.1.3.2.2 进度控制措施

对任务进度的监督控制的目的就是确保系统实施的各项任务均被及时地完成。项目负责人需对每一任务的实施进行监督,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确保系统实施计划顺利进行。

通常情况下,我们采取以下的方法来进行:  实施进度表

在系统实施之前,即提供实施进度,作为控制整个进程的指导性文件,它提供了度量和报告进度执行情况的基础。

 阶段性评估

对项目实施进行阶段性评估,小结项目的实施是否按计划进行并达到所期望的阶段性成果,如果出现偏差,研究是否需要更新计划及资源,同时落实所需的更新措施。

 项目需求变更控制

要求改变进度的形式有多种-口头或书面,直接或间接,由外部或内部因素导致的,强制性的或有多种选择的。这些具体的改变要求的结果可能是加快进度也许是进度的延长。

 进度计划管理

对进度计划的管理是指对进度的改变应如何加以控制和管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影响项目进度的因素。根据这些实际情况的需要,我们根据进度控制的工具和方法,制订出针对这些改变的进度管理计划,作为整个项目计划的一部分。

25

1.1.3.2.3 阶段目标控制计划

1、总计划控制:根据总工期目标,开工前编制的总进度控制计划进行优化处理,然后根据总进度计划进行总体部署及各类资源的配备,确保总计划的实现。

2、月计划及周计划控制:根据总进度计划,审臵会议,定期召开计划平衡会,使本工程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强化管理。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要加快施工进度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除了提高机械化施工的程度,还必须阅月度及一周施工计划,对班组签订工期、质量、安全等小合同,确保工期按计划进行。

3、围绕进度计划,确定关键控制点,对关键控制点进行重点监控。狠抓关键工序到位,最大限度的缩短各工序的施工周期。

4、根据施工进度需要,合理配备各类施工资源,确保不影响工程进度。 5、根据工程进度需要,及时调整劳动力的投入,必要时配备“两班制”作业人数,实行连续不间断作业,以确保施工进度.

6、严格控制工程质量,以技术方案为先导、预控为手段,确保每分项一次成优。

7、狠抓现场文明施工,确保工作一步到位,尽可能地缩短竣工收尾巴的工作时间。

1.1.3.2.4 保证工程进度的组织措施

我公司充分认识到本工程项目的重要性与工期的紧迫性,选择具有丰富现场经验的,并组建项目部,在项目经理的统一领导下,精心组织、精心安排。提倡前道工序为后道工序服务、各分包方互相协调的思想,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用下列措施来保证投标工期的实现。

1、劳动力的投入是保证工期的关键,因此当本工程的工作面一旦形成,立即按序调集劳动力,并按总进度的控制,作好后备劳动力的调集工作。

2、用施工进度的三级动态管理来保证工期进度的措施。由公司指定一级进度计划(施工进度控制计划表)、各项目经理部编制二级进度计划(旬工作计划)、各专业施工队编制三级进度计划(分部项工程每周进度计划)。三个计划要求总体衔接、稳定平衡,通过信息反馈,对计划实施的全工程作有效的动态控制。旬计划和周计划的编制,必须具体、详细,具有实际性和可操作性。

3、为有效地缩短工期,适当加班作业,根据工程进度安排,全体施工人员

26

取消节假日、休息日。

1.1.3.2.5 项目进度监督与控制

项目进度监督与控制通常包含度量项目计划中参数的实际值,比较实际值和计划中的估计值,界定重大偏差;分析偏差对项目的影响,并采取纠正措施,使偏差回归正常范围。 1.1.3.2.5.1

监控项目计划中的各项指标参数

项目参数包括项目进度和执行绩效的代表性指标,如:工作产品的属性、工作量、成本等。工作产品的属性包括:工作产品的规模、复杂度、功能等。 1.1.3.2.5.2

进度监控

对照项目计划检查项目实际进度,如有偏差则须评估变更对项目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必要时提交新版计划进行相应级别的评审和风险分析;

PM/PSM检查关键路径是否受到影响,以及关键路径的变化是否会影响到最终交付日期。如果对项目交付日期有影响,必须采取应对措施,并进行风险分析;

将任务与里程碑的实际达成率与计划值进行比较,及时界定重大任务或里程碑进度偏差,并采取解决措施。 1.1.3.2.5.3

成本和工作量监控

(1) 定期度量成本和工作量投入,度量工具采用《QCD月报》;

(2) 根据项目的成本预算,监控项目的实际成本与预算的偏差,分析偏差原

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偏差;

(3) 根据项目的工作量估计,监控项目的实际工作量投入与估计值的偏差,

分析偏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偏差。

1.1.3.2.5.4

缺陷跟踪

(1) 跟踪缺陷关闭情况,分析未及时关闭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2) 监控集成测试结果,经过两次(包含两次)以上回归测试仍不能封版,

要制定质量改进措施,并提交部长和SQA进行评审;

(3) 定期度量缺陷数据和返工工作量,度量工具采用《QCD月报》; (4) 比较缺陷实际数据与估计值,以界定质量偏差,并对重大偏差采取相应

措施。

27

1.1.3.2.5.5 工作产品以及属性的监控

(1) 定期度量工作产品的属性,如:规模大小、复杂度等,度量工具采用《QCD

月报》;

(2) 将工作产品属性的计划值和实际值比较,界定偏差。 1.1.3.2.5.6

项目范围监控和变更管理

PM/PSM根据合同范围,确定项目范围,并确保WBS和时间进度表中任务涵盖所有项目范围。项目执行过程中,对范围的变更和执行进行管理和监督。

(1) 检查WBS和项目计划中的时间进度表中的任务范围符合合同范围; (2) 当需求发生变更时,监控需求变更流程符合质量文件的要求; (3) 分析变更对项目范围的影响;

(4) 分析变更对其它相关的工作产品(重点是其它基准)的产生的影响; (5) 分析变更带来的工作量和进度方面的影响; (6) 对变更进行风险分析和组织评审。 1.1.3.2.5.7

风险监控

(1) 定期检查《风险管理表》中风险的状态; (2) 与相关人员沟通风险的状态;

(3) 对风险预防措施的实施进行监控,直至风险关闭; (4) 当有新的风险发生时,记录到《风险管理表中》。 1.1.3.2.5.8

监控配置管理

PM/PSM负责制定项目配置管理计划,并监控配置管理的执行效果。 (1) 定期进行配置审计,保证工作产品的完整性; (2) 按照配置计划,检查配置管理的执行情况; (3) 将检查结果记录到《配置审计报告》中。 1.1.3.2.5.9

里程碑评审

检查项目的执行情况以及执行结果。里程碑评审的时间点应该明确体现在项目计划中,通常是正式的评审。典型工作产品《评审记录》。

(1) 根据项目计划中里程碑结束标准,判断里程碑是否结束; (2) 编制里程碑总结报告; (3) 召开里程碑阶段评审会:

 检查项目的风险、计划、状态、承诺、缺陷关闭等项目基本情况;

28

 总结工作量、成本、质量、进度偏差,分析偏差原因,找出应对措施;  总结QCD度量数据;  实施缺陷管理;

 QAL总结质量保证活动;  总结任务和里程碑达成情况;  总结项目目标的达成状态。

(4) 使用《评审记录》记录评审发现的问题、解决措施和负责跟踪人员。 (5) 分析问题,决定采取纠正措施的必要性。当尚未解决的问题妨碍项目目

标达成时,需要采取纠正措施。记录要采取的纠正措施。纠正措施举例:修改工作描述、修订估计值与计划、再次协商承诺、增加资源、修订项目风险;

(6) 管理和监督纠正措施的执行,并根据执行结果分析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1.1.3.2.5.10 形成组织财富库

在项目里程碑结束和项目结束时整理优秀文档。

收集度量数据,总结项目目标达成情况,参照项目计划中的初始参数值与实际数据进行偏差分析。

总结项目经验,组织财富积累,过程改善建议,识别复用源。

关注项目管理知识库和技术产品复用库的更新,合理使用财富库中的工作产品、经验教训、历史数据。

1.1.3.2.6 保证工程进度的管理措施

1、公司管理人员认真学习公司与业主签定的合同文本,全面理解和掌握合同文本规定的要求。在工程实施中;以合同文本为依据,自始至终贯彻执行到施工管理全过程中,确保工程优质如期完成。

2、以合同规定的承包施工范围的工程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等要求为原则,编制出详细、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经我公司、业主、监理单位审核后,进行实施。

3、以合同规定的总工期要求,公司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制本工程施工总进度网络计划,以此有效地对工程进度进行总控制。

4、将合同的条款要求,分解纳入相对的分包合同中,对质量、工期、安全

29

文明施工等完全处于承包控制范围之中,确保工程如期完成。

5、施工过程中各类工作联系,除必要的口头通知外,公司一律以书面指示及时发给各单位执行。

6、公司诚恳接受业主、监理单位和当地主管部门对工作的指导和要求,相互紧密合作,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1.1.3.2.7 做好协调工作,保证工期

1、软件与硬件安装互相做好配合,明确各自施工范围及具体工作内容划分。施工过程中,及时准确地互相传递工程的有关信息及任务。确保及时以书面工作联系单相互联系,确保工程总进度不受影响。

2、及时向公司、建设方提供工程施工计划表,并主动汇报工程进展情况,包括质量、安全、工期、材料供应、文明施工等情况,做到双方相互沟通,使工程进度不受影响。

3、做好与其他单位的协调配合。为其提供良好的施工、安装等作业环境,并为其提供种种必要的帮助。加强与材料供应等单位,及时准确地传递工程有关的各类信息,确保工程质量、工期不受影响,提高工程的进度。

30

1.1.4 项目整体验收计划

检验、测试与验收至少应包括:

供应商应对合同执行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检验、测试与验收提出详细建议,包括但不限于:

 检验、测试的项目、标准、方法、程序、要求和时间;

 向法定管理部门报检的项目、标准、程序和对验收结果的处理意见;  初步验收和最终验收的验收项目、标准、程序和对验收结果的处理意见。 建议书中应注明需要采购人参加的项目、时间等。 1.1.4.1

交付标准

将根据项目建设需求进行提供测试验收方案,方案符合以下要求: 1.交付验收标准依次序对照适用标准为:①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质量标准、环保标准或行业标准;②符合招标文件和响应承诺中甲方认可的合理最佳配置、参数及各项要求;③货物来源国官方标准。

2.货物为原厂商未启封全新包装,具出厂合格证,序列号、包装箱号与出厂批号一致,并可追索查阅。所有随设备的附件必须齐全。

3.应将关键主机设备的用户手册、保修手册、有关单证资料及配备件、随机工具等交付给甲方,使用操作及安全须知等重要资料应附有中文说明。

4.甲方组成验收小组按有关规定、规范进行验收,必要时邀请相关的专业人员或机构参与验收。因货物质量问题发生争议时,由本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鉴定。

根据国标《GB/T 28035-2011 软件系统验收规范》以及招标文件、本投标文件进行验收。

一、 软件系统验收依据

软件系统验收的依据是合同或验收双方约定的验收依据文档或相关标准。 注:双方约定的验收依据文档。可以是软件需求规格说明、软件总体设计、软件设计方案等。

二、 软件系统验收条件 软件系统验收应具备以下条件:

a)被验收软件系统已按GB/T 8566-2007进行系统合格性测试并通过评审; b)合同双方约定的验收依据文档规定的各类文档齐全并通过评审; c)被验收软件系统已置于配置管理之下并得到有效控制。

31

三、 软件系统验收相关方及其职责

a)需方负责组织实施软件系统验收,包括:审批验收申请、指定或成立验收组织、审批验收计划,并根据验收结论建议决定是否接收软件系统。

b)验收组织负责制定验收计划、实施验收测试、验收审查和验收评审,并做出评审结论。

c)开发方提出验收申请,提供被验收的软件系统(包括程序、文档和数据);开发方应积极支持、配合完成软件系统验收工作,负责做好验收所需的各项保障工作。

d)验收各方应遵守验收保密承诺。 四、 软件系统验收流程 软件系统验收流程一般包括: a)开发方提出软件系统验收申请;

b)需方批复验收申请并成立软件系统验收组织; c)验收组织制定软件系统验收计划; d)需方审批软件系统验收计划;

e)验收组织进行软件系统验收测试盒验收审查; f)验收组织进行软件系统验收评审; g)验收组织形成软件系统验收报告; h)验收未通过的处置。 具体流程如图

32

1.1.4.2 制定详细验收方案

由技术支持小组、安装实施小组和项目单位技术人员共同对实施方案的技术细节进行分析、探讨和引证,并确认配置方案。

完成实施方案的设计和编写工作后,我公司将对各实施小组等人员进行内部培训,务求参加项目的有关人员都能了解、熟悉系统的整体结构、方案设计的详细内容、实施的具体任务、各类技术细节和设备调试方法,以保证工程的质量。

技术支持小组、安装实施小组同时制订一份具体的《项目实施计划》,计划应包含各项安装内容及要求、安装责任人、进度控制。安装实施小组根据安装计划要求准备安装工具与安装资料(如:设备的安装手册、软件、标签纸等),确保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现场设备的调试。

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项目负责工程师每天向项目经理书面汇报工程的实施进度,以便相关人员掌握工程实施情况。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若碰到由于客户方的原因导致项目无法进行的,则应第一时间汇报项目经理,同时跟客户确认需多长时间才能够继续项目的实施。

33

我方负责建立软硬件环境,详细设计所有的验收测试方案。由我方进行准备测试,由用户进行监督和评价。用户负责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估。在出现严重缺陷时,用户可以决定将所有的测试暂停,直至缺陷得到纠正。此外用户有权暂停我方进行某些特定的测试。

我方主要通过以下的评测方法对本项目进行测试:  功能测试

对各模块结构功能测试应侧重于所有可直接追踪到用例或业务功能和业务规则的测试需求,该阶段测试主要目的检测系统是否达到需求对业务流程及数据流的处理是否符合标准,检测系统对业务流处理是否存在逻辑不严谨及错误,检测需求是否存在不合理的标准及要求。该阶段测试应基本保证各功能模块可正确无误使用。

 界面测试

界面测试用于核实web页面与软件之间的交互。界面测试的目的是确保web界面会通过测试对象的功能来为用户提供相应的访问或浏览功能。另外,界面测试还可确保界面中的对象按照预期的方式运行,并符合公司标准。

 易用性测试

易用性测试主要目的是增加软件操作的简易性,让用户容易接受软件,方便用户日常使用。

 性能测试

性能测试主要目的是核实系统性能是否满足需求,测试对象在不同工作量条件下的性能行为,以及持续正常运行能力。

 安装测试

安装测试目的是确保软件在正常情况和异常情况条件下都能进行安装。异常情况包括磁盘空间不足、缺少目录创建权限、目录无效等;另一个目的是核实软件在安装后是否可立即正常运行。 1.1.4.3

验收测试计划

1. 整个验收计划包括了阶段性验收、整体验收。 2. 按验收的具体要求进行系统测试。 3. 按清单、文档进行资料预审。

4. 验收各方开会审议,形成验收结论、意见。

34

1.1.4.4 项目验收依据

 甲方单位招标文件;  双方签署的合同文件;

 双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签署的协议性文件;  中标单位的投标文件; 1.1.4.5

验收标准

交付验收标准依次序对照适用标准为:1)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质量标准、环保标准或行业标准;2)符合招标文件和响应承诺中甲方认可的合理最佳配置、参数及各项要求;3)货物来源国官方标准。

建设部门和承建单位遵循以下原则,双方共同制定项目验收方案,经领导小组审批通过之后,严格按照项目验收方案执行。

 系统实用性:项目验收最关键的指标。检查系统是否符合当前业务的需

要。

 系统稳定性:硬件环境的稳定性、软件运行异常处理和正常运行情况。  系统文档:验收文档是否齐全、规范、准确、详细。  系统可操作性:界面是否友好。

 其他验收标准:其他的与本系统相关的验收标准。 1.1.4.6

项目验收方法

在系统正式部署实施达到合同规定要求后,由承建方提出申请,由建设方管理部门进行测试验收(甲方也可委托第三方权威测评机构进行验收)。提交项目验收的文件资料包括:

 项目验收申请表

 项目合同及有关附件与变更纪要文件  项目需求说明书  项目技术方案及规范文档  项目验收测试报告

 项目工程总结报告及过程文档  项目管理规范  用户使用报告

35

1.1.4.7 阶段性验收

1. 系统集成验收和工程阶段验收

在各系统阶段主体功能设计、测试、安装、调试、模拟运行一段时间后,由双方共同对阶段系统进行验收,如果通过验收,则可以进行下一期工程或进行系统的整体验收。

2. 验收结论

由甲乙双方根据合同阶段内容、需求分析报告、软件技术协议书内容协商制定验收标准,双方及实际使用人根据验收标准进行验收。同时给出明确结论:

 通过验收;

 基本通过验收,但要求在某一期限内解决某些遗留问题;  未通过验收,确定在某一时间内再次进行验收。 1.1.4.8

整体验收

1. 验收标准

 遵守国际、、公及相关行业的标准、规范和法律  满足本合同特别是本章其他部分的要求和规定

 本项目及其子项目在不同阶段的具体验收标准,需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根据武昌区内外环境和相关软、硬件技术条件的改变而确定。 本项目的验收标准不局限于我公司在投标前所具备的技术水平、服务能力和产品范围。我公司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逐步提高和最终达到或超过本项目的验收标准。

2. 整体验收工作程序

验收前的准备:根据合同中的验收准则检查所有软件项及其平台系统配置是否完整,做好验收准备。

验收实施:根据合同要求或双方协商结果,确定验收时间、验收准则、软/硬件环境等,以及双方职责。我公司安排技术支持部与软件开发部协助用户进行验收;

验收测试; 编写验收报告。 3. 问题处理

在验收(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根据合同规定来处理。如果合同中没有规

36

定,应指名问题类型和责任归属,由区电子信息中心项目领导小组和有关技术人员协商解决办法。 1.1.4.9

项目验收内容

根据项目建设维护需求,验收的内容包括:系统功能、系统性能、文档资料。 1.1.4.9.1 系统非功能性验收

根据需求书的性能指标,实现系统的性能要求。性能验收指标主要包括: 及时性:保证告警、性能、配置信息能及时采集,采集周期不能超过最大采样间隔;

准确性:保证信息采集准确可靠,采集的数据能够真实有效地反映系统本身情况;

稳定性:系统运行稳定,保证系统服务的高可靠性,各模块要求运行稳定; 传输安全可靠:保证采集数据和故障事件信息的准确传输; 完整性:对于采集的数据必须保证完整性、连续性;

松散耦合:数据采集不能对各类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影响; 1.1.4.9.2 文档资料验收

文档资料验收内容为系统开发实施文档是否齐全、是否合格。文档资料主要包括:

序号 1 2 3 方案 需求设计 软件说明文档 类型 交付文档 无纸化会议系统平台技术方案 无纸化会议系统平台需求说明书 无纸化会议系统安装手册 无纸化会议系统功能白皮书、用户操作手册 无纸化会议系统维护手册 无纸化会议系统总体测试方案 4 验收文档 无纸化会议系统整体验收报告 无纸化会议系统项目评估总结 附表1. 文档资料列表

我公司提供的文档和资料均以磁介质(或光盘)和纸张为载体,文档格式为WORD文档或PDF文档。

37

1.1.4.10 项目验收交付物 1.1.4.10.1 项目文档交付物

在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产生的各类交付物,整理如下: 所属阶段 开工报告 实施计划 计划与准备 实施方案 沟通计划 培训计划 会议纪要 项目启动 系统建设实施方案和计划 基础系统软件程序(光盘或其他介质、安装授权) 实施调查表 会议纪要 需求调研与分析 开发维护人员培训计划 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系统/子系统功能、管理流程) 接口需求规格说明书 系统详细设计方案 分析设计模型 设计 系统集成设计方案 详细设计说明书(系统/子系统、接口、数据库等) 开发清单 项目会议纪要 软硬件到货验收单 二次开发计划 平台构建 系统实施方案 实施计划 实施跟踪表 实施报告 阶段性交付物 38

变更报告 进展周报 会议纪要 数据字典 项目进展周报 项目进展月报 测试计划 验证 测试方案 测试报告 系统优化方案 系统上线计划 培训签到表 培训资料 接口使用说明书 培训效果反馈表 部署 用户满意度调查表 平台部署手册 平台使用手册 系统安装说明文档 用户使用说明书、操作手册、编程手册和其他培训材料 系统二次开发接口和客户化定制部分的所有源码及相关文档。 系统试运行上线计划 试运行 用户培训计划和记录 报表设计与开发清单 项目问题跟踪表及处理方案 阶段性验收申请报告 验收 项目阶段性验收报告 终验申请报告 39

项目终验报告 附表2. 项目文档交付表

1.1.4.10.2 软件及源代码交付物

我方将提交符合招标文件和合同条款要求的系统软件,同时提交针对本次项目建设所产生的二次开发相关代码。 1.1.4.10.3 其他交付物

本项目的其他交付物还包括:  需求调研报告。  各类操作、维护手册。  接口文件及使用详细说明。

40

1.1.5 1.1.5.1

培训计划 培训概述

我公司提供针对本项目的完整的培训计划,对使用会议系统的各级领导、系统管理员、运维人员等各类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同时负责培训的完整实施(包括培训文档准备、培训时间分配、培训教师安排等)。

我司提供为期1天的技术培训,接收培训的人员在培训后,能够独立地对系统进行操作使用、管理、维护,培训产生的一切费用由我司承担。

培训由我司负责师资及教材,由采购人来提供场地和培训设备并负责组织实施。

我司在投标文件内附培训方案,培训方案包括培训目的、培训时间安排、人数、次数、培训内容、培训组织方式等。 1.1.5.2

培训时间

培训时间由甲乙双方共同沟通协商制定。 1.1.5.3

培训目的

技术培训的目标主要是让受训人员掌握系统的相关操作。

在应用系统的培训部分,主要是通过在区领导内组织涉及到应用系统相关核心技术的培训,最终目的是提高区内部领导和管理人员的IT技能和业务技能。

其长远的意义在于使相关领导能够充分认识到信息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信息系统建设的规划、总体设计的思想,相关的技术人员掌握核心技术,真正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技术维护队伍,维护和使用好应用系统,提高业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素质。 1.1.5.4

培训对象

包括使用会议系统的各级领导、系统管理员、运维人员等各类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1.1.5.5

培训承诺

我司提供为期1天的技术培训,接收培训的人员在培训后,能够独立地对系统进行操作使用、管理、维护,培训产生的一切费用由我司承担。

我司负责培训师资及教材,由甲方来提供场地和培训设备并负责组织实施。

41

1.1.5.6 培训内容

技术培训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系统维护培训:教授系统涉及的软件基础知识;系统总体架构;数据库维护;常见故障排除;用户管理等。目的在于使系统管理员掌握系统维护的常识,具备一般系统维护的能力。

2)系统操作培训:教授系统的功能体系;具体功能操作。目的在于使系统管理员和操作员掌握系统的功能体系和具体操作。 1.1.5.7

培训方式

1.1.5.7.1 授课方式

培训采用面授与课后跟踪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课堂面授:授课教师采用理论与案例分析、结合实际工作进行分析、模拟项目实践的技能训练等多种方式进行;

课后跟踪:为巩固和强化授课效果,培训中心在面授结束后一周、两周和四周时,把课程要点和测试题目,通过邮件发给学员,并对学员的反馈结果进行跟踪。

1.1.5.7.2 培训实施流程

培训实施流程表: 培训准备阶段 了解培训需求 确定培训策略 行动 编制培训方案 落实培训实施要件 考前测试 《培训方案建议书》 文档 《培训服务协议》 培训实施阶段 实施授课 实施服务保证 实施关怀服务 质量跟踪调查 培训服务调整 《首日反馈表》 培训评估阶段 质量评估 结业测试 跟进培训需求 双方沟通 《培训反馈表》 《培训总结报告书》 培训实施流程表

附表3.

42

需求 调查 卓有卓有成效 的培训 培训方案 制定及完善 培训 计划 培训 实施 培训 新需求 培训后评估 结业 考核 培训中 评估 培训管理流程图

1.1.5.7.3 培训使用的设施、材料和文件

培训过程中所用培训教材均由我公司资深工程师编写,详细、透彻的阐述了本系统所使用设备相关理论和实际知识,并以简单易懂的语言对整个系统进行了分析,对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给予了详细的描述。

对于培训我方将提供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系统技术说明书; 现场安装手册; 设备配置手册; 系统运行和维护手册; 1.1.5.7.4 培训评估和管理

在培训实施过程中,公司将采用《课程评估调查问卷》形式实施“课程首日调查”和“培训中调查”,以针对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和处理,保证良好的培训效果。

具体执行方式如下:

通过与讲师沟通,根据学员的适应性对课程内容做出调整; 通过与学员沟通,来使得讲师的课程内容更加富有吸引力和实效; 根据统计调查问卷的结果对课程内容和服务环节的其他内容做出调整,保证学员和客户方管理人的满意。 1.1.5.8

培训服务内容

个性化教学——按照卫生体系的业务特点,制定课程教学方案 入门考试——按技术需求和技术水平分班

结业考试——根据教学的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考题,以检测学员的学习效果

43

注重实践——50%时间的用于实际操作 教材的慎重选择——专业领域精选教材

教师资质的严格认定——所有教师均经过我公司教学评审并认证 教学环境的标准化——按课程要求标准配置教室环境

教学质量的评估——包括“首日调查”、“课程反馈”在内的多次评估 培训总结报告书——培训结束后,我公司将向客户提供完整的培训总结报告书 1.1.5.9

定期技术交流

与本项目的最终客户使用人员进行定期的技术交流,分享最新技术信息,技术交流时间双方协商确定。

44

1.1.6 1.1.6.1

投标人认为必要说明的其它内容 项目建设方案

1.1.6.1.1 系统总体设计 1.1.6.1.1.1

总体设计目标

无纸化会议系统是使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无纸化会议交互系统、现代通讯技术、音频技术、视频技术、软件技术,通过文件的电子交换实现会议的无纸化。 其特征是:文件传输网络化,文件显示电子化,文件编辑智能化,文件输入输出可控化。核心功能主要是实现会议签到、文件分发、文件上传、文件同步演示、投票表决等功能。使用安卓系统平台、平板电脑运行的无纸化会议交互系统应用场景比较广阔。场景应用主要是高端、有投资能力的企事业单位,主要使用移动终端在局域网内建立的会议交互场景应用,实现文件分发、会议签到、投票表决功能。技术性主要利用会议传输要求的保密性,文件需要加密,转换成为自定义的格式浏览,防止文件泄露。文件同步技术主要依靠触屏轨迹跟踪技术和触屏轨迹仿真模拟技术实现,达到流量控制的目的。 1.1.6.1.1.2

总体设计原则

软件工程原则:

在平台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系统工程的观点和方法进行工作。自始至终考虑到平台的整体性、层次性、相关性、目的性、时间性和环境的适应性。

用户第一的原则:

平台设计的逻辑模型必须符合用户的要求,完成平台提出的目标和功能。 先进性和实用性原则:

采用先进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尽量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使本系统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先进水平。采用先进技术,必须符合实际情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为用户着想的原则,系统的建立以用户的需要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求得先进性和实用性相统一,获取最佳效益。

可靠性原则:

系统设计应确保系统运行的正确性和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在硬件的选型和配置、软件的组织和设计方法的选择、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以及系统的运行和

45

管理等方面都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和恢复由内在因素和危机环境造成的错误和灾难性故障,确保系统获取可靠性。

开放性原则:

系统设计开放性原则是指软硬件的互连,系统升级、扩充和更新,应用目标和功能变化,以及对外界环境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即当这些因素发生变化时,系统可以不作修改或作少量修改就能在新环境下运行。

可操作性原则:

可操作性是指系统应尽量便于用户的理解、学习、掌握和使用,人机界面友好,方便操作和维护。 1.1.6.1.1.3

总体逻辑架构

无纸化会议系统系统总体逻辑结构示意图如下:

系统将涵盖投票、资料预览、笔记三大类内容,以资料预览为核心,以基层社会管理日常工作为基础,整合保存笔记和发起投票功能。

面向各企业内部会议系统。 全面覆盖

涵盖各企业内部会议,实现日常会议工作信息化。 多业务整合

46

系统根据日常业务分成一体化工作、日常工作、专项工作。 1.1.6.1.2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1.1.6.1.2.1

概述

(1) 功能描述

平台功能主要包括会议室预约、会议管理、群组管理、个人设置、办会人员管理、参会人员管理、日志管理七大模块。

(2) 运行环境

系统运行环境:平台版支持windows;客户端版支持android 运行工具:IE8、9,chrome、foxfire等浏览器 1.1.6.1.2.2

设计思想

(1) 系统构思

平台是无纸化系统,它具有以下的特点:

 用户缺乏信息化系统的操作经验。综治基层干部缺乏信息系统的使用经

验;

 系统需要简单可靠;

 系统涉及比较广泛,需要满足各层次用户的需求;  系统的数据具有一定的涉密性;  各地的系统实施进展不一。 (2) 架构基本原则

系统几个关键性需求决定了架构设计的方向,根据现实情况我们确定如下基本架构原则:

1、模块化、可插拔性,随着业务深入开展,能够以较低成本实现新功能的上线,老功能的升级和移除;

2、技术安全性,最大程度上从架构层次杜绝系统被侵入、被破坏、被泄露; 3、可靠性,系统应该具备7*24小时运行的可靠性;

4、扩展性,系统应当根据用户的实际增长量,实现动态的硬件投资,具备系统横向扩展能力;

5、简单性,系统应该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让缺乏信息系统使用经验的用户能很方便使用。

47

接下来将围绕上述几个架构基本原则展开阐述。 Web2.0的人机界面(即简单性)

优秀的人机界面是平台能够在大范围内顺利推广的前提条件。本平台如果在某个地级市推广应用,大约会有5000个用户。如果在全省推广大概有5万用户。这么多用户中,计算机使用经验参差不齐,他们对信息的接受能力和接受速度也会有很大差异。为了保证平台能够顺利推广应用,本平台的架构必须提供一个优秀的人机界面,尽可能使系统的界面让人觉得直观(容易理解)和方便(容易操作)。

由于平台的用户在地域上分布很广泛、在组织上也隶属不同的部门(或者同一部门的不同层级),如果需要在用户电脑上安装部署的桌面程序作为人机界面,则系统部署、维护、升级的成本都将十分高昂。因此本系统的人际界面将以网页的形式存在。

传统的网页应用中,用户每个操作都会让浏览器刷新一次界面,当交互比较复杂的时候,页面频繁刷新,操作过程很不流畅,使用不方便也不容易理解。但我们可以采用ajax技术来改善网页应用的交互,让网页成为客户端,具备和传统桌面程序类似的交互能力。本系统将大量采用各种ajax技术,来改善系统的人机交互能力,比如:

页面异步通信技术

javascript动态绘制界面技术 本地存储技术 Javascript控件库

灵活性(即模块化、可插拔性需求)

信息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随着用户业务信息化的推进,用户将对信息系统提出新的要求,从而推进信息化向更深的层次发展。如果现有的信息系统不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在信息化向更高层次演化的过程中,现有的系统不得不被废弃,从而造成用户信息化投资的浪费。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本系统的架构将尽可能让系统更加灵活,对将来的发展具备更强的适应性。

本系统将使用以下几种技术来提升系统灵活性:

1、面向对象设计。该设计方法主要目的是:把具备继承关系的业务对象中包含的业务逻辑合理分配到不同的继承层次上。当后续业务发生变化的时候,如

48

果是某继承体系中某一个层次的业务逻辑需要被修改,那么我们只需要修改继承体系中其中一层类的逻辑就可以了,而不需要修改该继承体系中所有的类。

2、面向接口设计。接口是一组规则的集合,它规定了实现本接口的类或接口必须拥有的一组规则。体现了自然界“如果你是……则必须能……”的理念。在分层架构中,下层向上层代码暴露的是接口,也即规则,而不依赖具体的类。这样当下层内部业务逻辑有变化时,不会影响到上层的代码。这样我们就能够以较小的代码升级我们的软件系统。

3、面向服务设计。面向服务的设计把一些比较独立自治的功能封装成服务,客户代码无须了解服务内部的业务逻辑,只需要知道接口格式,通过接口调用就能委托服务完成某些功能。比如说移动短信服务,客户代码只需要把需要发送的短信内容、被叫号码传递给服务,短信服务器就能帮我们完成“发送短信”的功能。

4、面向方面的设计。面向对象解决了同一个继承体系内业务逻辑的复用,而面向方面设计则帮助我们实现了不同继承体系相同切面中业务逻辑的复用。以权限审核为例,当用户请求执行某个操作的时候,系统需要确认当前用户是否具备执行该操作的权限。各个操作之间并没有相互继承的关系,这种情况下,系统可以通过面向方面编程把权限审核逻辑织入“操作”被执行的过程中。

可靠性

系统可靠性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故障隔离:某个用户在操作中遇到不可恢复性故障时,不会影响到其它用户的操作。本系统以web应用形式为用户提供服务。当用户在操作过程中,每个请求均有独立线程执行当前操作。当前线程的故障不影响其他用户操作的执行。

数据库可靠性:本平台中采用了ss(OPS)技术来保障数据库的可靠性,具体为2台数据库服务器同时运行,并共享磁盘阵列;同时每个服务器又具有自己的系统引导盘,可以独立运行。而数据库数据存储在RAID 5阵列中,这样,当某个服务器发生硬件或软件故障时,另一台服务器上的数据库可以继续提供服务,对用户没有影响。

应用可靠性:系统中关键性设备和程序应该有双机热备。在正常情况下,两台机器均为系统提供支持,并相互监视对方的运行状态,当其中一台机器运行出现异常时,另一台机器自动接管异常机器的工作任务,从而保证整个系统的不间

49

断运行。

网络可靠性:系统中的关键网络设备,实现双线联通,一旦其中一个网络设备出现设备,另外一个网络设备将直接接管工作,实现系统的无缝切换。同时就这些网络设备进行24小时监控和报警。

系统可靠性:所有相关的系统软件,选用标准主要要素为:成熟、稳定可靠。并就这些系统以及相关硬件设备进行24小时监控和报警。

(3) 框架和基础软件选用

以下是系统选用的开发和运行框架的详表,包括了框架(软件)功能,也包括了使用的版本号。接下来几个子章节,将就这些框架(软件)展开介绍,阐述选用的原因和意图。

开发运行框架、软件 Apache thinkphp JQuery Java Bootstrap Apache 是世界使用排名第一的Web服务器软件。它可以运行在几乎所有广泛使用的计算机平台上,由于其跨平台和安全性被广泛使用,是最流行的Web服务器端软件之一。它快速、可靠并且可通过简单的API扩充,将Perl/Python等解释器编译到服务器中。

thinkphp

是为了简化企业级应用开发和敏捷WEB应用开发而诞生的。最早诞生于2006年初,2007年元旦正式更名为ThinkPHP,并且遵循Apache2开源协议发布。ThinkPHP从诞生以来一直秉承简洁实用的设计原则,在保持出色的性能和至简的代码的同时,也注重易用性。并且拥有众多原创功能和特性,在社区团队的积极参与下,在易用性、扩展性和性能方面不断优化和改进。作为一个整体开发解决方案,ThinkPHP能够解决应用开发中的大多数需要,因为其自身包含了底层架构、兼容处理、基类库、数据库访问层、模板引擎、缓存机制、插件机制、角

功能 Web服务器 Web容器 2.4.9 3.2 版本 客户端JS开发、运行库 1.4 客户端 去中心化的分布式缓存 1.8 1.4.5 50

色认证、表单处理等常用的组件,并且对于跨版本、跨平台和跨数据库移植都比较方便。并且每个组件都是精心设计和完善的,应用开发过程仅仅需要关注您的业务逻辑。

jquery

jQuery是一个快速、简洁的JavaScript框架,是继Prototype之后又一个优秀的JavaScript代码库(或JavaScript框架)。jQuery设计的宗旨是“write Less,Do More”,即倡导写更少的代码,做更多的事情。它封装JavaScript常用的功能代码,提供一种简便的JavaScript设计模式,优化HTML文档操作、事件处理、动画设计和Ajax交互。

jQuery的核心特性可以总结为:具有独特的链式语法和短小清晰的多功能接口;具有高效灵活的css选择器,并且可对CSS选择器进行扩展;拥有便捷的插件扩展机制和丰富的插件。jQuery兼容各种主流浏览器,如IE 6.0+、FF 1.5+、Safari 2.0+、Opera 9.0+等。

java

Java是一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不仅吸收了C++语言的各种优点,还摒弃了C++里难以理解的多继承、指针等概念,因此Java语言具有功能强大和简单易用两个特征。Java语言作为静态面向对象编程语言的代表,极好地实现了面向对象理论,允许程序员以优雅的思维方式进行复杂的编程[1]。

Java具有简单性、面向对象、分布式、健壮性、安全性、平台独立与可移植性、多线程、动态性等特点[2]。Java可以编写桌面应用程序、Web应用程序、分布式系统和嵌入式系统应用程序等

Bootstrap

Bootstrap,来自 Twitter,是目前很受欢迎的前端框架。Bootstrap 是基于 HTML、CSS、JAVASCRIPT 的,它简洁灵活,使得 Web 开发更加快捷。[1] 它由Twitter的设计师Mark Otto和Jacob Thornton合作开发,是一个CSS/HTML框架。Bootstrap提供了优雅的HTML和CSS规范,它即是由动态CSS语言Less写成。Bootstrap一经推出后颇受欢迎,一直是GitHub上的热门开源项目,包括NASA的MSNBC(微软全国广播公司)的Breaking News都使用了该项目。[2] 国内一些移动开发者较为熟悉的框架,如WeX5前端开源框架等,也是基于Bootstrap源码进行性能优化而来。

51

1.1.6.1.2.3 系统业务模型

总体业务模型图

平台系统管理员可以创建会议室,查看会议,创建办会人员和参会人员。办会管理员可以预约会议室,还可以创建会议,添加群组功能。 1.1.6.1.2.4

系统平台视图

(1) 用例视图

如下图,根据需求文档创建的用例角色交互图。这些用例是系统的基本组成。

52

主要角色

系统包括主要角色如下: 主持人

可以设置投票,发起投票,发起同屏功能。 参会人员

可以参加会议,会议签到,添加笔记,浏览会议资料,投票。 用例

以下将逐一介绍高度抽象的系统用例。 UC1-主持人、发起投票

当后台设置为手动发起投票的时候,主持人可以在前端设置开启投票时间。然后参会人员可以在这个时间返回内投票。

UC2-主持人、同屏功能

主持人可以发起同屏,主持人可以选择强制同屏和非强制同屏,强制同屏后参会人员会显示主持人所在界面,非强制同屏参会人员可以选择同屏或者不同屏。

UC3-会议签到

后台可以设置会议是一键签到还是手写签到,然后前端可以在进入会议的时候点击一键签到或者手写签到。

53

UC4-浏览会议资料

参会人员可以浏览会议资料可以在资料上进行划线,保存笔记,清屏,橡皮擦功能

UC5-投票

参会人员可以对投票进行赞同,反对和放弃三种操作。 UC6-添加笔记

参会人员可以对会议资料进行修改和保存,参会人员也可以新建笔记。 (2) 过程视图

系统中涉及主要会议室预约,会议管理。 会议室预约

会议室预约中,首先查询开会时间是否有会议室会议室,如果没有可以新建会议室,或者安排其它时间。如果有可以预约的会议室可以提前预约。

会议管理

54

当前时间小于会议开始时间的时候会议的状态是未召开,当当前时间大于会议开始时间小于会议结束时间的时候会议的状态是已召开,当当前时间大于会议结束时间的时候会议的状态是会议已结束,当会议已结束的时候不可以签到。

(3) 部署视图

无纸化会议系统划分为两个部署图来阐述,分别为:核心服务部署图,客户端服务部署图,数据交换图。接下来的章节将逐一展开介绍。

核心服务部署图

下图描绘平台的核心服务部署情况。

55

web服务器主要的作用是提供高速文件缓存,以便每个请求无需每次从磁盘请求文件服务,提升取数据效率,极大降低文件系统压力,改善用户体验。同时也对集群的功能进行了切分,让计算和文件存取分离,这样可以根据服务特点,采购不同规格的硬件,提升综合性能。反向代理服务集群的特点是要求大内存,高性能的网络IO,对CPU要求较低。文件服务器读取的文件来自共享文件系统。

客户端服务部署图

客户端服务可以实现同屏功能。下图描述了客户端服务部署情况:

56

客户端服务器提供内容转发功能。该集群可以根据系统实际压力的变化,动态的增减服务器。当然,门户服务也有自己的门户数据库,但从内网隔离,具体请参看网络架构图。门户服务业需要使用短信服务。该服务器的主要特点:CPU要求较高、网络IO要求较高等。

数据交换图

数据交换部署图相对较简单,直接是数据交换中间件和数据库之间的通讯。

57

部署总结

从部署图上来看,系统主要采用横向扩展技术,可以根据现实需要实现动态扩容,以达到平台运行的基础系统架构要求。采用这种技术,可以较大的延迟系统扩容的成本支出。 1.1.6.1.2.5

系统体系结构

(1) 系统功能结构组成 会议室管理

系统管理员和办会管理员都有会议室管理,系统管理员有新增会议是的功能,会议室列表可以展示会议室名称,会议室地址,座位列表,人数上限,管理员,联系电话和创建时间。办会管理员可以预约会议室,办会管理员的会议室列表可以展示会议室名称,人数上限,管理员,联系电话和状态。

会议管理

系统管理员和办会管理员都有会议管理模块。系统管理员的会议管理可以展示会议名称,会议地点,会议开始时间,会议结束时间,申请人,可以查看会议详情,删除和修改功能。点击查看详情可以显示会议标题,会议举办部门,申请人,联系电话,会议简介,会议地址,会议起始时间,会议开始时间,会议地址,

58

会议议程,会议资料,参会名单,签到方式,会议笔记查看,会议纪要等。办会管理员可以发布会议,会议列表展示会议名称,会议室,人数上限,管理员,联系电话,创建时间,会议开始时间,会议结束时间,会议状态和会议查看。添加会议可以录入会议名称,申请人,联系电话,会议设置,会议简介,参会名单,会议议程,会议资料,签到方式,投票表决。

群组管理

只有办会管理员有群组管理,办会管理员可以添加新群组,查询群组关键字,群组列表可以展示群组名称,群组创建时间,创建人,群组人数,编辑,删除和群组管理。

点击群组管理可以在这个群组里面添加群组成员,群组成员列表可以展示群组,姓名,电话,部门等。可以通过群组成员的姓名和电话进行查询。

办会人员管理

只有系统管理员才有办会人员管理,系统管理员可以添加办会管理员,办会管理员可以添加行政部门,联系人,联系电话,用户名,密码。办会人员列表展示行政部门,联系人,联系电话,用户名,创建时间,修改和删除。

参会人员管理

只有系统管理员才有参会人员管理,系统管理员可以添加参会人员,可以添加行政部门,姓名,联系电话,账号,密码。参会人员列表展示行政部门,姓名,联系电话,账号,创建时间,修改和删除。列表可以根据姓名,账号,联系电话,行政部门进行模糊搜索。

个人设置

个人信息管理可以展示系统部门,用户权限,还可以修改自己的行政部门,联系人,用户名和密码。

日志管理

日志管理列表可以展示日志类型,操作人,操作时间和删除日志。可以根据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对日志进行搜索,还可以根据操作类型对日志进行筛选。

(2) 系统程序结构设计

主要解释了社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主要逻辑组成。

59

1.1.6.1.2.6 功能模块与平台结构的关系

面向系统管理员的功能需求有:会议室管理、会议管理、办会人员管理、参会人员管理、个人设置、日志管理。

对应的系统功能模块是: 需求 会议室录入 会议管理 添加后台人员 添加参会人员 个人设置 日志管理 对应模块 会议室管理 会议管理 办会人员管理 参会人员管理 个人设置 日志管理 面向办会管理员的功能需求有:会议室预约、会议管理、群组管理、个人设置。

需求 查看预约会议室 会议管理 添加群组 个人设置 对应模块 会议室管理 会议管理 群组管理 个人设置 面向参会人员的功能需求有:会议列表、会议签到、会议资料、添加笔记、投票。

需求 查看会议 会议签到 查看资料 添加笔记 操作投票 1.1.6.1.3 系统出错处理设计 1.1.6.1.3.1

出错设计

对应模块 会议列表 会议签到 会议资料 添加笔记 操作投票 根据编写定制的需要,需要错误异常处理机制进行处理,根据规则需要,错误

60

异常可能会直接返回给相应的发生问题的部分,也可能需要交给应用客户端或使用者进行干预从而确定是否返回给发生问题的部分。

软件从三个层面设计: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

表示层

表示层,又称视图层。表现形式为表单等前端界面。表示层主要是前端界面设计人员进行图形界面设计,可以满足用户体验。

业务逻辑层

业务逻辑层,又称业务层。主要集中在业务规则的制定、业务流程的实现等与业务需求有关的系统设计,也即是说它是与系统所应对的领域(Domain)逻辑有关,很多时候,也将业务逻辑层称为领域层。

数据访问层

数据访问层,又称数据存储层。数据访问层,有时候也称为是持久层,其功能主要是负责数据库的访问。简单的说法就是实现对数据表的Select,Insert,Update,Delete的操作。如果要加入ORM的元素,那么就会包括对象和数据表之间的mapping,以及对象实体的持久化。

1. 表示层出错设计

用户界面出错设计,在日常操作过程中,碰到最为频繁的一种。它更多的是提醒报警的作用。

比如:

用户名和密码未输入,登录出错。如下图:

61

密码输错,系统报错。如下图:

62

录入信息报错。如下图:

2. 数据访问层出错设计

数据访问层出错的概率又比业务逻辑层要少。大部分发生的数据库内部校验的时候,例如:

1、数据库压力过大,访问超时; 2、网络连接失败;

3、由于数据库约束的问题引发的错误; 4、资源不存在。 出错信息

1、connection time out 2、conncetion refuse

3、具体字段名称提示报错。这个出错一般是结合业务逻辑层报错的。 4、表和视图不存在 1.1.6.1.3.2

预防(补救)措施

根据系统出错类别,需采取不同的措施。 1. 表示层出错预防(补救)措施

表示层报错,以报警的形式提醒用户,提醒的内容包括了出错的原因。 2. 业务逻辑层出错预防(补救)措施

结合数据库回滚功能,对用户出错操作采取取消措施,保证数据库不存储无

63

用的信息。并将错误信息传达到表示层,以提醒用户当前操作发生了错误。

3. 数据访问层出错预防(补救)措施

基本上采用数据库回滚的方式实现,保证数据库不存储无用的信息。并将错误信息向业务逻辑层传递。 1.1.6.1.4 应用软件系统设计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各机关单位也逐步要求能更方便、快捷、高效的举办各类会议。“无纸化系统以革命性的数字技术取代了传统的会议模式。以其数字化的性能加上操作方便的软件控制,满足现代会议的一切管理需求。

它是利用完备的系统实现与平板设备间的数据传送,它不但具有多功能、高质、数据保密、传输可靠等特点,还可以对整个会议过程进行全面的控制。只要接入控制电脑,办会管理员在相应的软件模块的帮助下便可以自如地对会议过程进行实时管理,包括:基本的会议通知管理、投票表决、签到、数据管理和资料显示以及同屏展示。

系统管理后台根据角色需要设计超级管理员、办会管理员和参会人员三个角色。系统会根据用户的权限,给予相应模块的使用权。只有超级管理员账号可以新建会议室,新建办会管理员账号及参会管理员账号;只有办会管理员账号可以新建会议、添加会议资料和会议议程。

客户端(平板端)根据登录名和密码,判断用户的合法性。系统会根据用户的权限,给予相应模块的使用权。前端主要是参会人员、会议主持人(参会人员的一种)使用。 1.1.6.1.5 客户端设计 1.1.6.1.5.1

登录

登录客户端时,系统管理后台根据后台录入的登录名和密码,判断用户的合法性,合法则进入会议列表页面界面。系统会根据用户的权限,给予相应模块的使用权。登录名输入栏可以记住多个使用过的用户名,当点击记住密码时,下次登录可直接记住密码,对应账号可以实现快速登录。

支持领导驾驶舱单点登陆。 .

64

1.1.6.1.5.2 会议列表

登录完成即进入会议列表页面,列表展示参会人员可以参加的已召开和未召开的所有会议。

1.1.6.1.5.3

会议签到

前端查看会议需要支持一键登录及电子签名方式登录;后台需要支持对会议签到的情况统计管理;后台可以设置会议是一键签到还是手写签到资料查看。

参会人员根据会议设定要求,可签到或不签到。点击错误的签到方式时,将提供对应的提示。点击一键登录,直接提示签到成功。

当使用电子签名时,会进入电子签名绘制页面,书写完成后点击提交即可完成签到,进入会议会议资料页面。

65

1.1.6.1.5.4

会议资料

签到完成后自动进入会议详情页面,点击任一会议资料,可进入资料缩略图列表页面。

支持会议座位的上传生成、会议文件需要支持Word、Excel、PPT、PDF等多种文件格式的正常阅读查看及编辑;参会人员可以浏览会议资料可以在资料上进行划线,保存笔记,清屏,橡皮擦等功能。

点击任意缩略图可查看资料详情。

66

1. 会议同屏

当会议开始后,主持人在资料详情页可开启同屏功能,点击开启同屏按钮,将提示两种同屏模式:强制同屏和非强制同屏。强制同屏模式向,所有参会人员的客户端将统一被强制跳转到与主持人一致的资料页面。非强制同屏模式下,所有参会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是否与主持人屏幕展示信息保持一致。

同屏模式下,主持人可以对会议资料进行批注、修改、清屏、切换模式(常规批注和放大缩小模式)和保存。

2. 批注

点击批注功能,可以选择三种宽度的批注笔进行批注操作。

67

3. 橡皮擦

点击橡皮擦按钮,可以对批注的内容进行部分擦除的操作。

4. 批注颜色选择

点击红色或黑色按钮,可却换批注的颜色。

68

5. 保存批注

点击保存按钮,可将批注保存到笔记中。

6. 模式切换

常规情况下,使用批注功能时,如需对资料放大或缩小后再批注,可点击模式切换按钮,即可进行操作。每次点击模式切换按钮后页面会批注内容会回复初始状态,重新进行批注。

69

7. 清屏

点击清屏按钮后,页面批注内容将被全部一次清除掉。

8. 提醒

系统将提前三分钟提醒议程的主持人,会议议程即将开始和结束。

70

当主持人主持的议程时间到了,系统将在页面弹出退出同屏的提示栏,点击按钮即可退出同屏,返回会议会议资料列表页面。

71

1.1.6.1.5.5

会议议程

点击会议议程按钮,进入会议议程内容展示页面。每条会议会议议程可展开,查看各议程下的资料,点击各资料缩略图可跳转到详情页面查看并进行批注。

主页面显示会议列表,分已完成和未完成的会议时间倒序排序。进入会议可查看会议名称、会议时间、会议地点、参加人、列席人、列席单位、会议议程等。会议议程下要分多个议程,每个议程下要附带汇报单位、列席单位及相关会议资料。

1.1.6.1.5.6

会议笔记

在区的云服务器中记录每一个文件每一个时间节点的每一次修改记录;参会人员记录会议笔记,一次会议支持多份笔记,支持对笔记进行查看、删除,支持修改。会议笔记完成后。多份笔记,即第一次做了笔记后提交,再次做笔记可再

72

次提交,记录全部留存。

1. 查看笔记

点击会议笔记按钮,进入笔记列表页面,店家查看笔记按钮可查看该账号下会议中所记录的所有笔记。

2. 新建笔记

在会议笔记列表页面点击新建笔记按钮,弹出空白的批注页面,此页面可以编辑全新的笔记内容。

73

编辑完成,点击提交按钮,即提示保存成功。可在笔记列表页面,我的笔记栏目下查看新建的笔记内容。

1.1.6.1.5.7

会议投票

支持对多条投票表决进行操作,列出自己的投票情况;参会人员可以对投票进行赞同,反对和放弃三种操作。后台可以对投票结果进行汇总管理

74

1.1.6.1.5.8

会议模板

定制化制作区委和区会议议程模板。

1.1.6.1.5.9

WPS功能

会议系统支持内嵌式正版wps插件,实现在会议系统内使用WPS功能,无须在会议系统和WPS系统间切换;

75

可以进行正常的手写批注、圈点;需要手写笔圈点准确率高、识别性强。

1.1.6.1.5.10 系统对接

通过二次开发,可以完成与协同办公系统、领导驾驶舱、政务网系统对接。 1.1.6.1.5.10.1

与协同办公系统对接

通过与协同办公系统对接,可把日常业务、事务、协作等信息在公司的部门、群组、个人之间进行及时高效、有序可控、全程共享的沟通处理,搭建一个覆盖全公司的自动化办公信息平台,实现移动办公、资源共享、高效协同的事务处理机制,为区委区、区建立一个即时有效的信息交流管道,建立高质量、高效率的信息网络,为领导提供一个方便有效的事件跟踪和监督手段,实现办公现代化、信息资源化、传输网络化和人性化管理。 1.1.6.1.5.10.2

与领导驾驶舱对接

领导驾驶舱应用元数据管理、数据挖掘、知识发现等尖端技术,将地理信息和社会经济文化信息综合集成,将决策支持系统构架在地理空间信息基础上,以地理信息作为基础的接口对话界面,给用户宏观、一览全局的整体感和亲切感,为领导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和决策支持。

无纸化会议系统与领导驾驶舱对接成功后,可以实现在领导驾驶舱内调用无纸化会议,为指挥决策提供支撑手段。 1.1.6.1.5.10.3

与政务网对接

完成对接后,可以实现会议文档的推送,并可自定义设置短信内容,手机短信告知接收人。接收人可以登陆系统就能查收文件并转发或回复相关信息,形成针对此文件的讨论。

76

1.1.6.1.6 后台设计 1.1.6.1.6.1

会议信息设计

会议信息会根据权限不同展示不同的功能模块,对于超级管理员包含会议室管理和会议管理两个功能模块,对于办会管理员则包含会议室预约,会议管理和群组管理。

1. 会议室管理

系统管理员和办会管理员都有会议室管理权限,系统管理员有新增会议室的功能,会议室列表可以展示会议室名称,会议室地址,座位列表,人数上限,管理员,联系电话和创建时间。办会管理员可以预约会议室,办会管理员的会议室列表可以展示会议室名称,人数上限,管理员,联系电话和状态。当前时间小于会议开始时间的时候会议的状态是未召开,当前时间大于会议开始时间小于会议结束时间的时候会议的状态是已召开,当前时间大于会议结束时间的时候会议的状态是会议已结束,当会议已结束的时候不可以签到。

在会议室管理页面,点击新增会议室按钮,出现添加会议室的弹出栏,完善会议室名称、会议室地址、上传座位列表、人数上限、管理员姓名、管理员联系电话字段,点击提交即可新增一个可用的会议室。点击取消按钮,则不保存信息,窗口关闭。

在搜索栏输入会议室名称、管理员名称、电话等信息,点击搜索按钮即可根据输入的条件过滤出符合条件的会议室。

在会议室列表中的操作栏,点击修改按钮,可以对已添加的会议室信息进行修改,点击提交即可完成对会议室信息的修改。

在会议室列表中的操作栏,点击删除按钮,会出现再确认提示栏,当点击确定后,即会删除该会议室。

2. 会议管理

系统管理员和办会管理员都有会议管理模块。系统管理员的会议管理可以展示会议名称,会议地点,会议开始时间,会议结束时间,申请人,可以查看会议详情,删除和修改功能。点击查看详情可以显示会议标题,会议举办部门,申请人,联系电话,会议简介,会议地址,会议起始时间,会议开始时间,会议地址,会议议程,会议资料,参会名单,签到方式,会议笔记查看,会议纪要等。办会管理员可以发布会议,会议列表展示会议名称,会议室,人数上限,管理员,联

77

系电话,创建时间,会议开始时间,会议结束时间,会议状态和会议查看。添加会议可以录入会议名称,申请人,联系电话,会议设置,会议简介,参会名单,会议议程,会议资料,签到方式,投票表决。

超级管理员无法新建会议,但是可以对所有办会管理员新增的会议进行查看、删除和修改。

点击会议开始时间或者结束时间,选择指定的年、月、日、时、分进行条件过滤,点击确定按钮即可展示选择的时间。

在搜索栏输入会议名称、会议部门、联系人姓名等信息,点击搜索按钮即可根据输入的条件过滤出符合条件的会议。

选中任一条会议信息,点击查看详情,即可展示该条会议的全部会议信息。 在会议列表中选中任一条会议信息,操作栏点击修改按钮,即可修改会议名称、会议地点、会议开始时间、会议结束时间这四个基本信息。点击提交按钮可以完成对原有信息的修改。

在会议列表中的操作栏,点击删除按钮,会出现再确认提示栏,当点击确定后,即会删除该会议。

会议管理(办会管理员)

在已发布会议栏,在输入栏输入会议名称、会议部门、联系人姓名等信息,点击搜索按钮即可根据输入的条件过滤出符合条件的会议。

点击列表中操作栏的会议查看按钮,可查看会议详情(同时可以在会议结束后在底部添加会议纪要)。点击保存可

点击添加按钮,打开新添加会议页面。根据要求完善会议所需要的相关信息。信息完善后点击保存会议按钮,会议可继续编辑,当点击发布会议后,会议相关

78

信息将不支持修改。

3. 会议室预约(办会管理员)

会议室预约中,首先查询开会时间是否有会议室会议室,如果没有可以新建会议室,或者安排其它时间。如果有可以预约的会议室可以提前预约。

(1) 会议室预约管理

点击会议室预约按钮,跳转到会议室预约管理栏目,列表显示所有状态的会议室。

点击会议开始时间或者结束时间,选择指定的年、月、日、时、分进行条件过滤,点击确定按钮即可展示选择的时间。注意:此处选择的时间段为将要预约的会议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同时可以根据会议室名称的条件筛选可预约的会议室。会议室列表将优先展示可预约状态的会议室,供办会人员筛选。

在会议室列表中的操作栏点击预约会议室,根据要求完善会议联系人、联系人电话的信息。注意预约的会议室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为会议列表页面选定的时间段,此处不可修改。

(2) 已预约的会议室

通过选择会议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预约的状态,等条件,点击搜索按钮可以筛选已预约的会议。

对于已预约但为开始的会议,操作栏会出现取消按钮,点击取消将会出现再确认提示栏。

对于已取消的会议,状态栏将显示已取消的状态。已开始的会议将显示已使用的状态。

4. 群组管理(办会管理员)

只有办会管理员有群组管理权限,办会管理员可以添加新群组,查询群组关键字,群组列表可以展示群组名称,群组创建时间,创建人,群组人数,编辑,删除和群组管理。点击群组管理可以在这个群组里面添加群组成员,群组成员列表可以展示群组,姓名,电话,部门等。可以通过群组成员的姓名和电话进行查询。

群组列表页面展示该账号下新建的所有群组。

在列表页面操作栏中,点击编辑按钮可修改群组名,点击提交即完成修改;

79

在列表页面操作栏中,点击删除按钮,弹出再确认栏,当点击确认后即删除改群组所有信息。

在列表页面操作栏中,点击群组管理按钮,跳转到群组人员管理页面。 点击添加群组成员按钮,弹出树状结构的添加栏目,支持多选与全选功能,已选人员会出现在结构树右侧。

人员选择完毕后点击底部提交按钮即可将人员添加在该群组下。

点击人员列表中的删除按钮,弹出再确认栏,当点击确认后即删除改群组中的此人员所有信息。

群组成员管理栏目下,可通过下拉栏选择群组,通过电话或姓名信息条件过滤,点击搜索即可查询到该成员信息。 1.1.6.1.6.2

系统管理

1. 办会人员管理

只有系统管理员才有办会人员管理权限,系统管理员可以添加办会管理员,办会管理员可以添加行政部门,联系人,联系电话,用户名,密码。办会人员列表展示行政部门,联系人,联系电话,用户名,创建时间,修改和删除。

办会管理员列表,按添加的时间顺序展示全部的办会管理员,支持对各办会管理员的修改与删除操作。

点击新增按钮,添加办会管理人员,出现添加页面,根据四级联动条件,确定办会人员的最小办公单位。添加联系人、联系电话,用户名会自动填充联系人的拼音(相同用户名可由添加人员添加其他标示做区分),初始密码可根据要求设定,点击提交按钮即可添加成功,并在列表中展示新增的办会管理员。

点击列表操作栏目中的修改按钮,弹出信息修改页面,可对页面所有信息进行修改,点击提交修改完成。

点击列表操作栏目中的删除按钮,弹出再确认栏,点击确认即可删除该办会管理员,点击取消按钮即放弃删除操作。

在输入栏输入姓名、电话、账号、行政部门等相关信息,点击搜索按钮即可在下方列表展示通过条件过滤的办会管理员。

2. 参会人员管理

只有系统管理员才有参会人员管理权限,系统管理员可以添加参会人员,可以添加行政部门,姓名,联系电话,账号,密码。参会人员列表展示行政部门,

80

姓名,联系电话,账号,创建时间,修改和删除。列表可以根据姓名,账号,联系电话,行政部门进行模糊搜索。

参会管理员列表,按添加的时间顺序展示全部的参会管理员,支持对各参会管理员的修改与删除操作。

点击新增按钮,添加参会管理人员,出现添加页面,根据四级联动条件,确定参会人员的最小办公单位。添加联系人、联系电话,用户名会自动填充联系人的拼音(相同用户名可由添加人员添加其他标示做区分),初始密码可根据要求设定,点击提交按钮即可添加成功,并在列表中展示新增的参会管理员。

击列表操作栏目中的修改按钮,弹出信息修改页面,可对页面所有信息进行修改,点击提交修改完成。

点击列表操作栏目中的删除按钮,弹出再确认栏,点击确认即可删除该参会管理员,点击取消按钮即放弃删除操作

在输入栏输入姓名、电话、账号、行政部门等相关信息,点击搜索按钮即可在下方列表展示通过条件过滤的参会管理员。

3. 个人设置

个人信息管理可以展示系统部门,用户权限,还可以修改自己的行政部门,联系人,用户名和密码。

可以修改个人的相关信息,点击保存按钮即完成信息的保存,点击撤销修改,即可恢复到初始修改的内容

4. 日志管理

日志管理列表可以展示日志类型,操作人,操作时间和删除日志。可以根据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对日志进行搜索,还可以根据操作类型对日志进行筛选

点击日志管理管理,页面跳转到日志列表页面。 在日志列表操作栏,点击删除按钮,可删除该条日志记录 点击删除按钮后弹出在确认栏,点击确认即可删除该条信息。

5. 编辑栏目各筛选条件,点击搜索功能即可根据条件过滤出需要的日志信

息。

1.1.6.1.7 系统运维

提供1名技术人员现场运维服务,服务年限为3年。

81

1.1.6.2 项目测试方案

1.1.6.2.1 测试概述

基于用户所关注的软件质量的问题,根据信息系统的具体要求、结合我公司在实施ISO9001、CMM过程中积累的优秀软件测试实践,对应用软件进行功能、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的测试,力求在测试过程中,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为开发人员提供完善系统的依据,以保证系统功能、安全性、可靠性及并发数量、处理时间等性能指标能满足用户实际业务需求,最终向用户交付出实用、可靠的高质量软件。

测试方法:由我司测试人员依据用户需求分析报告及系统详细设计报告,在软件开发不同阶段,对应用系统进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以及接收测试。

通过标准:所有需求设计功能全部正确实现,系统安全性、稳定性、性能等指标满足需求。

1.1.6.2.2 测试阶段划分

本项目的测试组将在项目约定的交付周期不同阶段,对不同类型的中间产品或最终产品进行测试。这些阶段的递进是于项目开发生命周期模型相吻合的,亦即从单元测试,到集成测试,最后到系统测试不断向前发展的,最后还将与业主方及第三方一起进行项目的验收测试。

单元测试

软件单元测试在迭代的早期实施,是对软件基本组成单元进行的测试,主要侧重于产品的最小可测试元素的符合性,核实是否已覆盖控制流和数据流,以及构件是否可以按照预期工作,它是在编码阶段必须要进行的测试工作。单元测试由开发人员来完成,多个程序模块可以并行地独立开展测试工作。

单元测试按内部逻辑结构和编码结构设计测试用例,是基于代码、设计的测试。以程序内部的功能逻辑结构作为主要测试点,保证单元功能逻辑正确性。单元测试将覆盖所有软件功能性逻辑,并检验部分非功能逻辑组合。我们的经验表明,大量的错误是发生在输入或输出范围的边界上,因此针对各种边界情况设计测试用例,除正常范围的数据外,还须在边界值以外选择测试输入变量值,可以查出更多的错误。

82

单元测试重点关注:  代码与设计的一致性;  编码的规范性、可读性;

 编码表达式逻辑正确性、结构合理性;

 进行接口分析、表达式分析,发现代码中存在的问题。 集成测试

集成测试也叫组装测试或联合测试。通常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需要将所有模块按照概要设计说明书和详细设计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组装。执行集成测试是为了确保当把实施模型中的构件集成起来执行用例时,这些构件能够正常运行。

集成测试过程中关注以下几方面:

 在把各个模块连接起来的时候,穿越模块接口的数据是否会丢失;  一个模块的功能是否会对另一个模块的功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 各个子功能组合起来,能否达到预期要求的父功能;  全局数据结构是否有问题;

 单个模块的误差累积起来,是否会放大,以至达不到接受的程度。 集成测试对象是实施模型中的一个包或一组包。要集成的包通常来自于不同的开发人员。集成测试将揭示包接口规约中不够完全或错误的地方。

在集成测试中选择什么方式把模块组装起来形成一个可运行的系统,直接影响到模块集成测试的用例形式、测试工具和方法,在系统中我们将采用增殖式的组装方式来完成全面的集成和周边系统联调测试,首先对一个个模块进行模块测试,然后将这些模块逐步组装成较大的系统,在组装的过程中边连接边测试,以发现连接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最后通过增殖逐步组装成为要求应用系统。

83

图6集成测试管理

系统测试

当应用系统软件作为整体运行,即可进行系统测试。这种情况下的目标是系统的整个实施模型。通常在应用集成测试结束后,进行系统测试。依据《系统需求分析报告》、《系统设计报告》,采用黑盒测试的方法、模拟实际运行环境进行功能、性能、安全性、可用性、数据转换、压力等方面的测试。

系统测试阶段重点任务:

 与周边系统通讯时操作是否兼容以及对周边系统是否产生不利的影响;  验证系统功能是否与用户需求的一致;  系统性能是否符合用户需求  数据转换是否正确;  数据权限是否正确。 功能测试

测试人员运行集成过的整个系统,以查找在各种系统操作中的错误,通常强调功能的正确性及应用程序的容错性。

性能测试

解决方案验证中心又叫压力测试中心,是集中我公司优秀的人才力量、雄厚的技术力量、丰富的设备资源等多方面优势建立起来的一个大的IT实验室,提供解决方案验证和应用软件压力测试环境,为国内外用户提供更优秀的解决方案。

84

我公司解决方案验证中心具有30多名专业的技术人员,熟悉多种IT设备和IT应用环境,同时具有IBM、HP、SUN等大型UNIX主机设备和CISCO、北电等网络产品,具有可以模拟多种用户环境的条件。

在本项目中,我公司解决方案验证中心将为用户提供应用软件压力测试。 安全性测试

安全性测试分成两种,一种可称为数据安全性测试(Security Testing)。数据安全性指对硬件、软件进行的保护,以防止其受到意外的或蓄意的存取、使用、修改、毁坏或泄密。数据安全性也涉及对人员及数据、通信以及计算机安装的物理保护。数据安全性测试的目的在于验证设置在软件内的保护和检查机构能对系统进行防护,使之不受各种侵害。数据安全性测试就是要想方设法设计一些测试用例来破坏软件的保护和检查。比如设法列出一些情况来破坏操作系统的内存保护机构,或破坏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保密机构。

另一种可称为软件安全性测试软件安全性指软件运行不引起系统事故的能力。安全性测试是试图设计能表明软件不满足安全性方面的要求的各种测试用例的过程。测试以独立于软件开发工作单独拟定的测试用例设计等 测试技术文件为基础,目的是表明包括安全性要求在内的所有要 求是否均已满足。安全性测试借用其它一些测试方法包括强度测试、容错测试等。

安全性测试检验软件是否满足软件研制任务书规定的安全性准则和要求,重点检验软件的防止灾难性故障能力,防故障能力和容错能力。安全性测试包括以下内容:

硬件和软件在故障模式下的测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人为 形成已知故障,检测软件在故障模式下的反应。

接收测试

接收测试是部署软件之前的最后一个测试操作。接收测试通常安排在系统测试结束、实施前的某一时间段内。验收测试的目的是确保软件准备就绪,并且可以供最终用户用于执行软件的既定功能和任务。

用户接收测试是根据用户的实际业务需要和需求分析报告的说明进行,通过各种场景的测试用例,对系统功能进行全面的覆盖测试。测试的执行主要由用户方的使用人员和相关技术人员完成。用户接收测试结果作为项目验收的依据之一。

接收测试采用黑盒测试的方法,测试过程中使用用户界面输入测试数据,并

85

分析测试结果。一般测试数据为生产中的实际数据为主进行测试。对应用系统进行功能性、可用性、数据权限、历史数据转换等方面的测试,测试过程中偏重于业务实现的正确性和系统的易用性。 1.1.6.2.3 测试过程控制

编制测试计划

编制测试计划的目的是确定和描述要实施和执行的测试。测试负责人编制测试计划,用于描述所要执行的不同测试类型。同时,在这个基础上为每种测试类型制定一个详细的测试进度安排。

项目测试阶段的测试和管理工作将按照测试计划的指导严格进行。 测试设计员在编制测试计划时的工作步骤如下: 确定测试需求

测试计划活动一开始,测试设计员会确定测试需求,以确定测试对象以及测试工作的范围和作用。除此之外还确定整个测试工作(如安排时间表、测试设计等)并作为测试覆盖的基础。项目组要求被确定的测试需求项必须是可核实的。即,它们必须有一个可观察、可评价的结果。

进行风险评估

在进行测试时,项目组和测试设计员需要在有限的资源和风险之间进行权衡,往往最重要的测试需求能够反映出最高级别的风险。

相关风险的确定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 效果–测试用例(需求等)失效造成的影响或后果。

 原因 - 确定不合需要的结果,并确定哪些测试用例或需求一旦失效将产

生该结果。

 可能性 – 测试用例或需求失效的概率。

我们知道,大多数应用程序都有某些功能是经常使用的,而另外一些则是较少使用的。测试组要对应用程序进行合理的测试,不仅确保对具有最高风险的测试需求进行测试,而且还将对经常使用的功能进行严密的测试(因为这些功能通常是最终用户最频繁使用的)。

制定测试策略

测试设计员将制定测试策略,来确定和描述测试的手段和工具,以及判断软

86

件系统质量和测试工作是否完整实施的评价方法。测试策略的目的是向测试人员传达如何进行测试以及采用何种评价标准来确定测试的完成和成功程度。策略不会非常详尽,但是策划会描述进行测试的方法。

制定测试策略的步骤将会包括:

1. 确定和描述测试方法

测试方法是对如何实施测试的说明。它应该说明或指出测试对象、测试时采取的主要操作以及如何核实结果等。说明应该为读者提供足够的信息以便他们能够理解测试的对象。

2. 确定测试标准

测试标准是关于测试的客观说明,它指明那些用于确定/识别测试完成时间的值和被测试应用程序质量。测试标准可能包括一系列说明或对其他文档(比如方法指南或测试标准等)的引用。测试标准确定的内容为:

 测试对象(具体测试目标)  评价方法

 评估评价方法所采用的标准  确定测试的特殊事项

应列出所有关于测试或者依赖关系的特殊事项,例如:  测试数据库将由操作资源恢复。

 测试(性能)必须在办公结束后开始(不受日常的正常操作影响)并且

在凌晨 5:00 以前结束。

 必须与遗留系统同步(或模拟同步)。 人员组织

我公司充分认识到本项目测试任务的重要性,所以我公司将组建最专业的测试队伍,来完成本项目不同阶段的测试工作,测试人员考核必需具备以下能力:

 具有管理和制定测试计划能力  具有大型网络应用系统测试经验  具有多人异地联合测试经验

 具有设计测试用例和设计制定实验数据能力  熟练应用测试工具能力  执行测试并评估结果能力

87

 管理和维护测试系统能力 确定资源

测试经理和测试设计人员在确定了测试对象、测试方法和人员组织之后,将会确定测试活动所需的资源支持。这里提到的资源包括如下:

1. 测试环境

 执行测试管理、设计和实施活动的实施硬件环境;

 执行所有测试的执行硬件环境,它是一个独立的执行系统。

 进行测试的软件软件系统在包括所测试的应用程序、客户端和服务器端

配置软件、以及网络相关程序之外,还包括精确模拟/复制生产环境的软件,这类软件有:  系统间的接口;

 文件服务器和网络中常驻或运行的其他应用程序。 2. 工具

这里的工具包括测试辅助软件工具和测试过程统计分析工具;测试设计人员会确定这些工具,并指明工具的使用人、使用方法、和使用周期、以及使用工具将带来的益处。

统计分析工具将辅助收集测试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作为依据来帮助测试经理和开发人员判断测试过程问题的处理。

3. 数据

数据分为测试输入数据和结果输出数据。软件测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输入数据(或测试条件和场景)和输出结果数据的使用。在该阶段,测试设计人员会:

 收集或生成用于测试的数据(输入和输出);  测试场景和测试步骤的顺序;

 数据库构架(隔离外界影响的手段以及在测试完成后将数据返回初始状

态的方法)。 确定测试日程表

项目组的测试设计人员将依据项目开发的整体日程制作和确认测试的日程表。这项工作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估计测试工作和制定测试进度。

4. 估计测试工作

在估计测试工作时,会考虑如下条件的限制:

88

 投入到项目中的人力资源的生产率和技能/知识水平;  要构建的应用程序的相关参数;  测试覆盖率(测试密度) 5. 制定测试日程

测试设计人员和测试经理通过工作的估计和资源的分配来制定测试日程。针对本项目的迭代开发模型,测试设计人员将对每一个迭代过程制定一个独立的测试日程表。所有测试活动将会在每一轮迭代过程中重复进行。

首次迭代将主要以新功能和新测试为对象。随着集成活动的推进,新功能测试的数量将减少,而需要执行以检验累计功能的回归测试的数目将增加。因此,测试设计人员将在早期迭代中更多地在测试计划和设计上进行工作,而后期迭代则偏重于测试执行和评估。

基于以上原理,测试设计人员会使用估计好的工作和已分配的资源创建测试工作日程表。

图 7迭代开发中的生命周期测试过程

生成测试计划

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测试设计人员按照以下步骤生成测试计划: 1. 评审现有材料

在生成测试计划之前,应该复审所有现有项目信息以确保测试计划包含最新和最准确的信息。如果需要,应修改测试相关信息(测试需求、测试策略、资源等)以反映所有变更。

2. 确定测试可交付工件

89

测试可交付工件部分的目的在于落实和规定创建、维护以及如何向其他人提供测试工件的方法。这些工件包括:

 测试模型  测试用例  测试过程  测试脚本  变更请求 3. 生成测试计划

制定测试计划活动的最后步骤是生成测试计划。它通过集中收集到的所有测试信息来完成,并生成一份报告。 1.1.6.2.4 进行测试设计

项目的测试设计人员在完成测试计划制定之后,将进行测试设计工作。这项工作主要步骤描述如下:

性能测试的工作量分析

针对项目的性能测试设计,测试设计人员将首先执行工作量分析,生成工作量分析文档。工作量分析内容包括:

 明确性能测试的目标与用例

 确定性能测试中要模拟的角色及特征

 确定性能测试中要模拟的工作量(数据库访问数据量、网络流量负载等)  确定性能评价方法与标准  选择最常使用和最大负载用例  生成测试用例

 为每个测试用例确定评价焦点 确定并描述测试用例

在这部分工作中,测试设计人员首先了解、分析、明确、和描述测试角色和系统之间的交互操作或步骤。这些内容将进一步用于确定与描述测试应用程序所需的测试用例。

在此之后,测试设计人员将为每一项测试需求编写适当的测试用例。如果已测试过以前的版本,则测试用例已经存在。这种情况下将会对这些测试用例再次

90

评审,以保证它们可以在新一轮的测试中适用。回归测试用例应包括在当前迭代中,并应与处理新行为的新测试用例结合使用。

在以上两项工作基础上,测试设计人员还需要确定测试需要用到的测试用例数据。测试用例数据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数据:

用作输入的数据值 用作预期结果的数据值 用作支持测试用例所需的数据 检查评估测试覆盖

在该项工作过程中,测试设计人员将通过确定测试覆盖评测方法和生成并分发测试覆盖报告的手段对测试用例的覆盖度进行检查评估。测试覆盖评测方法用于确定测试当前或将要达到的完全程度。确定测试覆盖的方法有二:

 基于需求的覆盖  基于代码的覆盖 创建和确认测试脚本

测试设计人员将依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创建或通过工具自动生成适当的测试脚本,以便按照预期的方式实施并执行测试用例和测试过程。

对于测试模型中的每个结构化测试过程,需创建或生成至少一个测试脚本。在创建、生成或获取测试脚本时,会考虑以下因素对工作的影响:

 尽量增大测试脚本的复用程度  尽量减小测试脚本的维护程度  可行的话,尽量使用现有脚本

 可行的话,使用测试工具(而不通过编程)创建测试脚本  可行的话,以最稳定的方法访问应用程序GUI对象和操作

在测试脚本创建完毕之后,测试设计人员还需要对脚本进行测试或者调试,以保证这些测试脚本能正确地实施和执行测试。

创建和维护外部数据集

外部测试用数据是指将数据保存在测试脚本的外部,由测试脚本在执行测试时调用。创建和维护外部测试用数据的好处在于脚本与数据分离,测试过程中数据可以灵活修改调整,提高了复用性。

创建和维护外部数据集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91

 复审测试模型、测试用例和结构化测试过程  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方法创建数据集  修改测试脚本以便使用数据集

在测试脚本创建完毕之后,测试设计人员还需要对脚本进行测试或者调试,以保证这些测试脚本能正确地实施和执行测试。 1.1.6.2.5 执行测试过程

 集成测试阶段的目的是确保各构件组合在一起后能够按既定意图协作

运行,并确保增量的行为正确。系统集成员在各增量中编译并链接系统。每一增量都需要测试增加的功能,并进行以前版本测试过的所有测试(回归测试)。

 系统测试阶段的目的是确保整个系统按既定意图运行。系统集成员在各

增量中编译并链接系统。每一增量都需要测试增加的功能,并进行以前版本测试过的所有测试(回归测试)。

这两个测试阶段所用到的测试流程基本上类似的,主要包括执行测试过程、评价测试执行情况、对比核实测试结果等内容,详细内容描述如下:

执行测试过程

测试组在执行测试过程时将遵循以下步骤:

1. 设置测试环境,确保所需的全部构件(硬件、软件、工具、数据等)都

已准备就绪并处于测试环境中

2. 将测试环境初始化,以确保所有构件都处于正确的初始状态,可以开始

测试

3. 依据测试用例,逐步执行测试过程

注:测试过程的执行方式将依据测试是自动测试还是手工测试而有所不同。  自动测试:执行在实施测试活动中创建的测试脚本。

 手工测试:按照在设计测试活动中制定的结构化测试过程来手工执行测

试。

评价测试的执行情况

一般来说,测试执行活动结束或终止时,以下两种情况之一会出现: 正常终止:所有测试过程(或脚本)按预期方式执行至结束。

92

异常或提前结束:测试过程(或脚本)没有按预期方式执行或没有完全执行。当测试异常终止时,测试结果可能不可靠。在执行任何其他测试活动之前,应确定并解决异常/提前终止的原因,然后重新执行测试。

测试组会针对测试活动结束或者终止的结果,根据具体情况对此作出评价,并对结果进行核实。

核实测试结果

测试完成后,测试组将评审测试结果以确保测试结果可靠,确保所报告的故障、警告或意外结果不是(对测试对象的)外部影响造成的。如果所报告的故障是在测试工件中确定的错误导致的,或者是测试环境的问题造成的,则应当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进行纠正,然后重新执行测试。

测试意外中断的处理

测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意外中断测试进程的错误,因此测试组会针对这种情况,确定问题的实际原因,并纠正问题,重置测试环境,然后重新执行测试。

一般来说,这种情况可能由以下两种错误导致:  致命错误:系统故障(网络故障、硬件崩溃等)。

 测试脚本命令故障:针对自动测试,指测试脚本无法执行某条命令(或

代码行)。

93

1.1.6.3 售后服务计划

1.1.6.3.1 售后服务响应

根据本项目的具体情况,我们按照ISO9001质量体系要求,通过质量管理协调各种因素在系统建设实施过程中的作用,有效的利用资源,完成预定系统建设的实施任务。

(1) 我司针对本项目提供3年质保(质量保证和技术支持服务),自项目

通过终验之日起计算。每季度一次巡检,搜集用户的意见并进行优化,每半年一次升级维护。

(2) 提供1名技术人员现场运维服务,服务年限为3年,提前对无纸化会

议系统进行故障排查,确保每次会议都能正常进行。

(3) 我公司提供但不限于以下服务内容:

(1) 务; (2) (3) (4) (5)

硬件维护服务; 系统优化服务; 技术诊断服务; 技术和应用培训服务。

现场技术支持、故障处理和电话、INTERNET远程技术支持服

(4) 服务响应内容

1)质保期内投标货物质量,经权威机构鉴定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按合同约定承担违约责任。

2)提供 7×24小时现场技术支持服务。

3)我公司为武汉本地企业,设立有研发中心和售后服务机构,具备ITSS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二级资质。 1.1.6.3.2 驻场服务

提供1名技术人员现场运维服务,服务年限为3年,提前对无纸化会议系统进行故障排查,确保每次会议都能正常进行。 1.1.6.3.3 我公司的服务理念

我公司自创立以来,一直将“人”视为公司最重要的资产和力量,“以人为

94

本”的激励体系和企业文化是对这一理解的完美体现。这些“人”包括我们的客户和我们的员工。他们对我公司的忠诚与奉献,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主要因素。

客户对我公司的支持,是建立在我们完整的行业解决方案及高效率的服务支持基础之上的。我们始终围绕客户价值创造我公司的软件,通过技术创新来满足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支持。

客户满意是我们存在的目的,协助客户去赢得和保持竞争优势是我们服务的目标,服务固然是需要高成本和高技术,但服务的高价值使客户与我们共同发展进步。我们通过不断地服务客户,保证了客户对应用的理解,因为客户需要的并不是技术本身,而是能创造客户价值的一种方案,而方案不是通过我们与客户间的交易完成,而是通过我们与客户的伙伴关系共同完成,服务是我们与客户、产品技术与应用的融合。高质量的服务是我公司的价值,服务是我们学习和成功的基础,服务使我们更加了解市场和客户,从而保证客户投资更加安全。 1.1.6.3.4 运维服务管理体系

IT运维服务管理框架

本系列规范采用ISO20000系列标准的思想,并参考ITIL框架规定的方法进行编制。IT运维服务管理框架如图所示。

95

图 2 IT运维服务管理框架

运维服务管理框架包括IT运维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管理标准/规范、管理模式、管理支撑工具、管理对象以及基于流程的管理方法。

运维服务管理框架以ITIL/ISO20000为基础,以适应各种管理模式为目标,以管理支撑工具为手段,以流程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为方法,以全生命周期的PDCA循环为提升途径,体现了对IT运维服务全过程的体系化管理。

IT运维服务流程

IT运维服务管理体系规定了IT运维活动涉及的各类实体,以及这些实体间的相互关系。相关的实体按照IT运维服务管理体系进行有机组织,并协调工作,按照服务协议要求提供不同级别的IT运维服务。

组成IT运维服务管理体系的实体包括运维服务管理对象、运维活动角色及运维管理组织结构、运维服务管理流程、运维服务支撑系统和运维服务五个要素。

IT运维服务管理对象主要包括IT基础设施、IT应用系统、IT用户和IT供应商。广义概念下,有时也将单位内部从事IT运维活动的部门和人员作为运维服务管理对象。

IT运维活动角色是指从事IT运维活动的所有单位、部门或者具体工作人员,一般包括IT运维服务提供者、IT运维服务使用者、以及IT运维服务管理者三类角色。各类角色在IT运维活动中所构成的组织形式构成了IT运维管理组织结构。

IT运维服务管理流程是指联系IT运维服务提供者、IT运维服务使用者以及IT运维服务管理者之间开展规范化协同工作的机制和方法。完整的IT运维服务管理流程应该覆盖IT运维服务的规划、设计、运行和持续改进等各个环节,本系列规范主要规定支撑IT运维服务运行阶段的相关流程。IT运维服务管理流程的信息化可借助IT运维服务支撑系统得以实现。

IT运维服务支撑系统是支撑IT运维管理组织中各运维角色按照规定的IT运维流程开展IT运维活动的信息化系统。一方面,IT运维服务支撑系统要支持IT运维服务提供者对IT运维服务管理对象进行管理,以实现IT运维服务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支持IT运维服务提供者按照商定的服务级别协议方便地向IT运维服务使用者提供IT运维服务;同时,要支持IT运维服务管理者对整个IT运维服务的考核、监督和评估。

IT运维服务是IT运维服务提供者向IT运维服务使用者提供的服务产品,相

96

关的IT运维服务质量应该可度量,服务提供方式应该符合规定的流程。在本部分中规定的IT运维服务包括IT基础设施运维服务、IT应用系统运维服务、安全管理服务、网络接入服务、内容信息服务以及其他综合管理服务。IT运维服务的自动化实施需要依靠IT运维服务支撑系统。

图 3 IT运维服务管理体系

IT运维服务管理流程

IT运维服务管理流程涉及服务台、事件管理、问题管理、配置管理、变更管理、发布管理、服务级别管理、财务管理、能力管理、可用性管理、服务持续性管理、知识管理及供应商管理等,随着运维活动的不断深入和持续改进,其他流程可能会逐步独立并规范。

 服务台

服务台是支持IT运维服务的核心功能,与各个流程联系密切。所有管理流程都要通过服务台为用户提供单点联系,解答用户的相关问题和需求,或为用户寻求相应的支持人员。

 事件管理

事件管理流程的主要目标是尽快恢复IT服务提供并减少其对业务的不利影响,尽可能保证最好的IT服务质量和可用性等级。事件管理流程通常涉及事件

97

的侦测和记录、事件的分类和支持、事件的调查和诊断、事件的解决和恢复以及事件的关闭。

 问题管理

问题管理流程的主要目标是预防问题和事故的再次发生,并将未能解决的事件的影响降低到最小。问题管理流程包括诊断事件根本原因和确定问题解决方案所需要的活动,通过合适的控制过程,尤其是变更管理和发布管理,负责确保解决方案的实施。问题管理还将维护有关问题、应急方案和解决方案的信息。

 配置管理

配置管理流程负责核实IT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中实施的变更以及配置项之间的关系是否已经被正确记录下来;确保配置管理数据库能够准确地反映现存配置项的实际版本状态。

 变更管理

变更管理实现所有IT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的变更,变更管理应记录并对所有要求的变更进行分类,应评估变更请求的风险、影响和业务收益。其主要目标是以对服务最小的干扰实现有益的变更。

 发布管理

发布管理负责对硬件、软件、文档、流程等进行规划、设计、构建、配置和测试,以便为实际运行环境提供一系列的发布组件,并负责将新的或变更的组件迁移到运行环境中。其主要目标是保证运行环境的完整性被保护以及正确的组件被发布。

 服务级别管理

负责协商并记录所提供的服务、相应的服务级别目标以及工作量特性,协商并记录服务级别协议、支撑服务约定、供方合同以及相应的程序。服务级别管理还监视并报告服务级别,支持查看和定期的评审,以确保服务级别协议的更新和持续有效。

 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负责管理服务提供的成本,制定预算、帐务和收费需求。  能力管理

能力管理是通过优化服务成本、安排采购时间和部署IT资源,从而履行与客户签定的协议。能力管理主要涉及资源管理、性能管理、需求管理、模拟测试、

98

能力规划、负载管理以及应用选型。能力管理主要通过重点关注需求的规划和整合,从而确保约定的服务级别可以实现。

 可用性管理

可用性管理流程负责定义、分析、计划、测量和改进服务的所有可用性方面,从而保证IT基础设施、流程、工具、角色等与协议达成的服务级别中的可用性目标相适应。

 服务持续性管理

服务持续性管理流程的目标是确保向客户承诺的协商一致的服务持续性在任何风险下都能得到满足。该流程负责管理可能严重影响服务的风险,制定服务持续性计划并定期评审。

 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流程负责搜集、分析、存储和共享知识和信息,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确保提供可靠和安全的知识和信息以提高管理决策的质量。

 供应商管理

供应商管理目标是管理供应商及其所提供的服务。该流程负责供应商信息维护,以及对供应商的归类和评估。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拟定时间安排 拟定2018年1月31日 2月1日—2月2日 2月3日—2月9日 2月10日—3月19日 3月20日—3月29日 3月30日—3月28日 3月29日—4月4日 4月5日—4月11日 4月12日—4月12日 4月13日—4月14日 计划完成的工作内容 签定合同并生效 需求调研 深化设计与评审 个性化定制开发 安装调试 对接开发 测试 试运行 培训 验收 实施方建议或要求 按计划尽早签订合同 9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