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

小学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

2021-10-18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新华小学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信息化和新课程改革给我们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新课程使教师的职业角色和职能发生了很大转变,学校、教师在课程执行者的角色上要迅速转换成设计者、开发者、研究者、评价者和执行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自觉实现自身角色的转换,自我设计专业发展,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养;而学校应该努力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创设环境和条件,关注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以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

一、总体目标

搭建教师专业成长系列平台,确保我校青年教师实现“三年入门、五年成才、十年成熟、十五年成名”的总体目标,形成我校青年教师成长的长远机制。

二、成长途径

将教龄在15年以下的教师定为学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培养对象,每位教师根据个人特长和学校工作需要,确定一门学科为自己发展的专业方向。整个成长期分为四个阶段:以实习期起到教龄满三年为入门期;以教龄四年起到教龄满五年为成才期;从教龄六年起到教龄满十年为成熟期;从教龄十一年到教龄十五年为成名期。各阶段工作要求如下:

第一阶段--入门期教师

1、每周读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在专用学习笔记本上写出500字左右的学习笔记;

2、实行教案审阅制度。入门期教师主攻学科教案必须是详细的,除学校常规要求的必备栏目外,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必须详述教师活动中的主要提问、学生学习活动中预计可能出现的情况、各环节之间的衔接语、课堂小结等。学校为每位入门期教师选派辅导教师,由辅导教师对教案实行提前一周审阅。入门教师必须执辅导教师审阅通过的教案方能进入课堂上课。辅导教师若认为入门期教师教案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提出具体修改意见,要求其作针对性的修改或重新备课。

3、每学期至少向学校教导处上汇报课一节。汇报课的程序是:入门期教师选定教学内容,独立设计教学预案--教案交辅导老师审阅通过--请教导处听取汇报课--向教导处说课,阐述设计意图及理论依据--听取教导处反馈意见--写出课后反思。

4、每周至少听课二节,每月从所听课中选择一节,做好详细的课堂实录及反思。

5、在外出培训学习或参加教研活动后,必须写出不少于1000字的学习体会或模仿所听课向教研组成员上公开课一节。

6、勤练语言表达、文字书写、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等教学基本功,使自己的教学基本技能得到学校全体教师的认可。

第二阶段--成才期教师

1、每周读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写出500字左右读书笔记;

2、实行详案制度。专业学科的备课除学校常规要求的必备栏目外,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必须详述教师活动中的主要提问、学生学习活动中预计可能出现的情况、各环节之间的

衔接语、课堂小结等。

3、每学期向学校教导处上汇报课一节。汇报课的程序是:独立设计教学预案--请教导处听取汇报课--向教导处说课,阐述设计意图及理论依据--听取教导处反馈意见--写出课后反思。

4、每周至少听课一节,每月从所听课中整理课堂教学实录一份,进行教学反思。

5、每次外出培训学习或参加教研活动后,必须写出不少于1000字的学习体会或模仿所听课向教研组成员上公开课一节。

第三阶段--成熟期教师

1、每学期至少研读教育教学理论专著一本,并写出不少于3000字的学习笔记。

2、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制订详略得当的教案,其中每学期详案的.数量不少于该学科一学期应备节数的50%。

3、每学期向全校教师上展示课一节。展示课的程序是:独立设计教学预案--在教导处统一安排下向全体教师展示教学风采--说课,阐述设计意图及理论依据,听取听课教师的评课意见--写出课后反思。

4、每周至少听课一节,每月从所听课中整理课堂教学实录一份,并进行听课反思与分析。

5、 每次外出培训学习或参加教研活动后,必须写出不少于1000字的学习体会,并

在学校业务学习会议上向全体教师交流。

第四阶段--成名期教师

1、每学期至少研读教育教学理论专著一本,并写出不少于3000字学习笔记。

2、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制订详略得当的教案,其中每学期详案的数量不少于该学科一学期应备节数的25%。

3、每学期向全校教师上展示课一节。展示课的程序是:独立设计教学预案--在教导处统一安排下向全体教师展示教学风采--说课,阐述设计意图及理论依据,听取听课教师的评课意见--写出课后反思。

4、每周至少听课一节,每月从所听课中整理课堂教学实录一份,并进行的反思与分析。

5、每在外出培训学习或参加教研活动后,必须写出不少于1000字的学习体会,并在学校业务学习会议上向全体教师交流。

三、考核管理

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由学校分管校长主管,教导处具体考核青年教师在各阶段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考核结果作为该教师期末教学常规考核的主要依据,记录在教师业务档案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