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研究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本文从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等四个方面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进行了阐述,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重点主要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四个方面。建设施工管理是建筑施工对某项具体施工项目施工全过程的管理,其目的是有效地完成施工项目的合同承包目标,使企业取得相应的效益。建筑工程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是由多个环节和过程形成的,近年来,我们国家在基本建设项目中实行建筑工程监理制度,对确保工程质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工程项目施工实践中,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相应的施工管理也在不断发展中。因此我们的管理也要不断创新。每个人要做好每项工作,都要在工作前对这项工作进行全面了解,这样才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工作。对于建筑施工工程,也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了解工程概况,要顺利开展工作。 1安全管理
安全工作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在平时的安全工作中我们要切实做到:重视安全、政策落实到位、提高职工素质、强化职工安全意识、加强考核、主动管理类。要把安全工作当成份内之事,给
予高度重视。具体措施如下: 1)重视及安全政策落实
事故的发生尽管有许多不同的客观原因,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在现场的安全措施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走马观花看现场,拿着记录抓落实,因此,要反复强调:抓落实要在基层、在现场、在作业面、在职工群众中。这是抓安全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只有狠抓落实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 2)提高职工素质
许多事故的发生,与一线职工的自身素质不高有着密切关系。一线职工素质好,往往就可以避免很多事故的发生。反之,本可以避免的事故也就发生了。如:未到时间看回头炮,导致事故的发生就是典型的事例。这是操作人员自身素质问题。他的素质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就强,就不会发生问题。对此,安全部门要加强培训,提高一线职工的安全素质,规范操作。 3)强化职工意识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安全意识与事故的发生是成反比的。安全意识强事故发生就少,否则,就多。这也就是说提高一线职工的安全意识是抓好安全工作的主要内容。因此,抓基层打基础,抓纪律反违章,抓现场除隐患,是实现安全生产的百年大计,是减少伤亡的根本措施。比如前面提到的看回头炮导致事故发生一例,是素质问题又是安全意识问题。如果职工的安全意识强,他在看回头炮时,
想一想,如果炮突然响了怎么办?那他也就不会看回头炮了。 4)加强考核
考核的目的是为了挽救、爱护职工,避免事故发生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手段。事先考核如交纳安全风险抵押金,目的是为了增强安全意识。个人的安全是与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这样可以由他律变为自律,能有效地减少事故的发生。事后考核如召开事故分析会,违反那一条就要严肃处理,毫不含糊。同时,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引起职工的高度重视。要引以为戒,从中吸取教训,把个别事故变为搞好安全生产的宝贵财富。 5)主动管理
管理是企业的永恒主题。同样,安全也是企业的永恒主题,对于安全的管理也存在着主动管理与被动管理的问题,两种管理在安全上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主动管理就是严格管理,就是真抓实干,从身边的点滴小事抓起,不放过每一个可疑的环节,堵塞了事故的源头,也就避免了事故的发生。被动管理就是应付管理,给上级领导看的。形式上轰轰烈烈,实际上蜻蜓点水,没有触及到实质问题,结果是自食苦果[1]。 2质量管理
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如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等,均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
的施工质量;而且工程项目位置固定、体积大,不同项目地点不同,不象工业生产有固定的流水线、规范化生产工艺及检测技术、成套的生产设备和稳定的生产条件,因此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多,容易产生质量问题。如使用材料的微小差异、操作的微小变化、环境的微小波动,机械设备的正常磨损,都会产生质量变异,造成质量事故。所以施工方,监理和项目管理部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要起到各自的作用。
施工方要控制施工环境与施工工序。在项目施工中,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很多,有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作业场地、工作面等。因此,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尤其是施工现场,应建立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的环境,保持材料工件堆放有序,道路畅通,为确保质量和安全创造良好的条件。 监理工作的核心之一就是质量管理。质量管理包括质量规划、质量控制和质量保障。质量规划开始于项目的设计阶段,设计提出的各项质量要求都包括在业主和承包商所签定合同的技术规范中。质量控制的手段和技术有现场检查、规定的项目实验及定期质量评定。现场检查是指现场监理工程师按照有关规范的要求和批准的施工方法对施工的各道工序进行量测、检查和监督。规定项目实验是指监理工程师对规定的项目按照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测试和试验,以
确定施工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定期质量评定是指监理工程师对一段时期内的施工质量加以评定,以确定前一段时间内的施工质量是否在控制之中。如发现质量问题就要分析并找出原因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对比较突出的问题,还要召开技术专题会,请专家来咨询和决策。定期质量评定主要是通过质量管理实验室和工程师代表部编写的质检周报、质量月报的形式进行。 施工质量的保证措施: 1)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根据施工服务客户的要求,将施工质量目标分层次逐级展开,层层进行质量管理分解,层层落实,从建筑施工项目的每一个环节严抓施工质量,已达到质量管理的最终目的。 2)加强建筑设计技术质量管理
建筑施工项目的勘察及设计技术水平对项目质量有重大影响。通过施工项目的勘察设计使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具体化,其对项目质量水平有着关键性的影响。 3)加强建筑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积极做好施工项目开工的各种技术准备工作,制定合理规范的施工技术制度方法,比如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和操作流程。在施工过程当中,加强组织、协调、控制检查和调整。 4)严把工程质量验收管理
建筑施工项目的验收工作要以施工图纸、设计变更等文件资料
和施工项目验收规范、标准及签订的合同作为依据。建筑工程项目的验收,要组织包括建筑单位、设计单位、施工企业和有关质量安全检查行政部门等进行同时验收 [2]。 3进度管理
进度控制是对工程建设项目建设阶段的工作程序和持续时间进行规划,实施、检查、调查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工程建设项目的进度控制,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而复杂的任务,是工程建设的三大目标的重要部分。它有利于尽快发挥投资效益、有利于维持良好的经济秩序、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进度控制的任务是针对建设项目的进度目标进行工期计算,是施工单位工程师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工程量与工程复杂程度,建设单位对工期和项目投产时间的要求,资金到位计划和实现的可能性,主要进场计划,国家颁布的“建筑安装工程工期定额”,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建设地区气候等因素,进行科学分析后,设计出的工程建设项目的最佳工期。合同工期确定后,工程施工进度控制的任务,就是根据进度目标确定实施方案,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控制和调整,以实现进度控制的目标,具体的讲,进度控制的任务是进行进度规划、进度控制和进度协调。 4成本管理
在施工全过程中,材料费占施工总成本的6 0%左右,施工单位要想控制施工总成本,在材料管理和使用上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
管理,减少施工过程中不必要的经济损耗。 1)做好材料采购前的基础工作
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工长必须反复认真的对工程设计图纸进行熟悉和分析,根据工程测定材料实际数量,提出材料申请计划,申请计划应做到准确无误。在材料采购前,材料采购部门应建立询价小组,小组对市场价格进行调查。材料采购人员所采购材料的价格不得突破询价小组的价格。
2)材料的使用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材料量的管理施工现场应:①各分项工程都要控制住材料的使用。物资消耗,特别是钢材、木材、砂石料严格按定额供应,实行限额领料。在材料领取、入库出库、投料、用料补料、退料和废料回收等环节上尤其引起重视,严格管理。②也可在项目经理部实行材料包干使用,节约有奖、超耗则罚的制度。③及时发现和解决材料不节约、出入库不计量,生产中超额用料和废品率高等问题。实行特殊材料以旧换新,领取新料由材料使用人或负责人提交领料原因 [3]。 5结语
建筑施工工程是一项庞大复杂、实时动态的系统工程。随着相关制度的推行,将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水平,实施长效管理,建筑施工单位应结合自身特点,发挥长处,克服不足,不断提高施工管理者的综合素质,精化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各项措施,确保建筑工程优质高效的完成,同时加
强施工队伍的建设,严格按照建筑行业规范行事,进一步完善建筑法规,避免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按时保质地完成工程项目,达到效益与质量双赢的目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