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加强市政道路施工监理控制的措施
摘要:市政道路在城市化进程当中有满足城市人口交通需求和美化城市的重要功能。因此,在市政道路建设中,其质量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中,市政道路施工监理的作用无可替代。文章就市政道路施工中监理控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市政道路;道路施工;监理控制;问题;措施 引言: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市政道路关系着城市人口的日常出行。对于市政道路的质量关注度也就比较高。以下具体从市政道路施工存在的特点入手,对市政道路施工中所遇问题的改善措施展开论述。
一、 市政道路施工的特点
由于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场地多处在市区的街道,车流、人流都比较密集,所以不同于其他道路工程,具有其独特性,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交通干扰因素
城市道路施工区域一般都位于城市范围内,行人及车流量较大,有些道路两旁还有小商铺,菜市场等,尤其在上班早高峰和下班晚高峰时,非常容易造成交通拥堵。如果交通组织不利,就有可能由于交通方面的原因造成道路施工质量出现问题。
(二)施工周期短
市政道路多是由国家和地方财政投资修建,是指令性工程,因而常常忽视道路质量问题,为了减少道路施工给城市居民正常生活带来的影响,施工周期一般都被限定的很短,这样就难以满足有些道路材料对时间的要求,从而造成工程质量失控。
(三)地下管线复杂
由于城市小区建设已经完成,各种管线已经埋好,错综复杂的管线排列在地下,给市政道路施工增添了难度,也势必由于道路施工造成居民阶段性断水、断电、断网等情况,所以在市政道路施工的前期,一定要做好充分的研讨和实地调查,争取把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四)天气因素影响大
天气的影响也会耽误施工进程,有时经历连续暴雨的冲击,导致施工现场地下水位升高,造成土质松散,此时必须采取降水措施方可继续施工;有时遇到连续高温天气,此时也不宜施工,一是不适宜工人户外作业,二是不能充分发挥道路材料的性能。
(五)交通运输不便
城市白天的交通压方般都比较大,所以很多城市限制运输车辆在市内通行,工程所需的材料、设备、工具只能在晚上才能运进工地,而施工产生的废弃物也要等到晚上才能运出,这样一来,大大的减缓了施工进度,给工程的建设增加了难度,相应的也会使工程监理在管理上遭遇很大困难。
二、 市政道路施工监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监理单位越来越多的参与其中。监理单位在道路工程施工环节中,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与管理的作用。但是在市政道路施工监理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如下:
(一)道路施工监理任务和目标仍需进一步明确
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监理工作的任务较重,工作的内容也相对较多,如果做切实实现监理工作的作用与意义,就必须进一步明确监理的任务和目标。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主要是依据城市整体规划方案和道路工程施工计划来进行,监理工作的开展和进行也要牢牢抓住这一基本原则。
(二)道路施工监理人员要认清自身职责
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监理人员多被排斥于施工管理体系之外,道路工程管理人员为了降低监理人员的职能,而想尽办法将其调离或安置于非重点施工项目中,这是国内道路施工监理工作存在的客观问题之一。监理人员在进入道路施工现场时,要认清自身职责,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和相关监管标准来开展本职工作,尽量排除工程管理部门的约束与限制,切实履行监理工作职能。
(三)道路施工监理体制仍需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
目前,国内市政道路施工中已形成的监理体制,基本能够适应道路工程施工监理的实际需要,但是现行的监理体制多是针对于道路施工管理的基本需求来制定,缺乏对于国家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深入理解和贯彻执行,也没有全面考虑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的新需求,这就必然造成市政道路施工监理体制存在某些难以调节的弊端与不足,所以国内现行的监理体制仍需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这是社会主义经济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
(四)监理工作的执行和落实仍停留在表面层次、缺乏深入性
在市政道路施工监理工作中,其根本目的是以严格的监理体制与制度,来约束和控制道路施工的有序进行,确保道路施工达到相关技术与质量标准。近年来,相关单位与工作人员逐步加强了对监理制度的研究与探讨,虽然基本实现了监理制度的进一步深入,但是在执行和落实方面仍停留在表面层次,难以符合道路施工监理的客观要求,是急需改善的问题之一。
三 、市政道路施工监理要点
(一)填方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填方路基开工前,必须进行100-200m填方试验路段,以确定在该土质条件下机具、设备的组合,确定碾压遍数、碾压速度、工序、每层填料的松铺厚度,材料的含水量等。填方路基是道路的关键部位,施工中应对选料和碾压工艺认真对待。填方路基用透水性好的材料填筑时,不受含水量限制。若含水量低于最佳含水量时应在挖运过程中加水拌和,若含水量高于最佳值时,应在场外晾晒,使之接近最佳含水量。填土路基的粘土在未经碾压前切忌被雨水淋湿,淋湿土除自身吸水外,还将渗入下层土基中。对于淋湿土,应在雨后翻晒晾干后才能重新摊铺碾压,如果雨水过大,对下层土是否要重新检测压实度,由现场监理工程师视不同情况确定。
(二)挖方路基的施工质量控制
挖方路基应根据设计的断而及边坡坡度要求自上而下逐层开挖,不能随意乱挖、超挖和欠挖,边坡开挖后及时做好排水工作,防止雨水冲刷边坡,严禁因开挖方式不当而引起边坡失稳和坍塌,上方开挖严禁使用爆破法施工,石方路堑边坡坡而严禁过量爆破。开挖层靠边坡的两侧宜采用减弱松动爆破或光而爆破,以利于边坡稳定。
(三)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的措施
监理工程师应严格对进场所用材料进行试验,并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并确定各种材料的实际用量,对材料和混合料的质量要定期检测与控制。在施工中对混凝土的水灰比及塌落度要根据施工条件的不同进行适当调节,并应严格控制。拌制混凝土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质量监督与抽检,保证混凝土强度的稳定性和均匀性。振捣时防止模板变形或移位,随时检查随时纠正。
(四)沥青路面质量控制方法
监理人员应根据设计文件,技术规范、检验标准审核施工单位的开工报告,施工单位的施工方案质量控制标准和沥青混凝土生产单位原材料和试验报告,必要时可以实地考察。无论采用哪种方法,监理都应控制摊铺厚度、碾压湿度、碾压速度、碾压遍数、碾压密度,确保路面施工质量。
(五)侧石、缘石和人行道施工质量控制
对进场的侧平石、路缘石、机非分隔带、人行道砖等混凝土制品应检查质保单及混凝土强度试验报告。严格控制进场的侧平石、人行道砖的色差及外形尺寸,对不合格的或己经损坏的产品一般禁止使用。重点检查人行道基础的密实度、整体均匀程度和平整度,检查铺筑后的人行道外观,勾缝和平整度是否符合要求,发现缺陷及时通知施工单位整改。
四、 加强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监理的措施
(一)确保施工组织设计审核与监理程序
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单位纲领性的技术经济文件对其审核工作也是监理业务中实施事前控制的关键环节。监理单位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