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摘要:质量是建筑企业的生命,只有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才能够在市场中不断的发展与壮大。质量管理贯穿于整个工程的始末,在工程的各个方面加强质量管理控制措施,才能够提升整体的实力。在正确的质量管理目标引导下,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在施工的全过程中贯彻执行,从人员到设备,从材料到进度,实现全方位的控制,才能够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影响因素;具体措施 引言
我国的经济建设工作在改革开放以来快速的发展起来,这对建筑行业也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近年来的开展中,有的施工企业手段不力,控制能力较差,发生一些质量事故,给国家、人民的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施工企业要充分认识到质量控制的重要性,狠抓质量管理,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将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工作落到实处,创造出更多的质量高的建筑产品,造福社会。
一、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大意义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业一直维持着稳定的发展水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工程质量逐渐成为建筑施工管理的重点问题。在日常施工管理中,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来自方方面面,比如管理人员质量意识薄弱;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不当;现场施工管理基础设施薄弱等等,多种主客观因素相互叠加,为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制造了“先机”。质量安全事故是施工管理过程中的“硬伤”,不仅反映了工程质量的缺陷,而且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具体来说,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除了来自施工现场地质条件的限制,还涉及材料管理、施工组织设计、机械设备管理和工艺流程的选择等诸多方面。在施工阶段,某一处细微的变化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甚至酿成严重的质量事故。因此,在建筑施工中加强质量管控,对于确保建筑物的性能和质量都极具现实意义。
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
1、人员的因素
目前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现状是:技术素质较强,管理综合素质普遍不高,人文基本素质、尤其是国际化素质较为薄弱。虽然当前已实行了执业资格考试制度,但现在较严重的“挂靠”现象,使得执业者和实际在岗管理者并非同一个人,管理者整体素质并不能满足当前的要求,也制约了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2、工程原材料的因素
原材料是组成工程实体的原始构成,原材料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保证,如果原材料的质量不能满足要求,工程质量必定无法满足要求。况且工程施工所需的原材料数量巨大、重量多种多样,很难进行逐个质量检验,因此一定要选择具有符合资质的原材料厂家进行采购。不然将很难预防劣质原材料进入工程,会给建筑施工的失败,从开始便不可避免。
3、施工机械设备的因素
在许多项目中,施工机械设备进场时的检查流于形式,及时存在问题也难以察觉。在施工过程中,也没有指定设备日常检查、维护制度,导致机械设备的可靠性得不到保障。在管理上没有对设备提出足够的重视,更谈不到出现突发故障的应急措施,因此当发生机械设备的事故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4、施工管理的不足
很多质量问题的产生,通常是由于施工技术失误和管理漏洞造成的。未看清图纸,没有完全领会设计者的意图,就匆匆开始施工。在关键部位的施工未严格按照规范施工,隐蔽工程没有正确的自检、互检、专检程序,不通过监理验收就进行下一步施工,都会为施工质量埋下隐患,一旦发生质量问题,对建设方的损失是成倍增加的。施工方案考虑不周,施工顺序颠倒,施工组织管理混乱不堪,都是导致施工质量事故的祸根。严重危害着建设、施工各方的利益。
5、施工自然环境的影响
建筑施工项目一般工期较长,又多处于室外环境中,露天作业多,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我国夏季多雨,冬季寒冷,尤其在当今全球变暖,气候条件每况愈下。更应该采取充分的施工措施,保障冬雨季施工顺利进行。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不然当夏季暴雨来临,或冬季零度以下天数增多,不但造成工程延误,而且无法保证施工质量。一方面造成了人员材料的浪费,一方面又严重影响了建筑施工的质量。
三、建筑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
1、企业要建立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
企业要对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完善,在施工过程中,工程中所有问题都要以制度做保障,出现问题,监管人员就以企业制度的规章制度来处理,对施工现场及施工过程严加控制,杜绝一切可能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事件发生。同时企业也要按照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来验收,在一些工程上没有国家或行业标准的,按照地方性标准执行验收。严格执法坚持按规章办事,对那些没有通过监理工程师验收签字的隐蔽工程,要做到坚决不允许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项目经理是施工项目从头到尾的总负责人,工程上的所有质量问题项目经理都要严格按施工规范的规定执行,项目经理部要做好有关本项目的质量控制规章制度。
2、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综合素质
在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中,所运用到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施工人员、采购人员等等数量是比较众多的,作为建造活动、管理活动的主要实施者,在很大程度上他们的责任心和质量意识、能力水平决定着工程的建设质量。因此,我们加强质量管理的重要举措之一是通过抬高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综合素质。其主要的实施方法有:首先,编制施工人员分配计划。编制施工人员分配计划有助于我们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来合理的组织施工人员。其次,建立岗位责任制度,从而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心以及基层管理者的管理力度,从而提高整个施工团队的工作效率。最后,定期对施工团队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和职业道德培养,以提高他们的作业能力和质量意识。
3、熟悉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
对工程项目所在位置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条件、道路管网线路、标高等均要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对设计施工图要求的基础型式、主体结构、建筑布置、节点构造、给排水管网、线路照明、暖通、通信等均要逐一了解核对。对设计图纸中涉及安全、使用功能、进度、造价、设备选型安装的主要问题和各专业间的冲突或错漏问题,要通过建设单位向设计单位提出书面意见和建议。
4、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和与建筑原材料的控制
监督检查工程施工机械设备、试验仪器、测量仪器是否齐备,是否处于完好状态,注意改进工程方法,坚持经常性巡视施工现场,掌握施工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对其处理,做到防患于未然。对施工中的每道工序认真检查验收。对那些较为重点的工程部位要做到专项检查,对那些相对较隐蔽的工程,要做到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去验收。实行跟班监督的方法。监督检查各级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健全,运转是否正常;主要工程技术人员和监理人员是否到位,有无更换现象;工程款是否挪用,是否有转包和未经业主许可的分包现象;工程现场是否文明与安全施工都要认真注意。
5、组织单位工程或整个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
管理工程师组织竣工验收主要包括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竣工验收所需文件资料和竣工图,根据报验项目进行现场初验,会同政府质量监督部门及其他有关单位进行单位或单项工程的质量等级评定等。
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使得施工企业对于工程的质量愈加重视,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众多,所以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应该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掌握其中的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然后做好控制措施。只有对工程项目进行全程的质量监控,加强质量管理,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提高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明新.建筑工程目质量管理与控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
[2]尹建中.加强建筑质量管理的有效对策[J].技术经济,2008(5):19-21.
[3]陈美荣.论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J].科技资讯,200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