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试卷
可能使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 12 H 1 O 16 Br 80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4分)
一、 单选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69
1.已知镓(Ga)有两种天然同位素,一种是31Ga,其原子在天然同位素原子中所占的百分比为60%。实验测得溴化镓(GaBr3)的摩尔质量为309.8g/mol,则此推知镓的另一种同位素是 ( )
68A.31Ga
70
B.31Ga
7172C.31Ga D.31Ga
2.下列物质中,与乙醇互为同系物的是 ( ) A. CH2=CH-CH2OH B. CH 2 OH
CH3OH C. H 3 C C CH 2 OH D .
CH3A.离子化合物中只能含有离子键 B.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 C.化学键存在于分子之间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D.化学反应的过程,本质上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4.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本质原因是 ( )
A.原电池中溶液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B.有导线将两个活动性不同的电极连接 C.正极发生了氧化反应,负极发生了还原反应 D.电极上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电子的转移
5.下列化学电池不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 )
北京天梯志鸿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氢氧燃料电池 B.锌锰电池 C.镍镉电池 D.铅蓄电池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油脂、蛋白质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C.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都属于酯类 7.在反应C + CO2
2CO中,可使反应速率明显增大的措施是:①增大压强;②升高温
度;③增大CO2的浓度 ;④增加碳的量;⑤降低压强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8.鉴别甲烷、一氧化碳、氢气三种无色气体的方法是 ( )
A.先后通入溴水和澄清的石灰水 B.点燃后罩上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C.点燃后,先后罩上干燥的冷烧杯和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D.点燃后罩上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通入溴水
9.相同物质的量的下列有机物充分燃烧,消耗O2最多的是 ( )
A.C3H4 B.C3H8O C.C2H6 D.C2H6O2
10.下列化合物中阳离子半径与阴离子半径之比最大的是 ( ) ......
A. LiI B.NaBr C.KCl D.CsF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1或2选项符合题意) 11.砷为第4周期第ⅤA族元素,根据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砷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
A.砷在通常情况下是固体
B.可以存在-3、+3、+5等多种化合价 C.As2O5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H3PO4强 D.砷的非金属性比磷弱
北京天梯志鸿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12、酯化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类重要反应,下列对酯化反应理解不正确的是 ( ) ...
A.酯化反应的产物只有酯 C.酯化反应是有限度的
B.酯化反应可看成取代反应的一种 D.浓硫酸可做酯化反应的催化剂
13.钠与下列物质反应都能够产生氢气:①H2O;②CH3COOH;③CH3CH2OH。从产生氢气的
+
剧烈程度可推断出这三种物质电离出H的难易程度是(从难到易的顺序) (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②①③
14.把镁条投入到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里,产生H2的速率可由右图表示。在下列因素中:①
盐酸的浓度;②镁条的表面积;③溶液的温度;④Cl的浓度。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 ( )
A.①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15.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
A. + 3H2
催化剂 △
△ B. 2CH3CHO + O2
催化剂 2CH3COOH CH3—CHBr-CH2Br
C. CH3—CH=CH2 + Br2
Fe
D. +Br2 ──→ Br + HBr
16.能证明淀粉已部分水解的试剂是 ( )
A.淀粉碘化钾溶液 B.银氨溶液 C.碘水 D.碘化钾
CH=CH2
北京天梯志鸿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CH2 — COOH
17.某有机物的结构为 , 这种有机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 )
A.能跟NaOH溶液反应 B.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能发生酯化反应 D.能发生水解反应
18.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所有糖类物质都有甜味,但不一定都溶于水 B.葡萄糖和果糖性质不同,但分子式相同 C.摄入人体的纤维素在酶的作用下能水解为葡萄糖 D.葡萄糖和蔗糖不是同分异构体,但属于同系物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目(共56分)
三、填空题(共10分)
19.致冷剂是一种易被压缩、液化气体,液化后在管内循环,蒸发时吸收热量,使环境温度降低,达到致冷目的。人们曾采用过乙醚、NH3、CH3Cl等作致冷剂,但它们不是有毒,就是易燃烧。于是科学家根据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来开发新的致冷剂。据现有知识,某些元素化合物的易燃性、毒性变化趋势如下:
⑴氢化物的易燃性:第二周期: >_____>H2O>HF; 第三周期:SiH4>PH3> > 。
⑵化合物的毒性:PH3>NH3;H2S___H2O;CS2___CO2;CCl4>CF4于是科学家们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含F、Cl的化合物上。
⑶已知CCl4的沸点为76.8℃,CF4的沸点为-128℃,新的致冷剂的沸点范围应介于其间。经过较长时间反复试验,一种新的致冷剂氟里昂CF2Cl2终于诞生了,其他类似的还可以是______________
北京天梯志鸿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⑷然而,这种致冷剂造成了当今的某一环境问题是_________,但求助于周期表中元素及化合物的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变化趋势来开发致冷剂的科学思维方法是值得借鉴的。①毒性 ②沸 点 ③易燃性 ④水溶性 ⑤颜色 四、实验题(共38分)
20.(7分)将20g Ba(OH)2·8H2O晶体与10 g NH4Cl晶体一起放入小烧杯中,将烧杯放在滴有3~4滴水的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迅速搅拌。
(1)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有 、 和反应混合物成糊状。
(4)通过 现象,说明该反应为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这是由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填“小小于”或“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21.(7分) “铝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 Fe2O3 高温 Al2O3+ 2Fe。某同学对“铝热
反应”的现象有这样的描述:“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光芒”、“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查阅《化学手册》知,Al、Al2O3、Fe、Fe2O3熔点、沸点数据如下:
物质 熔点/℃ 沸点/℃ Al 660 2467 Al2O3 2054 2980 Fe 1535 2750 Fe2O3 1462 —— (1) 该同学推测,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融物应是铁铝合金。这种推测有一定的道理,理由是: 。
(2)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上述所得的块状熔融物中含有金属铝。该实验所用试剂是 ,当观察到 现象时,说明熔融物中含有金属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北京天梯志鸿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3) 实验室溶解该熔融物,最好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填序号)。 A.浓硫酸
B.稀硫酸
C.稀硝酸
D.氢氧化钠溶液
22.(11分)现拟分离含乙酸、乙醇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下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在图中圆括号表示加入适当的试剂,编号表示适当的分离方法。
乙酸乙酯 (a) 乙酸 ① 乙醇
(1)写出各有机物的名称: A (b) C B ② E D ③
乙酸 A ;C ;E 。 (2)写出加入的试剂
(a)是 ;(b) 。 (3)写出有关的操作分离方法
①是 ,②是 ,③ 。 (4)在得到的A中加入无水碳酸钠粉末,振荡,目的是
。 (5)写出C→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3.(共13分)某实验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如下图)。 (1)实验过程中铜网出现红色和黑色交替的现象,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 。
在不断鼓入空气的情况下,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该乙醇催化反应是 反应。
(2)甲和乙两个水浴作用不相同。甲的作用是 ;
北京天梯志鸿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乙的作用是 。
(3)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干燥管a中能收集到不同的物质,它们是 。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 (4)若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含有 。要除去该物质,可现在混合液中加入 (填写字母)。
a.氯化钠溶液
b.苯 c.碳酸氢钠溶液
d.四氯化碳
然后,再通过 (填试验操作名称)即可除去。 五、计算题(8分)
24、有机物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现取2.3 g A与2.8 L氧气(标准状况)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蒸气(假设反应物没有剩余)。将反应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碱石灰,浓硫酸增重2.7 g,碱石灰增重2.2 g。回答下列问题: (1)2.3 g A中所含氢原子、碳原子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 (2)通过计算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梅县东山中学2008~2009年度第二学期期末
化学试卷(理科)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 1 C 2 C 3 D 4 D 5 A 6 D 7 A 8 C 9 B 10 D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3分,每题只有1~2个答案正确,漏选得1分,选错不得分) 11 C 12 A 13 C 14 C 15 AC 16 BC 17 D 18 B 北京天梯志鸿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三、填空题(共10分)
19.(1)CH4>NH3,H2S>HCl (各空2分) (2)>,> (3)CFCl3(或CF3Cl)( 每空1分) (4)使大气臭氧层出现空洞 (1分) 123(2分) 四、实验题(共38分)
20.(1)搅拌使混合物充分接触并反应(1分)
(2)Ba(OH)2·8H2O+2NH4Cl=BaCl2+2NH3 ↑+10H2O (2分)
(3)玻璃片上的水结冰而与小烧杯粘在一起(2分),有少许刺激性气味(1分) (4)结冰(1分),吸热(1分),小于(1分)
21.(1)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铁熔化,而铝的熔点比铁低,此时未反应的铝和铁熔合形成铁.......铝合金。(2分)
(2)NaOH溶液(1分),块状熔融物表面有无色气泡放出(1分)
2Al+2OH+2H2O ==== 2AlO2+3H2↑ (2分) (3)B (1分)
22.(1)乙酸乙酯;; 乙酸钠; 乙醇(各1分,共3分)
(2)饱和碳酸钠溶液(1分);硫酸(1分) (3)分液,蒸馏,蒸馏(共3分) (4)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水(1分)
(5)2CH3COONa + H2SO4 = Na2SO4 + 2CH3COOH(2分) 23.(1)2Cu+O2 △ -
-
2CuO ; CH3CH2OH+CuO
△ CH3CHO+Cu+H2O (共4分) 放热(1
分) (2)加热 ; 冷却 (2分) (3)乙醛 ,乙醇, 水(2分); 氮气 (1分) (4)乙酸 ; c ; 蒸馏(共3分) 五、计算题(共8分) 24、⑴解:n(O2)= 2.8L= 0.125 mol m(O2)= 0.125 mol×32g·mol-1= 4 g -122.4gmoln(H2O)=2.7g2.2g = 0.15 mol n(CO) = = 0.05 mol 2
44gmol-118gmol-1北京天梯志鸿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m(CO)= 4 g +2.3 g - 2.7 g - 2.2 g = 1.4 g n(CO)= n(H)=2n(H2O)= 0.15 mol×2= 0.3 mol
1.4g= 0.05 mol -128gmoln(C)= n(CO2) + n(CO) = 0.05 mol + 0.05 mol = 0.1 mol
答:2.3 g A中所含氢原子、碳原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3 mol 和0.1 mol 。 ⑵解:2.3 g A中所含氧原子:
n(O)=(0.05 mol×2 +0.05 mol + 0.15 mol)—0.125 mol×2 = 0.05 mol
n(C)∶n(H)∶n(O) =0.1 mol∶0.3 mol∶0.05 mol = 2∶6∶1 则A 的最简式为 C2H6O
根据价键规则 A 的分子式为 C2H6O 。
答:A 的分子式为 C2H6O 。
北京天梯志鸿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