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的认识”听课反思
本周,我们听了刘老师的课,收获很多,收益匪浅。刘梅老师的课注重了以下几点:
一、联系生活,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刘老师在新课引入时设计了摘苹果的游戏,学生都被这个可爱游戏吸引了,精神高度集中,而且充满兴趣,都争着回答问题,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以发展为本,把握学生的个人知识与直接经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已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在课的开始,教师没有急于展开教学,而是先在学生的已知的基础上进行0 的认识的教学。让学生发表自己对于0的认识。在让学生说自己对0的认识时,我们发现学生对于0的认识是很丰富的。学生们说出了在很多地方看到过0,比如在电话机上,手机上,书本上,门牌上,电视里等等地方看到过0,这足以说明我们的学生平时是很关注生活中的数的,教师能及时肯定他们在生活中善于观察,
三、提供素材,让学生体会探索的乐趣。
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活动素材,并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探究和讨论交流等等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0在直尺上表示起点”的含义,教师让学生自己观察尺子,然后让他们说说发现了什么?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不仅发现
0在尺上表示起点,而且还发现了尺上各数之间的位置、顺序和大小关系。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探索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正是《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课程改革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今后我们尽可能多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多给学生一点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多一点创造的信心,多一份成功的体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