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患者用药教育手册

患者用药教育手册

2024-02-18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患者用药安全教育手册

关于药品

1、药品和保健品有什么区别?

保健品和药品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保健品没有确切的治疗作用,不能用于治疗疾病,只具有保健功能。现在,有些保健品利用非法广告进行夸大宣传,号称能“包治百病”,我们一定不要受非法虚假广告的欺骗,有病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正常治疗,加重病情。 2、什么是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为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根据药品的用途、安全性、剂型、规格、给药途径的不同,药品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OTC)”.

处方药必须由医生开处方,患者必须凭医生处方购买的药品.非处方药时不需凭医生处方,消费者就可以在药店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红底白字的是甲类非处方药,绿低白字的是乙类非处方药.甲乙两类非处方药虽然都可以在药店购买,但乙类的安全性更高。乙类非处方药除了可以在药店出售外,还可以在超市,宾馆、百货商店等处销售。不过,由于我国建立药品分类管理制度不久,故乙类非处方药暂不实行,根据国家规定目前全部按甲类非处方药管理.因此,服用非处方药一定不能随意,最好提前咨询医生. 3、购买了不合格的药品怎么办?

如果对购买的药品质量有怀疑或者质量不合格的药品,请一定要保留一切相关的证据,包括购买的药品,请一定要保留一切相关的证据,包括购买的药品及其包装、购买药品的凭证,如销售票据或小票等。然后,向所在地消费者协会或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报告. 4、药品说明书中的“慎用、忌用、禁用”是什么意思?

慎用:指的是用药时应小心谨慎,使用药物后应注意观察。若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停药,特别是小儿、老年人、孕妇及心、肝、肾功能低下者,尤应慎重从事,但慎用不等于不能使用,一般来说,遇到必须使用慎用药品的情况,应在医生在指导下应用.

忌用:是指避免使用或最好不用。有些患者在服用某些药物后可能引起明显的副作用,如磺胺类药物对肾脏有损害作用,肾功能不良者忌用;雷米封(抗结核药)对肝细胞有损伤作用,肝功能不良者应当忌用。但当病情需要不得不使用某些忌用药物时,应当寻找药理作用类似但不良反应较小的其它药品代替.若非用不可时,则须同时应用能对抗或减弱其副作用的药品,将不安全因素减到最低限度。

禁用:即指绝对禁止使用。对禁用药品可以说无任何选择余地。因为患者一旦服用,就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或中毒,如巴豆、牵牛、麝香、水蛭等药,孕妇绝对禁用.胃溃疡患者禁用阿司匹林,否则易造成胃出血甚至胃穿孔。

5、如何正确理解药品说明书上所写的服用时间?

根据病情和药物作用的特点,每种药品服用时除遵守正确的时间。许多药品说明书都有“饭前、饭后、空腹或睡前服”等字样。饭前服用是指用餐前半小时服药;饭后服用是指用餐后15~30分钟服药,如阿

1

司匹林等;空腹即餐后3~4小时服用,如驱虫药;睡前即睡觉前30~60分钟服用,如安眠药.按照说明书提示服药,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发挥最大治疗效应,减少不良反应。

而“每日3次”是通过药理研究,根据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速度确定的服药规律,将一天24小时平均分为3~4个时段,每8~6小时服用一次,保证体内稳定的血药浓度。若按每日3餐时间服药,则会使白天血药浓度过高,造成相应脏器负担过重,而夜间又达不到治疗的有效血药浓度。所以,服药时应按照药品说明书提示的“每8小时\"或“每6小时”一次,科学合理分配服药次数。 6、如何理解药品存放“术语”?

您是否知道如何科学的保存您的药物?您知道说明书上的“密闭”“阴凉处”具体指什么吗?这些“存放术语”您不能不知道:

遮光:指用不透明的容器包装.如棕色容器或黑纸包裹的无色透明、半透明容器等。 密闭:指将容器密闭,以防止尘土及异物进入。

密封:指将容器密闭,以防风化、吸潮、挥发或异物进入。 阴凉处:指不超过20℃。

凉暗处:指避免阳光直射,不超过20℃。 冷处:指2 ~ 10℃。 常温:指10 ~ 30℃。

存放中,尽量将药品放在安全可靠的地方,不要让儿童拿到,以免其偷服、误服而发生中毒.家庭用的消毒灭蚊、灭蟑类药品,也决不能同家庭储备的药品混放,以免发生意外。 7、家庭储存药品需注意哪些问题?

① 对丢失了原包装的零散药品要装入药袋,贴上标签,写清楚药名、含量、用途、用法、用量、有效期限以及注意事项,儿童用药剂量也要写清楚;

② 小药箱中应严禁混入家庭成员过敏的药品.不同的药品不要使用同一药瓶和容器,以免相互污染或拿错药。内服药和外用药分开存放,分别标识清楚,不要混在一起,以免误拿误用。家中如有小孩,应注意加锁,或放在高处,以免小孩误服.

③ 备用药应放在干燥、通风、阴凉处保存,应避光、避湿、避热.应该定期检查药品质量,一般每三个月检查一次,如外观发生变化,或超过有效期就不能使用。 8、药品的用法是如何确定的?

药物用法是指药物各种剂型以不同的给药途经应用到人体的方法,包括口服、注射(皮下、肌肉、动脉、静脉、鞘内、静滴)、滴入、吸入、透入、置入、灌肠和局部给药(含漱、洗涤、湿敷、涂敷、喷雾、直肠或阴道塞入)。药物用法的制定考虑了4个方面的因素:①药效出现的快慢;②疾病部位与病理特点;③剂型的特点;④患者的身体状况。

大多数要是以口服给予,其给药次数根据药物在人体内代谢和排泄的时间快慢(血浆半衰期)而定.大多数药是一日3次给药,在体内代谢和排泄较慢的药,可一日2次,在体内代谢和排泄更慢的药,可一日1次;

2

在体内代谢和排泄较快的药,可一日4 ~ 6次或每隔4 ~ 6小时给药1次.

药物各种剂型最适宜的服用时间,主要是考虑药的最佳吸收和发挥作用的时间;其次是避免或减少药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服用时间分为晨服、餐前、餐时、两餐中间、餐后、睡前等. 9、为什么用药前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和许多商品一样,药品说明书中对药品的用途、功能、正确使用和保管的方法、使用过程中出现特殊情况时的处理措施等做了详尽、严格的说明.任何人使用药品时都必须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否则有可能发生服用不该服用的药、没有按照要求的量服药等问题,造成对服药者的伤害,甚至使服药者的生命受到威胁。 所有的药品说明书都是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药学、医学专家们研究之后认定并批准的一个字、一个符号都不可以随便改动。药品说明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如果出现医疗纠纷,可以作为打官司的依据.所以,千万不要仅仅凭经验用药,一定要在服药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做到安全、合理地用药。 10、家庭使用抗菌药物的误区有哪些?

不少家庭都备有小药箱,但在使用抗菌药物方面存在许多误区,常见的有以下几类:

① 药越贵越好,实际上药品并不是“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的普通商品,只要用之得当,几分钱的药物也可达到药到病除的疗效;

② 随意滥用目前多见,如有很多人用抗菌药物治感冒,虽然抗菌药物能抗细菌和某些微生物,但却不能抗病毒,而感冒大多属病毒感染,随意使用只会增加副作用、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③ 许多人患病后,病情较重时尚能按时按量服药,一旦病情缓解,服药便随心所欲。要知道抗菌药物的药效依赖于有效的血药浓度,如达不到有效的血药浓度,不但不能彻底杀灭细菌,反而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④ 对于确属细菌感染的疾病,要根据引起疾病的不同菌种选择相应的药物.一些人认为只要是抗菌药物就能消炎,甚至为使疾病早日痊愈同时使用几种抗菌药物.殊不知每种抗菌药物的抗菌谱不同,用药不当,轻则达不到理想疗效或使药效降低,重则增加药物毒副作用,危及健康。

关于不良反应

1、是不是所有的药品都能引起不良反应?

是的.任何药品都可能引起不良反应,但是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不同的人对同一种药品的不良反应表现可以有很大的差别,有的人反应轻,有的人反应重;有的人是这样的反应,而有的人是那样的反应.许多人认为,只有假药、质量不合格的劣药、用药不当才会引起不良反应。事实上,许多经过严格审批、检验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的情况下,也能在一部分人身上引起不良反应。 2、中药是纯天然药物,所以就没有不良反应吗?

人们普遍认为中药及其制剂比较安全,无不良反应。但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药及其制剂的应用更加广泛,有关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年增多,中药及其制剂的安全性,特别是中药针剂的安全,已引起医药界的关注。中药及其制剂导致不良反应的机理比较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可发生在人体各个系

3

统,反应程度轻重不一,其中以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为多见。 3、什么叫药物的过敏反应?

指极少数具有过敏体质的病人,在服常用量或低于常用量的药物时,发生的一些特殊反应,轻者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皮疹、发热,重者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有生命危险。

药物致人体发生过敏反应,与药物用量没有关系,对一般人来说.即使用了中毒量也不会发生过敏反应。但是,也不是所有的药物都能引起过敏反应,最常见易致过敏反应的药物有磺胺类、痢特灵、先锋霉素类、红霉素、乙胺丁醇、氨基比林、安乃近、去痛片、丙磺舒、鲁米那等。

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如果再次使用这种药,必然会再次发生反应,而且症状会一次比一次重.为了能避免这种现象,在用药过程中,如果出现了某种药物的过敏反应,就要记住这种药物的名称,以防再次误用。对过敏体质者,使用药物时应格外小心。假如发生过敏反应,重要的措施就是立即停止用药。 4、是不是药品说明书里例举不良反应多的药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就高?

不能这样认为。目前,国际上对于药品使用说明书中的不良反应部分,其详细情况写到什么程度,还没有具体的规定.有的说明书中对该药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写得很少,但实际发生的不一定少。一个负责任的厂家,应该充分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把产品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详细地告诉用药者,这样也可以避免一些消费者的投诉。

5、为什么药品的不良反应不可预测?

药品不良反应的诱发因素有非药品因素和药品因素两类。前者包括年龄、性别、遗传、感应性、疾病等;后者包括药品的毒副作用、药品的相互作用以及赋形剂的影响等.因此,同一药品的不良反应,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别、不同的种族、不同的感应性、不同适应性、不同共存疾病的病人中可能表现不尽相同,再加上药物及其制剂中赋形剂的影响,问题更为复杂,这就是药品不良反应不可预测的原因。 6、患者发现可疑药品不良反应应该怎么办?

患者发现可疑的药品不良反应,首先要停止服用可疑的药品,并向医药专业人员咨询。可疑症状如确属药品不良反应,今后慎重服用该种药品,如果不良反应十分严重应避免再服用同样的药物.药品不良反应的治疗原则和其他常见病、多发病一致,但是药品不良反应的治疗必须及时停用可疑的药品,及时使用有助于药物从体内排出、保护有关脏器功能的其他药品。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管理办法》的规定,个人发现药品的可疑不良反应,可以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

7、如何减少和预防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药品不良反应有些是很难避免的,有些是可以避免的,用药时注意下述几点可预防或减少不良反应。

① 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并注意发现不良反应的早期症状,以便及时处理. ② 用药品种要合理,尽量减少合并用药的数量,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 ③ 按剂量服药,不可随便增减剂量。严格控制给药间隔、疗程,防止蓄积性中毒。 ④ 有些新药的不良反应仍不是很确定,在可选择的情况下,应尽量使用疗效确切的老药。

4

⑤ 在家用药时间不宜过长,最好定期请医师或药师指导.

⑥ 医生开药时,有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药物过敏史、药物不良反应史或过敏体质的患者应预先声明。如果用药期间出现异样反应,最好及时停药,并告知医生。

⑦ 孕妇用药应特别慎重,尤其是妊娠头3个月应尽量避免使用药物,若用药不当有可能引起胎儿畸形。

⑧ 由于一些药物可经乳汁进入婴儿体内而引起不良反应,故对哺乳妇女用药应慎重选择。 ⑨ 应用对器官功能有损害的药物时,须按规定检查器官功能。

⑩ 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应立即对症治疗,并看情况采取停用、减量或继续治疗的措施.

药品不良反应的预防是一个关系全社会的系统工程。首先,政府部门应该重视这个工作,起草有关法规,设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给予各方面必要的支持,及时发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其次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应设立相应的部门,认真地收集、报告药品不良反应病例.广播电台、电视、报刊、杂志应该经常宣传普及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的知识。最后医药院校应该对学生加强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的教育,消费者也应该努力学习一些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的知识,提高这方面的自我保护能力。

8、什么是药物的耳毒性?

除了先天性发育不全外,导致患者听力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不合理地使用药物.某些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损伤人的第八对脑神经——听神经,或者影响内耳前庭和耳蜗的功能,从而引起耳鸣、耳饱满感、听力障碍,并且伴有眩晕、恶心、平衡失调等症状,被称为药物的耳聋性. 9、如何预防药物的耳毒性?

药物的耳毒性通常与家族遗传、个体差异明显有关,所以有此类家族史和病史的患者不宜使用耳毒性药物.药物的耳毒性对孕妇、儿童、老年人、体弱及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危害性更为显著,这类患者应避免使用此类药物。因病情必须使用耳毒性药物时,服药前应当咨询医生和药师,或者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中药物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的相关内容,详细了解并认真观察药物耳毒性的反应;用药后一旦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听力减弱时立即停药,并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药物的耳毒性常发生于用药时间长、剂量大的患者,因此使用此类药物时需严格控制好用药剂量和疗程。合用药物时警惕药物的不良相互作用,严格禁止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耳毒性药物。例如:红霉素和阿司匹林单独应用时耳毒性均不明显,但合用时耳毒性增强。 10、“药物肝”指什么?

药物导致的肝脏损害,俗称“药物肝”。由于药物的广泛使用,“药物肝\"的发病率也与日俱增。可导致“药物肝\"的药物多达600多种,几乎涉及各类药物,尤其是肝功已受损害的患者更易发生。“药物肝\"的临床表现各异。轻度肝细胞损害时,一般不出现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检查肝功时,可仅见血清谷丙转氨酶或谷草转氨酶轻度升高。中度损害时,出现肝功衰竭,昏迷,死亡率达10% ~ 30%.胆汁郁积型肝损害,可出现明显黄疸,皮肤瘙痒,血清碱性磷酸酶和胆固醇明显升高.反复损害肝细胞时,可致肝硬化,晚期可出

5

现腹水、上消化道出血等.

关于服药注意事项

1、饮酒对药物作用有什么影响?

乙醇,是酒中的主要成分。酒饮料中乙醇的含量最高可达到67%。乙醇是许多药物代谢酶的诱导剂,可以加速一些药物在人体内的消除。当少量多次饮酒时,由于药酶的活性增加,能使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安乃近、华法林等药物的代谢加速,从体内的消除加快,使药效降低。但长期大量饮酒时,肝脏功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损害,使肝药酶活性明显降低,致上诉药物的代谢减慢,半衰期延长,药物作用和不良反应增强,甚至出现药物中毒.若是长期饮酒,不良反应将更严重.糖尿病患者长期饮酒,甚至可引起中毒精神损伤。

另外,少量饮酒也可以使消化道血管扩张,增加药物的吸收,从而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在服用药物的过程中饮酒,许多药物也能加重乙醇对身体的损害。如雷尼替丁能减少胃液的分泌,加重乙醇引起的胃黏膜损害.使用甲硝唑、呋喃唑酮、头孢哌酮等期间饮酒,可发生双硫醒样反应,表现为面部潮红、心动过速、恶心、呕吐、腹痛、头痛等。原因是这些药物抑制了乙醇的分解,使其代谢过程的中间产物乙醛降解受阻。 2、服用哪些药物时不宜吸烟?

很多人都知道,服药要忌口,包括忌食生冷、辛辣、油腻的食物,忌酒,但是不知道还应忌烟。 实际上,服药期间吸烟会影响药效。如在服药后半小时内吸烟,药物到达血液的有效成分只有1.2%~1。8%,而不吸烟者,药物到达血液的有效成分可达21%~24%。这是因为烟碱可增加肝脏酶的活性,从而加速药物的降解,使血液中药物有效成分降低。服用下列药物者时吸烟,危害尤为明显。

① 茶碱:茶碱的作用是扩张气管,由于吸烟令气管未能扩张,会增加患者窒息机会.以治疗哮喘和肺病的茶碱为例,吸烟会使它的药效减半,医生要加倍用药才达到所需效果,但是,药量加倍,毒副作用无疑也会加大。

② 安眠药:如吸烟者服用安眠药地西泮(安定)、氯氮卓(利眠宁时,其血浆浓度和疗效均降低。 ③ 胰岛素:吸烟可促使儿茶酚胺释放,减少皮肤对胰岛素的吸收,降低胰岛素的作用。对于使用胰岛素的吸烟者,想要把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往往需要增加15%~30%的胰岛素。

④ 抗心律不齐的药物:吸烟会刺激肝脏酵素,药物会被肝脏快速清除,药效时间缩短,可以令心跳过速,导致病情迁延缠绵.同样,对于用来治高血压、心绞痛等的一种抑制剂药物,吸烟刺激肝脏酵素,使血清浓度减少一半,药效也会打折。

⑤ 避孕药:服用含雌激素的口服避孕药的妇女,因烟草使血清内的高密度蛋白水平较低,会增加血管栓塞的机会,易诱发心肌梗塞。

由于吸烟已成为烟民的普遍性顽症,欲想戒烟恐怕十分艰难,因此,临床上医生一般对以往病史、药物过敏等问得较多,而很少有医生提醒服药应忌烟。也有的病人虽然得到医生的忠告,但是不以为然,无视吸烟会降低药效的后果.有关专家告诫:为了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在服药期间,即使不能戒烟,

6

也应该控制吸烟,尤其是在服药前后1小时内尽量不要吸烟。 3、哪类患者及吃哪些药物时不宜饮咖啡?

① 咖啡中成分是咖啡因,可提高人体的灵敏度,加速新陈代谢,改善精神状态,促进消化功能.但咖啡因易与人体内游离的钙结合,随后以结合物由尿液中排出体外,因此,长期饮用会致缺钙,诱发骨质疏松症.

② 过量饮用咖啡,可致人体过度兴奋张、失眠、心悸、目眩、四肢颤抖等;对长期饮用者一旦停饮,容易出现大脑高度抑制,表现为血压下降、头痛、狂躁、抑郁等。

③ 咖啡因易与维生素B1结合,引起维生素B缺乏症.

④ 咖啡可刺激胃液和胃酸的分泌,对有胃溃疡或胃酸过多的人不宜饮用。

⑤ 咖啡可兴奋中枢神经,可拮抗中枢镇静药、助眠药的作用,患有失眠、烦躁、高血压者不宜长期饮用。且过量饮用咖啡,也使抗感染药物的血浆浓度降低. 4、吃哪些药时不能喝茶?

茶叶中含有大量的鞣酸、咖啡因、儿茶酚、茶碱,其中鞣酸能与多种含金属离子药如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铁(硫酸亚铁、乳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琥珀酸亚铁)、钻(氯化钴、维生素B12)、铋(乐得胃、迪乐)、铝(氢氧化铝、硫糖铝)结合而发生沉淀,从而影响药品的吸收。

茶叶中的鞣酸,能与胃蛋白酶、胰酶、淀粉酶、乳酶生中的蛋白结合,使酶或益生菌失去活性,减弱助消化药效。鞣酸与四环素(胍甲环素、米诺环素、多西环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相结合而影响抗菌活性:反之四环素、大环内酯抗生素同时也可抑制茶碱的代谢,增加茶碱的毒性,常致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因此服用上述两类抗生素时不宜饮茶。另外,鞣酸也可与生物碱(麻黄素、硫酸阿托品、可待因、奎宁),苷类(洋地黄、地高辛、人参、黄芩)相互结合而形成沉淀。

茶叶中的咖啡因与助眠药(苯巴比妥、司可巴比妥、佐匹克隆、地西泮、硝西泮、水合氯醛)的作用相拮抗;服用抗结核药利福平时不可喝茶,以免妨碍其吸收;茶叶中的茶碱可降低阿司匹林的镇痛作用。

浓茶中的咖啡因和茶碱能兴奋中枢神经,加快心率,不但加重心脏负担,且易引起失眠,与抗心律失常药的作用相悖。

5、宜在清晨服用的药物有哪些?

① 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强的松)、泼尼松龙(强的松龙)、倍他米松、地塞米松(氟美松)等,因为人体内激素的分泌高峰出现在晨7~8时,此时服用可避免药对激素分泌的反射性抑制作用,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的抑制较轻,可减少不良反应.

② 降压药:血压在早晨和下午各出现一次高峰,因此为有效控制血压,如每日仅服一次的长效降压药如氨氯地平(络活喜)、依那普利(悦宁定)、贝那普利(络汀新)、拉西地平(乐息平)、氯沙坦(科素亚)、缬沙坦(代文)、索他洛尔(施泰可)、复方降压平(北京降压0号)宜在早7时左右服;每日服两次的宜在下午4时再补充一次。

7

③ 抗抑郁药:抑郁的症状如忧郁、焦虑、猜疑等表现为晨重晚轻,因此氟西汀(百优解)、帕罗西汀(赛乐特)、瑞波西汀、氟伏沙明宜晨服。

④ 利尿药:如呋塞米(速尿)、螺内酯(安体舒通)等,为避免夜间多次起床,影响睡眠和休息,宜晨服。

⑤ 驱虫药:四氯乙烯、甲硝唑、槟榔、南瓜子宜空腹晨服,以迅速进入肠道,并保持高浓度。阿苯达唑(史克肠虫清)、甲苯咪唑(安乐士)、哌嗪(驱蛔灵)、双羟萘酸噻嘧啶(抗虫灵)宜空腹服用,可减少人对药物的吸收,增加药物与虫体的直接接触,增强疗效.

⑥ 泻药:硫酸镁盐类泻药晨服可迅速在肠道发挥作用,服后5小时致泻. 6、哪些药物宜餐前服用?

宜餐前(餐前30~60分钟)服用的药品——①胃粘膜保护剂,餐前服药物可充分附着于胃壁,形成一层保护屏障. ②促进胃动力药宜餐前服,以利于促进胃肠蠕动和胃排空,帮助消化。 ③降糖药每日服一次时,宜早餐前即服;而每日服2~3次时,宜餐前30分钟左右服,能较好发挥降糖作用。 ④抗菌药物应餐前服,因与食物同服可延迟药物的吸收。 ⑤抗骨质疏松药须早晨空腹服药,服后至少30分钟内不宜进食,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 7、哪些药物宜于餐中或进食时服用?

① 抗糖尿病药二甲双肌、阿卡波糖、格列美脉宜餐中服。阿卡波糖应随第一口餐吞服,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格列美脉于第一次就餐时服。瑞格列奈宜进餐时服用,不进餐不用。

② 抗麻风病药氯法齐明与食物和牛奶同服,可增加吸收。

③ 抗真菌药灰黄霉素难溶于水,与脂肪餐同服后,可促进胆汁的分泌,促使微粒型粉末的溶解,便于人体吸收,可提高血浆浓度近2 倍。酮康唑、伊曲康哩与食物同服,可减少恶心、呕吐反应并促进吸收。

④ 助消化药乳酶生、酵母、胰酶、淀粉酶宜在餐中吃,一是与食物混在一起以发挥酶的助消化作用,二是避免被胃液中的酸破坏。

⑤ 下丘脑垂体激素甲磺酸澳隐亭于进餐中或餐后服用,可减少不良反应。

⑥ 非街体抗炎药舒林酸与食物同服,可使镇痛的作用持久。毗罗昔康、依索昔康、氯诺昔康、美洛昔康、奥沙普嗓与餐同服,可减少胃勃膜出血。叫噪美辛、阿西美辛、依托度酸等于餐后或与食物同服,可减少发生不良反应概率。

⑦ 抗骨性关节炎药硫酸氨基葡萄糖(萄力)最好于进餐时服用,可减少短暂的胃肠不适。 ⑧ 治疗胆结石和胆囊炎药熊脱氧胆酸于早、晚进餐时服用,可减少胆汁胆固醇的分泌,有利于结石中胆固醇的溶解。

⑨ 抗血小板药噬氯匹定宜于进餐时服用,可提高生物利用度并减轻胃肠道不良反应.

⑩ 抗心力衰竭药卡维地洛治疗充血性心衰者必须餐时服用,以减缓吸收,降低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11 减肥药奥利司他可减少食物中脂肪的吸收,随进餐时服用,可减少脂肪的吸收率。

8

12 治疗震颤麻痹药司来吉兰应在进早餐、午餐服用,以减轻可能出现的恶心、失眠等副作用. 13 生物靶向抗肿瘤药甲磺酸依马替尼与餐和大量水同服可减少对消化道刺激。 8、哪些药宜餐后服用?

① 非甾体抗炎药包括阿司匹林、二氟尼柳、贝诺醋、对乙酞氨基酚(百服宁)、叫噪美辛(消炎痛)、布洛芬(芬必得)等,为减少对胃肠的刺激,大多数应于餐后服,惟有塞来昔布(西乐葆)和罗非昔布(万络)除外,食物可延缓其吸收.

② 维生素维生素BZ 伴随食物缓慢进入小肠,以利于吸收。

③ 组胺H2受体阻断剂西咪替丁(泰胃美)、雷尼替丁(善{胃得)等于餐后服比餐前服效果为佳,这是因为餐后胃排空延迟,有更多的抗酸和缓冲作用时间。

④ 利尿药氢氯唆嗦(双氢克尿塞)、螺内醋(安体舒通)与食物包裹在一起,可增加生物利用度. ⑤ 头抱菌素头抱吠辛酷于餐后服用,可提高血药浓度,减少艳不良反应。 9、哪些药宜睡前服用?

① 催眠药:各种催眠药的起效时间有快、慢之分,水合氯醛、咪哒唑仑、艾司唑仑(舒乐安定)、地西泮(安定)、硝西泮、苯巴比妥(鲁米那)分别在服药后10分钟、15分钟、25分钟、40分钟、45分钟或60分钟起效,失眠者可择时选用,服后安然入睡.

② 平喘药:哮喘多在凌晨发作,睡前服用沙丁胺醇、氨茶碱,止喘效果更好。

③ 血脂调节药:包括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提倡睡前服用,因为肝脏合成脂肪峰期多在夜间,晚餐后服药有助于提高疗效.阿托伐他汀(立普妥)每日用量可在1天内的任何时候1次服用,并不受进餐影响.

④ 抗过敏药:苯海拉明、异丙嗪(非那根)、氯苯那敏(扑尔敏)、酮替芬、赛庚啶等服用后易出现嗜睡、困乏和注意力不集中,睡前服用安全并有助于睡眠。

⑤ 钙磷代谢调节药:依降钙素、鲑鱼降钙素于睡前服用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

⑥ 缓泻药:酚酞(果导)、比沙可啶、液体石蜡等服用约12小时排便,于次日晨起泻下. 10、哪些药品不宜用热水送服?

① 助消化药:如复方消化酶胶囊、淀粉酶、多酶片、乳酶生、酵母片等,此类药中多是酶、活性蛋白或益生菌,受热后即凝固变性而失去作用,达不到助消化的目的。

② 维生素类:维生素中的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性质不稳定,受热后易还原破坏而失去药效。

③ 止咳糖浆类:此类糖浆为复方制剂,若用热水冲服,会稀释糖浆,降低粘稠度,不能在呼吸道形成一种保护性的“薄膜”,影响疗效。

关于特殊人群

1、儿童用药应该注意什么?

儿童处在生长发育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许多脏器发育尚不完善,肝、肾的解毒和排毒功能以及

9

血脑屏障的作用也不健全。所以,用药一定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特别是要注意下面“四忌”。

一忌滥用维生素.不要以为孩子吃了维生素有益无害.其实吃多了并不好,如维生素A、维生素D,吃多了会出现厌食、发热、烦躁、哭闹、肝肿大及肾脏损害.维生素C用处虽多,但大量服用也会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以及出现药物中毒。

二忌滥用抗生素。不要孩子一生病,就不管什么原因就使用氯霉素、链霉素.如果长期使用链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会对听神经造成影响,引起眩晕、耳鸣,甚至耳聋.使用氯霉素可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8岁内的孩子,特别是新生儿,服用四环素、土霉素容易引起牙齿变黄,并使牙釉质发育不良,所以小儿不用四环素、土霉素。

三忌滥用解热止痛药。儿童发热的原因很复杂,也许是普通感冒、扁桃体发炎,也可能是麻疹、肺炎、脑膜炎等严重疾病。在没有查出病因前,滥用解热止痛药,会掩盖病情,妨碍正确诊断,耽误治疗.特别是幼儿高热时,如果使用解热止痛药不当,还会引起出汗增多、体温突然下降而发生虚脱。

四忌滥用丙种球蛋白。有人把丙种球蛋白当成补药,其实丙种球蛋白主要作用是预防麻疹、甲型肝炎、腮腺炎和脊髓灰质炎。对其他传染病的防治效果不可靠。由于丙种球蛋白是用人血或胎盘血制成,滥用可能出现荨麻疹等副作用,所以不能把它当成不要滥用。 2、婴幼儿用药剂量的计算有几种方法? 婴幼儿用药剂量的计算方法常用的有3种.

(1)按年龄计算法,即根据年龄来计算药物的剂量。 婴儿药物剂量 =(月龄×成人量)÷ 150 小儿药物剂量 =(年龄×成人量)÷(年龄 + 12)

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中,规定了婴幼儿剂量折算表,也可以参考。

小儿用药剂量折算表

年龄 初生 ~ 1个月 1个月 ~ 6个月 6个月 ~ 1岁 1岁 ~ 2岁 2岁 ~ 4岁 4岁 ~ 6岁 6岁 ~ 9岁 9岁 ~ 14岁 14岁 ~ 18岁

(2)按体重计算法

① 若已知儿童的每千克体重剂量,直接乘以体重即可得1日或1次剂量。如口服氨苄西林,剂量表明为1日20 ~ 80mg / kg,分4次服用,假如儿童体重为15kg,则:(20 ~ 80)×15 = 300 ~ 1200mg ,分成4次,即为1次75 ~300mg。

② 如不知儿童的每千克体重剂量,可按下式计算。 小儿剂量 = 成人剂量 ÷ 成人体重(60kg)× 小儿体重(kg)

10

剂量(相当于成人剂量的若干份)

成人剂量的1/18 ~ 1/14 成人剂量的1/14 ~ 1/7 成人剂量的1/7 ~ 1/5 成人剂量的1/5 ~ 1/4 成人剂量的1/4 ~ 1/3 成人剂量的1/3 ~ 2/5 成人剂量的2/5 ~ 1/2 成人剂量的1/2 ~ 2/3 成人剂量的2/3 ~ 全量

如不清楚儿童的体重是多少,可按下列计算公式得出. 1 ~ 6个月小儿体重(kg)= 月龄×0。6 + 3 7 ~ 12个月小儿体重(kg)= 月龄×0。5 + 3 1 ~ 10岁小儿体重(kg)= 年龄×2 + 8

如所得结果不是整数,为便于服药可稍微调整.用体重计算年长儿童的剂量时,应避免剂量过大,选用剂量的下限.反之,对婴幼儿可选择剂量的上限以防药量偏低。

(3)按体表面积计算法:本法最为合理,适用于各个年龄阶段,包括新生儿及成人,即不论任何年龄,其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剂量是相同的。对某些特殊的治疗药,如抗肿瘤药、激素应以体表面积计算。

① 若已知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剂量,直接乘以个人的体表面积即可。 ② 若不知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剂量,可按下式计算。

小儿剂量 = 成人剂量÷成人体表面积(1。73m2)×小儿体表面积(m2) ③ 若不知道体表面积可根据体重来计算或查表折算.

小儿体表面积(m2)= 0.0061身高(cm)+ 0。0128体重(kg)- 0.1529 或体表面积(m2)= 体重(kg)0.035 + 0。1

当然,小儿用药有很多特殊性,用什么药,用多大量,用多久还是由医生决定安全些,同时避免了药物的浪费,故家中最好不要备小儿药物。 3、儿童感冒是否需要服用抗菌药物?

儿童患了病毒性感冒后一般不需要服用抗菌药物,只要加强护理,适当休息,多喝开水,给予易消化的饮食,通常会很快恢复健康。引起感冒的病原体主要是病毒。病毒的种类很多,而且十分容易发生变异。所以,儿童对感冒一般没有免疫力,体质和抵抗力较弱的儿童,反复发生感冒的可能性就更大。如果感冒合并了细菌性感染,如并发化脓性扁桃体炎、支气管或肺炎,往往病情较重,表现为高热不退、呼吸急促、咳脓痰等,这时应到医院就诊,一般需应用足量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4、药物对孕妇有什么影响? 笼统地说,药物对孕妇有以下影响:

① 引起流产或早产。 ② 可导致胎儿畸型。

③ 对孕妇本身的伤害:怀孕后孕妇体内的酶系统有一定的改变,因此对某些药物的代谢过程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有些药物可损害妇女的健康。

④ 对胎儿的不良反应:药物除对胎儿可能有致畸作用外,还可造成不良反应。如孕妇连续应用链霉素、卡那霉素、可造成胎儿听神经损害而发生耳聋;应用磺胺类药物(如复方磺胺甲噁唑)或新霉素,则有可导致胎儿黄疸;临产前应用吗啡,可使胎儿呼吸中枢麻痹,造成新生儿窒息;患高血压的孕妇应用含利血平的降压药以后,大约有10%的新生儿出现昏迷或昏睡、心动过缓、鼻粘膜充血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11

虽说许多药物对孕妇和胎儿有不良影响,但也不能说怀孕期间生了病什么药都不能用,这样就会形成养病如养虎,母子的安全危害更大.因此孕妇生病后,应及时找医生诊治,以便选择毒性小、作用明显的药物进行治疗.如因疾病治疗的需要,必须应用以上药物时,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恰当的用药时机和给药方法,必要时可终止妊娠。另外,怀孕后应格外注意饮食起居,劳逸结合,争取少生病,不吃药。 5、哺乳期妇女服药应该注意什么?

哺乳期妇女服药后,药物会通过乳汁进入新生儿体内,所以用药要特别谨慎。须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合理用药原则,否则会对宝宝的身体造成损害。

① 不可自己随意乱服药。哺乳期妇女一定要慎重使用药物.需要用药时,应向医生说明自己正在喂奶,不可自己随意乱服药。

② 不应随意中断哺乳。除了少数药物在哺乳期禁用外,其他药物在乳汁中的排泄量,很少超过哺乳期妇女用药的1% ~ 2%,这个剂量不会损害宝宝的身体。对服用安全的药,不应该中断哺乳。

③ 服药后调整哺乳时间.为了减少宝宝吸收药量,哺乳期妇女可在哺乳后马上服药,并尽可能推迟下次哺乳的时间,至少要隔4小时,是乳汁中的药物浓度达到最低。

④ 不宜服用避孕药。避孕药中含有睾丸酮、黄体酮等进入哺乳期妇女体内,会抑制泌乳素生成,使乳汁分泌量下降.而且,避孕药中的有效成分会随着乳汁进入宝宝体内,使男婴乳房变大及女婴阴道上皮增生。

⑤ 不可滥用中药。有些中药会进入乳汁中,使乳汁变黄,或有回奶作用,如大黄、炒麦芽、逍遥散、薄荷等。

6、老年人用药需要注意什么?

老年人尤其是老年病人,由于个体之间体质差异较大,脏器及各种组织功能下降程度亦不相同,再加上病情轻重各异,因而其用药必须个体化,也就是根据每个病人的年龄、体重、脏器功能(特别是肝脏和肾脏)选择确定用药品种、给药途径和剂量。

老年人还必须尽可能学一点有关合理用药的知识,准确的了解自己的病情和用药知识。了解所用药物适应症、禁忌症、最大剂量以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注意用药过程中人体对药物的反应,一旦出现毒副作用,应及时救治。要防止滥用药物和盲目投医问药。

① 剂量宜小不宜大:因老年人吸收功能下降,加上老年人肝酶活性和肾排泄能力下降。药物分解变慢,体内蓄积增加,易产生毒副反应。一般来说,从50岁开始,每增加一岁应减少成人用量的1%,60岁以上的,用药量应为成人剂量的1/3,70岁为1/4,80岁为1/5。

② 品种宜少不宜多:有些药物之间存在协同作用,有些存在对抗作用.老年人用药品种越多,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机会也越多,如阿司匹林与激素类药物同用可诱发溃疡病大出血。老年人用药应突出重点,兼顾其他,用药品种最好不超过4种.

③ 疗程宜短不宜长:老年人肾功能减退,用药越来越容易发生药物蓄积中毒,有时还可能产生耐药性。所以,老年人用药疗程应根据病情以及医嘱合理缩短。

④ 方式宜中不宜西:根据老年人代谢下降,反应迟缓的生理特点,老年人用药以中西医结合为好。传

12

统观念认为,中药比西药作用缓和,副作用少,老年人使用中药治疗更安全一些。 7、为什么有的老年人持续补钙却仍缺钙?

生活中有的老年人连续几年服用补钙剂,但在检查骨密度时,医生还是说骨质疏松,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① 补钙剂量小:目前,我过生产的钙制剂,大多数按照钙盐标明剂量,而钙盐量与含钙量相差很大,如乳酸钙8g只含钙量1g,钙的剂量必须按含钙量多少来补,一般每日应为600mg.

② 钙磷比例失调:在正常情况下,钙与磷在骨中的比例为1:0。6,钙磷比例不合适,就会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老年人由于对鱼、肉、蛋、动物肝脏等富含磷的食物有恐惧心理,摄入不足,尽管补充了足够的钙,但由于没有足够的磷,钙沉积并无明显增加.鲜牛奶之所以对预防骨质疏松有效果,就是因为牛奶中钙磷比例适当,能达到钙、磷双补的作用。

③ 激素缺乏:有许多激素可促进钙的吸收,最主要的是活性维生素D。老年人维生素D缺乏,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所以在补钙的同时,需补充维生素D。

④ 食物成分不当:如果在补钙的同时,摄入过多含草酸、鞣酸的食物(如菠菜)和含脂肪酸的食物(主要指猪油和肥肉),这些物质就会和钙结合,影响身体对钙的吸收。

⑤ 运动量少,在补钙的同时坚持运动才能增加钙的吸收、利用,并维持骨组织的稳定,老年人如果运动不足,就会加快骨的退行性病变。 8、哪些中药孕妇不宜使用?

中药并非都是绝对安全的,特别是各味中药相互配伍以后产生的作用差异较大,有的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因此在怀孕最初3个月内,孕妇除慎用西药外,亦应慎用部分中药,以免造成畸胎或导致早产、流产。

①大热大毒药物:如生南星、朱砂、雄黄、大戟、附子、商陆、斑蝥、蜈蚣等,中药雄黄已肯定有致畸胎作用,孕妇应绝对禁止内服。朱砂含有可渗性汞盐(即水银),可在孕妇体内蓄积,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耳聋、斜视、智力低下等。

②活血化瘀药物:如桃仁、红花、枳实、蒲黄、益母草、当归、水蛭、穿山甲、乳香、没药等,可使孕妇血液循环加快,具有刺激子宫、反射性引起子宫强烈收缩的作用,导致胎儿宫内缺血缺氧,使胎儿发育不良及产生各种畸形,甚至引起流产、早产和死胎。

③滑利泻下药物:如滑石、木通、牵牛子、冬葵子、薏苡仁(根)、巴豆、芫花、大戟、甘遂等,多有通气、利尿、下泻的作用,可通过刺激肠道及消化系统、兴奋子宫并引起反射性收缩,使胎儿着床不稳而导致早产、流产。

④芳香走窜药物:如丁香、降香、麝香等,可通过神经系统引起子宫收缩,容易导致胎儿早产或流产。不少人工流产或引产药物中,麝香均为其中的主要成分之一.

同时应当注意中成药配方中是否含有上述各类中药,对已注明有孕妇禁用或慎用的中成要,应避免服用。

9、为什么中老年妇女不可随意补充雌激素?

13

中老年妇女补充雌激素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使用雌激素之前,首先要到医院进行一系列检查,医生会询问既往病史与家族病史,过去有过肿瘤、糖尿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及肝肾功能不全者应该慎用,因为服用雌激素会加大肝、肾的工作负担,而且会使已萎缩的子宫肌瘤重新生长。医生还要对需补充雌激素者进行内分泌水平检测,只有这样才能安全、有效地用药,不但发挥治疗作用,也能减少不良反应。 10、痛风患者禁用的药物有哪些?

有些药可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排泄,导致尿酸在体内蓄积,对患有痛风者禁用。

① 利尿剂 氢氯噻嗪、氯噻酮、乙酰唑胺、呋塞米、依他尼酸可干扰肾小管对尿酸的排泄,导致血尿酸

升高,诱发痛风的发作。

② 非甾体抗炎药 阿司匹林、保泰松等可竞争性干扰尿酸排泄.

③ 内分泌激素 亮丙瑞林可使血尿酸增加,环孢素、胰岛素偶见引起高尿酸血症。 ④ 抗结核药 异烟肼、吡嗪酰胺、环丝氨酸、乙胺丁醇可致尿酸升高,关节肿痛。

⑤ 抗肿瘤药 巯嘌呤为尿酸的前体,服用后可出现高尿酸血症,多见于治疗初期,严重可发生尿酸性肾

病。

⑥ 维生素 烟酸、烟酰胺参与嘌呤的代谢,偶尔大剂量服用可致高血糖和高尿酸.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