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目的论视角下的旅游景点对联英译研究——以南岳衡山为例

目的论视角下的旅游景点对联英译研究——以南岳衡山为例

2022-03-23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第25卷第5期 长春大学学报 Vo1.25 No.5 Mav 2015 2015年5月 J0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目的论视角下的旅游景点对联英译研究 ——以南岳衡山为例 袁慧,王建辉 (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长沙410128) 摘 要:对联是我国独特的文化瑰宝。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典籍英译作品备受关注,但对联英译的研究却屡屡受限。湖南旅 游景点各类名联诗作众多,不仅使其声名远播,也折射出湖湘文化及其精髓。文章选取南岳衡山景点中具有代表性的对联进行 分析,在目的论框架下,探讨其中部分对联的英译,旨在推动湖湘文化的外宣研究,促进其旅游业的发展。 关键词:目的论;旅游景点;南岳衡山;对联;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907(2015)05—0042—04 旅游业是全方位、多功能的朝阳产业。随着经 济持续增长,我国的旅游业得到发展,但地区呈现 出不均衡发展态势,旅游流东部强、中西部弱的特 点。只有丰富旅游产品,满足不同的旅游需求,才 能推动中西部的经济崛起。湖南有着壮美秀丽的山 川和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遍布三湘,不 仅是中国对联文化的渊薮,而且逐渐成为了中外游 客向往的旅游胜地。 对联作为一种有着自然风情底蕴的历史文化景 统计了2000--2014年的对联英译研究文献,发现这 些研究大多集中于中国诗词典籍作品中,偶尔散见 于一些名著名篇的英译之中。比较典型的有《红楼 梦》中对联英译本的研究。旅游景点虽不乏众多对 联,但只有少部分学者研究旅游景点的对联英译, 如余德泉但】、黄光文 等人的研究大多是从比较文 学、等效原则、审美角度、可译性、语用学等视角 来分析对联的英译。但从目的功能视角来分析景点 对联的翻译研究不多。本文拟对极具地域特色的南 岳衡山景点对联英译进行分析研究,以期让更多的 学者关注对联英译研究,重视中国对联文化的外宣 与传播。 观,往往需要游客用心去体悟,才能引起心理上的 共鸣,从而获得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但外国游 客由于文化的差异,他们难以领会对联的内涵与哲 理。如果能将旅游名胜景点的对联进行翻译,不仅 能引导游客领会风景之精粹,名胜之掌故,而且让 游客体会到湖湘人文景观之美和独具特色的文化气 息。 1理论基础 目的论是德国学者汉斯-费米尔在1978年提 出的。它是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内容,不仅摆脱了 “对联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学文化形式,对联 的英译自然成为了文学翻译的一部分,构成了文化 以原语为中心功能等值论的束缚,并从交际角度提 出了以文本目的为翻译活动的第一准则的新理论。 翻译功能目的论认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 传播的重要方面。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促进东西方 文化融合、保持中国固有的文化身份来说,对联英 译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1]。 以往对联研究多为内部研究,即研究对联本身 的特点、结构、种类、发展、用途、创作规律,而 对对联的文化性质、文化价值、文化功能等方面关 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可见,翻译目的论的最高 准则是目的法则,除了目的法则还有其他两个:忠 实法则和连贯法则。忠实法则是根据译文的目的和 译者对原文的理解来决定原文忠实的程度和形式, 而连贯法则是使译文有可读性,让受众理解译文, 就是使译文在目的语文化及交际环境中有意义。这 两个法则都须服从于目的法则。因此,在翻译过程 注较少,对对联的翻译研究则关注得更少了。笔者 收稿日期:2015—0l—l6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WLH30) 作者简介:袁慧(1988--),女,湖南长沙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翻译理论研究与实践;王建辉(1965一),男,湖南益阳 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翻译理论研究与实践。 第5期 袁慧,等:目的论视角下的旅游景点对联英译研究——以南岳衡山为例 43 中,译者须结合翻译的目的和译文读者的特殊情 况,使译文在目的语环境中具有某种功能。 不同的对联所发挥的作用、达到的目的和功能 也各有所异。例如,旅游名胜的写景状物联是以描 绘自然界的山川美景、发掘山水精妙、能够令名胜 风景生色、点示事物玄妙、给人艺术化感觉和智慧 的启迪为主的对联,所以具有审美功能。对联与名 胜互相映衬,融为一体,给风景名胜带来生气,带 来人文的气息,带来艺术的氛围,增加人们的审美 享受。正如吴恭亨在《对联话》中称“山川祠庙, 非借文人之题咏,即名胜亦黯然寡色”,“江山之 奇,借文字而益显”,道出了名胜联产生的原因。 而对名胜景点的美感捕捉的这种审美过程能够起到 良好的导游、兴游的作用。在宗教寺庙对联中大多 具有教谕功能,主要是劝诱世人要积德行善、慈悲 善念、清心寡欲,抑或是警世,抑或是抑恶扬善, 抑或是隐喻嘲讽,亦或是讲修生养性之道,游客读 完之后有领悟人生、明辨方向的作用。 在名胜、寺庙祠堂里除了名人大家的书法、篆 刻外,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具有记事写史兼抒情言 志功能的对联。这些对联记载了历史典故、历史事 实以及历史人物,通过这些对联可以了解到很多历 史知识、传统文化以及作联人的情感。因此,翻译 的目的论对对联英译有极大的指导性价值。该文以 南岳衡山对联为例,提出若干翻译策略,以期能够 更好地应用于对联翻译实践。 2南岳衡山的对联简介 南岳衡山是中国的五岳之一,素以“南岳四 绝”“五岳独秀”闻名于天下,不仅有幽美的自然 风光,更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是世人神往的文明奥 区和佛教圣地。古往今来,有历代前贤名哲、禅宗 羽流、骚人墨客游经到此,留下了大量的诗、词、 游记和对联。纵观南岳现存的对联,从分类上说是 属于名胜联,其内容多描写了名胜景区的自然风光 和人文历史,兼有抒发文人墨客自身怀抱。因为名 山大川多祠庙,宣传佛道宗教知识也是南岳衡山名 胜联的内容之一。 根据对联描写的内容特点来看,南岳衡山的 对联主要分为阐释宣扬佛道和描绘衡山风光美景两 大主题。前一大类对联亦可再细分为三类:第一类 是景禅联,即既写佛寺风光,又表达某种佛理的对 联;第二类是佛理联,即宣扬佛教教义,介绍佛学 常识;第三类是昭示佛法广大。南岳是我国少有的 一处佛道共处的名山,它的宗教文化独具特色,佛 道共融一庙,因此,以寺庙道观的对联居多。后一 大类是描绘衡山美景,也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并且 还流传下来不少佳作。 3南岳衡山对联英译分析 目的论视角下的翻译观认为,整个翻译过程, 都是由翻译行为所达到的目的决定的。因此,在翻 译南岳衡山的楹联时,译者要以译文预期功能为目 的,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下面将对具有代表性的 6幅对联佳作进行英译分析。 (1)万斛珠玑辉梵宇,一襟星斗焕经 台。 此联为祥光峰下藏经殿的对联,取名为藏经殿 是因明太祖朱元璋赏赐一部大藏经存于寺内。藏经 殿内外景色秀丽,称得上“南岳四绝”之一。上联 中的“珠玑”被暗喻为佛经,比喻优美的文辞,联 语作者把一部普通的大藏经比喻成了万斛珠玑,夸 张地运用“万斛”来说明有无可估量的精神财富藏 于寺内。下联写藏经殿的美景,作者化大为小,把 满天的星斗以一襟容之。“一襟星斗”又与上联的 “万斛珠玑”互相对应,突出佛法的广大。在翻译 此对联时,应考虑东西文化差异导致的外国游客理 解上的障碍,要让外来游客明白该对联是将佛理寓 于景物描写之中,以及表达了对藏经殿周围美景的 赞美之情。要想使此联的意思表达清晰、通畅,又 满足读者需要,可采用意译法。因修饰语“万斛” 和“一襟”过于抽象,如果被翻译出来,对译文的 表达连贯I生破坏较大,对读者理解原文的益处会很 小,故采用省译法,把“万斛珠玑”和“一襟星 斗”分别译成“Buddhist sutras”和“All stars”之 后,游客一看便知。试译如下: Buddhist sutras were enshrined in temple; All stars illuminated lectern at night. (2)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地法 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此联为玄都观三清殿神龛两侧楹柱上的对联。 上下联均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章句,宣传道家的 基本思想教义。上联出自《道德经》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意思 是: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 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 中产生。而下联出自《道德经》二十五章:‘人(法 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人是以地的 法则运行,地是以天的法则运行,天是以道的法则 运行,道是以自然为法则运行。在翻译此对联时, 长春大学学报 第25卷 古汉语中的“一”“二”“三”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数 字,应为哲学概念。古代文化的“一”应理解为统 一,可以用oneness这一抽象性表达,duality有二元 义,trinity ̄lJ有三位一体之义。与之相对应的“万 物”可译为ten thousand things或infinite number of things,要注重其中的哲学意思,不能够过多地追 求诗化和美化,因此采用直译法,排除西方文化的 特定含义,把此类表达式作为中性词放人中国哲学 范畴中,既向读者传达中国经典的道家思想精髓并 产生了跨文化的思考,又能够显现出古代哲学思想 的历史悠久 】70。试译如下: Oneness produced dualiyt.Dualiyt evolved into trinity.Trinity evolved into ten thousand things【l】. The Earth takes its law from Heaven.Heaven takes its law rfom the Tao.The law ofthe Tao is its beingwhatitis.【41 。 (3)万顷苍波澄玉鉴,一轮红日滚金 球。 此联出自南岳望日台,是宋代佛印禅师之作。 上联描写的是云海茫茫如万顷苍波,极目望去只见 青色的云浪在天空中翻滚,犹如茫茫大海,这正 是日出之时的背景;此时一轮红日从茫茫云海中涌 出,如金球般格外醒目,并渐渐扩大,染红了周围 的云海。此联气象宏伟,对仗工稳,如诗如画,较 为浅显易懂。在翻译此联时,要尽量重现当时的意 境,让游客读者能够感受到望日台Et出时的景色之 美。因此,宜采用直译的方式,保留原来的文化意 义进行显化处理,将隐含的意义明晰化,从而达到 交际目的,产生较好的语境效果。依字面试译如 下: Vast sea ofclouds likejade belt tumble ni blue sky; A red sun like gold ball was rolling up through clouds. (4)门可通天,仰观碧落星辰近;路承绝 顶,俯瞰翠微峦屿低。 此联出自南岳的南天门。上联运用仰视的角 度,夸张的手法,虚写“门可通天”的高峻。来到 这里有远离尘嚣,超然物外之感,放眼“碧落” (即苍天),仿佛手可摘到星辰。下联则写向下 看,七十二峰好似云雾中的小岛,一座座“翠微” (即峰峦)显得十分低小。一仰一俯,读起来像是 到了天地分界之处。此联对仗工丽,笔力雄健, 将南天门高旷清奇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充满了 诗情画意。在翻译此联时,可采用意译、归化的方 式,把某些带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词汇,在英译的时 候可以适当的略去,比如“碧落”“翠微”。外来 游客是不能理解其中含义的,需用浅显易懂的文字 表述出来。为了达到句子的形美、音美,上下联均 译为动词现在分词结构进行句子整合,并在句末形 成尾韵,以便更好地传达文本信息。故试译如下: Climbing gate as entry to heaven in lofty mountains I look up to all stars in syk almost close; Standing on the summit I look down at green ranges around and below in a single glnace. (5)绿竹苍松千峰雾,短丘茅舍万卷 书。 此联出自邺侯书院,书院座落在烟霞峰下, 初名为端居室,是唐代宗赐给宰相李泌的住宅。上 联以绿竹、苍松、干峰云雾勾勒出邺侯书院所在的 清幽、优美的环境;下联短丘、茅舍、万卷书,形 象地描绘了书院简陋、朴实的外观和内藏万卷书的 丰富。此联采用白描手法,直接摄像摄影,将地形 物象、山光水色移诸纸上。在翻译时,因此联结构 简单,且无深奥的文化负载词,可采用直译的方 法,把邺候书院周围的环境清晰地、最大限度地再 现出来,邺侯书院几经变迁虽已是“月残东壁旧书 堂”,但李泌的一生功勋、学问、品德仍然在过往 游人的心目中萦回。试译如下: From hill to hill green bamboos and pine cypresses were surrounded by fogs; Beside short mounds innumerable books were treasured up in cottages. (6)岳云迷客屐,山雨响松溪。 此联出自半山亭,因此处在衡山的山腰,从山 脚到祝融峰恰好一半,故得此名。《半山亭一记》 中描写此地为“林壑幽秀,院宇清虚”。上联写的 是所见,只见山峦出没于变幻莫测的云海中,似乎 是山中的云有意与游客开玩笑,要使游客迷失在云 雾中;而下联则写的是所闻,云雾隐没了清泉、白 石、佳树,只听到潺潺水声。此联的景物描写,以 动衬静,动静相生,写出了一个清幽深远的境界。 在翻译此景点对联时,要顺畅传递语义给游客,应 以文本信息接受者为中心,采取意译法,把句子作 适当的调整,形美与达意相比,应以达意为先,使 游客明白对联的本意,从而达到领会对联乐趣的目 的。试译如下: 第5期 袁慧,等:目的论视角下的旅游景点对联英译研究——以南岳衡山为例 45 Fogs make sightseers lost in Hengshan Mountain; Onlythe rippleofs ̄eamglide canbeheard. 结合。外国游客牍者通过对联翻译就能更好地了解 中国的文学和文化传统,帮助他们了解汉语的特点 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最终达到促进文化交流、从更 高层次上弘扬中国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董励.文化视角下的对联英译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 2011:11. 4结语 中国的对联是浩如烟海,灿如星辰,与景物早 已融为一体,形成了永久性的旅游文化,折射着博 大精深的华夏文明,而本文景点对联研究仅仅是中 华文化典籍英译的沧海一粟。不同旅游景点的对联 所发挥的功能,带来的别样地域文化氛围,是大相 径庭的。通过目的论视角对以上几例对联进行的英 译过程分析,译者要考虑中西思维方式、文化背景 的不同,充分考虑不同场合的对联所产生的功能与 目的,以文本为中心,选择最佳的翻译策略,准确 地传递信息和召唤读者,使译文具备可接受性,使对 联实用价值得到体现,让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完美 [2] 余德泉,惊涛.对联之对偶英译初探:从望城黑麋峰长联的 英译谈对联英译的一些问题[J].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 2002(1):100—104. [3] 黄光文.从大观楼长联的美学意蕴析对联的美学原则[J].衡 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2):91.95. [4] 王宏印.中国文化典籍英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社,2009. 责任编辑:柳克 Exploration on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ouplets in Hunan Scenic Spo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 —A Case Study of Couplets in South Mountain Hengshan YUAN Hui。WANG Jianhui (College ofForeign Languages,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128,China) Abstract:China couplets are specific treasures in Chinese culture.With the pace of globalization,China couplets,a subset of classical literary forms,draw increasingly attention and the studies on Chinese couplets are constrained by numerous limitations.Some couplets in Hunan scenic spots not only spread far and wide but also constitute the quintessence of Hunan culture.Selecting some couplets from South Mountain Hengshan,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roubles in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The research is helpful for foreign visitors to know Hunan culture more through the foreign publicity of English version couplets,and also helpful for he tpromotion of local tourism industry. Keywords:S ̄pos Theory;scenic spots;South Mountain Hengshan;Chinese couplets;translatio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