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职院校工科专业基础课教学现状的思考与对策

高职院校工科专业基础课教学现状的思考与对策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201 0 NO 29 Ohlna Education Innovat JOn Herald 科教动态 高职院校工科专业基础课教学现状的思考与对策 张娟荣’ 屈昕鹏 (1。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咸阳 71 2000;2.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西安 71 001 9) 摘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含有数理化的工科专业基础课教学属于刚性的。文章站在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制高点上,通过大量调研,提 出学生厌学,教师怨教.评估有志三大现状,分析了目前生源质量,学校办学,教师教材和学生主体诸多原因,提出办学定位个性化, 专业配置科学化.教学模式主体化,师资培训“双师化”四大对策理念。 关键词;高职教学现状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4 2 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73—9795(201 0)1 O(b)--O024--0l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 考核命题要达到95%的及格率,教师也就在 代化培养实用型、操作型的大专层次专业 复习过程中必然会针对考试题的内容进行 招生机制,解决生源质量问题。靠政策倾 斜;二是靠高职院校找准定位,实行个性化 技术人才。朝着这一培养目标,不少高职院 复习。就会出现学不学一个样的结果,必然 办学。所谓个性化办学,就是把人无我有, 校相继设置了如机电、电子、计算机、建筑 导致学生不尊重知识、不崇尚科学的怪现 人有我优的专业做大做强,做成品牌,做出 和石油化工等工科类专业。这些工科类专 象。 特色。如此就未必校校都设置计算机应用 业课程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等,教与学都 和数控专业。 属于刚性的。但是,随着高等院校的不断扩 2原因分析 3.2专业配置科学化 招,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不断下降,使工科 深入探讨以上问题,主要原因如下。 专业配置包括专业设置和课程开设。 专业基础课教学计划难以扎扎实实地完 2.1体制原因 所谓配置科学化就是要依据办学规律和市 成,教学质量存在着严重的隐患。因此,认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国家对教育体制 场需求进行专业设置和课程开设,保证二 真研究高职院校工科专业基础课教学现 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而且还在不断完善, 者协调发展。在专业设置上既要考虑社会 状,深入探讨它的内在规律和相应对策,对 但是对职业教育的足够重视,还是近年来 市场的需求,又要考虑学校自身具备的资 于保证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就显得 的事情。一是与职业教育发达的德国、美国 源配置;在课程开设上,既要考虑专业所对 十分迫切而重要。 相比,我国还不具备初一中一高系统化职 应的职业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又要考虑 业教育,全民的职教意识也不到位。二是招 “专才”和“通才”的结合。 1教学现状 生一直推行按分数、按批次录生“一贯制”。 3.3教学模式主体化 笔者从事近5年的高职工科专业基础 高职院校的生源来自干普通高校招生录取 高职院校组织教学的原则是坚持“以 课教学,同时对有关院校的建筑工程专业 的最后一个档次 学生报考高职院校也是 能力为本位”。以能力为本位,要求教学模 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400名学生,在学习的 不得已而为之,并非完全出于爱好和志愿。 式必须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 兴趣、态度、方法、习惯等方面做过一次问 几此种种,势必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心 心”转变;要求教学方法必须实行分类教学 卷调查。从调查结果看,目前高职院校工科 理不适,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准备严重 和因材施教。学校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 专业基础课教学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不足。 个性、爱好、特长和文化基础选择专业,可 1.1学有倦意 2.2办学原因 允许学生中途转换专业;要针对学生的个 笔者曾给机电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及 我国现有的高等职业院校,其中相当 性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尽可能的开 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教过物理课。不少学 一部分是由原来的中等专业学校升格而 设一些选修课。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 生问老师:“学物理课程有什么用? 问卷调 来,缺少原有高等专科院校的办学资源和 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与教学目 查表明,至少有半数学生感到专业基础课 办学经验,而且专业设置驳杂。其一,专业 标有关的材料收集、项目制作等。 学不懂,听不懂老师讲解,不理解抽象概 基础课教材不能紧密贴近学生所学专业的 3 4师资培训“双师化” 念,完成不了日常作业,没多少学习兴趣。 实际需要。其二,不少教师的教学理念,知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办学特点,要 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入校时间不长,就 识水平,实践能力,教学方法等都不能适应 求教师既有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又具备 产生了厌倦情绪,只能“望课兴叹”。由此, 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比如教师的课堂教 一定的专业实践技能。高职院校一方面可 就相继出现逃课、上网消磨时间的现象。 学理念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而不是以学 以选派教师到企业实习;另一个方面可以 1.2教有怨言 生为中心;是以单纯的知识理论为中心,而 从企业聘任兼职教师。以不断加强“双师 由于学生有厌学情绪,势必造成他们 不是以专业实践为中心。其三,教育评价失 化”队伍建设。 不遵守课堂教学秩序,不服从教师管理,也 之过宽而产生的的负面影响,滋长了学生 3.5社会舆论导向 必然导致任课教师常有怨言。有人抱怨学 不刻苦学习的侥幸心理。 目前我国虽然大兴职业教育,但实际 生上课经常开小差、无故缺课。有人断言这 2.3主体原因 上社会舆论仍然是职业教育是不得已而为 些有厌学情绪的学生是“孺子不可教也”, 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其厌学的原 之的选择。要从社会舆论和政策导向上提 甚至也有老师和学生产生极端对立的情 因比较复杂,但究其内因,还在于学生主 高“手艺人”的社会地位。在学校和企业开 绪。长此以往,有的教师就只好单方面的赶 观。一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 展行业能手竞技赛。在社会开展技术人员 教学进度,放任学生,根本不管这部分学生 学习动力不足,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是 行会。如此等等,从根本上提高职业教育的 是否学习,只要在课堂上不出意外就可以 学生经历了高中阶段拼命的应试教育,产 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了。久而久之,更加激化了教师和教学对象 生了心理疲劳。三是一些学生沉溺于网络, 之间的矛盾。致使,大部分教师不想管,学 缺乏明确的职业目标。 参考文献 生不愿被管理的不合理现象。 【I】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大 1.3管有隐患 3应对策略 出版社. 目前的高职院校管理现状是学生自以 如何解决高职院校工科专业基础课教 【2】陈丹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准备特点研 为是,教师敢怒不敢言。加之生源的短缺, 学面临的问题,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 究fM】.气象出版社. 学校管理部门不愿失去生源。因此,一些学 面努力。 [3】张柱银,李硕.学生“厌学”现象浅析及 生对教育教学管理心存侥幸。其次,在教育 3.1办学定位个性化 对策[J】.职教论坛,2004,6. 考核评价过程中,教学管理部门要求教师 挑战优质生源有两条:一是改革现有 2 4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I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