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和小羊》优秀教案设计
以下是关于《狼和小羊》优秀教案设计,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狼和小羊》优秀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认识本课生字,能口头组词,理解意思。 教学重点:读通课文。 教学难点:读准字音。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听过很多狼的故事,你们认识的狼都是怎样的呀?
(狼是凶恶的,贪心的。) 2、板书课题,教学“狼”。 指名拼读,读准边音。
3、看到“狼和小羊”这个题目,你想到什么? 二、范读课文,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
·
事?
读后讨论上述思考题。 三、教学生字字音。
1、轻读课文,画出本课生词。 2、重点拼读要求掌握的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 抽读生字卡片。
弄脏温和亲爱倒流背地里啊 扑去找碴儿吃惊骂我可怜 提醒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 4、巩固。 四、试读课文。
1、轻读课文,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指名分段读课文。
要求:(1)不掉字,不添字,不错字,不破词破句。 (2)思考:狼找了几次碴儿?狼为什么要找碴儿? 读后师生共同讲评。 五、作业。
正确、流利的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
·
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让学生懂得坏人总是要找借口做坏事的他们是不讲道理的。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所讲的道理。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听话练习。 听老师说句子。 1、天上飘着一朵朵白云 2、公园里的花
3、看见小羊在溪边喝水 4、狼故意找碴儿 二、精读课文。 第一自然段
1、观察插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上有谁? 它们在干什么? 2、指导说具体。
一只()小羊在()小溪边喝水。 一只()狼走来,想()。
·
3、指名连起来说图意。 4、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5、小结图意。 第二--六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五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读后讨论上述问题。
(主要讲狼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儿,小羊和狼讲理。) 说说“找碴儿”的意思。 2、精读2、3 自然段。
指名读,讨论:狼第一次找了什么道理?羊怎么回答的? 看图理解“上游”“下游”的意思。
指导朗读,狼的话要读出凶狠的语气,小羊的话要读出温和的语气。
小结:狼第一次找茬儿,羊用事实驳斥了它。 3、精读4、5 自然段。
轻声读,讨论:狼第二次找的什么理由?小羊是怎么回答的?
教学词语:气冲冲可怜背地里 指导朗读。
4、精读第6自然段。
听老师读课文,讨论:狼第三次找什么借口?
·
教学生字词:再如争辩
为什么这一次不写羊讲理的话? 谁来说说狼向小羊扑去,结果会怎样?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小结2-6自然段。 自由练读,练习说话。
指名用“先……再……最后……”的句式把狼三次找茬儿的经过说出来。
指名用羊反驳狼的话来说明狼是在故意找茬儿。 师述: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对于像狼一样的坏人,我们不能太善良,要认清它们的本性,要设法和他们斗争。 启发想象,发散思维。
如果你是小羊,你怎样和狼作斗争? 三、作业。 1、口头扩词。 冲()()() 温()()()
2、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写字。
教学目标:能认清字形结构,正确书写。
·
教学重点:把字写规范、匀称。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分角色朗读课文。 读课文做记号。
1、先用“~~”画出狼找碴儿达到语句,再用“……”圈出表现狼的神态和动作的词。 指名试读写狼的句子。
2、用同样的方法找出写小羊的句子。 指名试读。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教学生字。 1、教学字形。
“背、啊、倒、温”按笔顺描红。 2、指导写字。
“狼、温”这两个字都是左中右结构的字,并且都左窄右宽;
“倒、啊”是左中右结构的字,写时要把握好各部分的位置;
“弄、亲”都是上下结构的字,“弄”字下面一横最长,“亲”字中间一横最长。
·
3、抄写生字。 4、听写词语。 5、用下列生字扩词。 先争再温
6、用“总是”、“经常”各说一句话。 三、课堂练习。 复述课文。
按照:“看见-想吃-就找-扑去”的顺序把这个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 四、作业。
在《习字册》上书写。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