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许言】许昌有4座墓,里面埋葬的均是千古风流人物!

【许言】许昌有4座墓,里面埋葬的均是千古风流人物!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许言】许昌有4座墓,里面埋葬的均是千古风流人物!

墓,是没有人喜欢的,但每座墓葬又是一本记录厚重历史的大书。许昌是个三国城,遗留下来的汉末三国时期名人墓葬颇多,董妃墓、王允墓、八龙冢和华佗墓是其中最为著名的。它们的墓主有佳人、忠臣,也有高士和名医,都是千年前名重一时的风流人物。

1、董妃墓:城市繁华中一抹千年凄凉

地址:许昌市东城区八一路与魏文路交叉口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在东城区八一路与魏文路交叉口旁郁郁葱葱的树林中。林中有仿古的亭台楼阁,有秀

丽的小桥流水,也有一座述说着千年凄凉的墓冢。这里是贵妃苑游园,墓冢便是董妃墓。

公元200年,年轻的汉献帝为了从曹操手中夺回权力,向车骑将军董承发了一道“衣带诏”,命董承联络汉室宗亲及反曹志士密谋铲除曹操。事情不久后败露。《三国志·武帝纪》记载:“五年春正月,董承等谋泄,皆伏诛。”曹操只是拿了董承做替罪羊。董承的妹妹名叫董琳,是汉献帝的妃子,传说“衣带诏”案发时已有身孕5个月。曹操为打击自己的反对势力,逼着汉献帝将董妃赐死,献帝不允,他便命人将董妃勒死于许昌宫门外,对外宣称董妃暴病而亡。

“深宫承恩锁婵娟,天降无辜受牵连。身怀龙种五月孕,帝王掩面亦枉然。”这是后人写的一首诗,读之令人心酸。

千年前的董妃是不幸的,千年后的董妃墓却是幸运的。依托董妃墓,相关部门修建了面积达50余亩的贵妃苑游园,让董妃在受尽千年孤独后,又获得了一份现代城市的繁华。

2、王允墓:了却生前事,何计身后名

地址:许昌市天宝路清潩河桥以北、清潩河西岸

天宝路清潩河桥以北、清潩河西岸的茂密树林中,孤零零地耸立着一座墓冢。它有5米高,占地约176平方米。墓冢上的野草迎着春风摇曳,周围尽是高大的杨树。

墓冢名叫王允墓,附近村民也称为“堰口汉墓”。王允(136年—192年),山西太原人,出生在一个世代为官的家庭,官至汉司徒。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他智设“连环计”,和吕布共同诛杀董卓。董卓死后,他本应安抚董卓的部下,稳定局势,却急于求成,激怒李榷、郭汜二将。李、郭将王允、汉献帝围在宣平门喊道:“董卓乃社稷之臣,王允设计谋而杀,特来报仇,但见王允,便退兵。”王允对汉献帝说:“事已至此,陛下不可惜臣,以废国家,臣请下见二贼。”王允遂向汉献帝行礼后走下城楼,当场被李榷、郭汜斩杀。公元196年,汉献帝迁都许昌,念其忠贞,迁葬许都。

后人对王允的评价褒贬不一。褒扬,是因他智除董卓,为东汉王朝除去了一大奸佞;贬低,是他因性格葬送了自己,也毁灭了东汉王朝夺回权力的最重要的机会。

不过,对王允来说,他无疑是东汉王朝的忠臣。

3、八龙冢:青冢葬高士,古柏沐春风

地址:许昌市区北部陈庄街西侧

市区北部陈庄街北侧,一座城市游园正在建设。穿过工地,一座墓冢伫立在黄土地上,这便是八龙冢,埋葬的是东汉名士荀淑。

荀淑(83年—149年),字季和,颍川颍阴人(今许昌人),系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况的十一世孙。学识渊博,品德高洁,乡里称其为“智人”。汉安帝时曾征拜郎中,迁升当涂长。建和元年(公元147年),在对策中讥讽以大将军梁骥为首的达官显耀而遭忌恨,被贬为郎陵侯相,后弃官还乡。建和三年(149年),卒于许昌。淑有八子:俭、绲、靖、焘、汪、爽、肃、敷。八子皆有名望,人称“八龙”。弟兄八人死后,相继葬身父亲墓旁,俗称八龙冢。

冢顶原有八株翠柏,传为荀淑的8个儿子所植。历经1800多年,翠柏仍在,虽然不是郁郁葱葱,却仍挺拔苍劲。

4、华佗墓:高义传千古,名医枕清流

地址:许昌县西北部,石梁河与颍汝总干渠交汇处

在许昌城北15公里苏桥镇石寨村南石梁河西岸,颍汝总干渠西岸的树林中掩映着一座庭院,这便是华佗陵园,华佗墓就在陵园的后部。现在的华佗墓高4 米,占地500平方米。墓前立有石碑一通,上书“汉神医华佗墓”,系乾隆十七年(公元1751年)许州名医捐资刻立。

华佗是曹操的老乡,是很有骨气的医生。他一生不慕高官厚禄,在民间行医,关心人民疾苦,无论走到哪里,碰到病人总是热心的为其治疗。曹操迎汉献帝建都许昌后,患剧烈的头疼病。遂慕名将华佗招到许昌为其治病。华佗到许昌后,很快治好了曹操的病。曹操将华佗封为伺医,常伺在太祖左右。华佗思念亲人,告别还乡,见妻子皆病而未归。曹操多次催促华佗回朝,华佗未从命。曹操大怒,遂将华佗抓回许昌杀害。华佗临终时嘱咐狱卒,将他的尸体葬在清水河畔,以示清白。

乡民感怀华佗作为一代名医的高义,便把他安葬在此。

墓:

从土,从莫,莫亦声。

“莫”意为“黄昏”、“夕阳西下”。

“莫”与“土”联合起来表示“在黄昏时刻下葬”。

本义:上古时期凡掘塘穴葬棺木,盖土与推平,不植树者称墓。

辨析:

坟与墓:坟字繁体从土从贲,“贲”意为“前冲”,“土”与“贲”联合起来表示“冲天而起的墓”。

墓字从莫,莫字意为日在草丛之中,时当黄昏,太阳下山,死者此时下葬,与太阳一起隐没,故墓葬不垒坟包。

结论:坟者有土包耸起,表示死者有冤屈,心中不平,如周武王克商,命令加高殷王子比干之坟,即表示比干死得冤;墓者地表平平,表示墓主系正常死亡,没有冤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