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节高中英语公开课的教学反思

一节高中英语公开课的教学反思

2021-12-26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节高中英语公开课的教学反思

作者:成芳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2013年第16期

摘要:笔者就最近上的一次公开课进行了教学反思,在文中首先讲述了五点备课及上课感悟;其次谈到了此次公开课教学的两大不足;最后,对自己的英语教学提出三点改进计划。 关键词:公开课;备课;教学实效;教学不足;改进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6-070-2

公开课在促进英语教学改革和青年教师成长方面功不可没。最近,本人上了一节全市公开课Unit 3The world of colors and light(Module8),当时还是自我感觉良好,经过充足的准备,在四十五分钟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反应热烈,但经过思考,我发现还是很有必要对这节课进行反思,不但为了能够积累教学经验,而且也为了能够及时发现新问题,提高今后的教学效率。因此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反思。

第一,从课型内容方面看,这次公开课的内容是本单元的前两课时的内容,包括Welcome to the unit和Reading的第一教时内容。要在一节课内,把两课时的内容浓缩为一课时,并且内容是学生不熟悉的绘画艺术方面,这上起来还是有挑战性的。这是一节公开课,我力图摆脱作“秀”的嫌疑,通过课堂展示,让其他老师对我的教学提出宝贵的意见,所以在备课时,我力争使得上课内容实实在在,学生又能学以致用,这样上起来就更具挑战性。从语言学习来说,要求学生在听说读写四方面有所提高,显然,这不可能在一节课上面面俱到,但是,在备课过程中,我还是尽量做到有的放矢。

第二,在备课过程中,如何权衡Welcome to the unit和Reading这两块内容,是我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认真细致备完教材以后,我决定把Welcome to the unit作为导入课文内容的一步棋。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我计划十分钟时间完成这一部分。但是在导入这部分,我又遇到了点困难,如何自然地导入才能激起学生学习这篇枯燥地以人物生平介绍为主地旅游日志?最后我选定了彭丽媛的一幅油画肖像画导入到五种画的类型。在定义完之后给出一个Match的小练习,巩固新知识,并为Reading内容作铺垫。其实,由此直接导入课文也行,但是出于对“The da Vinci code”这部电影的喜欢,再加上我希望用学生喜欢的东西(比如说电影)来导入新课文,因此经过再三考虑,我还是把这段视频放进了课件。视频内容里出现的是艺术大师达·芬奇以及他的作品“the Mona Lisa”和“The last supper”。我个人觉得,在给出相关问题之后再看这段视频还是比较有意义的,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积极性。课后,学生反馈说平时上课都是为学而练,为练而说,影响学习积极性。而这节阅读课是提出了语言之外的任务,使学生感到英语确确实实是交际工具,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的认识,使英语学习具有实际意义。当然如果有更合适地贴近绘画大师及其作品的视频那就更好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第三,在进入课文之后,我把Fast reading里的三个问题进行了改动。考虑到既然是快速阅读,就要求学生在快速浏览文章之后,花三分钟左右时间给出答案,但是我个人觉得教材给出的问题稍有难度。在多番比较之后,我把教材上的第一个问题“Which countries has Li Ming visited on his trip?”改为“Which famous painters are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因为我觉得在读这么一篇旅游日志的时候,学生当然想知道作者去过哪些国家,做了哪些事,参观了哪些博物馆,有什么样的想法。但是由于学生对于阿姆斯特丹作为荷兰一个城市的这个知识点可能会遗忘或疏忽,因此我改成文章中提及“几位艺术大师”这个问题,这和平时在做阅读理解练习中,要求学生善用大写字母找答案这个解题思路也是吻合的。第二个问题我沿用了教材的问题。第三个问题,我把教材上设置的问题“What did Monet love to paint when he was older?”改成了“When will the author go tomorrow?”这个问题的设置主要是为了降低后面挑战性问题的难度。挑战性问题是“Which countries has Li Ming visited on his trip?”和“How many museums are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and what are they?”第三个问题的答案就在文章结尾处,这样也比较符合快速阅读的出题思路。个人觉得,在整个备课过程中,对于问题的设置和提问顺序我是经过缜密思考的。在课堂上,由于问题难度设置得层层深入,因此学生回答起来不怎么费事,而且积极性较高。

第四,本次公开课,我做的最大的尝试就是让学生来讲课文的主体内容。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五位艺术大师的生平,如果一一道来,较为繁琐,学生必然会觉得索然无味。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我果断决定把这部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后,加以叙述。经过这一部分的大胆尝试,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当然,要求学生完全把新课内容复述,即使是部分,这也是有难度的,同样,为了降低难度,当时也是后续教学的需要,我给了他们一个固定的格式。假设他们是博物馆的讲解员,要求在一定的格式下,复述一位艺术大师的生平。结果是可喜的,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很出色地完成了这部分的任务。在学生口述的同时,我也把重点信息在课件中展示,让没有发言的学生,自己检测了一下阅读效果。 第五,学生给我的最大惊喜就是在本次公开课的最后一步,我本意是要求他们能基本掌握人物生平介绍的框架。没想到在最后的拓展训练中,他们不仅会叙述人物生平,并且把博物馆讲解员解说的格式也叙述出来。这让我有极大的满足感,因为我认为通过这节课,学生真正学到了一些有用并且能用的东西。学以致用,应该是我们每一位老师最大的心愿吧! 但是另一方面,这节公开课还是存在不少的不足。

一是在任务设计上,我的目标是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层层深入,构建由初级任务到高级任务并由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的循环,使教学阶梯式地层层递进。但是却忽略了任务的合作性,特别是对小组学习中各个同学的各自不同的角色,没有提供充分的信息,指令不够明确,使小组讨论环节没达到预期效果。尽管学生在阅读反馈中的表现不错,但是我觉得如果在布置任务前,能够指令再明确点,那么学生的反馈会更为出色。因此,在任务设计上还有待改进,对教材内容的研究还不够认真深入,不能结合学生的实际大胆取舍,所以在设计上有点繁琐。学生在分组讨论时,教师应该更为明确地指定每组的任务,课前合理安排好每一位艺术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师的讨论组别和人数,这样学生在明确的目标任务下,也会更好地完成指令,而不至于被动地等待其他组来完成任务,并且同一目标的组别可以进行比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二,虽然影片欣赏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但是在设计上还是没能跳出老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的框框,学生没能真正做到主动思考,自主提出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这就显得这段插入的电影视频有点可有可无。课后,经过反思,我觉得要使这段视频充分起好导入的作用,关键还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是,显然,在课上我并没有很好地把握好这一点。我也深刻地认识到,只有老师自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才会有更多更好地素材可以出现在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效果事半功倍。同时,我也充分认识到集体备课的重要性。集思广益,才能出精品。

我通过这次公开课又一次得到了锻炼,尤其是同行老师及教学专家们的批评指正,使得自己对英语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新的追求。今后,本人要在课堂教学上进一步加强以下几方面:第一,要更为合理地安排设计整节课。要根据现实生活和教材的内容,依据学生已有的经验提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设计一个任务,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情感、体验等方面有所收获,有所发展。第二,在组织学生交流中要明确任务的布置,使学生能够在交流中体会语言知识,通过交流让学生自己运用语言、自己发现错误,以便获得知识。第三,要加强教学理论的学习,在教学中应将传统与现代有效的结合起来,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认真钻研《考试大纲》,在教学思路和方法上求实、求新、求变。注意指导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突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拓展视野,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