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谭畅悦,贺诚
来源:《小学教学·语文版》 2017年第7期
一复习导入,破题质疑
师:(板画“山”、板书“愚公”)瞧!两座高耸入云的大山,一个年老体弱的老人家。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了解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生:愚公想移走这两座高山。
生:因为这两座山阻挡了他们进出的路,所以愚公想移走这两座大山。
师:对于移山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
生:我觉得他很笨,这两座山这么高大,他自己又这么老,怎么可能把山移走呢?
师:似乎真的有点笨。
生:我觉得这件事几乎是不可能的。
师:你的用词特别准确,你并没有完全否定这个可能性,是吗?
生:是。
生:我觉得愚公的行为有点不可理解,他为什么要移山呢?搬家不省事多了?
师:真聪明,还提出了建议。
(师板书完整的课题,生根据板书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评析:寥寥几笔勾画大山,与缩小的“愚公”二字形成强烈的反差。看似不经意,实则匠心独运。一则准确抓住了课题即课文主要内容的特征,训练高年级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二则明确了“山”与“人”的矛盾对立关系,在质疑中思辨,为全篇探究性学习确立主攻方向。
二文本研读,自主探究
1.第一次探究:愚公的“愚”。
师:请同学们自学课文,迅速找出体现愚公“愚”的句子。
(生自学课文,师适时点拨,5分钟后,小组交流)
生:我觉得愚公很愚蠢,我找到的句子是:“有一个叫愚公的老人,快九十岁了。”愚公年纪这么大了,山又这么高、这么大,他怎么可能移山呢?
生:我同意刚才那位同学的观点,愚公快九十岁了,可能连小土丘都移不走,怎么可能把山移走呢?
师:我想到了“风烛残年”这个词,你们呢?
生:我想到了年老体衰、年老多病。
生:我要分享的句子是:“他的家门前矗立着太行山和王屋山两座高山。”在愚公家门前的不止一座大山,而是两座,他怎么可能搬走两座大山呢?
生:从“矗立”一词可以看出山很高。
师:知道这山有多高吗?古文中说道:“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古代七尺或八尺为一仞,那么万仞是多高呢?请快速计算,说出答案。
(生快速说出答案)
师:虽然这只是一个虚数,但也足以说明山的高大了。你想用哪个词语来概括这一情况呢?
生:移山艰难。
师:我们可以把移山当成是一项工程。
生:工程浩大。
师:文中还有哪些句子体现了愚公的“愚”?
生:我觉得这句也体现了愚公的“愚”:“当天,愚公就带领家人扛着锄头,拿起箩筐去移山。从愚公家到渤海边的路途十分遥远,往返一趟得花很长时间。他们离家的时候还穿着厚厚的棉衣,回家时已经换上薄薄的单衣了。”
生:愚公移山的工具是这样的简单,而路途又那样遥远,怎么可能实现呢?我想到的词语是:路途遥远。
师:你分析得挺有道理的。
生:我们现在看到的移山填海的工具都是先进的器械,而愚公他们仅有锄头和箩筐,这事情真的很不靠谱。我想到的四字词语是:工具简单。
师:你是一个细心观察和善于思考的孩子。
生:我找到的句子是:“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而大山却不会再长高,世世代代挖下去,还怕这两座山挖不完吗?”我觉得愚公的子孙现在挖山,只是一时兴起,如果时间长了,他们就不会再愿意继续挖山了。
生:我觉得这是愚公个人的想法,谁知道愚公的下几代是否还愿意移山呢?说不定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要做的事。
生:我也觉得是,如果他们只知道移山,不做别的事,那他们怎样解决生活问题?
生:对呀,这只是愚公的一厢情愿,他怎么确定每一代都会有儿子,而且世世代代都愿意像他一样继续移山呢?
评析:(1)用四字词语概括阅读感受,教师先示范引导,学生在逐层推进的阅读实践中,由开始的教师提问变为一种自觉意识,阅读能力悄然形成。(2)适时引入古文对太行、王屋二山的描述,教师在这里“只取一瓢饮”,即将目光聚焦在山的高度上,并用计算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山之高大,进一步感悟移山之难。(3)在开放的探究中,学生的思辨力显著提升。
师:同学们说得似乎挺有道理的,这些都是愚公一个人的想法,而且要保证每一代都有儿子,孩子们的思想都不变,真的挺难的。刚才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愚公与大山、遥远的路途、简单的移山工具等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对比,由此判断出,愚公做这件事真的很“愚”。这就是一种阅读的策略——比较阅读。
评析:“比较阅读”是本课教学着力渗透的教学策略。它的提出,既是基于对文本处处皆“对比”特点的准确把握,更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为他们提供一种颇具实效性的阅读方法,为今后的阅读奠定基础,形成阅读能力。
2.第二次探究:愚公的“不愚”。
师:从以上种种行为看,愚公真是愚不可及,可老师有点糊涂了,这么愚蠢的一个人,做着这么愚蠢的一件事,居然被人们尊称为“公”,并且还感动了天帝。天帝被感动的原因是什么?
生:天帝被愚公的恒心和毅力感动了。
生:天帝被愚公的顽强意志感动了。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读第5自然段)
师:手不离书,言必有据。请同学们继续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学习,你从文中哪些句子读出了愚公的“不愚”,写上简单的批注。
(生小组内讨论学习,交流)
生:我们找到的句子是:“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而大山却不会再长高,世世代代挖下去,还怕这两座山挖不完吗?”
师:你刚才好像也是找到了这个句子,认为愚公很“愚”,是吗?
生:是的,他的想法是很愚蠢的。但不管怎样,他一直都坚持移山,并没有放弃,所以他的意志是顽强的。
师:原来同一个句子,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会读出不同的感受来。你从字里行间找到了哪些关键词?
生:子子孙孙、世世代代。
师:愚公凭什么认为他们总能挖完这两座大山呢?
生:因为他认为大山却不会再长高,世世代代挖下去,一定能挖完。
师:你能用坚定的语气读一读吗?
(生读,情感充沛)
评析:同一个句子学生在探究的不同阶段读出了不同的感受,这是一个“闪光点”。我们清晰地看见了学生思维在有效的阅读教学进程中得到发展。教师给予学生自由驰骋的思维空间,珍视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学生的体验也必定在教师的尊重下得以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
师:老师感受到了你们和愚公一样的坚定。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这句话的呢?
生:愚公与智叟对话的时候。
师:智叟是怎么说的?他当时的态度是怎样的?把智叟的态度融进句中,读一读。
(生读智叟的话,读出嘲笑的口吻)
师:活生生的一个智叟的形象,(指名)愚公,请你反驳一下智叟的观点吧。
(生读愚公的话)
师:此刻,智叟由原来的不以为然到最后的羞愧难当。这里,我们再次通过愚公与智叟的对比,感受到了愚公坚不可摧的意志。
评析:此处的对比,已将视角从人与大山、工具等事物的比较转向人与人,操作策略是语文学科最基本的方式——读。学生可圈可点的表现已证明,愚公形象已在他们的脑海中逐步高大起来。
师:你还从文中哪些句子读出了愚公的顽强意志?
生:我找到的句子是:“他们离家的时候还穿着厚厚的棉衣,回家时已经换上薄薄的单衣了。工程虽然进展得很慢,但是他们的决心很大。”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愚公决心很大,说明他一定能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师:老师给你点个赞。
生:滴水可以穿石,愚公有很大的决心,并且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把艰难的事情办成。
师:请你把这种感受融进句中读一读。
(生读句子)
师:老师听出了你坚定的决心。同学们,正是这样一个积极乐观、内心强大、坚持不懈的愚公,不仅感动了天帝,感动了在座的大家,也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3.第三次探究:愚公精神的内涵。
师:愚公精神千古传颂的原因是什么?
(小组第三次讨论,指名交流)
生:愚公有一颗大爱的心。他要移山,不仅是为了自己,还为了村子里的其他人,免得大家因为这两座大山而出入不方便。
生:愚公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他有一个信念在支撑着自己,所以他勇往直前。
生:愚公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虽然眼前困难重重,但是,他看到了美好的未来。
师:发展的眼光,你有了哲学的思考。愚公看似愚蠢的壮举,是因为心有远大理想做支撑,他不顾自己年迈体衰,毅然从事这一伟大事业。虽然年龄大,但——
生:水滴石穿,只要愚公和他的子子孙孙坚持不懈地挖下去,山就有可能被移走。
师:虽然路途遥远,但——
生:“九层之台,始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他有恒心,天长日久也一定能完成。
师:虽然工具简单,但——
生:我们坚信“人心齐,泰山移”。
师:是呀,愚公凭着这顽强的意志、乐观的情怀,一个个困难都将迎刃而解!同学们,愚公移走的是山,留在你心中的是什么?
生:顽强的意志。
生:乐观的情怀。
生:发展性的眼光。
师:愿这一切长留在我们心中,指引我们不断前进。
评析:三次探究,目的明确,循序渐进,学生的思维至此达到较高认识,迸发出炫目的思维火花——具有哲学意义的深度思考。而教师用引说、追问等形式巧妙地将育人目标驻扎在学生心中。
三群文阅读,渗透方法
师:“比较阅读”的策略,不仅可以在同一篇作品中进行,也可以放到作品与作品之间进行。
(生运用“比较阅读”的策略,自学《夸父追日》和《精卫填海》,并完成表格,再交流)
生:这三个故事都是神话故事。
生:这三个故事的题目都是成语。
生:这三个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心中有爱的人。
师:你们能结合文章句子谈谈你的感受吗?
生:这三个人物都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我找到的句子是——(略)
生:这三个人物都是为了别人而做这件事的,我找到的句子是——(略)
师:同学们真会学习,我们不仅运用“比较阅读”的策略读懂了《愚公移山》的故事,还实践于同类文章上,收获不小!
评析:群文阅读,寻求的不仅是容量,还是质量,给予学生探究实践的机会。通过“异中求同”,学生的“求同思维”得到培养。若时间允许,还可以“同中求异”,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比较阅读”的策略在这个环节中得到升华。
四作业布置,延伸课外
师:《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夸父追日》和《精卫填海》选自《山海经》,请同学们课外运用“比较阅读”的策略阅读《山海经》。
评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能力的培养并未因课堂的结束而驻足,推荐同类神话题材读本《山海经》,将研究触角延伸课外。
总评:谭老师的这节课以“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形式,以“比较阅读”策略为抓手,教师智慧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站在培养“学习能力”的高度,这节课在三个方面值得我们深思:
一、激发学习动力,转被动为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节课在设计上抓住了一个关键点,即愚公到底愚不愚。在“愚”与“不愚”的探究中,学生自然有了学习兴趣,纷纷要找依据去证明自己的观点,必须既“探”且“究”。在这一主问题的诱导下,整堂课便盘活了,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真实、深入的认知不断在课堂出现。而老师在关键处故设悬疑的做法,又积极推动学生继续探究。
二、培养学习能力,转学会为会学
“比较阅读”是阅读中非常重要的方法和能力。结合教材特点和学情实际,选用这一教学策略,妥帖而有实效。谭老师分了三步走:人与环境的对比,人与人的对比,作品与作品的对比。抓住两个层面:明确比较什么;学习如何比较。在逐层推进中,“比较阅读”也由浅入深,由文本走向文学,由课内延伸课外。在细节的处理上,谭老师也是颇为用心,特别注意各种学习方法的渗透,如: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四字词语归纳阅读感受、表格设计等,为“比较阅读”的顺利实施铺平了道路。变“学会”为“会学”,角度的转变,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主动探究、乐于探究、精于探究,学生的学习能力何愁不会提高?
三、塑造学习毅力,转畏难为坚持
学习毅力是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学习品质之一。在国家提出“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的时刻,显得尤为重要。怎样让学生迎难而上?正如“愚公移山”一样,贵在坚持。在学生合作学习中,谭老师总是走进孩子们中间,观察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评价时,“给你点个赞”“你有了哲学的思考”等语言似催化剂,正能量颇大。最难能可贵的是,育人功效的体现并没有强塞硬给,而是沉潜于对“愚公精神内涵”的探究中,取得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作者单位:澳门教业中学小学部澳门教业中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