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咏梅》的教学设计
单县罗庄中学:惠所秀
【文本解读】。《卜算子咏梅》是毛主席词作中的精品。这首词写于1961年12月。那个
时候,世界局势动荡,国际共运分裂,各种政治力量急剧分化和改组,中国面临来自多方面的霸权主义威胁、挑衅和压力。同时,国内经济也处于三年严重困难的形势。在这动荡、紧张和困难的严峻时刻,中国共产党和各族人民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团结一致,独立自主,不怕威吓,排除万难,坚持在自己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在这种背景之下毛主席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借梅花的形象,表现无产阶级的的崇高品格和战斗精神。全词以昂扬饱满的情绪,乐观向上的精神,豪放粗犷的风格,描绘了“梅”独特的性格,超凡脱俗的气质。体现毛主席的坚强、乐观、自信、无私的伟大胸怀。
本文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为同题作品。毛主席在创作本词时就曾提到“反其意而用之”,所以两词在风格上对比鲜明。教材也在正文之下收录了陆游词的全文并加注了简要的说明,这为教学活动的设计提供了契机。另外《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提出: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出于以上的考虑,我认为:将两词对照起来,引导学生自读研讨,将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想
(一)教学理念
1、朗诵吟诵,这首词激昂而豪迈,从诵读入手,抓住诗词教学的根本,训练学生的朗诵能力。
2、反复品读,感悟作者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谦逊的作风
3、比较阅读,把作者不同时代的作品对比,在比较阅读中认识一位立体的毛泽东,提高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词
2 感悟作者在词中所赋予梅花的品格。 3、比较阅读,学习鉴赏诗词,提高品读能力。 二、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1.由歌曲《红梅赞》引出毛主席也写了一首歌咏梅花的词《卜算子咏梅》 一、 导入 二、朗读 1. 要求学生自由朗读。初步传情达意 2.齐读全词。 自由朗读 齐读 2.老师范读 欣赏歌曲 听读 三、默读 1. 要求:默读课文,疏通词义,质疑问难。 四、赏读 五、美读
1.默读,思考,提出疑问。 2.女生读 3.男生读 4.齐读 1.自主、合作、交流 2.有感情的读出重点句子 2. 作者写梅为何用她?指导学生既要读出柔婉之美又要读出阳刚之气 1.作者歌咏了梅花怎样的品质?请抓住词中的重点词语、句子赏析(可从词语的表达效果,句子蕴含的深意,修辞手法等角度分析) 2.作者仅仅是在歌咏梅花吗?这首词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出示写作背景)这种写法 就是借物喻人 3.这一情感体现在哪些词句上?你能读出来吗? 自由读,个别读,齐读。 读出梅花的逆境之美、报春之美、气度之美
六、拓读 七、收获 八、作业 1.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与毛泽东的《卜算子 咏梅》有何不同? 2.通过比较 领悟毛泽东的乐观坚强自信的精神就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我国的经济困难有所缓解,形势渐趋好转 3.1962年12月他又写了《冬云》 畅谈收获 把毛泽东的《卜算子 咏梅》改为一篇散文 1.自由读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2.自主合作交流 3.齐读《冬云》 自由谈 课下练笔 【教学实录】
一、 引入
师:(出示《红梅赞》歌词 )
红岩上红梅开 千里冰霜脚下踩 三九严寒何所惧
一片丹心向阳开向阳开 红梅花儿开 朵朵放光彩 昂首怒放花万朵 香飘云天外 唤醒百花齐开放
高歌欢庆新春来新春来
这首《红梅赞》歌咏了梅花怎样的品质? 生:坚强不屈
师:毛主席也写了一首歌咏梅花的词《卜算子咏梅》(板书)他是这样歌咏梅花的 (出示词的内容) 教师朗诵 二、朗读
师:毛主席到底歌咏了梅花怎样的精神品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词,要求:初步
传情达意。(生自由朗读)齐读词 三、默读
师:学习诗词关键要疏通词意,词意疏通了一切问题将会迎刃而解,请同学们根据课
下注释和自己的理解推敲一下词的意思,并划出不理解的地方(5分钟的时间) (自主合作交流)你有疑问吗? 生1:“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中的她是指谁 生2:梅花
师: 为何不写 “他”而写“她”? 生:写出梅花的美丽,向女子一样美 师:她美丽,她柔弱吗? 生:不柔弱,
师:从哪里看出来?
生: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可以看出她很坚强
师:所以我们既要读出梅花的美丽又要读出梅花的坚强我们既要读出她的柔婉之美,
又要读出她的阳刚之气。我们分组读,(女生先读)读的很美,但缺少阳刚之气。(男生读)读的有力量但缺少柔婉之美,我们怎么读 生:我们齐读 师:读得真好! 四、赏读
师: 作者歌咏了梅花怎样的品质?请抓住词中的重点词语、句子赏析(可从词语的表
达效果,句子蕴含的深意,修辞手法等角度分析)
生1:“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歌咏了梅花的坚强(板书坚强) 生2:“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歌咏了梅花的无私
生3:“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歌咏了梅花的谦虚(板书谦虚) 师:用了怎样的修辞?
生: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用了夸张的修辞
师:有何作用?
生: 衬托梅花的顽强不屈 师:作者仅仅是在歌咏梅花吗?我们看一下时代背景(出示时代背景)《卜算子 咏梅》
写于1961年12月,当时,国内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际上前苏联政权核心人物赫鲁晓夫企图在军事上控制中国,遭到严正拒绝后,他便纠集世界上一些仇华势力,使用了一系列政治高压、经济封锁等手段,使年轻的共和国处于极度危险的境地。他们还攻击中国共产党要当国际共产主义的领袖。这时国内有些人对社会主义前途丧失信心,毛泽东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填了这首主题鲜明、意境深远的词。(生读)
师:这首词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你能读出来吗? 生:他想鼓励全党同志,不要害怕,要像梅花那样坚强 师:体现在哪些词句上?
生:体现在“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上 师:那个字更能体现梅花的坚强? 生:“犹”
师:再想想,到底是那个字? 生:“俏”
师:是“犹”还是“俏”更能表现梅花的坚强。 生:“俏”字,因为俏的意思是美丽又挺拔。(板书俏) 师:你能读出这种感情吗?(生有感情的朗读)
师:要敢于和一切困难作斗争。 毛泽东的性格是不屈服的。什么困难他也不怕,什么
敌人他也不怕。明明说美国很强大,他说:“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就是毛泽东的性格。仅仅是不怕困难吗?仅仅是敢于斗争吗?你看,当时的苏联攻击中国共产党想当国际共产主义的领袖。那毛泽东写这首词是什么意思呢? 生:大度、无私 师:对了。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不是为了争当国际共产主义的领袖。我们一切为了人民, 就像刚才这个同学说的,当自己的国家繁荣昌盛的时候,当我们的人民生活富裕了,我们就感到无比地欣慰。这就是毛泽东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特别是:“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多么宽广、 无私的胸怀,这就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胸怀!
师:这种无私的宽广的胸怀体现在那个字上?为什么? 生:“笑”字因为她报春而不争春等到山花烂漫时她感到欣慰的欢笑 师:你能读出这种情感吗?生读 师:还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从“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可以看出作者的自信、乐观。因为春天走了之后
还会来,困难过后就是胜利 师:是呀!“飞雪迎春到”中的“飞雪”是指冬天,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逆境
过后必然是顺境,逆境只不过是顺境的前兆。那么。分析到这里你们说我们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读这首词呢? 生:高昂、自信、乐观、 五、美读
师:对要读出梅花的逆境之美、报春之美、气度之美。谁来读?(找一女生,再找一
男生 最后齐读)毛主席的这些情感不是直接表现出来的而是托梅花来传达他的志向这种写法就叫 生:托物言志。(板书) 生:也叫借物喻人 师:毛主席的这首托物言志的词是读了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词之后,反其意而用之。
什么是反其意呢? 生:和他的意思相反。 六、拓读
师:陆游的咏梅词又寄寓了他怎样的情怀呢?他与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有何不同
呢?自由读陆游的咏梅词思考:陆游笔下的梅花是怎样的?体现在那些词句上? 生:寂寞的忧愁的悲苦的。体现在“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
著风和雨。”上。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是作者当时心情的体现。出示写作背景:
陆游一贯主张抗金收地,是坚定的主战派,屡遭主和派的打击,因而情绪愤懑抑郁。1172年冬,陆游被调离抗金前线,心境抑郁而壮志如故,次年作此词。这首词又寄寓了陆游怎样的情感? 生: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心情
师:带着这种情感齐读这首词。他与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有何不同呢?
生1:梅花所处环境不同。陆游是“驿外”、“断桥”、“寂寞”、“无主”、“黄昏”、“独愁”……
充满着悲苦;毛泽东是“悬崖”、“百丈冰”、“山花烂漫”虽险峻却乐观昂扬。 生2:梅花的形象不同。陆游笔下的梅花是寂寞、凄凉、饱受摧残的形象,象征了屡
受排挤打压的主战派;毛泽东笔下的梅花形象是傲寒俊俏、积极乐观的形象,象征着共产党人勇于战胜困难、坚贞不屈的形象。
生3: 感情基调不同。一是低沉孤高;一是乐观向上、充满信心。
师: 都处在逆境中,都写梅花。但毛主席却像梅花那样顽强不屈、乐观自信,正是
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我国的经济困难有所缓解,形势渐趋好转。在1962年12月又写了一首律诗《冬云》
冬 云 毛泽东
1962年12月26日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师:熊罴( pí):狗熊的意思。齐读
师:毛主席不惧一切艰难困苦、勇于迎接挑战的勇气赶走了所有的虎豹,所有的熊罴
使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此时,我们真应该对毛主席说声 生:毛主席,你真伟大,我们谢谢您! 师:学了本文之后,你有何收获? 生:像梅花那样坚强、自信。
师:愿梅花开在每个人的心里,愿梅花精神伴随我们一生!下课
板书设计:
卜算子咏梅
俏 坚强 借物喻人
笑 谦虚 托物言志
【教学反思】
紧张而又充实的2010年骨干教师参选活动已渐渐离我远去,回顾我的此次课堂教学过程,有得有失,具体反思如下:
此次教学过程贯彻了新课改理念,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新的课改理念强调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提倡学生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教
师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我们的语文新课标中提出“以读为本”,而诗词教学主要是在读中感悟、悟后升华因而我在教学中我设计了朗读、默读、赏读、美读、拓读的教学环节,让 学生通过反复的读, 感悟作者赋予梅花的品格,并能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词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情绪高昂,参与程度高、范围广,课堂气氛活跃,学习目标得到较好落实。印象较深的是在赏读环节中,学生理解了“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这句词的深层含义从这里读出了作者的乐观、自信 。这与“以读带赏,以赏促读”教学方法是分不开的
这节课的不足是:首先是我觉得我没有做到胸有成竹,当学生回答不出来的时候,我有些急躁。其次,对于学生的朗读,我没有让学生点评。最后是课堂语言有些贫乏
一节课,留给我的思考很多很多。但我觉得最难能可贵的是我觉得这次课犹如一面镜子,它照出了我的“美”的一面,也照出了不足,同时也为我指明了方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