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静脉输液护理实践标准探讨

静脉输液护理实践标准探讨

2021-11-18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静脉输液护理实践标准探讨

摘要】护理是以自然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为基础的学科,而护理中每天均要碰到的静脉输液不仅是一项护理技术操作,它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一门专业的学科,为促进输液治疗更加科学化,使静脉输液的操作方法及标准、特殊治疗 给药的方法,以及各种置管的护理及质量控制达到安全可靠、可行特提出探讨,提高静脉治疗的专业水平。 【关键词】 静脉 输液 护理

1 制定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的目的

1.1为保护、维护病人安全,使病人获得优质护理的权利,同时也起到保护实施治疗的护士,使之在工作期间顺利开展。

1.2通过标准作为在各种临床环境中制定输液制度和程序的依据。

1.3以标准作为静脉输液护理护士的绩效考核框架,也可以用于制定输液治疗护理有关的岗前培训和专业教育计划。 2 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

2.1输液治疗护理是一个动态过程,必须根据解剖学、生理学以及治疗特征和技术水平决定并以围绕病人、护士和实践环境这三个要素的发生而运行。 2.2输液治疗护士要求

输液治疗护士必须具备注册资格并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 悉解剖、生理知识,对血管系统和其他系统之间知识有深入理解,具备输液所必须的技能。具有治疗护理中心理学方面知识,包括对病人整体性、特殊性和重要社会关系以及社会知识和一定的观察敏锐性。

2.3适应输液治疗病人,提高治疗效果

接受输液病人具有不同诊断,并且其所患疾病的严重程度各有不同,从新生儿到老年人,这些病人所处年龄阶段不同,所接受输液护理的角度、程度均不同,应予区别对待,并协同好关系,包括其他对病人具有重要影响人员之间的关系。 2.4加强宣教、有效沟通是输液护理有效保证

为了坚持对病人实施整体的护理,静脉治疗护士有责任根据医嘱的治疗方案,对病人进行宣教,包括治疗的目的、用药情况、并发症及对血管的保护等,在治疗过程中采取有效沟通,并通过沟通,对病人的理解程度进行评估,以此达到有效治疗。

2.5对病人进行监测是提高质量管理的关键

静脉输液护理中如何进行好监测工作,这不仅是保证病人安全的重要环节,也是护理质量管理和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对病人监测的内容包括穿刺部位和周围皮肤情况、输液速度、临床资料、病人反应副作用以及病人对医嘱治疗的顺应性。

3 感染控制和安全操作 3.1标准

3.1.1感染控制在输液操作中尤为重要,应采用绝对无菌技术操作,按监督标准和预防措施使用无菌产品。

3.1.2实施操作前、后应用合符标准的操作程序洗手。

3.1.3所有受污染的一次性物品或锐器(不只限于针头、注射器或刀片)均弃于防刺穿不透水防打开的安全容器中。

3.1.4需要重新消毒的非一次性物品必须对污染物品进行灭菌处理。

3.1.5对与感染有关的发病率、过敏反应及死亡率应进行及时评估报告,并提出纠正和防范措施。 4、穿刺部位的护理

4.1穿刺部位护理应包括适当的抗菌液对穿刺皮肤进行无菌清洁并覆盖无菌敷料。

4.2对穿刺部位护理记录应反应出穿刺部位情况,采取的措施以解决置管不良反应的发生,如有潜在可能应实施干预措施。 5、终止治疗护理

5.1应遵医嘱实施终止治疗

5.2终止护士必须有记录及签时签名

5.3当有护理评价确定治疗过程中必要实施护理干预时必须报告医生停止原治疗并启动新输液治疗方案。 6、静脉输液相关并发症 6.1静脉炎

严格无菌操作是预防重要环节,一旦发生采取有效评估处理。 6.2渗出

渗出是指非腐蚀性药液进入组织而非进入血管应立即进行纠正。 6.3外渗:指腐蚀性药液进入组织而非进入血管,应立即停止输液。 输液护理是临床常见操作应严格遵循其操作标准进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