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朝花夕拾中写人的文章进行仿写:
孩子们所盼望的,除了寒暑假之外,大概要数春节庙会的时候了。但我的课外班确实很多,待到庙会开始日,一定是我正在上奥数课之时,能去的机会,自然少之又少。往往努力考好挣得机会时,却见地坛里头已人去楼空。于是,完了!
我常心存侥幸有这样的一个愿望:这一次的考试,比前一次的简单些。可结果总是一个“难很多”;也总是留下一个“纪念品”,就是庙会错过后亲人给我买下的一件衣服,或在外地买的衣服,我基本上是不穿的。
现在看电视上,觉得别的地方的庙会,真是热闹极了。虽然电视的编导,怕“难免”有些夸大。因为现在春节逛庙会,人虽多,传统却已丢失大部,不过是卖点小吃、挂点玩具。那时却还要舞龙,寻龙头、寻龙身、寻龙尾、寻龙眼、寻龙须、寻龙鳞、寻龙爪,要讨个“龙凤吉祥”。这样描写舞龙的情景,谁能不动一看的雅兴呢?可惜这美丽的传说,早已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它一并消失了罢。
要到地坛去逛庙会去了!这是我小时候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为那是全北京最盛的会。因为想在人少时去,便大清早起来,昨晚准备的路线已很顺畅,我急着忙着穿衣服,忽听见背后传来一阵阵稳稳的脚步声,我知道有些蹊跷,回头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做你的奥数。”他一字一句地说。
我惴惴着,拿了习题来。他和我同坐在屋中央的桌子前,叫我一道道地做下去。我便忐忑着一道道地做下去了。
大家都已准备就绪,家中由忙乱转成寂静。朝阳照着窗户,天气很晴朗。母亲,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做完,而且全部作对。
在宁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三角形ABC”之流夹住;听到自己急写时笔“嘶嘶”的声音发着抖,仿佛傍晚的响尾蛇,遇见猎物时发出“沙沙”的声响似的。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的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站起来,拿着习题走进了父亲的书房,一道一道地对将下去,梦似的对完了。
“不错,去吧。”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向门口走去,母亲将我高高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到了庙会,糖人、风车、热闹,对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直到现在,别的已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只有做奥数题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之事。至今想起来,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叫我做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