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稳步创新 积极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

稳步创新 积极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

2024-04-13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稳步创新 积极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

——烟台市数字化校园示范校材料

一、学校概况

新元小学是一所九年义务教育公立学校,多年来以“增强服务意识、建设和谐校园、构筑理想课堂、提高生命质量、营造书香校园、塑造美丽心灵、争创一流业绩、打造教育品牌”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关注师生的生命本质和质量,构建以“尊重为本,享受教育”为核心的理念文化,以“人文、童趣、书香”为要点的校园环境文化,以及以“积极生活、快乐成长”为特色的师生精神文化。为老师和学生的发展提供充分空间,为促进教师、学生两个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从而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升。

我校现有教学班40个,学生2218人。我校十分注重教育信息化工作,建有录播室1个、学生微机室2个、数字化净阅览室1 个、3D创新实验室1个、大型多媒体教室1个,现有校园服务器1台,各办公室均配有办公电脑,打印机,教职工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有线及无线网络基本覆盖全校。

我校现有教职工112人,专任信息技术教师4人,电教人员2人,全体教职工都能应用电脑进行日常办公,95%以上能利用和制作PPT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学校坚持每学期对教师进行2-4次计算机培训,每学期一次开展有关电脑知识及网络应用的教学基本功大赛,效果良好。

二、保障机制

1、健全组织。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成立了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校长孙洪超任组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为副组长,各级部主任、电教负责人为成员。校级领导负责全面规划和软硬件建设及考核督查工作,级部主任负责教学实践计划的制订和检查落实工作,电教人员负责专业指导和技术保障,各部门通力合作,使学校数字化建设有计划地深入开展。

2、制订计划。我校制订有教育信息化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等相关制度,加强计划的管理和实施、检查和落实,结合学校实际认真研

究并制定有关信息技术应用的考核办法、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评估和管理力度。

3、加大投入。近年来,我校为每间办公室配备了台式电脑及打印机,为每位教师配备了办公用笔记本电脑,更新了1间学生微机室,并对全校的网络进行了升级改造;建设高标准录播室1个,录播教室可以实现录播课的网上交流和网上研讨,极大地提高资源共享的效果;购制3D打印机一台,成立学生“3D创新”活动小组;各教室、办公室通过有线和无线连接,网络基本覆盖全校。学校还通过多种渠道购买大量教育教学软件并自制课件和课堂实录近500G,供广大教师使用,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

4、强化培训。建成了良好的软硬件环境,教师是否爱用并会用就成了关键。因此,我校加强师资培训,致力于建设一支适应信息化教育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学校每学期组织信息技术应用培训2-4次,对录播室的应用,资源库的上传与下载,微课的应用,“人人通”的应用培训等,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利于教师提高兴趣、易学乐学。而今,老师们会在网络环境下办公、学习、信息查询,会开展基于网络的教学、科研和交流,促进了思想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改变,收到了良好效果。

三、主要工作

我校电教工作注重为数字化教学、数字化管理、数字化科研、数字化服务搭建平台、提供保障。

1、建立“网络空间人人通”。

通过“人人通”软件功能,实现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互通,及时将学生的在校情况,家庭作业与家长进行互动交流。

2、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我校电教人员利用海阳市教体局网站提供的教研平台,为教师提供培训资源,建立个人空间,形成教师的个人成长档案。

(1)实现无纸化办公。每位教师都进行电子备课,将各自的备课以WORD格式上传至教研平台,以方便其它教师随时学习;还将教学体会、反思、随笔等也发表在教研平台中,形成了个人的成长档案。

(2)逐步建立各种资源库。根据海阳市教体局的资源库建设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上传任务。充分开发教研平台的教育资源,从而实现了上互联网就能学习,方便师生和家长的浏览。

(3)实现数字化教学。学校每间教室都通网络,教师在课堂上只需登教研平台,随时调用资源进行课堂教学,无需准备优盘、光盘等。

(4)实现数字化管理。人事管理、学籍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教务管理等,我校都有专门的软件,由专人负责使用。有些需要公开的资料也上传到校园网中,方便查阅。

3、开发校园数字监控系统的功能,实现班级管理和校园管理数字化。我校对教学楼、实验楼,校园各个方位都安装了摄像头。为充分发挥监控系统的作用,电教人员采用一根跳线,将监控系统同局域网连接,通过更改计算机IP地址的方法去访问硬盘录像机,从而实现了局域网中的电脑都能实时观看各个监控录像,为解决突发事件和矛盾纠纷提供可靠依据。

四、教学教研成果

为了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实现教学技能有效、快速的提高,同时也为了提高我校数学化教学的效果。学校根据教学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要在学校录播室执讲一节公开课,学校安排专人进行录课。录播教室的录课就像拍“电视剧”,评课就像“看电影”。普通课可以据此反思研究,精品课可以上交上级有关部门参赛,极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教学效益。

1、参与面广,成果突出。

教导处每学期安排近80节研讨课在录播室进行录制和直播,授课科目涵盖各个学科,为了便于同年级集体备课、相互听课,同时搜集更多的课程资源,教导处安排此项工作时作了精心的设计,统一排课,同时布置听课要求:同年级教师的课必须进行观课议课,其他年级老师的课选择性听,更重要的是课后能呈现出丰富的教学资源成果。学校将本学期老师们在录播室上课的教学资源进行了归类整理,并打包存盘,便于大家今后能更好地共享。

2、总结探究,创新教学模式

通过实践研究,语文阅读教学形成了“初读检查预习——理解读感知课文——拓展读课内指导课外”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在课件的支持下,让课堂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既有对学生有直观形象的解读,又激起了自己独特的想象和感悟,学生能够在轻松和谐环境中掌握知识,提升学习情趣。

数学学科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为主线,先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引领学生探究知识,慢慢的边扶边放,形成了“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应用——评价反思”的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思路。

“听音预习——激趣互动——模仿表演——情景演练——课外延伸”是我们探索出的“五环节”英语课堂授课模式,使我们今天的课堂教学充满了现代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

“情景质疑——经验猜想 ——观察实验——师生总结—-科学应用”,这是我们的科学探究课的教学模式。这一个个“板块”构成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根据探究的对象、内容的不同,每一次探究经历的过程也不尽相同,可根据探究的需要灵活组合。

3、注重教研,促进成长。

学校将录播课与平时的集体备课活动、教研活动紧密结合,极大地促进了学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借助录播教室的先进性,每次教研活动时间,各教研组都会针对一个年级推出的优质课进行回放及评议,组内教师都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的教研模式对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是非常有效的。

近几年,在我校的教研活动中有关信息技术的小课题也深受重视。谭运腾主任主持的国家级课题的子课题《自主学习方式中教学技艺运用的实验研究》于2015.03月顺利结题。迟光泽主任主持的烟台市级课题《班班通环境下提高小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研究》,于2014.12月顺利结题;在课堂授课比赛中,先后有3名教师获得山东省电化教学优质课一等奖;二十多名教师取得了烟台市电化教学优质课;我校教师在课件制作大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多名教师制作的课件荣获烟台市优秀课件,其中今年马风雄老师制作的课件《松鼠和松果》获省一等奖,现推送至全国级进行评选;在中小学生电脑作品制作活动中

上,我校学生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的精神,进一步加大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力度,让信息化建设服务师生、服务教学,推动学校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和创新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建人民满意的学校。

新元小学 2015.11.3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