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护理实验教学引入信息技术的设计与应用

护理实验教学引入信息技术的设计与应用

2021-06-13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齐鲁护理杂志2010年第16卷第1期 治疗赢得了时间。无创正压通气可间断或持续使用,患者可 参考文献: 以正常进食、谈话,容易被患者接受;同时避免气管插管,避免 人工气道损伤及并发症,特别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 NPPV能否成功受诸多因素影响,如开始通气时是否有医护人 [1] 程炎芳.应用无创呼吸机的护理[J].临床肺科杂志, 2005,3(2):259. [2] Meduri GU,Cook TR,Tumer BE,et a1.Noninvasive posi- 员,是否严密床旁监护,治疗习惯、努力情况以及操作是否规 范等,患者是否配合以及通气的舒适程度影响较大。哮喘患 者使用NPPV出现相关并发症的几率也很低,这可能与哮喘患 者病情好转快、上机时间短和治疗压力低有关。但其中为数 不多的患者应用NPPV短期治疗失败,需要插管上机,并且有 少数出现死亡。因此,加强与患者间交流,取得配合,在开始 几小时内进行床旁监护,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显得尤重要 J。 本研究对30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分析,采 用NPPV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是一种新尝试,为了达到 预期的治疗效果,做好治疗期间护理工作很重要。 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in status asthmatieus[J].Chest, 1996,110:767—774. [3] 钮善福,朱蕾.危重支气管哮喘治疗体会[J].中华结核 和呼吸科杂志,1998,21(6):372—373. [4]Femandez MM,Villagra A,Blanch L,et a1.Non—invasive mechanic1 ventilation in status asthmatieus f J].Intensive esre Med,2001,27:486—492. [5] 陈荣昌.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正压通气治疗[J]. 中华结核和呼吸科杂志,2004,2(5):294—296. 本文编辑:程琳 2009—08—21收稿 ・护理教育・ 护理实验教学引入信息技术的设计与应用 朱楠 ,李秀婷 。高庆岭 (1.山东大学护理学院 山东济南250012;2.济南市中心医院) 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 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尤其是护理学专业,实验在教学中扮 演着灵魂的角色。在传统护理实验中,教学强调学生的精确 性和规范性,而严重忽视了学生思辨、灵活性和创新能力的培 程控制及视频采集、TCP/IP技术后,只需一位专职教师掌握 无线控制中间件,便可将实验操作的全方位过程呈现给学生, 并可对规范操作作及时点评。因此,我们将信息技术植于护 理实验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利用其优势所在,结合护理专业特 点,采取有针对性、切合专业需求的有效措施,最终能够实现 我们的教学目标,能够保证教学质量。 3优点 养 。2008年以来,我中心充分发挥师资学科交叉的优势, 信息技术与护理专业相结合,改革护理实验教学模式,带人新 的教学思路,并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现报告如下。 1设计内容与方法 实现护理实验教学的信息化,使经典实验教学案例不再 “一1.1设计内容依据护理专业实验教学强调实践能力和应 纵即逝”,珍贵实验教学操作内容得以妥善保留,有利于我 变能力的特点,本设计主要解决实验操作的可复制性,培养学 生实验操作的创新性思维及扩大实验室开放程度等问题。我 中心以远程控制及视频采集技术、TCP/IP网络协议、文件传 中心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实验技能的不断提高; 实现护理实验教学管理的网络化,借助NLRMS,完善了实验 人员科学管理实验室的手段,提高了实验人员的管理效率,有 利于实验教学服务水平的提升;与NLRMS的实时互动学习与 交流,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积极动脑、勇于创新的精神,为临床 实习遇到极难操作和处理应急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实现学 生实验现场全过程的采集录制,视频文件可永久保存于NL- RMS中,学生可实时“回顾”各自的实验操作过程,通过反思、 输协议(兀’P)、数据库存储等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护理学实验 资源管理网站(简称NLRMS)为平台,构建了集信息化实验教 学,网络化实验管理,智能化的全天候开放实验室为一体的实 验中心。 1.2方法实验教学人员可利用远程采集技术、fTrP技术和 存储技术将护理实验教学课程以及学生现场实验操作全过程 进行视频采集、编辑以及存储,借助NLRMS平台,为实验教学 提供个性化服务,实现实验操作内容可重复、可复制。利用 TCP/IP技术,实验人员可全面控制和掌握实验室开放状态, 对照得到启发,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思辨的学习习惯和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护理学实验资源管理网站》的软件设计被列为2009 年护理学院实验室建设软件项目,并得到经费支持。软件的 设计开发由我中心自行完成。 参考文献: [1] 高庆岭,王克芳.护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护理学 杂志,2002,10(17):739. 做到从实验预约到实验结束的全程监控,实现实验室最大程 度地全天候开放。 2效果 信息技术的引入,提升了我中心护理实验教学的整体水 平和综合质量。如在多媒体示范教学中,按照传统教学方式, 必须由两位专职教师协作完成护理操作过程,因受手动控制 教学设备的限制,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现在教室内搭建远 24 [2] 高国贞,潘汉韶,王少玲.思维训练教学法的临床实践研 究[J].护理学杂志,2001,16(12):70. 本文编辑:王海燕 2009—09—15收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