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2训练-《陋室铭》(含答案)

22训练-《陋室铭》(含答案)

2022-05-02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训练:《陋室铭》

一 填空题

1.《陋室铭》中的“铭”是指 , 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其特点是 。

2. 《陋室铭》选自 ,作者是 ,字 , 代洛阳人,著名 , 。著有《 》。 二 解释下列词语

1.有仙则名( ) 2.有龙则灵( ) 3.斯是陋室( ) 4.惟吾德馨( )( )( 5.谈笑有鸿儒( ) 6.往来无白丁( )7.可以调素琴( )( ) 8.阅金经( )

9.无丝竹之乱耳( ) 10.无案牍之劳形( )(三 原文填空

1. 用类比起兴,引出陋室不陋的句子是

, 。 , 。 2. 写陋室环境幽雅的句子是

, 。 3. 写与自己交往的都是有学问的句子是

, 。 4. 陋室中反映主人高雅脱俗的句子是

, 。 5. 写主人清闲自在,不受世俗羁绊的句子是

, 。 6. 作者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

, 。 7. 与“孔子云:何陋之有”相似的核心句是

, 。 8. 本文的主旨句是

, 。 9. 本文的点睛之笔是

) )

, 。 10. 表明室主人品行高尚的句子是

11.表明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 。 12. 写居室环境的句子是

, 。 13. 以比兴手法起题,领起下文的句子是

, 。 , 。 14.通过比较表明心志的句子是

, 。 15. 读了《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不由得我们想起了刘禹锡《陋室铭》中的两句话 , 。 真羡慕他有那么多的好朋友。

16. 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的句子是

四 问答题

1. 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2. 文章开头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3. 统领全篇的一个词是

4. 作者在文中用山水比喻什么?

5. 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对陋室进行了描写,突出了陋室怎样的特点?

6. 文中写居室环境的句子是 写交往人物的句子是 写生活风貌的句子是 通过这样的描写,突出了诗人的 雅 雅 雅 7. 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表达了室主人怎样的节操和情趣?

8. 由作者的节操和情趣,自然会想到“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东晋诗人 ,可用《五柳先生传》中的诗句来概括这两人的高尚的品德,即 , 。 9. 对陋室的描写,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10.“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上”和“入”有什么好处?这两句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

11. 本文写作上有哪些特点?

12.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烘托文章主旨的?

13. 找出文中的韵脚

14.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运用了怎样的手法?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15. 文章结尾有何特点?

16. 作者一生的遭遇坎坷,仕途崎岖,也是身怀不遇,虽身居陋室,却志向不改,对他的这种行为,你怎样看的?

17. 请根据本文内容拟一幅对联

18. 完成下列对联

品千古美文 19 历史上有许多像作者一样具有高尚情怀的人,请举出一例。

20. 本文写法新颖别致,采用了反向立意的写法,不写陋室如何陋,却从陋的反面不陋来立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1. 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意境隽永而脍炙人口,那么它的主题该如何概括?

【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

1 《陋室铭》中的“铭”是指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 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其特点是 用韵的 。

2 《陋室铭》选自 《全唐文》 ,作者是 刘禹锡 ,字 梦得 , 唐 代洛阳人,著名 文学家 , 诗人 。著有《 刘宾客文集 》。 二 解释下列词语

1有仙则名( 著名 ) 2有龙则灵( 灵异 ) 3斯是陋室( 这 ) 4惟吾德馨( 只 )( 我 )(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 5谈笑有鸿儒( 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 ) 6往来无白丁( 贫民 )

7可以调素琴( 调弄 )(不加装饰的琴 ) 8阅金经( 佛经 ) 9无丝竹之乱耳( 奏乐的声音 )无案牍之劳形( 官府的公文 )( 形体, 身体 ) 三 原文填空

1 用类比起兴,引出陋室不陋的句子是

山不在高 , 有仙则名 。 水不在深 , 有龙则灵 。 2 写陋室环境幽雅的句子是

苔痕上阶绿 , 草色入帘青 。 3 写与自己交往的都是有学问的句子是

谈笑有鸿儒 , 往来无白丁 。 4 陋室中反映主人高雅脱俗的句子是

可以调素琴 , 阅金经 。 5 写主人清闲自在,不受世俗羁绊的句子是

无丝竹之乱耳 , 无案牍之劳形 。 6 作者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

南阳诸葛庐 , 西蜀子云亭 。 7 与“孔子云:何陋之有”相似的核心句是

斯是陋室 , 惟吾德馨 。 8 本文的主旨句是

斯是陋室 , 惟吾德馨 。

10

9 本文的点睛之笔是

孔子云 : 何陋之有? 。 10 表明室主人品行高尚的句子是

惟吾德馨 11表明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谈笑有鸿儒 , 往来无白丁 。 12 写居室环境的句子是

苔痕上阶绿 , 草色入帘青 。 13 以比兴手法起题,领起下文的句子是

山不在高 , 有仙则名 。 水不在深 , 有龙则灵 。 14通过比较表明心志的句子是

斯是陋室 , 惟吾德馨 。 15 读了《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不由得我们想起了刘禹锡《陋室铭》中的两句话 谈笑有鸿儒 , 往来无白丁 。 真羡慕他有那么多的好朋友。 16 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的句子是

惟吾德馨 四 问答题

1 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1运用类比,以比喻起兴引出文章主旨“惟吾德馨”。

2 从居住环境、交往环境和日常生活表达室主人高阶傲岸 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3以古代名贤自况,总结全文,点明“陋室不陋”。 2 文章开头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以比喻起兴,类比的写法

把陋室与山、水作类比,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突出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一主旨。 3 统领全篇的一个词是

德馨 4 作者在文中用山水比喻什么?

陋室 5 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对陋室进行了描写,突出了陋室怎样的特点?

居住环境 交往人物 日常生活 “高雅” 6 文中写居室环境的句子是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写交往人物的句子是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写生活风貌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通过这样的描写,突出了诗人的 居住环境 雅 交际交往 雅 生活情趣 雅 7 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表达了室主人怎样的节操和情趣?

表达室主人高阶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8 由作者的节操和情趣,自然会想到“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东晋诗人 陶渊明 ,可用《五柳先生传》中的诗句来概括这两人的高尚的品德,即 不戚戚于贫贱 , 不汲汲于富贵 。 9 对陋室的描写,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阐述了陋室不陋,为“何陋之有”作张本,也突出全文的 主旨“惟吾德馨”。 10“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上”和“入”有什么好处?这两句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

对偶,拟人修辞方法

“入”和“上”化静为动,生动传神,使之人格化 。

表达了作者对居住环境的喜爱之情。

突出了环境清幽,恬静,雅致的特点。 11 本文写作上有哪些特点?

1 托物言志,以“陋室”阐明“德馨”。

2 全篇是用骈句,有个别是散句,对仗工整,整齐押韵。

3 使用类比,比喻,排比,对偶修辞方法。 4 虚实结合 5 起兴 12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烘托文章主旨的?

居住环境 交往人物 日常生活 13 找出文中的韵脚

名 灵 馨 青 丁 经 行 亭 14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运用了怎样的手法?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反面虚写,写出了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之情态 15 文章结尾有何特点?

采用错综反问的句式,画龙点睛,收束全文,紧扣题目

引人深思,将整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了最完美的 思想境界。

16 作者一生的遭遇坎坷,仕途崎岖,也是身怀不遇,虽身居陋室,却志向不改,对他的这种行为,你怎样看的?

刘禹锡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有着广阔的胸襟。他虽身居

陋室,却视荣华如粪土,高雅淡泊,安贫乐道。这是值得 当今社会的人效仿的,在物欲横流的现今社会,我们要向

刘禹锡那样保持一颗平常心。 17 请根据本文内容拟一幅对联

志雅趣雅陋室雅 才高艺高品德高 18 完成下列对联

品千古美文 19 历史上有许多像作者一样具有高尚情怀的人,请举出一例。

杜甫,居茅屋胸怀天下百姓,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声。 20 本文写法新颖别致,采用了反向立意的写法,不写陋室如何陋,却从陋的反面不陋来立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从陋室的居住环境,交际交往和日常生活来写,阐述了

陋室不陋,从而突出室主人“惟吾德馨”这一主题。

21 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意境隽永而脍炙人口,那么它的主题该如何概括?

通过对陋室的居住环境,交际交往和日常生活的描写 ,

证明了“陋室不陋”,表达了室主人高阶傲岸的节操和 安贫乐道的情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