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大曲中的微生物研究
2023-09-13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酿酒科技2007年第5期(总第155期)・MQUOR—MAKING SCIENCE&TECHNOLOGY 2007 No.5(To1.155) 高温大曲中的微生物研究 杨代永,范光先,汪地强,吕云怀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贵州仁怀564501) 摘要: 通过对茅台高温大曲制曲发酵过程进行跟踪检测,初步分离出地霉属、汉逊酵母属、假 丝酵母属、毕赤酵母属、丝孢酵母属、红酵母属6种酵母;枯草杆菌群、地衣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 菌、蜡状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等41种细菌;曲霉属、毛霉属、根霉属、犁头霉属、红曲霉属、 青霉属、拟青霉属等51种霉菌,共98种微生物。研究发现,高温大曲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总数以 细菌为主,高达2.1 18x10’cfu/g・曲;霉菌次之,为6.446x10 cfu/g・曲;酵母最少,仅有6.6x10 cfu/g・曲。种类却以霉菌为最多,高达51种;细菌次之,为41种;酵母最少,仅发现6种。随着发酵 过程的进行,微生物呈现出不同的消长规律,前期以细菌为主,中后期霉菌大幅度增多,在前期和 后期酵母偶有发现。 关键词:微生物; 高温大曲; 消长规律 中图分类号:Q93—3;TQ925.7;TS26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9286(2007)05—0037—02 Microbes in High Temperature Starter YANG Dai—yong,FAN Guang—xian,WANG Di—qiang and LU Yun—huai (Technical Center ofMoutai Distillery Co.Ltd.,Renhuai,Guizhou 564501,China) Abstract:There were 98 strains separated from the high temperature fermenting Maotai Daqu starter including 6 yeast gen— era,4 1 bacteria species,and 5 1 mildew species.Yeast genera included Geotrichum,Hansenula,Candida,Piehia,Tri- chosporon sp.and Rhodotorula;Bacteria species included Bac.Subtilis,Bac.1ieheniformis,Bac.coagulans,Bac.cereus and Bac.thuringieusis;Mildew species included Aspergills,Mucor,Rhesuus,A bsidia,Monaccus sp.,Penicillium and Pae— cilomyces vatiotii.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e amountt ofbacteria was 2.1 18x10’cfu,the highest in high temperature Daqu druing fermentation,while mildews,6.446x 1 06cfu nd ayeasts,6.6x 1 0 cfu.However,the species amount ranked in decrea- sing sequence as mildew(5 1 species),bacteria(4 1 species),and yeast(6 speices).Microbes presented diferent growth nd adecline rules wih the tproceeding of the fermentation(he tbacteria s athe major species in fermentng iprophase,while the mildew increased rapidly in metaphase nd anaphaase,but only a little yeast existed n iprophase and naphaase). Key words:microbes;hi gh temperature Daqu starter;growth nd adecline rule 以茅台酒生产用曲为主的高温大曲完全是利用传 统工艺,在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发酵生产的,它 的风格特征.为什么适量饮用严格按照传统工艺生产出 来的白酒有益于人体健康,为什么环境因素、工艺特点 是白酒质量、风格的决定性因素。带着这些疑问,本文作 者着重研究了高温大曲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及其与其 他理化指标的变化关系。 主要是为制酒发酵富集微生物,提供以糖化酶为主的各 种酶类和各种香味前驱物质,是酱香酒主体香味成分的 重要来源。由于其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特殊依赖性,形成 了中国白酒的各种风格和分类,也使以茅台酒为主要代 表的中国白酒成为世界发酵食品中的一枝奇葩。 为此.对中国白酒的研究一直成为历代食品发酵工 1制曲过程中的微生物 1.1 实验方法 程技术人员的重要课题。为什么中国白酒要分为酱、浓、 清、凤等香型,为什么不同香型的酒会呈现出各种各样 收稿日期:2007—03—06 本文利用生物传感技术、选择性分离培养技术、BI- OLOG鉴定系统、生理生化鉴定技术【I】、电子显微技术、 作者简介:杨代永(1963一),贵州省天竹县人,现任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工程师,省级白酒评委,曾多次参与贵州茅台酒 及其系列产品国家标准的制订和完善工作。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酿酒科技2O07年第5期(总第155期)・ ̄QUOR-MAmNG SCIENCE& IIECHNO )GY 2o07 No.5fIol1.155) 超低温保藏技术跟踪监测制曲发酵过程中的温湿度、水 分、酸、糖、淀粉、糖化力等指标的变化规律,测定制曲发 酵过程中微生物的消长规律,分类鉴定并保藏微生物菌 到2.118xl07cf ・曲。图1也表明,细菌在制曲前期能 够达到一个顶峰值,中期有所回落,后期又有所回升。 1.2-3霉菌有曲霉属中的黄曲霉、米曲霉、黑曲霉、烟曲 霉、温特曲霉、寄生曲霉;毛霉属中的总状毛霉、卡盛毛 霉、微小毛霉、构巢毛霉:根霉属中有毛状根霉、米根 种。了解制曲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及其与温 度、湿度等理化指标变化的相互关系,最终通过对发酵 过程中各理化指标及香味成分变化的规律来揭示微生 物在制曲发酵过程中的作用。 1.2主要微生物分析 霉、黑根霉、华根霉:犁头霉属中有伞枝梨头霉、蓝色梨 头霉:红曲霉属中有红色红曲霉、紫色红曲霉、烟色红曲 霉、橙色红曲霉;青霉属中有青霉、桔青霉、岛青霉、拟 根据生产特点对不同季节、不同地点制曲发酵过程 中的微生物进行了选择性分离培养,通过形态鉴定和生 理生化特性测定,得到高温大曲发酵过程中的主要微生 物.共分得细菌41种、霉菌51种、酵母菌6种。 1.2.1 酵母菌中有地霉属、汉逊酵母属、假丝酵母属、毕 赤酵母属、丝孢酵母属、红酵母属等,见表1。 表1 高温大曲中常见的微生物 (×10 个/g曲) 枷 O O O O 0 0 0 2 2 1 1 啪 瑚 咖 伽 。 从表1看出,酵母菌的数量达到5.6x10 cf ・曲。 它们主要来源于空气、场地、原辅料、母曲及人体,偶尔 出现在制曲发酵的前期和后期。高温大曲发酵中期品温 较高.达65℃,酵母菌已不能够生存。 1.2.2细菌中多数属于芽孢杆菌属.其中有能在60~ 65℃下生长的嗜热芽孢杆菌,它们大都属于孢囊不膨 大,菌体直径小于0.9岬的枯草杆菌群、地衣芽孢杆 菌、凝结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坚 强芽孢杆菌、迟缓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环状芽孢杆 菌、栗褐芽孢杆菌、腐生葡萄球菌,还有巨大芽孢杆菌、 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等。细菌主要来源于空气、场地、原辅 料、母曲及人体。从表1中可以看出,细菌的数量可以达 青霉属等。它们主要来源于空气、场地、原辅料、母曲及 人体。表1表明,它们的数量可达6. ̄6x10 c g-曲; 并从图1可看出,它们在发酵前期出现较少,中后期逐 渐增多 1 5 1O 15 2O 25 3O 35 4O 时间(d) 图l制曲过程中微生物总数的变化 2微生物与理化指标的变化关系(图2、图3) (%) 100 8O 6O 4O 20 1 5 10 15 20 25 30 35 4O 时间(d) 图2制曲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 (%) 100 80 60 40 20 1 5 10 15 20 25 30 35 40 时间(d) 图3制曲过程中温度、湿度及水分的变化 从图2、图3可以看出,曲块进仓后酸度和糖分逐 (下转第4l页)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申玉香,汪志君,方维明・紫外诱变及苯黄隆抗性处理选育低双乙酰啤酒畦壁 _【 霉再对进 经过稳定性实验。最后选取2 菌株进行1200 一 。一巡舞鼷 mL l982.473-503. 小型放大试验,发酵14 d后,双乙酰含量为0.2 0 8 6 4 0 0 0 0 0.0 0 0 07 mg门L, [2】李绒.啤酒生产过程中双乙酰的控制[J].酿酒科技,2002,l10 峰值为0.36 mg门L,真正发酵度为65.8%,啤酒风味基本 (2):66—67. 不变。检测指标见图1。 [3】顾国贤新世纪中国啤酒工业发展展望[J】.酿酒科技,2002,l12 (4):28-30. 0.40 [4】Enari,T.M.One hundreA years ofbrewing research[J].Journal of 0.35磐 the Institute ofBrewing,1995,101(3):89-97. 0・30咖 [5】顾国贤.酿造酒工艺学(第二版)[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 0.25钿 1996.172-223. 0.20 [6】管敦仪.啤酒工业手册(中册)[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2. 0.15 211—216. 0.10 [7】诸葛健,王正祥.工业微生物实验技术手册[M】.北京:轻工业 0.05 出版社.1994.544—545. 0.00 0 2 4 6 8 10 12 14 [8】檀耀辉.微生物学(第二版)口vI].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94. 发酵时间(d) 542-546. [9】杜绿君,袁惠民.啤酒酵母和微生物管理[M】.北京:轻工业出 图1 2 菌株发酵曲线 版社,l990.109—1】1. 3结论 [10】黄祖新.控制啤酒酿造过程中的双乙酰的生物工程技术进 展[J].酿酒,1998,126(3):12-14. 最后筛选得到1株大小为5.1 m×7.5 m,双乙酰 [11】郑国昌.细胞生物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峰值为0.36mg门L,成品啤酒真正发酵度为65.8%,风味 1 992.204. 基本不变的较理想菌株。 [12】葛清秀,黄祖新.应用遗传育种技术控制啤酒双乙酰生成量 参考文献: [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1,1 9(2):68-70. [13】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1】管敦仪.啤酒工业手册(上册)口vI].北京:轻工业出版社, 】02-】03. (上接第38页) 渐上升,在第二次翻曲前达到高峰,由于小麦本身带来 霉菌有毛霉、根霉、曲霉、红曲霉和拟青霉等,酵母很少 的淀粉酶,开始糖化力较高,随着品温的上升而下降;第 见到。 二次翻曲后水分减少,霉菌增殖,糖化力又有所回升,最 对选筛出的有代表性的7株芽孢杆菌株,逐株制成 后稳定在200 ̄300之间。 三角瓶曲,培曲温度为35 ̄65℃,15 d后,成品曲都不 大曲中的微生物来自曲母、麦粉、稻草、发酵仓、空 同程度地带有酱香气。并用乙醚浸提后,挥发乙醚,闻香 气、人体和水。开始时在曲块表面生长的霉菌主要是毛 并与生产曲粉作对照,结果表明,香气相近,纸上层析分 霉类,随着温度上升,霉菌的生长受到抑制,到第二次翻 析可见到香草醛、阿魏酸及丁香酸的斑点。可以说明这 曲时。水分减少,曲霉类尤其是拟青霉、梨头霉及红曲霉 些嗜热芽孢杆菌是茅台酒生产的有益菌株,其代谢产物 代之而起,直至出仓一直存在。细菌在制曲过程中占有 在高温条件下生成的香味物质和茅台酒的香味有密切 绝对优势.在高温阶段分离到的细菌多数是嗜热芽孢杆 关系[2]。 菌。而酵母在制曲过程中出现较少,进仓前5 d及撤仓 参考文献: 时偶尔可以分离到白地霉、汉逊酵母、假丝酵母等。 [11] 俞子牛_细菌的分类[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从表1中也可看出,细菌是茅台大曲中的主要微生 [2 严淳泰.2]酿造学[M】.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出版社,1978. 物,数量很大,主要是耐高温(60 ̄65℃)的芽孢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