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8年上海高三二模语文汇编(文言文一)

2018年上海高三二模语文汇编(文言文一)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2018年上海高三二模汇编—文言文一

静安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8分)

①李崇矩字守则,潞州上党人。幼孤贫,有至行,乡里推服。汉祖起晋阳,次上党,李崇矩传

史弘肇时为先锋都校,闻崇矩名,召署亲吏。 ②宋初,李筠叛,太祖命崇矩率龙捷、骁武左右射禁军数千人屯河阳日,以所部攻大会寨,拔之,斩首五百级,及平泽、,遣崇矩先入城,收图籍,视府生一。

③乾德二年,代赵普拜枢密使。五年,加检校太傅。时剑南初平,禁军校吕翰聚众构乱,军多亡命在其党中,言者请诛其妻子。太祖疑之,以语崇矩。崇矩曰:“叛亡之徒固当残。,然案籍合诛者万余人。”太祖曰:“朕恐有被其驱率①,非本心者。”乃令尽释之。翰众闻之,亦稍稍自归。未几,翰败灭。

④开宝初,从征太原。会班师,命崇矩为后殿。次常山,被病,帝遣太医诊视,命乘凉车还京师。崇矩叩头言:“凉车乃至尊所御,是速臣死尔。”固辞得免③太平兴国二年夏,河防多决,诏崇矩乘传自陕至沧、棣,按行河堤。是秋,出为六州都巡检使。未几,移琼、崖、儋、万四州都巡检使,麾下军士咸惮于行,崇矩尽出器皿金帛,凡直数百万,悉分给之,众乃感悦。时黎贼°扰动,崇矩悉抵其洞穴抚慰,以己财遗其酋长,众皆怀附。代还拜右千牛卫上将军端拱元年卒年六十五。

⑥崇矩性纯厚寡言,尤重然诺。尝事史弘肇,及贵,见其子孙,必厚礼之,振其乏绝。

节选自《宋史》卷二五七

[注]①孥戮:诛及子孙。②驱率:驱使威逼。③黎贼:这里指两广和海南一带的黎族人。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次上党 ( ) (2)拔之,斩首五百级 ( )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被病,帝遣太医诊视( ) .

A.表示被动 B.遭遇,遭受 C.通“披”,披着,穿着 D.遮盖,覆盖 (2)振其乏绝( ) .

A.振作,振兴 B.奋起,兴起 C.搬动,挥动 D.同“赈”,救济

17.第⑤段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代还拜右千牛卫上将军/端拱元年序卒/六十五 B.代还拜右千牛/卫上将军端拱/元年卒年六十五 C.代还/拜右千牛卫/上将军端拱/元年卒/六十五 D.代还拜右千牛卫/上将军端拱元年卒库六十五 18.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

Lvhui

及平泽,潞,遣崇矩先入城,收图籍,视府库。

19.联系上下文,推断第③段画虚线部分李崇矩说这句话的意图。(2分)

20.第⑤段“以己财遗酋长”反映了李崇矩处事上 的特点,第六段“厚礼故人子孙”反映了李崇矩为人上 的特点。(4分)

(四)(18分)

15.(2分)(1)次:驻扎(2)拔:攻克(攻取,占领,战胜) 16.(2分)(1)B(2)D 17.(2分)A

18.(6分)等到平定泽州、潞州之后,(宋太祖)派遣李崇矩首先入城,接收地图和户籍,察看收藏文书财物和兵器的府库。(“及”“平”“省略的主语补足”“收”“图籍”“视”各1分,“府库”可不译)

19.(2分)提醒太祖不要滥杀无辜,而应怀柔感化叛乱者;因为叛乱的徒众的妻子儿女数量太多,杀了他们会加剧叛乱徒众的反抗心理 20.(4分)评分量表 分值 4分(各2分) 2分(各1分) 0分 宝山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8分)

①独有功数犯颜争枉直,后厉语折抑,有功争益牢。时博州刺史琅邪王冲,责息钱于.贵乡,遣家奴督敛,与尉颜余庆相闻知,奴自市弓矢还。会冲坐逆诛,魏州人告余庆豫冲谋后令俊臣鞫治,以反状闻。有司议:“余庆更永昌赦,法当流。”侍御史魏元忠谓:“余庆为.冲督偿、通书,合谋明甚,非曰支党,请殊死,藉其家。”诏可。有功曰:“永昌赦令:‘为.首与虺贞同恶,魁首已伏诛,支党未发者原之。’《书》曰:‘歼厥渠魁’,律以‘造意为首’,寻赦已伏语,则魁首无遗。余庆赦后被言,是谓支党。今以支为首,是以生入死。赦而复罪,不如勿赦;生而复杀,不如勿生。窃谓朝廷不当尔。”后怒曰:“何谓魁首?”答曰:“魁者,大帅;首者,元谋。”后曰:“余庆安得不为魁首?”答曰:“若魁首者虺贞是已。既已伏诛,余庆今方论罪,非支党何?”后意解,乃曰:“公更思之。”遂免死。当此时,左右及卫仗在廷陛者数百人,皆缩项不敢息,而有功气定言详,閨然不桡。

②初,鹿城主簿潘好礼慕有功为人,论之曰:“昔称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人,今有功断狱,亦天下无冤人。然释之当汉文帝时,中外无事,守法而已。有功居革命之际,周兴、.来俊臣等掩义隐贼崇饰恶言以诬盛德有功守死明道身滨殆者数矣。此其贤于释之明甚。”或称有功仁恕过汉于、张。起居舍人卢若虚曰:“徐公当雷霆之震,而能全仁恕,虽千载未见其比。”

Lvhui

空格一答案示例 善于招抚(怀柔附远) 有谋略 顾全大局有心计 空格二答案示例 纯厚感恩 扶危济困 朴实寡言 解释 概括全面 概括接近准确 概括错误偏离材料 【注释】①后:武则天。②冲:李冲,后文虺贞的儿子。③虺贞:即李贞,越王李贞举兵反武则天,其一族李姓被武则天改为虺姓。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独有功数犯颜争枉直 (2)今有功断狱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法当流( ) .

A.应当 B.判罪 C.处在 D.适合 (2)籍其家( ) .

A.书册 B.登记 C.抄没 D.杂乱 17.第②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周兴、来俊臣等掩义隐贼/崇饰恶言以诬盛德/有功守死/明道身滨殆者/数矣 B.周兴、来俊臣等掩义隐贼/崇饰恶言/以诬盛德/有功守死明道/身滨殆者数矣 C.周兴、来俊臣等掩义/隐贼崇饰/恶言以诬盛德/有功守死明道/身滨殆者数矣 D.周兴、来俊臣等掩义隐贼/崇饰恶言以诬盛德/有功守死/明道身滨/殆者数矣 18.把第①段划线句译为现代汉语。(6分)

会冲坐逆诛,魏州人告余庆豫冲谋,后令俊臣鞫治,以反状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根据第①段,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徐有功的主要品质: 。(2分) 20.分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18分

15.(2分)(1)弯曲,错误(2)案件 16.(2分)(1)B (2)C 17.(2分)B 18.(6分)

正好遇到李冲(冲、虺冲)因为叛逆被杀,魏州人告发颜余庆(余庆)参与了李冲叛逆的阴谋(谋划),武后命令来俊臣审讯处治颜余庆,来俊臣用判颜余庆造反的文辞呈报给武后。

评分说明(1)会,(2)冲坐,(3)逆诛,(4)魏州人告余庆豫冲谋,(5)后令俊臣鞫

Lvhui

治,(6)以反状,(7)闻。以上为7点,1点1分,错1点扣1分,扣完6分为止 19.(2分)守法不挠(不屈) 评分说明“直言敢谏”等1分 20.(4分)

答案示例 第②段为补叙,引述人们对(徐)有功的评论,认为(徐)有功的贤德、仁恕及对仁恕的保全超过了前代执法名臣。这样把徐有功和前代执法名臣比较,烘托了(凸显了)徐有功身处猜忌的武后和酷吏之间能以死守法、挫抑暴虐的法官形象和护佑无辜的仁者形象。

评分说明 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评分

崇明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6-21题。(18分)

①韩亿,字宗魏,其先真定灵寿人,徙开封之雍丘。举进士,为大理评事、知永城县,有治声。他邑讼不决者,郡守皇甫选辄属亿治之。知洋州,州豪李甲,兄死迫嫂使嫁,因诬其子为他.姓,以专其赀。嫂诉主官,甲辄赂吏掠服之,积十余年,诉不已。亿视旧牍未尝引乳医为证,召甲出乳医示之,甲亡以为辞,冤遂辨。累迁尚书屯田员外郎、知相州。河北旱,转运使不以实闻,亿独言岁饥,愿贷民租。 .②吴植知临江军,使人纳金于宰相王钦若,因衙吏至京师,审之,语颇泄,钦若知不可掩,执吏以闻。诏付台治,而植自言未尝纳金,反诬吏误以问所亲语达钦若。亿穷治之,盖植以病.惧废,金未达而事已露也。植乃除名。并按钦若,诏释不问。

③知益州。故事,益州岁出官粟六万石,赈粜贫民。是岁大旱,亿倍数出粟,先期予民,民坐是不饥。又疏九升江口,下溉民田数千顷。知开封府范仲淹献《百官图》,指宰相吕夷简差.

除不平,而阴荐亿可用。仲淹既贬,帝以谕亿。亿曰:“仲淹举臣以公,臣之愚陛下所知;举臣以私,则臣委质以来,未尝交托于人。”遂除户部、参知政事。官至尚书左丞,以太子少傅致仕。卒,赠太子太保,谥忠宪。 (节选自《宋史》) 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郡守皇甫选辄属亿治之( ) (2)民坐是不饥( ) ..17.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亿独言岁饥,愿贷民租( )。 .

A.施与 B.宽限 C.推卸 D.借贷 (2)亿穷治之( )。 .

A.揭穿 B.困窘 C.穷尽 D.彻底

18.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徙开封之雍丘 召甲出乳医示之 .. B.因诬其子为他姓 因衙吏至京师 .. C.转运使不以实闻 执吏以闻 .. D.金未达而事已露也 而阴荐亿可用 ..

Lvhui

19.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

仲淹举臣以公,臣之愚陛下所知;举臣以私,则臣委质以来,未尝交托于人。

20.下列不属于第②段中吴植被除名原因的一项是( )。(2分) A.纳金于宰相 B.自言未尝纳金 C.诬吏误以语达宰相 D.以病惧废

21.第①段“辨冤甲嫂”和“岁饥贷租”两件事分别反映了韩亿 和 特点。(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6-21题。(18分)

16.(1)通“嘱”,嘱托 (2)因为 17.(1)B (2)D 18.C

19. 范仲淹因公举荐我,我的愚钝陛下您是知道的;(范仲淹)因私举荐我,那么我自从做官以来,从未曾有

意结交托请别人。

评分说明:“仲淹举臣以公”“ 臣之愚陛下所知”“ 举臣以私”“ 则臣委质以来”“ 未尝”“ 交托于人”为6个点,1点有错扣1分,扣到0分为止。 20.D

21.明辨是非 忠直爱民 评分说明:两空分别评分,每空2分 奉贤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 17—24 题。(18 分)

①刘仁轨,汴州尉氏人也。武德初,除陈仓尉。部人有折冲都尉鲁宁者,豪纵无礼,县莫能止。仁轨特加诫喻,期不可再犯,宁又暴横尤甚,竟杖杀之。州司以闻,太宗怒曰:“是何县尉,杀吾折冲!”遽追入,与语,奇其刚正,擢授栎阳丞。

②显庆五年,高宗征辽,令仁轨监统水军,以后期坐免,特令以白衣随军自效。时苏定方既平百济,留郎将刘仁愿于百济府城镇守,百济复叛,引兵围仁愿于府城。诏仁轨发兵合势以救仁愿。仁轨军容整肃,所向皆下。时苏定方奉诏伐高丽,进围平壤,不克而还。高宗敕书与仁轨曰:“平壤军回,一城不可独固,即宜泛海还也。”将士咸欲西归,仁轨曰:“《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便国家,专之可也。今平壤之军既回,则百济余烬,不日更兴,高丽逋薮①,何时可灭?唯宜坚守观变,乘便取之,不可动也。”众从之。于是诸将会议,或曰:“加林城水陆之冲,请先击之。”仁轨曰:“加林险固,急攻则伤损战士,不如先攻周留城。周留,贼之巢穴,群凶所聚,除恶务本,须拔其源。若克周留,则诸城自下。” 于是仁愿帅陆军以进。仁轨乃别率水军及粮船,自熊津江往白江,会陆军同趣周留城。仁轨遇倭兵于白江之口,四战捷,焚其舟四百艘,烟焰涨天,海水皆赤,贼众大溃。于是百济悉平。

③吐蕃入寇,命为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仁轨每有奏请,多被中书令李敬玄抑之,由是

Lvhui

与敬玄不协。仁轨知敬玄素非边将才,乃表敬玄为帅以代己,果覆其众。

④咸亨五年,以功进爵为公,并子侄三人,并授上柱国。州党荣之,号其所居为乐城乡三柱里。仁轨虽位居台辅,不自矜倨。每见贫贱时故人,不改布衣之旧。

【注释】①逋薮:逃亡之人的聚集之地。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于是诸将会议 (2)不自矜倨 ...18.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1分)

期不可再犯( ) A.等待 B. 商定 C. 限期 D. 要求 .

19.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1分)

专之可也( ) A.单一 B. 单独 C. 专擅 D. 变通 .

20.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A.遽追入,与语 高宗敕书与仁轨 ..B.特令以白衣随军自效 以功进爵为公 ..C.引兵围仁愿于府城 于是仁愿帅陆军以进 ..D.命为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 号其所居为乐城乡三柱里 ..21.把第①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 分)

州司以闻,太宗怒曰:“是何县尉,杀吾折冲!”遽追入,与语,奇其刚正,擢授栎阳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赏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以下诗句最符合刘仁轨拒绝奉诏泛海西归心理的一项是( )。(2 分)

A.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C.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D.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4.“不隐恶”“不为讳”是传统史家对记史的态度,请结合这一点分析第③段记载的刘仁轨事迹。(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2分)(1)聚会商议。(2)夸耀。 18.(1分)D

Lvhui

19.(1分)C 20.(2分)B

21.(5分)州官将(此事)上报朝廷,太宗生气地说:“这是怎样的县尉,杀了我的折冲!”立即追召他入朝,和(他)交谈,对他的刚正感到惊奇,升任他为栎阳丞。(重点:2处省略,是,遽,奇,擢)

22.(2分)通过对比(语言描写)(1分),塑造出刘仁轨智勇双全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他卓越的军事眼光(1分)。 23.(2分)B

24.(3分)刘仁轨与李敬玄关系不和,就故意推荐他代替自己征战,让其战败出丑(1分)。刘仁轨这种罔顾国家利益的做法(1分)体现他性格中狭隘的一面,是其人生的污点(1分)。

虹口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15--20题(18分)

①王志,字次道,琅邪临沂人。祖晏首,父僧虔,并有重名。志年九岁,居所生母忧,衰容毁瘠,为中表所异。

②褚渊为司徒,引志为主簿。渊谓僧虔曰:“朝廷之恩,本为殊特,所可光荣,在屈贤子。” .③寻除宣城内史,清谨有恩惠。郡民张倪、吴庆争田,经年不决。志到官,父老乃相谓曰:“王府君有德政,吾曹乡里乃有此争。”倪、庆因相携请罪,所讼地遂为闲田。

④出为宁朔将军、东阳太守。郡狱有重囚十余人,冬至日悉遣还家,过节皆返,惟一人失期,狱司以为言。志曰:“此自太守事,主者勿忧。”明旦,果自诣狱,辞以妇孕,吏民益叹服之。 .⑤义师至城内害东昏百僚署名送其首。志闻而叹曰:“冠虽弊,可加足乎?”因取庭中树叶挪服之,伪闷,不署名。高祖①览笺无志署,心嘉之,弗以让也。

⑥为政清静,去烦苛。京师有寡妇无子,姑亡,举债以敛葬,既葬而无以还之。志愍其义,以俸钱偿焉。时年饥,每旦为粥于郡门,以赋百姓,民称之不容口。

⑦志为中书令,及居京尹,便怀止足。常谓诸子侄曰:“谢庄在宋孝武世,位止中书令,吾.自视岂可以过之。”因多谢病,简通宾客。

⑧志善草隶,当时以为楷法。齐游击将军徐希秀亦号能书,常谓志为“书圣”。 ⑨志家世居建康禁中里马蕃巷,父僧虔以来,门风多宽恕,志尤惇厚。所历职,不以罪咎劾人。门下客尝盗脱志车卖之,志知而不问,待之如初。宾客游其门者,专覆其过而称其善。兄弟子侄皆笃实谦和,时人号马蕃诸王为长者。

(《梁书·列传第十五》有删节)

【注】①高祖:指梁武帝萧衍。齐末东昏侯萧宝卷昏庸,萧衍起兵取而代之。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引志为主簿( ) .(2)辞以妇孕( ) .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姑亡( ) .

A.文夫的姐妹 B.父亲的姐妹 C.文夫的母亲 D.姑且,暂且 (2及居京尹( ) .A居住 B.处于 C.积储 D.停止

17.对第⑤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义师至/城内害东昏/百僚署名送其首

Lvhui

B.义师至城内/害东昏百僚/署名送其首 C.义师至城/内害东昏百僚/署名送其首 D.义师至城内/害东昏/百僚署名送其首 18.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时年饥,每旦为粥于郡门,以赋百姓,民称之不容□。

19.下列对文本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第②段和第③段都是从侧面突出了王志的才能。 B.第⑤段通过对比和语言描写写出了王志的忠诚。 C.第⑦段语言描写突出了王志谦逊与知足的心态。 D.第⑨段王家子侄被号为“长者”用了衬托手法。

20.请具体说明王志的“德政”表现在哪几个方面。(4分)

(四)(18分) 15. ⑴引 推荐,引荐 ⑵辞 禀告/报告 ..16. ⑴C ⑵B 17.A

18.当时遇上了荒年,王志每天早晨在郡府的门口煮粥,来接济百姓,百姓对他赞不绝口。(年饥、主语、介词结构后置、以、赋)

19.B,此处突出的是王志不落井下石,不盲目从众的品格

20.⑴以德化人,使百姓自觉结束纷争;⑵敢于担当,“此自太守事”

⑶爱护百姓。用自己的俸禄替寡妇还债,饥年施粥(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4分)

黄浦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8分)

①赵芬,字士茂,天水西人也。父演,周秦州刺史。芬少有辩智,颇涉经史。周太祖引为相府铠曹参军,历记室,累迁熊州刺史。抚纳降附,得二千户,加开府仪同三司。大冢宰

宇文护召为中外府掾,俄迁吏部下大夫。芬性强济,所居之职,皆有声绩。武帝亲总万机,拜内史下大夫,转少御正。芬明习故事,每朝廷有所疑议众不能决者,芬辄为评断,莫不称善。后为司会,申国公李穆之讨齐也,引为行军长史,封淮安县男,邑五百户。复出为淅州刺史,转东京小宗伯,镇洛阳。

②高祖为丞相,尉迥与司马消难阴谋往来,芬察知之,密白高祖。由是深见亲委,迁东京左仆射,进爵郡公。开皇初,罢东京官,拜尚书左仆射与郢国公王谊修律令俄兼内史令上甚信任之。未几,以老病出拜蒲州刺史,加金紫光禄大夫,仍领关东运漕,赐钱百万、粟五千石而遣之。后数年,上表乞骸骨,征还京师,赐以二马轺车,几杖被褥,归于家,皇太子又致巾帔。后数年,卒。上遣使致祭,鸿胪监护丧事。

③子元恪嗣,官至扬州总管司马,左迁候卫长史。少子元楷,与元恪皆明干世事。

【注】①强济:精明干练。

Lvhui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镇洛阳 ( ) .(2)左迁候卫长史( ) ..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周太祖引为相府铠曹参军( ) .

A.延长 B.率领 (2)拜尚书左仆射( ) .

A.拜见 B.拜服

C.授予官职 D.拜谢 C.引导

D.推荐

17.第②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拜尚书左仆射与郢国公/王谊修律令/俄兼内史/令上甚信任之。 B.拜尚书左仆射/与郢国公王谊修律/令俄兼内史/令上甚信任之。 C.拜尚书左仆射/与郢国公王谊修律令/俄兼内史令/上甚信任之。 D.拜尚书左仆射与郢国公/王谊修律/令俄兼内史令/上甚信任之。 18.把第①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

芬明习故事,每朝廷有所疑议众不能决者,芬辄为评断,莫不称善。

19.第②段一再写朝廷对赵芬丰厚的赏赐,这样写的作用是 。(2分)

20.最能体现“芬性强济”的两件事分别是 和 。(4分) (四)(18分)

15.(2分) (1)把守 (2)降职 16.(2分) (1) D (2)C 17.(2分)C

18.(6分)赵芬明了熟悉以往的事情,每次朝廷中有大家不能决断的有争议的事,他常常能评议决断,没有人不叫好。

19.(2分)侧面表现赵芬劳苦功高,或精明强干。 20.(4分)

评断朝中大家不能决断有争议的事 明察尉迥与司马消难的阴谋往来而告高祖 【参考译文】

①赵芬,字士茂,是天水西人。父亲赵演,是秦州的刺史。赵芬年少的时候就口才敏捷,能说会道,阅读了大量的经史书籍。周太祖引荐他做了相府的铠曹参军,又做了记室之官后,

Lvhui

多次被提升官职到熊州刺史。他安抚招纳投降归附的人,总共收得两千户,然后被加封为开府仪同三司一品官职。大冢宰宇文护召他做了中外府掾,不仅他又升官到吏部做下大夫。赵芬秉性精明干练,在任何职位上,都有好的声誉和功绩。武帝亲自处理各种重要事务,授予他内史下大夫的官职,并正式转为少御。赵芬明了熟悉前朝旧事,每每朝廷有大家不能决断的有争议的事,赵芬经常为大家评议裁断,没有人不称道叫好的。后任司会之职,申国公李穆之讨伐齐的时候,他又被引荐做了行军长史,封他为淮安县男爵,食邑五百户。后来又出京为淅州刺史,转任东京小宗伯,镇守洛阳。

②隋高祖为北周丞相时,尉迟迥与司马消难阴谋来往,赵芬觉察到了,秘密告诉了高祖。因此赵芬又深被重用,升为东京左仆射,晋爵位为郡公。开皇初,免去东京官职,授官为尚书左仆射,与郢国公王谊一起,起草法律,不久兼任内史令,高祖很信任他。不久,他以老病之躯出京任蒲州刺史,被加授为金紫光禄大夫,仍兼管关东的漕运,赏赐他钱上百万,粮食五千石前往。几年后,赵芬上表请求退休,被调回京师,赐给他二马轺车、几杖被子,让他回到家中,皇太子又送他巾帔。几年后去世。皇上派人吊唁,鸿胪卿监护丧事。 ③赵芬的儿子赵元恪继任官职,官至扬州总管司马,后被降职做候卫长史。小儿子元楷,与元恪处理世事都明智干练。

嘉定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8分)

①元载,凤翔岐山人也,家本寒微。载自幼嗜学,好属文,性敏惠,博览子史,尤学道书。天宝初,玄宗崇奉道教,下诏求明庄、老、文、列四子之学者。载策入高科,授邠州新平尉。

②肃宗即位,急于军务,诸道廉使随才擢用。载智性敏悟,善奏对,肃宗嘉之,委以国计,俾充使江、淮,都领漕鞔之任,寻加御史中丞。数月征入,迁户部侍郎、度支使并诸道转运使。

③既至朝廷,会肃宗寝疾。载与幸臣李辅国善。时辅国权倾海内,举无违者,会选京尹,辅国乃以载兼京兆尹。载意属国柄,诣辅国恳辞京尹,辅国识其意,然之。翌日拜载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度支转运使如故。旬日,肃宗晏驾,代宗即位,辅国势愈重,称载于上前。载能伺上意,颇承恩遇。载以度支转运使职务繁碎,负荷且重,虑伤名,阻大位,素与刘晏相友善,乃悉以钱谷之务委之,荐晏自代,载自加营田使。辅国死,载复结内侍董秀,多与之金帛,委主书卓英倩潜通密旨。以是上有所属载必先知之承意探微言必玄合上益信任之。

④内侍鱼朝恩负恃权宠。大历四年冬,乘间密奏朝恩专权不轨,请除之。朝恩骄横,天下咸怒,上亦知之,及闻载奏,适会于心。五年三月,朝恩伏法,度支使第五琦以朝恩党坐累,载兼判度支,志气自若,谓已有除恶之功,是非前贤,以为文武才略,莫己之若。外委胥吏,内听妇言。城中开南北二甲第,室宇宏丽,冠绝当时。又于近郊起亭榭,城南膏腴别墅,连疆接畛,凡数十所,婢仆曳罗绮一百余人,恣为不法,侈僭无度。

⑤代宗尽察其迹,以载任寄多年,欲全君臣之分,载尝独见,上诫之,不悛。代宗宽仁明恕,审其所由,凡累年,载长恶不悛,众怒上闻。大历十二年三月庚辰,仗下后,上御延英殿,命左金吾大将军吴凑收载、缙于政事堂,各留系本所。载、缙皆伏罪。是日,宦官左卫将军、知内侍省事董秀与载同恶,先载于禁中杖杀之。

(节选自《旧唐书元载传》)

Lvhui

15.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诸道廉使随才擢用_______________ (2)凡累年,载长恶不悛______________ ..16. 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寻加御史中丞( ) .

A.寻找 B.不久 C.顺着、沿着 D.接着 (2)辅国识其意,然之( ) .

A.许诺 B.这样 C.形成 D.认为……对 17.第③段划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以是上有所属载/必先知之/承意探微/言必玄合/上益信任之。 B.以是上有所属载/必先知之承意/探微言/必玄合/上益信任之。 C.以是上有所属/载必先知之/承意探微/言必玄合/上益信任之。 D.以是上有所属/载必先知之承意/探微言/必玄合/上益信任之。 18. 把第④段划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

志气自若,谓已有除恶之功,是非前贤,以为文武才略,莫己之若。外委胥吏,内听妇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根据文意,代宗姑息元载多年原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载智性敏悟,博览子史,善奏对 B. 载能伺上意,颇承恩遇 C. 载任寄多年,欲全君臣之分 D. 代宗尽察其迹,宽仁明恕

20. 第③段元载拒官、辞官两件事共同反映了他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特点,第④段揭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特点导致这个贪官的最终覆亡。(4分) (四)(18分)

15.(2分)答案示例:(1)提拔 (2)停止

16.(2分)答案:(1)B(2)D 17.(2分)答案:C

18.(6分)答案示例:(元载)神气自若,以为自己有清除恶人的功绩;寝贬前贤,认为文 才武略没有比得上他的。外政指指派胥吏,内事听从妇言。

Lvhui

19.(2分)答案:A

20.(4分)答案:擅逢迎、慕权位 骄横自大、奢侈放纵

金山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6-21题。(18分)

①刘翊,字子相,颍川颍阴人也。家世丰产,常能周施而不有其惠。曾行于汝南界中,有陈国张季礼远赴师丧,遇寒冰车毁,顿滞道路。翊见而谓日:“君慎终赴义,行宜速迭。”即下车;与之,不告姓名,自策马而去。季礼意其子相也,后故到颍阴,还所假乘。翊闭门辞行,不与相见。

②常守志卧疾,不屈聘命。河南种拂临郡,引为功曹,翊以拂①名公之子,乃为起焉。拂以其择时而仕,甚敬任之。阳翟黄纲恃程夫人权力,求占山泽以自营植。拂召翊问日:“程氏贵盛,在帝左右,不听则恐见怨,与之则夺民利,为之奈何?”翊日:“名山大泽不以封,盖为民也。明府听之,则被佞倖之名也。若以此获祸,贵子申甫②,则自以不孤也。”拂从翊言,遂不与之。乃举翊为孝廉,不就。

③后黄巾贼起,郡县饥荒,翊救给乏绝,资其食者数百人。乡族贫者,死亡则为具殡葬,嫠独则助营妻娶。

④献帝迁都西京,翊举上计掾。是时寇贼兴起,道路隔绝,使驿稀有达者。翊夜行昼伏,乃到长安。诏书嘉其忠勤,特拜议郎,迁陈留太守。翊散所握珍玩,唯余车马,自载东归。出关数百里,见士大夫病亡道次,翊以马易棺,脱衣敛之。又逢知故困馁于路不忍委去因杀所驾牛以救其乏。觿人止之,翊日:“视没不救,非志士也。”遂俱饿死。

(选自《后汉书•刘翊

传》)

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顿滞道路( ) (2)引为功曹( ) ..17.为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2分) (1)季礼意其子相也( ) .A明白 B思念 C猜测 D同意 (2)明府听之,则被佞倖之名也( ) .

A遮盖 B遭受 C表被动 D到达 18.下列各组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

A.河南种拂临郡,引为功曹 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左忠毅公逸事》) ..B.拂以其择时而仕,甚敬任之 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指南录后序》) ..C.拂从翊言,遂不与之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D.翊夜行昼伏,乃到长安 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19.把第②段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程氏贵盛,在帝左右,不听则恐见怨,与之则夺民利,为之奈何?

20.第④段画线句的句中应有三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3分) 又逢知故困馁于路不忍委去因杀所驾牛以救其乏

21.综观全文,用三个四字短语概括刘翊的主要品质。(3分)

Lvhui

四、18分

16.(2分)(1)停留,留(2)举荐、引荐 17.(2分)(1)C (2)B 18.(3分)C(动词,给,给予)

19.(5分)程夫人权势显赫,(她)在皇帝的身边,不顺从(他们)恐怕被怨恨,给了他们就是侵夺百姓的利益,对这件事怎么办呢?(关键词:“贵盛”1分,“见”1分,“与”1分,“为之奈何”1分,整体理解1分)

20.(3分)又逢知故困馁于路/不忍委去/因杀所驾牛/以救其乏(一处1分)

21.(3分)乐善好施、扶危济困、志向坚定、不畏权贵、淡泊名利、智慧过人、舍生取义(任选三个即可)

文言文一参考翻译:

刘翊,字子相,是颖川颖阴人。家中世代产业丰足,经常救济他人而不愿他人报答。刘翊有一次在汝南旅行,陈国有位叫张季扎的人要到远方赶赴老师的丧礼,不料遇上寒冰,车子坏了,所以停留在道路上。刘翊见到后说:“你千万要去参加丧礼,马上启程尽早到达。”立即下车,将自己的车子给了张季托,而且没有说自己的名字,骑上马便走了。张季扎猜想他可能就是传闻中重徳重义的刘翊,事后他特意到颖阴,想要将车子还给刘翊。刘翊知道后关上门,让人说自己出去了,不同张季扎相见

刘翊坚守自己的志向,称病卧床,不屈意接受朝廷的任命。河南种拂到颍阴任职,举荐(他)做功曹,刘翊认为种拂是名公的儿子,接受了举荐。种拂清楚刘翊择时而出仕,非常敬重他。阳翟黄纲倚仗程夫人的势力,想要把山泽占为己有。种拂召见刘翊,向他询问:“程夫人的权势很大,(她)在皇帝的身边,不顺从(他们)就恐怕被怨恨,给了他们就是侵夺百姓的利益,对这件事怎么办呢?”刘翊说:“不把名山大泽作为封地,就是为了百姓。郡守听从了他的要求您就遭遇成为谄媚的人。如果因此而遭受灾祸,你的儿子申甫,将会得到更多的人的关爱。”种拂听从了刘翊的建议,于是没有给他。接着,举荐刘翊为孝廉,刘翊没有接受举荐。后来发生战乱,当地的郡县发生饥荒。刘翊努力救济那些缺粮断粮的人,靠他而活下来的有几百人。同乡及宗族人中贫穷的人家,死了就替他们筹备殡葬事宜,孀居或丧妻的就帮他们操办再嫁或再娶。

汉献帝(刘协)迁都西京后,刘翊被举荐为计撩。这时贼寇非常猖獗,交通阻隔,很难通过刘翊就晚上出发,白天休息,才到达长安。皇帝下诏表彰他的忠诚、勤勉,特任命他做议郎,“调任陈留太守。刘翊将自己手上持有的珍宝全部分给了他人,自己仅留下车马赴任去了。出了函谷关几百里地后,刘翊发现一位士大夫病死在路旁,刘翊于是用自己的马换了棺材,脱下自已的衣服将死者收敛了。走了一段路,又遇到以前认识的一个人在路上窘困饥饿,刘翊不忍心丢下他,便将驾车的牛又杀了,用来解除这人的困乏。大家都曾劝阻他,刘翊说:“见死不救,这可不是有志之士啊!”后来,刘翊同那些人竟然都饥饿而死。

闵行(松江)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6-21题。(18分)

①裴侠字嵩和,河东解人也。侠幼而聪慧,有异常童。年十三,遭父忧,哀毁有若成人。州辟主簿,举秀才。元颢入洛,侠执其使人,焚其赦书。魏孝庄嘉之,授轻车将军、东郡太守,带防城别将。

②大统三年,领乡兵从战沙苑,先锋陷阵。侠本名协,至是,太祖嘉其勇决,乃曰:“仁者必有勇”,因命改焉。

③除河北郡守。侠躬履俭素,爱民如子,所食唯菽盐菜而已。吏民莫不怀之。此郡旧制,有渔猎夫三十人以供郡守。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乃悉罢之。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使。侠亦不以入私,并收庸直,为官市马。岁月既积,马遂成群。去职之日,一无

Lvhui

所取。民歌之曰:“肥鲜不食,丁庸不取。裴公贞惠,为世规矩。”侠尝与诸牧守俱谒太祖。太祖命侠别立,谓诸牧守曰:“裴侠清慎奉公,为天下之最,今众中有如侠者,可与之俱立。”众皆默然,无敢应者。

④侠又撰九世伯祖贞侯潜传,以为裴氏清公,自此始也,欲使后生奉而行之,宗室中知名者,咸付一通。从弟伯凤、世彦,时并为丞相府佐,笑曰:“人生仕进,须身名并裕。清苦若此,竟欲何为?”侠曰:“夫清者莅职之本,俭者持身之基。况我大宗,世济其美,故能存见称于朝廷没流芳于典策。今吾幸以凡庸,滥蒙殊遇,固其穷困,非慕名也。志在自修,惧有辱先也。翻被嗤笑,知复何言。”伯凤等惭而退。

⑤武成元年,卒于位。

《周书·裴侠传》

【注】元颢,北魏宗室,叛魏,投靠南朝梁,带兵打回洛阳,自立为王,后被杀。 1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州辟主簿 (2)竟欲何为 ..

17.为下列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分) (1)使后生奉而行之 .

A.进献 B.遵从 C.供给 D.迎合 (2)况我大宗,世济其美 .

A.渡过 B.帮助 C.救助 D.成就 18.第④段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故能存/见称于朝廷没/流芳于典策 B.故能存/见称于朝廷/没流芳于典策 C.故能/存见/称于朝廷/没流芳/于典策 D.故能/存/见称于朝廷/没/流芳于典策 19.把第③段落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

侠躬履俭素,爱民如子,所食唯菽盐菜而已。吏民莫不怀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0. 第③段画线句“众皆默然,无敢应者”反映了众臣怎样的心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1.依据文章相关事迹,概括裴侠的主要品质,完成表格。(4分)

Lvhui

相关事迹 执使焚书 罢渔猎役 市马不取 教导从弟 裴侠的品质 (1) (2) (3) (4) (四)18分 16.(1)征召 (2)究竟、到底 17.(1)B (2)D 18.D 19.裴侠亲身践行节俭朴素(的生活),像对待子女一样爱护百姓,所吃的东西只有菽麦盐菜之类而已,官吏、百姓没有谁(人)不怀念他的。【“侠躬履俭素”(2分),“爱民如子”(1分),“所食唯菽麦盐菜而已”,(1分)“吏民莫不怀之”(2分)。】 20.惭愧(1分)敬畏(1分) 21.(1)忠贞刚烈 (2)爱民如子(体恤民情)(3)廉洁奉公 (4)不慕名利(清俭自修)

(五)13分

22.D 23.多方面地突出了文士们相聚活动的丰富(1分)与快乐(1分)。 24.C 25.D 26.离合无常(1分),将来仍有相聚可能(1分);只要志同道合(1分),穷达不改(1分),友情不会受到距离远近、交往疏密的影响(1分)。(意思对即可)

浦东新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8分)

①柳虬字仲蟠,年十三,便专精好学。时贵游子弟就学者,并车服华盛,唯虬不事 容饰。遍受五经,略通大义,兼博涉子史,雅好属文。

②大统三年,冯翊王元季海、领军独孤私信镇洛阳。于时旧京荒废,人物罕极,唯有虬在阳城。信等乃征之,以为行台郎中掌文翰。时军旅务殷,虬励精从事,或通夜不寝。季海尝云:“柳郎中判事,我不复重看。”四年,入朝,太祖欲官之,虬辞老母,乞侍医药。太祖许焉。久之,为独孤信开府从事中郎。信出镇陇右,因为泰州刺史,以虬为二府司马。虽处元僚,不综府事,唯在信左右谈论而已。因使见太祖,被留为丞相府记室。虬以史官密书善恶未足惩劝乃上疏事遂施行。十四年,除秘书丞。秘书虽领著作,不参史事,自虬为丞,始令监掌焉。十六年,迁中书侍郎,修起居注,仍领丞事。时人论文体者,有古今之异。 虬又以为时有今古,非文有今古,乃为文质论。

③虬脱略人间,不事小节,弊衣疏食,未尝改操。人或讥之,虬曰:“衣不过适体,食不过充饥。孜孜营求,徒劳思虑耳。”魏恭帝元年冬,卒,时年五十四。

(选自《北史卷六十四·列传第五十二》,有删改)

【注】①柳虬:北魏时人。②文翰:公文信札。③综:总管。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雅好属文 (2)因为泰州制史 ...

Lvhui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时贵游子弟就学者( ) .

A.靠近 B.参与 C.成就 D.从事 (2)虽处元僚( ) .

A第一 B.头部 C.特别 D.原先

17.第②段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虬以史官密书善恶/未足/惩劝乃上/疏事遂施行。 B.虬以史官密书善恶/未足惩劝/乃上疏/事遂施行。 C.虬以史官密书/善恶未足/惩劝乃上/疏事遂施行。 D.虬以史官密书/善恶未足惩劝/乃上疏/事遂施行。 18.把第②段画直线的句子详成现代汉语。(6分)

信等乃征之,以为行台郎中掌文翰。时军旅务殷,虬励精从事,或通夜不寝。

19.第②段中“柳郎中判事,我不复重看”句反映了元季海怎样的心态?下列选项中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信任 B.炫耀 C.赏识 D.示好

20.第①③段都写到了柳虬不注重仪容外表,但写法上有所不同,请做简要分析。(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8分)

15.(1)撰写、写作 (2)于是担任(每小题1分) 16.(1)D (2)A(每小题1分) 17. B(2分)

18.(6分)答案示例:孤独信等就征召他,把他任命为行台郎中掌管文书。当时军中事务繁多,柳虬振奋精神办理事务,有时候整夜不睡。

评分说明:“信等乃征之”“以为”“掌文翰”“时军旅务殷”“励精”“从事”“或通夜不寝”为7个点,1点错误扣1分,扣到0分为止。 19.D(2分)

20. 第①段通过与当时贵族子弟车服华盛与柳虬不注重容饰作对比,(1分)突出其专注求学,学有所成。(1分)第③段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1分)突出其看淡物质,不事小节的人生态度。(1分)

评分说明:根据题干要求,本题首先要区分出两处写法上的不同点,如果没有关注写法区别,不得分。 【参考译文】

柳虬字仲蟠,十三岁时,便专精好学。当时贵族子弟上学的人,都车马衣服华盛,惟有

Lvhui

柳虬不加修饰。学完了《五经》,能理解其大义,同时博览子史等书籍,喜欢写文章。

大统三年,冯翊王元季海、领军独孤信镇守洛阳。当时洛阳荒废,没有什么人才,惟有柳虬在阳城,独孤信等将他征召来,任柳虬为行台郎中,典掌文书。当时军务繁多,柳虬勤勉处理,有时通宵不睡。元季海曾经说:“柳郎中判定的事务,我不必再看。”四年,入朝,太祖将授予官职,柳虬以母亲老迈而推辞,请求回去侍候医药。太祖批准他。很长时间之后任为独孤信开府从事中郎。独孤信镇守陇右,于是担任任秦州刺史,委任柳虬为二府司马。虽然是最高的僚吏,但不管府中之事,只在独孤信身边参加议论而已。因为出使而见到太祖,被留下任为丞相府记室。柳虬认为史官秘密书写善恶,起不到惩劝作用。于是上疏,此事便依柳虬建议施行。十四年,委任为秘书丞。秘书虽然管辖着作,但是不参与撰写史事,而从柳虬任此职,开始监掌撰写史事。十六年,迁任中书侍郎,撰修起居注,依然兼管秘书丞事务。当时人讨论文章体裁,有古今文体不同的意见。柳虬认为时代有古今之别,文章没有古今之分,因此著文《文质论》。

柳虬为人轻慢不拘,不拘小节,穿破旧的衣服,吃粗淡的茶饭,未曾改变操守。有人讥笑他。柳虬说:“穿衣不过是合体,吃饭不过是充饥。刻意追求,徒劳费神。”魏恭帝元年冬天去世,终年五十四岁。

普陀区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20题(18分)

①郭原平字长泰,性闲木功,佣赁以给供养。主人设食,原平自以家穷,父母不办有肴味,唯飧盐饭而已。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须日暮作毕,受直归家,于里籴买,然后举爨。父笃疾弥年,原平衣不解带,口不尝盐菜者,跨积寒暑。父亡哭踊恸绝。 .②高阳许瑶之罢建安郡丞还家,以绵一斤遗之,不受,送而复反者前后数十。瑶之乃自往,曰:“今岁过寒,而建安绵好,以此奉尊上①耳。”原平乃拜而受之。

③及母终,毁瘠弥甚。墓前有数十亩田,不属原平,原平不欲使人慢其坟墓,乃贩质家.资,贵买此田。每出卖物,人问几钱,裁言其半。如此积时,邑人皆共识悉,辄加本价与之,彼此相让。欲买者稍稍减价,要使微贱,然后取直。 .

④每行来,见人牵埭未过,辄迅楫助之;己自引船,不假旁力。若自船已渡,后人未及,.常停住须待,以此为常。

⑤太守蔡兴宗临郡,深加贵异,以私米馈原平。原平固让频烦,誓死不受。人或问曰:“府君嘉君淳行,敏君贫老,故加此赡,岂宜必辞?”原平曰:“府君若以吾义行邪,则无一介之善,不可滥荷此赐。若以其贫老邪,耋齿甚多,屡空比室,非吾一人而已。”终不肯纳。

——《南史》(有删改)

注:①尊上,对人父母的敬称。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父笃疾弥年( ) (2)原平不欲使人慢其坟墓( )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要使微贱 .

A.细小 B.低下 C.稍微 D.没有

Lvhui

(2)己自引船 .

A.领 B.拉 C.征引 D.退却

17.第①段划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 B.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 C.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 D.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 18.把第⑤段划线句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府君若以吾义行邪,则无一介之善,不可滥荷此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对第③段郭原平卖物时的情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卖物时常常会有人拦腰砍价。 B.卖物花费的时间往往特别长。 C.物价为邑人认可,货品特别抢手。 D.买家总是主动出高于报价的价格。

20.综观全文,结合郭原平的性格特点,推断其拜受棉而拒受米的原因。(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1)重 (2)怠慢、慢待 16.(1)C (2)B 17.D

18.府君如果是因我的孝义行为(而赐米),那么(我)没有一点微小的善行,不能随便承受这一赏赐。(“以”“义行”“一介之善”“滥”“荷”“主语省略”+语句通顺) 19.D

20.太守赠米既为褒奖其德行,也有怜老惜贫之意。郭原平一方面因谦虚而推让褒奖;另一方面仁厚且自强,念及天下贫老而不愿独享。

许瑶之赠绵表的是对郭母的尊敬和挂念,且亲自上门以示重视,故而孝子郭原平郑重接受。 评分细则:太守赠米的理由(1分);许瑶之赠绵的理由、方式(1分);郭原平性格特点 青浦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7分)

陈汝咸为好官

(1) 鄞①陈莘学,名汝成。随父讲学证人社中,专力于“慎独”之旨。

(2) 康熙辛未成进士,散馆,改知县。宰漳浦十三年,循绩惠政,不可殚纪。调南靖,浦人相率赴会城吁留,不可,归,收田器,塞县门,昼夜环守。去之日,民扶老携幼,环跪街巷,泣曰:

Lvhui

“公毋去,活我百姓。”拥扇與,不得行。陈下與,步入李太学家,夜半,假城守二骑,作巡逻者,间道从北门逸去。民追思不己,即于北门构月湖书院塑像瞻拜,世称月湖先生。

(3)内召,由主事擢御史。疏言闽海挂号之弊,圣祖嘉纳,赏费食物。时海贼陈尚义乞降,自请入海抚之。陛辞,温谕曰:“汝乃近御之臣,风涛不测,不必亲下海。”后随行之千总果遇飓风。事竣,复命,圣祖又谕曰:“汝若同入海,不受惊耶?”

(4)明年,甘肃报荒,复奉使出抚。临行,圣祖谕曰:“穷边恐不得食彼所出肉苁容②土参朕亦尝之颇美可啖也。”顿首谢。入境,见野有饿莩,即不复御酒肉,抚慰饥民,尝步行一日喻九岭,至平凉,发贮谷,并移镇原仓米赈之。以劳卒于固原,有司检视其囊,仅衣一袭,钱一缗而已。讣闻,圣祖悯悼,称好官可惜者再。

——选自《清稗类钞·吏治类》

[注释]①鄞yín:浙江鄞县②肉苁容:名贵药材和食物。 15.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 宰漳浦十三年( ) (2)公毋去,活我百姓( ) ..16. 为下列句中加点字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假城守二骑( ) .

A.假的 B.虚假 C.借用 D.假托 (2)间道从北门逸去( ) .A.逃跑 B.放任 C.悠闲 D.奔跑

17.第(4)段划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穷边恐/不得食彼所出内苁容/土参朕亦尝之/颇美可啖也。 B.穷边/恐不得/食彼所出内苁容/土参朕亦尝之/颇美/可啖也。 C.穷边恐不得/食彼所出内苁容/土参/朕亦尝之颇美/可啖也。 D.穷边恐不得食/彼所出内苁容/土参/朕亦尝之/颇美/可啖也。 18.把第一段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随父讲学证人社中,专力于“慎独”之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对第(3)段划浪线句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借康熙之口从侧面展现陈汝成的好官形象。 B. 运用语言描写展现康熙帝对良臣的厚爱。 C. 温和亲切的言语展现一代帝王的侠骨柔肠。 D. 陈汝成是康熙近臣所以格外受到青睐和宠幸。

20. 根据第(2)、(4)两段的内容分别概括陈汝咸的形象特点。(4分) 相关段 Lvhui

陈汝咸的形象特点 第(2)段 第(4)段 (四)(15-20)(17分) 15.(2分) (1)做县令 (2)使……活下来 16. (1) C. (1分) (2) B. (1分) 17. D. (2分)

18.(陈汝咸)跟随父亲在证人社中讲学。专门致力于“慎独”理论(思想)的研究。(踩分点:陈汝咸;介词结构后置;专;力;旨)(5分。后半句中的“于”也可作介词结构后置翻译。) 19. (2分) D. 20. (4分)

第(2)段 善于理政,政绩突出 (1分) 深受百姓爱戴(1分)

第(4)段 勤政爱民,鞠躬尽瘁 (1分) 清廉无私,一贫如洗(1分)

徐汇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 15—20 题。(18 分)

①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时当职吏以蒙年小轻之,曰:“彼竖子何能为?此欲以肉喂虎耳。”他日与蒙会,又蚩辱之。蒙大怒,引刀杀吏,出走。后因校尉袁雄自首,承间为言,策召见奇之,引置左右。

②数岁,邓当死,张昭荐蒙代当,拜别部司马。权统事,料诸小将兵少而用薄者,欲并合之。蒙阴赊贳,为兵作绛衣行滕,及简日,陈列赫然,兵人练习,权见之大悦,增其兵。从征黄祖,祖令都督陈就逆以水军出战。蒙勒前锋,亲枭就首,将士乘胜,进攻其城。祖闻就死委城走兵追禽之。权曰:“事之克,由陈就先获也。”以蒙为横野中郎将,赐钱千万。时蒙与成当、宋定、徐顾屯次比近,三将死,子弟幼弱,权悉以兵并蒙。蒙固辞,陈启顾等皆勤劳国事,子弟虽小,不可废也。书三上,权乃听。蒙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

③后关羽讨樊,稍撤备兵。蒙遂到南郡,入据城,尽得羽及将士家属,皆抚慰,约令军中不得干历人家,有所求取。蒙麾下士,是汝南人,取民家一笠,以覆官铠,官铠虽公,蒙犹以为犯军令,不可以乡里故而废法,遂垂涕斩之。于是军中震栗,道不拾遗。蒙旦暮使亲近存恤耆老,问所不足,疾病者给医药,饥寒者赐衣粮。羽府藏财宝,皆封闭以待权至。荆州遂定。

(节选自《三国志·吴书》,

有删改)

15.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 分)

⑴其操心率如此 ⑵蒙旦暮使亲近存恤耆老 ...16. 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 分)

⑴及简日,陈列赫然( ) .

Lvhui

A. 选用 B. 分辨 C. 倨傲 D. 检阅 ⑵蒙勒前锋,亲枭就首( ) .

A. 统率 B. 强制 C. 约束 D. 勾画 17. 把第①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6 分)

蒙大怒,引刀杀吏,出走。后因校尉袁雄自首,承间为言,策召见奇之,引置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 第②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 祖闻/就死委城/走兵追/禽之。 B. 祖闻/就死委城走/兵追禽之。 C. 祖闻就死/委城走/兵追禽之。 D. 祖闻就死委城/走兵追/禽之。

19. 三将死后,吕蒙不愿收纳他们部众的最根本原因是( )。 (2分)

A. 吕蒙与三将情谊深厚 B. 吕蒙怜悯三将的子弟 C. 吕蒙待人仁爱宽厚 D. 吕蒙对三将心存敬佩

20. 根据吕蒙“年少杀吏”和“攻占南郡”的表现,分别概括他的性格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18 分

15. ⑴大都 ⑵慰抚,救济 (2分) 16. ⑴D ⑵A (2分)

17. 吕蒙非常愤怒,拔刀杀了小吏,然后逃跑。后来通过校尉袁雄去自行投案,袁雄趁机替他说情,孙策召见了他,觉得他非同寻常,就接纳他并安置在自己身边(就把他留在自己身边)。 (6分) 18. C(2分) 19. D(2分)

20. 轻率莽撞(轻果妄杀) 严明宽厚 (4分) 【参考译文】

吕蒙字子明,汝南郡富陂县人。少年时南渡长江,依附姐夫邓当。邓当是孙策的部将,多次讨伐山越族。吕蒙十五六岁时私自跟随邓当去攻击敌军。当时邓当部下一个官吏认为吕蒙年纪小而轻视他,说:“那小子有什么能耐?这是想拿肉来喂老虎而已”。后来有一天与吕蒙相见时又侮辱他。吕蒙非常愤怒,拔出刀就杀了那个小吏,然后逃走。后来通过校尉袁雄去自行投案,袁雄趁机替他说情,孙策召见了他,觉得他非同寻常,就接纳他并安置在自己身边。

Lvhui

几年后,邓当去世,张昭举荐吕蒙代替邓当,任命为别部司马。孙权主事时,考虑到一些小将兵员少而费用不足,要合并他们。吕蒙暗中借了一笔钱,为士兵们做了大红 色的衣服和护具,等到检阅的那天,吕蒙的部队队列整齐威武,孙权见了非常高兴,于是就给吕蒙增补了兵员。吕蒙跟随孙权征讨黄祖,黄祖命令都督陈就率领水军迎战。吕蒙率领前锋亲自将陈就斩首,将士们乘胜进攻黄祖的城池。黄祖听说陈就被杀了,就弃城逃跑,兵士们追击并捉到了他。孙权说:“这次战事的成功,是由于先斩获了陈就。” 于是晋升吕蒙为横野中郎将,赏赐一千万。当时吕蒙的军营与成当、宋定、徐顾的军营靠近,这三位将军战死之后,子弟幼弱,孙权想把他们的军队全部合并给吕蒙。吕蒙坚决推辞,并上书说,徐顾等将军都为国家的事情辛勤操劳,他们的子弟虽然还小,但不能废弃。吕蒙三次上书,孙权才答应了。于是吕蒙又给这三位将军的子弟选择老师来辅导教育他们。他为人操心办事大都是这样。 后来关羽征讨魏国的樊城,逐渐撤掉南郡的守兵。吕蒙于是便来到南郡,进占了江陵城,俘获了关羽和其他将士的全部家眷,都对他们进行了安抚慰问,下令军中不得干 扰冒犯百姓,不能索要任何财物。吕蒙部下一个兵士,是汝南人,拿了居民家一个斗笠,用来覆盖铠甲,铠甲虽然是公物,吕蒙还是认为他犯了军令,不能够以同乡的关系而废除法令于是流着泪杀了他。于是军中震惊,道路上有什么丢弃的东西,都没人敢捡取。吕蒙早晚让亲近的将士慰问抚恤老人,问他们缺少什么,生病的看病给药,挨饿受冻的送衣送粮。把项羽府内所藏的财物都封闭起来等待孙权到了之后处理。荆州便平定下来。

杨浦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15—20题。(19)

①阮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咸共称异。籍尝随叔父至东郡,兖州刺史王昶请与相见,终日不开一言,自以不能测。太尉蒋济闻其有隽才而辟之,遣卒迎之,而籍已去,济大怒。于是乡亲共喻之,乃就吏。后谢病归。复为尚书郎,少时,又以病免。及曹爽辅政,召为参军。籍因以疾辞屏于田里岁余而爽诛时人服其远识。

②籍乘驴到郡,坏府舍屏鄣,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郎。有司言有子杀母者,籍曰:“嘻!杀父乃可,至杀母乎!”坐者怪其失言。帝曰:“杀父,天下之极恶,而以为可乎?”籍曰:“禽兽知母而不知父,杀父,禽兽之类也,杀母,禽兽之不若。”众乃悦服。

③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裴楷往吊之,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楷吊唁毕便去。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护之。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于是乡亲共喻之( ) (2)口不臧否人物( )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乃就吏( )

A、参加 B、就职 C、趋向 D、靠近 (2)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郎( )

A、带领 B、举荐 C、援引 D、延请 17、第①段划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籍因以疾辞屏于田里\\岁余\\而爽诛\\时人服其远识

Lvhui

B、籍因以疾\\辞屏于田里岁余\\而爽诛时人\\服其远识 C、籍因以疾辞\\屏于田里\\岁余而爽诛\\时人服其远识 D、籍因以疾辞屏\\于田里岁余而爽\\诛时\\人服其远识 18、把第③段划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

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 19、文末提到“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护之”,分析皇帝保护阮籍的原因。(3分)

20、根据文本的内容完成表格。(3分) 事迹 谢绝出任曹爽府上参军 母亲去世,依然与人围棋 性格 蔑视权贵 (四)19分 15.(2分)(1)晓喻;开导;使明白;让……明白;劝解;劝说 (2)赞赏;称赞;说好话

16.(2分)(1)B (2)C 17.(3分)C

18.(6分)等到嵇喜来吊丧(哀悼),阮籍露出白眼(翻白眼、做白眼),嵇喜不高兴地离开了。嵇喜的弟弟嵇康听说这件事情,就带着(送、拿)酒携着琴拜访(造访、到)他(家),阮籍很高兴,才露出眼珠。(6分)

19.(3分)不随便评论人物、有远识、有才干,1分;不拘礼教(或傲然独立、任性不羁、喜怒不形于色)1分;拉拢名士(或没有触及到权贵集团的根本利益)1分。 (答到其中三点得3分) 20.(3分) 事迹 性格 拒绝官府的征召任命 傲视权贵 (王昶请他,他不说话;蒋济征召,他离开) 谢绝出任曹爽府上参军 母亲去世,依然与人围棋

长宁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15—20题。(18分)

①元载,凤翔岐山人也,家本寒微,载自幼嗜学,好属文,性敏惠,博览子史,尤学道书。天宝初,玄宗崇奉道教,下诏求明庄、老、文、 列四子之学者。载策入高科,授邠州新平尉。

Lvhui

有先见之明(有见地、有见识) 不拘礼法(任性不羁、喜怒不形于色) ②肃宗即位,急于军务,诸道廉使随才擢用。载智性敏悟,善奏对,肃宗嘉之,委以国计,俾充使江、淮,都领漕輓之任,寻加御史中丞。数月征入,迁户部侍郎、度支使并诸道转运使。

③既至朝廷,会肃宗寝疾。载与幸臣李辅国善。时辅国权倾海内,举无违者,会选京尹,辅国乃以载兼京兆尹。载意属国柄,诣辅国恳辞京尹,辅国识其意, 然之。翌日拜载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度支转运使如故。旬日,肃宗晏驾,代宗即位,辅国势愈重,称载于上前。载能伺上意,颇承恩遇。载以度支转运使职务繁碎,负荷且重,虑伤名,阻大位,素与刘晏相友善,乃悉以钱谷之务委之, 荐晏自代,载自加营田使。辅国死,载复结内侍董秀,多与之金帛,委主书卓英倩潜通密旨。以是上有所属载必先知之承意探微言必玄合上益信任之。妻王氏狠戾自专,载出朝谒,纵子伯和等游于外,上封人顾繇奏之,上方任载以政,反罪繇而已。

④内侍鱼朝恩负恃权宠。大历四年冬,乘间密奏朝恩专权不轨,请除之。朝恩骄横,天下咸怒,上亦知之,及闻载奏,适会于心。五年三月,朝恩伏法,度支使第五琦以朝恩党坐累,载兼判度支,志气自若,谓己有除恶之功,是非前贤,以为文武才略,莫己之若。外委胥吏,内听妇言。城中开南北二甲第,室宇宏丽,冠绝当时。又于近郊起亭榭,城南膏腴别墅,连疆接畛,凡数十所,婢仆曳罗绮一百余人,恣为不法,侈僭无度。

⑤代宗尽察其迹, 以载任寄多年,欲全君臣之分,载尝独见,上诫之,不悛。代宗宽仁明恕,审其所由,凡累年,载长恶不悛,众怒上闻。大历十二年三月 庚辰,仗下后,上御延英殿,命左金吾大将军吴凑收载、缙于政事堂,各留系本所。载、缙皆伏罪。是日,宦官左卫将军、知内侍省事董秀与载同恶,先载于禁中杖杀之。

(节选自《旧唐书元载传》)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诸道廉使随才擢用( ) .(2)载长恶不悛( ) .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寻加御史中丞( ) .A.寻找

B.不久

C.顺着、沿着 D.接着

(2)辅国识其意, 然之( ) .A.许诺

B.这样

C.形成

D.认为……对

17.把第③段划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向是( )(2分)

A.以是上有所属载/必先知之/承意探微/言必玄合/上益信任之 B.以是上有所属载/必先知之承意/探微言/必玄合/上益信任之 C.以是上有所属/载必先知之/承意探微/言必玄合/上益信任之 D.以是上有所属/载必先知之承意/探微言/必玄合/上益信任之 18.把第④段划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

志气自若,谓己有除恶之功,是非前贤,以为文武才略,莫己之若。外委胥吏,内听妇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根据文意,代宗姑息元载多年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一向是( )(2分)

Lvhui

A.载智性敏悟,博览子史,善奏对 B.载能伺上意,颇承恩遇 C.载任寄多年,欲全君臣之分 D.代宗尽察其迹,宽仁明恕

20.第③段、第④段分别反映了元载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特点。(4分) (四)

15.(2分)(1)提拔 (2)停止 16.(1)B(1分) (2)D(1分) 17.C(2分)

18.(6分)答案示例:(元载)神气自若,以为自己有清除恶人的功绩:褒贬前贤,认为文

才武略没有比得上他的,外政指派胥吏,内事听从妇言。 19.A(2分)

20.(4分)答案:擅逢迎、慕权位 骄横自大、奢侈放纵

Lvhui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