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工程重点、难点施工工序保证措施

工程重点、难点施工工序保证措施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工程重点、难点施工工序保证措施

根据设计要求及我公司多年施工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考虑到现场的实际情况,结合工程质量、进度、安全及工期等各方面的要求,本工程的重点、难点控制的工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施工技术措施难点分析表

序号 工序名称 易出现的质量问题 重点控制工序施工技术措施 降低水泥水化热和变形;降低基础大体大体积砼出现收缩裂砼温度差;砼二次捣实;加强1 积混凝土 缝 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和养护措施 基础竹胶2 板支摸 模板变形、爆开 模板外侧支撑架采用双钢管支撑;支撑间距加密; 钢筋接头偏心弯折、3 钢筋连接 丝扣破损、歪斜、滑加强检查不合格品严禁使用 丝、混丝 1.设备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

A、设备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3m 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由于混凝土多达3000m3,要求连续浇筑,现场混凝土浇筑时的浇筑顺序和混凝土内部水化热的测量监控尤显重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关系到结构的抗渗、防水质量,须加强管理和监测,以避免混凝土出现收缩裂缝而影响混凝土质量。

B、大体积混凝土控制裂缝措施 (1)降低水泥水化热和变形

1)选用低水化热和安全性好的水泥,在满足设计强度的要求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

2)为满足混凝土和易性,减缓水泥早期水化热,尽量减少用水量,掺入适量粉煤灰等掺合料及缓凝剂、减水剂等。 3)在施工前,于基础内予埋冷却水管,通入循环冷却水,强制减低混凝土水化热温度。 (2)、加强施工中的温度控制

1)在混凝土基础浇注完成后,作好基础混凝土的保湿养护,缓换降温,充分发挥徐变特性,混凝土表面用草袋覆盖避免暴晒。

2)采取长时间浇水养护,延缓降温时间和速度,发挥混凝土的应力松弛作用。

3)加强测温的管理和监测,随时控制混凝土内的温度变化,即使调整养护降温措施。

4)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控制混凝土在浇注过程中温度的上升,避免混凝土拌合物堆积体积过大,结构施工完毕后及时回填土避免侧面长期暴露。

5)施工过程中加强混凝土的振捣,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和抗拉强度,减少收缩变形,保证施工质量。

6)采取二次投料法和二次振捣法,浇筑后及时排除基础表面

积水,加强早期养护。 2.设备基础竹胶模板支设

A、因设备基础砼构件结构尺寸较大,模板支设稳定性和加固难度较大,并且全部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浇注速度快,泵管泵送混凝土时的振冲作用对模板的强度和支设稳定性产生作用,容易造成模板刚度不够,支撑不牢,拼缝不严产生鼓肚、变形爆开等质量事故。

B、预防控制措施

1)模板材质要求

设备基础侧模板采用的竹面胶合板,其质量必须合格,要求模板具有高耐水性,耐热性和耐腐蚀性能良好。吸水率和膨胀性小并且胶合板承载力和厚度符合标准要求。支撑系统采用60×100 方木和钢管共用。

2)支撑间距要求

支撑模板的方木,间距不得大于30cm,且在模板拼缝处应有方木支撑。

钢管支撑系统为:水平撑从墙底部开始向上每隔1m一道,斜撑和水平撑间距不大于1m,斜撑和水平撑应顶在可靠的支撑部位。模板就位后,增加钢管斜撑数量对模板进行加强固定。模板拼缝处用海绵条和胶条缝严。 3.钢筋连接

1).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

接头偏心弯折、丝扣破损、歪斜、滑丝、混丝现象严重,连接头处强度低。 2).预防措施

操作工人必须持证上岗。进行机械连接时,严格检查丝头螺纹加工质量,不合格品坚决退场。每批钢筋连接完后,应进行自检,并按规定随机取样。 4、施工管理控制措施

围绕以上各分项施工难点,为保证整个工程质量、工期按既定目标顺利实施,项目部特别在管理方面、技术方面制定如下措施。

(1)管理方面

1)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组织,完善管理机制,制定有效的质量管理办法和质量管理网络。

2)选择综合素质高、施工经验丰富的分包施工队伍。 3)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严格按照方案执行。

4)严格遵守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全员、全过程对各个工序进行质量控制。

5)坚持技术、质量交底制度,对关键工艺、工序实行技术、质量人员跟班监督,加强质量监控力度。 (2) 技术方面:

1)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组织项目部人员进

行施工技术的学习和培训。

2)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规范、规程和评定标准,学习执行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交底要求。

3)广泛深入的开展质量宣传教育,提高全员质量责任意识,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依靠技术进步,提高工程质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