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肢的康复与训练
假肢装配前后康复训练对患者使用好假肢,尽可能发挥好假肢的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以下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假肢装配前后的康复训练方法:
一、假肢装配前的康复训练:为了预防截肢后的关节畸形应注意做好以下事项 1、保持残肢良肢位,(1)训练方法:小腿截肢后,膝关节则常有屈曲挛缩的趋势。因此,术后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发生关节挛缩非常重要。小腿截肢者在轮椅上使用木板,禁止膝下垫放东西(如枕头等),或从床边将小腿垂下小腿截肢术后应注意将残侧膝关节放置在伸直位,不应该在大腿或膝下垫枕头,不应该屈膝躺在床上,不应该屈膝坐在轮椅上或把残肢放在拐杖的手把上。(2)要求:以不感疼痛和主观感觉很轻松为度。并于训练之外的其它时间内,使髋、膝关节尽量处于伸直位和略内收位, 绝对避免各种不良姿势。(3)作用:能有效克服小腿截肢后的屈膝挛缩趋势,防止残肢关节产生对装配假肢极为不利的挛缩。 2、肌力增强训练:残肢肌力的强弱对于日后熟练控制假肢尤为重要。增强残肢肌力的训练于术后第'天即可在床上开始。(1)训练方法:在石膏固定或弹性绷带固定下,取正确肢位进行残肢肌肉的等长收缩运动。大腿截肢者与小腿截肢者,分别作臀大肌和股四头肌的最大收缩,保持5-10s,然后放松5S为一个动作单位,连续作10-20个动作单位为一组,每天2-4组。数日后能够下地可进行肌肉强化训练,用双手按压残肢,令患者抬腿做肌肉抗阻训练。(2)要求:训练以臀大肌、臀中肌、股四头肌为主。练习时,以患者主观感觉很轻松、无疼痛为宜。若中途伤口疼痛或感觉疲劳可暂停训练,以后运动强度适当减小。(3)作用:臀大肌为髋关节伸展肌,该肌肉在穿戴假肢时使髋后伸,其肌力的大小影响着假肢膝关节的稳定;股四头肌为伸膝肌,足够的肌力将有益于今后穿戴假肢迈步有力。 3、关节活动度训练:截肢术后应尽早开始残存关节的各方向运动。(1)训练方法:手术当日,实施被动伸展训练保持肢位正确;大腿截肢者同时主动收紧臀部肌肉,作臀大肌主动收缩锻炼和髋后伸运动。3D后,配合以下牵伸手法:截肢者取健侧在下的侧卧位,治疗者一手固定骨盆,一手握住残端,在患者主动伸展髋关节至最大范围时,治疗者向后用力缓慢牵伸髋关节,牵伸后维持10s,放松5s为一个动作单位,连续做5-10个动作单位为一组,每天两三组。能够利用辅助器械站立后,患者可做残肢主动抬腿向后伸腿动作,以增加髋关节活动度。小腿截肢者则取仰卧位或坐位,大腿伸直,用力绷紧大腿前的股四头肌,依靠肌肉收缩的力量下压膝部,进行膝关节的伸展训练。同时可在治疗者的指导下作意念中踝关节的主动背伸、趾屈训练,以协调小腿屈伸肌平衡。(2)要求:此项训练可以和肌力训练有机结合。练习时患者感觉轻松,不宜出现疼痛。运动强度及关节活动范围应随体力恢复而逐渐加大。(3)作用:残存关节进行主动运动、被动牵伸,可扩大关节的活动范围,避免关节发生挛缩畸形,以满足穿戴假肢所需的良好的残肢条件。
4、体能恢复和站立平衡训练:躯干肌(以背腹肌为主)力量的训练,健侧肢体和患侧上肢的肌力训练,于术后当天和残肢训练同时开始,以维持和发挥健全肢体、部位的功能,尽快恢复体力。平衡训练在步行能力中最为重要,也应尽早在床边进行。(1)训练方法:早期进行床上医疗体操训练。以腹背肌的训练为主,辅以躯干的回旋、侧向移动及骨盆提举等动作,每天2次。然后进行健腿站立、蹲起训练。下肢截肢后,骨盆大多朝残肢侧向下倾斜,致使脊柱侧弯,使初装假肢时往往总感到假肢侧较长,为此,需在镜前做站立训练,主要着眼于矫正姿势、保持平衡,并以在无支撑的情况下能平衡站立10min、平衡被破坏(如医师的推动)后迅速恢复平衡为目标。站立位的膝关节屈伸运动对于蹲起及上下台阶的稳定性及转换姿势等都十分有用的一种训练,目标是至少能连续屈伸膝关节10-15次,开始时不靠支撑难以完成,但经3周左右的训练后,一般可以达到做30-70次的程度。最后是健腿跳跃等训练。对于一侧下肢截肢的患者,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单腿跳的动作,增强健侧腿的肌力,获得健侧支撑的平衡感和稳定性,对于穿戴假肢步行是很重要的。训练中,为避免单调枯燥,
截肢手术后有关事宜15-2
若以排球、乒乓球、跳绳等运动方式结合进行,则收效更好。体弱长久卧床者,特别要加强呼吸运动,实施呼吸肌的收缩锻炼,以防止可能发生的并发症。(2)要求:训练必须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注意强度适中,安全有效,循序渐进,动作准确到位,由局部到全身再到整体。一般术后两周,伤口愈合,运动量要有所加大,此时患者主观感觉以稍费力较为适宜。(3)作用:据报道,以同样的速度平地行走,通常小腿截肢者比正常人多消耗10-40%的能量,大腿截肢者多消耗65-100%,双侧截肢者多消耗110%。面对这样大的能量消耗,必然要求强健有力的身体和健康的体魄。而且,单腿站立、跳跃等训练,对于维持身体的平衡和穿戴截肢后的步行平衡也是十分重要的。 二、假肢装配后的康复训练:
假肢穿戴后的训练:一般截肢术后3周便可安装临时假肢进行训练。训练内容主要为穿戴假肢方法训练、站立平衡训练、应用动作训练等。
1、站立位平衡训练:包括侧方重心移动,膝关节交替屈曲,侧向行走,前行迈步,步行等基本立位动作训练。初始阶段,可在试步架的保护下或依靠助步器进行训练,直至达到预定目标。为收到理想的练习效果,患者还可面对镜子观测自己假肢行走的步态,并对不良姿势和步态(如侧倾步态,步行时上身向假肢侧倾斜;划弧步态,假肢在摆动中向外侧划圆弧;步幅不均,步行时假肢侧与健肢侧步幅不等),予以及时纠正。
2、应用动作训练:患者经平衡训练后已具备较好的平衡稳定能力,可以进行以下进一步的训练,包括由坐位站起,由站位坐下;弯腰搬物体、拣东西;上下台阶;从正面及侧方上下斜坡等生活实用动作。
3、几种特殊的训练:对于下肢截肢者,还需要在石子路、砂土地等高低不平的路面上进行行走训练,跨越窄沟、障碍物的训练,倒地后站起、对突发意外作出快速反应的能力训练,以及骑自行车、灵活性训练等。穿戴假肢后的训练,实际是依照假肢的功能设计进行假肢的操纵训练。练习需有专科医师指导,动作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坚持反复练习,使动作臻于熟练,得心应手,从而提高效率,节约能耗,达到实际应用水平,并养成良好姿势习惯。
基本功能恢复理想后,有条件者还可参加残疾人特殊体育运动,以求进一步增进健康,提高生存质量
小腿截肢者体操:除上述动作外应训练用力伸直膝关节,为增强训练可以在残肢远端捆绑沙袋增加负荷,
下肢截肢者穿上假肢站立步行中残肢末端难免承重。现代下肢假肢装配要求残肢接受腔能与残肢全面接触、全面承重。现代截肢手术多采用骨骼、肌肉成型术的方法(将截断的残肢前后肌肉对头缝合,并固定在残肢的骨末端)为残肢末端承重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残肢愈合后仍然需要认真训练。训练方法如下
①用手经常拍打、按摩残肢,推移与骨粘连的皮肤。 ②站立位训练残肢末端承重能力。
训练中应注意残肢末端下面要垫软垫,逐渐增加残肢末端承重,以不损伤皮肤为原则。 6.截肢后如何做全身性训练?
截肢对人的精神,全身都有大的影响,特别是老年人或一些有合并损伤,患病者在假肢装配前应认真注意全身性锻炼。锻炼内容应包括: ①卧床期间注意深呼吸训练,预防肺部感染。 ②尽早开始健肢屈伸、抬高、向内、向外,旋转活动。
截肢手术后有关事宜15-3
③下肢截肢者尽早开始双上肢力量的训练:重点训练双侧伸肘的力量,准备尽早下床扶双拐站立。
④下肢截肢者单足站立、跳跃训练:有助于全身肌力协调、平衡功能和体力的恢复。可以先从双手扶床栏杆、扶墙站立,逐渐过渡到手不扶物站立,再过渡到单足跳跃。 ⑤上肢截肢者应加强双肩活动范围,肌力训练,参见上肢残肢体操。
⑥有条件者应积极参加游泳运动(可用气圈保护),有助于全身体力、心肺功能、关节活动范围、肌力的恢复。
截肢会给截肢者心理上带来什么创伤?
一位健全人由于外伤、疾病等原因截肢,突然失去了一侧肢体,首先使他蒙受的是巨大
的心理上(或称精神上)的打击和创伤。心理上的创伤主要表现为:
(1)抑郁:截肢后患者一时难以接受截肢的现实,就是逐渐在心理上接受了现实,也会产生抑郁。轻度的抑郁表现为沉默寡言、不愉快、气馁,对周围环境没有兴趣。严重的抑郁表现为紧张、忧虑、沮丧、失望、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减退,有的会产生自卑、自罪、
自责现象。
(2)焦虑:由于截肢者对未来独立生活、学习、工作、经济收入、婚姻、家庭、子女等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的过度考虑而形成焦虑。焦虑的截肢者可以出现心悸、心动过速、烦躁
不安、头昏头痛、脸色苍白、口干舌燥等症状。
(3)易怒、暴躁:这是一种对截肢现实情绪上的反应,截肢者当合并有残肢痛或幻肢痛时会加重这种反应。由于情绪暴躁,截肢者常有对立行为,如大吵大闹、摔东西„„ (4)自悲自卑:患者截肢后普遍低估自己的能力,在健全人中间经常有被人看不起、受歧视的感觉,因此容易消极悲观。这种自悲、自卑时重时轻,有时外露,有时藏而不露。
截肢会给截肢者身体带来哪些影响?
截肢给截肢者身体带来的影响可分局部性的和全身性的:
(1)局部性的影响:截肢后残留的肢体称为残肢。残肢由于截断了皮肤、血管、肌肉、
神经、骨骼而可能出现一些影响装配、使用假肢的问题。常出现的问题有:
①残肢肿胀:这多是由于截肢后血液、淋巴液回流障碍引起。 ②残肢某些部位有压痛:疼痛部位多在切断的神经断端部位。
③残肢侧关节屈曲畸形(关节不能伸直):多发生于下肢截肢,如大腿截肢后髋关节不能后伸,不能内收;小腿截肢后膝关节不能伸直。这些多由于肢体部分肌肉截断后,关节前后
或内外侧肌肉力量不平衡所引起。
(2)全身性的影响:
①截肢后患者运动量突然减少,常引起体重快速增加,特别是女性患者的残肢皮下脂肪
过多、体重过重会严重地影响使用假肢。 ②全身性的肌力下降、体力减弱。
什么是幻肢感、幻肢痛?需要治疗吗? 幻肢是指某部分肢体已截去后,截肢者仍有该手或脚存在的感觉,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这种感觉可以长期存在。只要这种幻肢感觉没有不舒服和疼痛就不必介意,也不需要治疗。 幻肢痛是指截肢者在截肢后不但存在幻肢痛,而且有时突然感觉已截去的手或脚的某些部位有疼痛。疼痛类型繁多,多数患者以先出现刀割样痛、针刺样痛为最多见.后期则多为烧灼样痛或挤压样痛。疼痛的持续时间可以是数秒,也可以是数小时。有些患者在截肢后的早期可能出现轻度的、短暂的幻肢痛,其中多数穿戴合适的假肢后可以自行消失。如果穿戴假肢后幻肢痛仍然频繁地出现,疼痛日益加重,持续时间越来越长,常伴有焦虑、抑郁、食
截肢手术后有关事宜15-4
欲下降和失眠时,则应及时到医院去进行治疗。
什么是残肢痛?
残肢痛是指截肢后肢体残留部分的痛疼。残肢痛常因残肢不良或穿用不合适的假肢引
起。
(1)残肢不良:
①残肢承重部位皮肤疤痕,植皮,皮下软组织过少,皮肤与骨骼粘连,穿用假肢时常引
起皮肤擦伤。
②残肢的骨末端有骨刺,残肢的骨突起过于明显,在穿用假肢时常引起压痛和皮肤损伤。 ③残肢的压痛和皮肤表面过敏,多由于截断的神经末端神经瘤或神经粘连所引起。 (2)假肢装配不合适:多由于残肢接受腔、假肢对线或假肢悬吊功能不好引起。 残肢痛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轻的残肢痛通过患者自己经常拍打,按摩残肢过敏、疼痛的局部可以逐渐消失。严重的残肢痛需要物理治疗或手术治疗。、由于神经瘤引起的残肢痛特点,是用手指在残肢末端软组织中可以摸到个约黄豆大至蚕豆大的小肿块,有的用手指压迫惠处会感到发麻、放射性疼痛。无痛的神经瘤不需要治疗。长期神经瘤痛可引起严重的幻
肢痛,因此应当及时手术切除
选用假肢的基础知识
1. 选用假肢的原则是什么?
(1)以功能为主的原则:每个截肢者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就是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这都要求恢复截去肢体的基本功能。根据截肢者多数情况的需要,应该装配假肢,但有些情况如部分手截肢装配了装饰假手反而失去残手感觉,妨碍残手残余功能的发挥,则不一定要勉强装配。
(2)注重实效和价格效益比,不盲目追求高价格:我国当前假肢装配机构多已可以装配各种假肢,包括各种国外进口的假肢,价格差距很大,小腿假肢价格低的数百元一支,高的可达上万元。截肢者选择时要了解和比较相关假肢的性能、特点和价格。有的高价假肢是为某些特殊人群设计的,如英国生产的一种叫智能腿的大腿假肢,价格高达几万元,适合经常需要快速行走者使用,老年人就不适合选用。 (3)要考虑是否便于维修;便于更换易换部件 小腿假肢有哪些品种?各有何特点? 目前国内小腿假肢分传统的,现代的两大类:传统的包括皮小腿、铝小腿;现代的主要是用塑料制成。 (①传统铝小腿假肢 ②髌韧带承重小腿假肢 ③包膝式小腿假肢 ④髁部插楔式小腿假肢) 1)传统小腿假肢,多用皮革或铝板与金属条制成。其特点是: ①残肢接受腔都是用皮革制成,容易变形,不易清洁,不容易制作得让残肢均匀承重。 ②都带有金属膝关节铰链和大腿上靿,具有悬吊假肢、稳定关节、承担部分体重的作用。 ③带有单轴踝关节的假脚,踝关节可活动,重量较大,但便宜,便于截肢者自己维修。 (2)现代的小腿假肢,特点如下: ①目前多数内层接受腔是用聚氯乙烯泡沫塑料制成。外层接受腔是用玻璃纤维、合成纤维、树脂层叠塑料制成。接受腔与残肢较均匀承重,因此穿着较舒服,与假肢一体感好。 ②假肢的悬吊,除非残肢侧膝关节不稳,一般都不用笨重的膝关节铰链和大腿上靿,而只用一条皮围带或依靠残肢的外接受腔的内外侧上缘或前上缘抱住膝部内外侧的最宽部位或抱住髌骨(俗称膝盖骨),进行悬吊。 ③小腿部分分为壳式、骨骼式两类:壳式的重量轻,较结实;骨骼式的外包泡沫塑料海绵和肤色袜,外观好,容易调整对线,但较重。 ④可以根据截肢者需要选择使用各种假脚。按材料假脚可分橡胶脚、聚氨酯脚,前者重,但截肢手术后有关事宜15-5
便宜;后者轻,但价格贵,按功能可分为: 定踝软跟脚:踝关节是固定的,利用脚后跟的海绵垫缓冲脚跟落地时的缓冲力,这种脚结构简单、轻、耐用,较适合年老、体弱者用。 单轴假脚:踝关节为单轴,步行中假脚跟落地时假脚有向地面活动的动作,缓冲了脚跟落地的冲击力。 万向脚:步行中假脚有向下、向上、向内、向外的活动,能适应不平的路面,但结构复杂、重量大,较适合年轻、爱活动的人使用。 储能假脚:采用高回弹性能材料制成,步行中假肢承重时储存能量,脚尖离地前储存的能量释放,也就是靠假脚的弹力推动人体前进,适合截肢者田径运动员和年轻人需要快速步行使用。 13.如何选用小腿假肢? 在选用小腿假肢时应考虑如下影响因素: (1)残肢的长度:长残肢者冬季容易感觉冷,不宜选铝小腿,可选皮小腿或现代小腿中的膝上围带悬吊式的小腿(称为髌韧带承重小腿假肢,简称PTB小腿);中或短残肢可选用接受腔能抱住膝部最宽处式的(称为髁部插楔式小腿假肢,简称KBM小腿);或选用能抱住髌骨的(称为包膝式小腿假肢,简称PTES小腿)。 (2)残肢承重能力,膝关节是否稳定:当膝关节不稳,残肢短,皮肤疤痕面积大,承重功能不好时,则应选用带金属膝关节铰链、大腿上靿的小腿假肢。 (3)年龄:老年人宜选轻便假肢;年轻、喜欢运动的人宜选择万向假脚或储能假脚;儿童的假肢应选用每年都能很容易增加小腿长度和更换残肢接受腔的假肢。 (4)周围环境、职业、经济能力、维修条件:如果截肢者生活在农村,从事农业劳动选用传统假肢或实用、价廉的普及型小腿为宜,这类假肢便宜,也便于自己维修。 截肢者假肢装配前的准备工作 1.如何做好截肢者的心理康复?
截肢者的心理康复不只是专业心理学工作者的任务,而应当是医生、护士、假肢技师、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社会工作者、截肢者本人、单位领导及其亲朋好友的共同任务。常用方法如下:
(1)尽早开始截肢者的心理康复工作:这包括对截肢者心理状况(思想、情绪)的了解,要了解截肢者面对的残疾现实有哪些合理的想法,有哪些不合理的想法;通过仔细分析和鼓励引导他们能看到希望和前途,能改变一些他们常有的对事情的绝对化要求,让截肢者懂得只有实事求是,看问题不走极端才能增强信心,才能减少失望。
(2)要让截肢者尽早地了解一些有关假肢装配和截肢者康复的知识,特别是要了解康复的含义不是健康的恢复,而应当是能力的恢复。康复的目的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回归社会。为此除了给截肢者介绍些有关图书、幻灯片、录像资料外,还可以让截肢者了解和结交一些已经成功地回归社会的截肢者。榜样是有说服力的,能够增强截肢者的信心。 (3)尽早地安装上临时性假肢,早期下地,不仅能防止卧床并发的许多疾病,促进残肢定型,有利于正式假肢装配,更重要的是对截肢者心理康复十分有利。
(4)鼓励截肢者积极参加物理治疗、作业治疗、文体活动,能分散对某些困难问题的过分注意,能改善截肢者抑郁和焦虑的情绪。
截肢手术后有关事宜15-6
(5)鼓励截肢者积极参加残疾人的群体活动。目前我国的各地区残疾人联合会的残疾人之家,各地社区康复机构都经常组织一些残疾人活动。通过同命运者的共同讨论、交流经验、互相鼓励,对发扬每个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拼博精神和帮助残疾人回归社会是很有帮助的。 2.截肢后如何保持正确的残肢位置和预防残肢的关节畸形?
截肢后由于肢体的某些肌肉被切断,使肢体关节运动的肌力不平衡,如:大腿截肢后大腿残肢向里并拢(髋内收)比向外分开(髋外展)的力量要大得多,大腿残肢前屈(髋屈曲)的力量比残肢后伸(髋后伸)的力量要大,截肢术后很容易形成髋关节的屈曲、外展畸形。一旦形成畸形很难矫正,会严重地影响使用大腿假肢。对小腿截肢者,截肢后很容易形成屈膝畸形(膝关节不能完全伸直)也会影响假肢使用。
截肢患者注意事项
当您的肢体因为严重的外伤、疾病等原因经医师审慎评估后必须接受截肢手术时后,您将会面临部份肢体功能丧失、幻肢痛、需要进行康复及义肢装配等问题,在此提供一些截肢病患者注意事项,希望能协助您对截肢后的康复有所了解并能早日康复,重返工作岗位。 一般截肢的部位取决于肢体受伤的程度及该处血液循环的情形,在可能的范围医师将尽量保留关节的功能与适合装配义肢的长度。手术后24小时内可于患肢下方垫枕头,减轻肿胀,24小时后即应移去枕头,以预防关节挛缩变形。适当使用弹性绷带包扎残肢,以预防肿胀包扎时松紧应适宜,压力要平均,且要使末端压力大于近心端压力,以免妨碍血液循患。每天松开至少两次,以便清洁及观察皮肤状况,有无发红、破皮等。弹性绷带应每天清洗,并用手挤干摊平于阴凉处晾干。弹性绷带使用应持续半年或直到患肢成型适合装置义肢的形状。
手术后康复运动越早开始越好,手术后第一天即可开始健肢与患肢运动。情况允许可安装即时假肢或用气囊假肢作训练。康复运动每天至少二次,每项做15次,具体依个人情况逐渐增加。
以下肢为例,为了预防关节挛缩、变形而延迟义肢装配时间,应随时维持正确姿势。1.站立时骨盆应保持水平位置。2. 患肢应尽量保持向内收及自然伸直姿势。3. 同一坐姿或坐轮椅每次勿连续超过一小时。
应禁忌的姿势有:1.不要放枕头在膝关节之下。2.坐轮椅时不要弯曲残肢。3.躺着时不要弯曲残肢。4.不要将残肢垂放在床沿。5.不要放枕头在二条大腿之间。6.不要使脊椎弯曲。7.半坐卧时不要在臀部垫枕头,以免残肢翘起。 还有患者可能会出现幻肢感和患肢痛,即截除的肢体仍有存在的感觉并存在疼痛,当您手术后出现幻肢感与幻肢痛是正常现象,不用担心,通常在数周或装完义肢后会慢慢消失。术后直视患肢,待伤口许可后可开始轻拍患肢,每天1~2次,每次10~15分,并逐渐增加拍打次数和力量,以及弹性绷带的正确使用,皆可缓解幻肢感与幻肢痛。待伤口完全愈合稳定后4~6周,经医师认可即可进行永久性假肢装配事宜。
截肢患者出院回家后应注意:1.注意患肢正确摆放姿势。继续使用弹性绷带包扎患肢,并遵守包扎原则。 2.注意截肢部位的卫生,应用湿毛巾擦拭、拍打痒处,避免自行涂擦药膏或用手抓。3.超过24小时不穿义肢时,应绑弹性绷带。4.避免体重过重。5.如体重改变或成长中的小孩暂不装永久性义肢。6.义肢有损坏或不合时需随时修护。 7.每天仍应检视截肢端是否有起水泡、破皮等情况。8.坚持康复运动
截肢手术后肢体残端的医疗体育护理
截肢手术后有关事宜15-7
截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以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直及畸形 ,一般在术后两周愈合后进行。功能锻炼也是装配义肢前必须的 准备措施。锻炼方法如下:
1、肢体残端可用弹力绷带包扎,给予经常的均匀的压迫和 按摩,以减轻残端疼痛,促进软组织恢复,并防止肌肉萎缩。经 常用手轻轻拍打残端,可以减轻其敏感性。
2、为防止残肢屈曲畸形,应尽量保持肢体残端于伸直位。 如大腿中上段截肢,应常常采用俯卧位,练习髋关后伸活动。小 腿截肢后应经常练习膝关节伸直活动。
3、早日开始功能锻炼,对防止患肢痛有着重要作用。小腿 以下截肢者,拆线后即可装配临时义肢练习负重。
4、截肢的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活动量。上肢肩 胛带离断者,下地活动时易失去重心平衡,身边应有人扶助。初 次下地活动时很不习惯,易影响情绪,家属及医护人员均要鼓力 和帮助患者积极进行适应性锻炼,指导正确使用拐杖,以防跌倒 和摔伤。
5、截肢患者应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休养期间应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采用多种方式充实生活内容。 6、避免长期使用毒麻药品,以免引起药物中毒。患肢痛大 约在1~3个月可消失。 截肢手术后照顾的注意事项
1. 预防残肢的挛缩,保持良好的姿势。 2. 术后随时使用弹性绷带包扎直到穿上假肢。
3. 手术后第三或第四天开始坚持按摩。方法:先抚摩、后拍打、然后搓。每天至少三次,每次维持15分钟。这样可促进皮肤坚轫,降低疼痛,并促进静脉血液通常,减少浮肿。 4. 注意残肢的运动。
5. 注意残肢的卫生:每日使用品质好的中性肥皂洗涤,保持干燥,注意异常情况与不适,如:红、肿、水泡、破皮。切记不要擅自在残肢上涂抹非医生处方的物品。
6. 残肢断端有伤口时,应每日换药,保持干燥,并时常观察伤口,除伤口外周边仍应进行
截肢手术后有关事宜15-8
按摩。
7. 幻痛的困扰:残肢末端常发生异常感觉,如:热感、烧灼感、搏动、刺骨、抽筋和动弹不得等多种感觉,经过合宜的康复穿上假肢后会改善或消失。
8. 暂用假腿(pylon)或暂时假肢,一起床便立即穿上,整天穿戴可预防水肿,与绑弹绷具有同样的功效,可以得到理想的残肢形状。
9. 注意残肢套袜以纯白羊毛料为最佳,保持干燥,每日更换1-2次,注意应以中性肥皂轻柔洗涤、平放晾干、防止变松。
10.截肢者使用的轮椅、手杖、假肢的选择与训练应寻求专业医疗人员的协助。避免不当使用徒增合并症产生与训练困难的困扰。
11.假肢有问题时,切勿擅自调整改变假肢的机械部分,应立即找假肢装具师协助。 12.截肢后有焦虑、抑郁、沮丧„„等情绪上的波动时,应与家人和医护人员谈话,疏解情绪。
截肢手后的康复
截肢后康复应在手术后立即开始,术后早期康复锻炼的目的是防止术后并发症,促进伤口愈合,防止残端挛缩,维持全身其它部位的强壮和活动功能。和其它一切大手术后一样,应鼓励病人做呼吸操,防止肺部感染。
术后正确的伤口包扎很重要,即可使截肢残端塑形,又可防止水肿,软垫及弹力绷带包扎最为常用。促进残端的血循环,有助于残端的康复,使以后更容易适应备带假肢。运动和按摩残端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主动运动使残端肌肉收缩,可增加残端肌肉的血运,还可防止局部肌肉和手术疤痕粘连。伤口缝线拆除后即可开始进行。利用重力使局部血量增加,和抬高患肢加速静脉血液回流方法,可促进局部血运及增加血管张力。
伤口疤痕处理。残端疤痕对于穿代假肢影响很大。疤痕是血运很差的纤维结缔组织,过早过度负重和牵扯,可使局部裂开。为此,要尽早代上支具,但负重要缓慢逐渐增加。
截肢手术后有关事宜15-9
同时还要采取措施防止疤痕和深部组织粘连,为达到此目的,要鼓励作肌肉主动收缩锻炼。残端用润滑油润滑后,在病人能耐受情况下摩擦及按摩残端。还需经常用残端顶在软垫上锻炼残端部分负重。除了上述处理外,不同部位的下肢截肢后,还可做一些特殊体操,在拆线后即可进行。
1.膝上截肢术后锻炼。坐位练习法:双下肢伸出坐椅边缘,练习两腿分开、屈伸,并拢。卧位法:由于屈肌力量常占优势,故需加强伸髋锻炼,使髋关节维持伸直位。具体做法,双手置前胸,健肢屈曲至贴近腹壁,患侧骨盆前挺,残肢后伸。这样维持几秒种,然后放松,反复进行。
2.膝下截肢锻炼法。坐位:两腿伸出坐椅边缘,双膝分开后做伸、屈膝活动及并膝活动。应特别注意加强伸膝锻炼、防止残肢屈膝畸形。
3.病人戴上假肢后,应注意残端的卫生,促进皮肤适应和假肢相接触的环境。每天应对残端进行清洗,及少量的盐加入水和奶油中制成混合液按摩负重残端和系假肢皮带的部位,然后洗干净,抹上一些皮肤保护油。有条件者,可在拆线后开始照射紫外线,以促进表皮再生和增强皮肤抗感染能力
如何做好截肢者的心理康复
截肢者的心理康复不只是专业心理学工作者的任务,而应当是医生、护士、假肢技师、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社会工作者、截肢者本人、单位领导及其亲朋好友的共同任务。常用方法如下:
1)尽早开始截肢者的心理康复工作:包括对截肢者心理状况(思想、情绪)的了解,要了解截肢者面对的残疾现实有那些合理的想法,有那些不合理的想法;通过分析和鼓励引导他们能看到希望和前途,能改变一些他们对事情的绝对化要求,让截肢者懂得实事求是,增强信心,不走极端。
2)要让截肢者尽早地了解一些有关假肢装配和截肢者康复的知识,特别是要了解康复的含义不是健康的恢复,而应当是能力的恢复。
3)尽早地安装上临时性假肢,早期下地,不仅能防止卧床并发的许多疾病,促进残肢定型,有利于正式假肢的装配,更重要的是对截肢者心理康复十分有利。
4)鼓励截肢者积极参加物理治疗、作业治疗、文体活动,能分散对某些困难问题的过分注意,能改善截肢者抑郁和焦虑的情绪。
5)鼓励截肢者积极参加残疾人的群体活动。目前我国的各地区残疾人联合会的残疾人之家,各地区康复机构都经常组织一些残疾人活动。通过同命运者的共同讨论、交流经验、互相鼓励,对发扬每个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和帮助残疾人回归社会是很有帮助的。
截肢手术后有关事宜15-10
截肢后的全身性训练
截肢对人的精神,全身都有大的影响,特别是老年人或一些有合并损伤,患病者在假肢装配前应认真注意全身性锻炼。锻炼内容应包括: 1)卧床期间注意深呼吸训练,预防肺部感染。
2)尽早开始健肢屈伸、抬高、向内、向外,旋转活动。
3)下肢截肢者尽早开始双上肢力量的训练:重点训练双侧伸肘的力量,准备尽早下床扶双拐站立。
4)下肢截肢者单足站立、跳跃训练:有利于全身肌力协调、平衡功能和体力的恢复。可以先从双手扶床栏、扶墙站立,逐渐过渡到手不扶物站立,再过渡到单足跳跃。 5)上肢截肢者应加强双肩活动范围,肌力训练。 6)有条件者应积极参加游泳活动(可用气圈保护),有助于全身体力、心肺功能、关节活动范围、肌力的恢复。
截肢手术后残肢的护理 脑瘫 截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以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直及畸形,一般在术后两周愈合后进行。功能锻炼也是装配义肢前必须的准备措施。锻炼方法如下: 肢体残端可用弹力绷带包扎,给予经常的均匀的压迫和按摩,以减轻残端疼痛,促进软组 织恢复,并防止肌肉萎缩。经常用手轻轻拍打残端,可以减轻其敏感性。
为防止残肢屈曲畸形,应尽量保持肢体残端于伸直位。如大腿中上段截肢,应常常采用俯卧位,练习髋关后伸活动。小腿截肢后应经常练习膝关节伸直活动。
早日开始功能锻炼,对防止患肢痛有着重要作用。小腿以下截肢者,拆线后即可装配临时义肢练习负重。
截肢的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活动量。上肢肩胛带离断者,下地活动时易失去重心平衡,身边应有人扶助。初次下地活动时很不习惯,易影响情绪,家属及医护人员均要鼓力和帮助患者积极进行适应性锻炼,指导正确使用拐杖,以防跌倒和摔伤。
截肢患者应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休养期间应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采用多种方式充实生活内容。
避免长期使用毒麻药品,以免引起药物中毒。患肢痛大约在1~3个月可消失
初装假肢时应当怎么做
一般认为,假肢安装的好坏,是残疾朋友选择假肢厂的标准。其实,当你有了十分吻合的假肢后,能长时间的合理使用它,与残疾朋友本人有着密切关系。这好比一架高性能战斗机,只有由技艺高超的飞行员驾驶,其性能才能得以发挥,否则,它的高性能也会被埋没。
在开始使用假肢时,残友要做到有耐心、有毅力、不怕吃苦,方法得当,才能使假肢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任何一位假肢使用者达到步态自然,使用自如,都有一个过程:训练——掌握——熟练三个阶段。
当肢残朋友第一次来到假肢厂,看到许多假手、假腿,甚至整条假腿,会愕然,会有恐惧感,有的残疾女青年见此场面,联想到自己的残肢,会痛哭流涕。这对今后使用假肢会产生一定的心理障碍。只有逐渐适应,才能慢慢消除紧张情绪。
得到新的假肢后,残友的情绪会大大改变,产生一种新的希望,对假肢爱不释手,但对自己能否使用好假肢尚存疑虑。用假肢迈出的第一步感觉飘飘然,把握不住重心,出现这种现
截肢手术后有关事宜15-11
象,是因为残肢长时间未用来行走,大脑的整个中枢神经系统运动记忆里储存的仍是健全腿行走方式的信号,对残肢怎样带动假肢行走没有形成经验。因此初用假肢时心情不要过于急躁,步幅要小,同时要适应假肢的重量,使它成为身体的一部分。
假肢的脚板落地与健全的脚板落地不一样。健全脚板落地时,地面不平,脚板感觉神经末稍迅速以生物电传送到大脑运动中枢,大脑立即返回指令调整脚板姿势;而假腿脚板落地时,地面不平,大脑不能直接得到信息,只能依靠残肢间接感触,速度和敏感度都要差很多,因此在练习初始,上楼或上坡时,健全腿或有力量的假腿要先上;下楼、下坡时则相反,假腿或力量小的腿要先下。
初装假肢,一定要循序渐进,第一天的训练,最好不要超过半天,如无痛感次日可继续练习。当发现承重部位磨擦疼痛时,摘下假肢后,在疼痛部位涂抹些清凉油,如表皮磨破,应改用无剌激性的药膏。待红肿消失后,可逐渐增加练习时间和次数。
训练时先以室内活动为主,在有把握使用假肢时,才可到户外练习。
假肢厂一般距很多残友家较远,长时间出远门又有费用问题,残友往往不可能在假肢厂训练好再离开。要把握住一条原则:残肢在假肢的接受腔内四周“O”型口,即承受体重的着力点,四周应均匀负重,即使是残肢磨红了、磨疼了,也应是均匀的红、痛,如果是某一部位红、痛,则说明接受腔四周“O”型口某一部位不规则,须到假肢厂调整、修理
康复治疗方法
来源:
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 时间:
2007-12-25 11:39
一、截肢术后如何对残肢进行康复和护理
1.消肿处理,例如打弹性绷带。2.进行必要的理疗。3.体疗,例如运动疗法,肌肉训练。4.穿戴临时假肢等。 二、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假肢
肢残朋友要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选择假肢。通常,技术人员要根据肢残者的具体情况为其提供2-3种装配组合方案,并详细讲解各种方案的特点,供患者及家属选择。在确定了假肢装配方案后,还需精湛的制作技术来保证设计方案的落实,特别是接受腔制作、关节及连接件的质量、假肢和身体的对线调整等。
截肢手术后有关事宜15-12
都是技术含量较高的工艺。因此,建议肢残朋友选择技术力量雄厚、信誉高、售后服务好的厂家装配假肢。
三、你们中心在安装假肢过程中,一般都要做哪些工作?
1.康复门诊:对需要安装假肢、矫形器的肢体残缺者进行检查诊断、填写病理、制定康复计划,进行假肢或矫形其设计取型。
2.残肢训练:装配假肢、矫形器前对残肢进行治疗和训练。经过必要的治疗和体疗,尽可能恢复肌力、关节活动度和全身健康。
3.假肢、矫形器定型:假肢、矫形器半成品和临时假肢穿戴后,在患者身上适合调整,以达到功能合理、符合生理要求。
4.步态、行走训练:假肢制成后,对患者进行穿戴和使用假肢功能训练,使之最大限度发挥代偿功能作用。
5.功能评价:从代偿功能或治疗疾病角度,对假肢或矫形器进行总的评价。 四、截肢后的注意事项
良好的残肢是装配假肢的先决条件,不仅在手术前要考虑截肢部位和截肢方式,手术后的残肢训练同样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要掌握残肢的护理、保持残肢的卫生和并发症的预防。其次, 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体位,在假肢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增强肌力、加强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防止残肢关节挛缩与畸形。并尽可能早些配制临时假肢,这样可以加快残肢萎缩定型,早期活动可以减少并发症,有助于改善截肢者的一般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为永久假肢早日获得满意的步态打下基础。 五、什么样的假肢好?
每个截肢患者都希望选择功能多、质量好的假肢,但是,要想让假肢真正发挥代偿作用,最重要的是要选择适合截肢者自身特点的假肢,要适合截肢者身体
截肢手术后有关事宜15-13
状况、残肢情况、活动量大小和生活工作环境。特别应注意选择假肢的假脚、假肢关节、弹力扭力器等功能件,要根据截肢者的各自特点进行选配调整,才能更好的发挥假肢的功能,最大限度地替代失去的肢体功能。
六、你好 我的孩子两岁半了,现在发现小孩走路时脚有点不对劲.两只脚后跟往外撇,走路时好像用脚内侧而且全触地。看了医生后说好像说是仰趾外翻,双膝内翻。我现在想咨询一下,如果使用你们的产品能否完全矫正,需要多长时间和费用,小孩多大治疗最合适?谢谢
您好;首先强调的是您的孩子应该及早治疗,这样不会使错误的动力定型再延续,受伤的韧带不被再破坏.第二,具体的病情和治疗时间需要您和患者到我公司亲自检查一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供最客观的建议,当然照片也是可以的.最后,我们的矫形器是不能完全达到矫正目的的,我们产品的设计原理是阻碍畸形的再度发展并配合康复手段达到矫形目的。
七、我是一位刚装配不久的患者请问贵公司如何正确使用假肢
1.保持清洁:为了您穿戴得舒适,需经常(最好每日)清洗接受腔。假肢使用者的皮肤由于经常性负压、出汗,往往出现压痛、汗味,甚至皮肤防护免疫功能受损的情况。经常性的清洗和防护皮肤和接受腔是非常必要的。长亭公司的残肢防护液、清洗喷剂和皮肤修护霜。是专门为假肢矫形器穿戴者设计的,提供可靠的、无刺激性的清洗、护理。
2.维护保养:假肢装配完成后,即可安全使用。为了保证所有功能的正常发挥,建议每年定期保养,如关节的清洗、调整等。生活和尘埃污染都会影响假肢功能的正常发挥,所以,请您务必注意假肢的防潮、防尘。假肢沾水后应尽快用吹风机做干燥处理或与本公司进行联系。避免磕碰坚硬及尖锐物体。假手手套表面不可刮伤,否则水会进入手头内部,破坏机械的内部结构。外手套需定期使用专用清洁剂进行清洁和保养,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3.正确使用,您穿戴的若是下肢假肢,更换鞋时,新鞋有效跟高(即后跟高度
截肢手术后有关事宜15-14
与前脚掌高度的差)与旧鞋尽量保持一致,最多不得超过正负5mm。若是高度差变化超过允许幅度,请马上与您的安装技师联系,重新调整,在做蹲、坐动作时,不要猛然用力;为防止假手手套被污染,请不要触摸掉颜色的物体,温度过高的物体,吸烟时,不要用假手夹持
八、专家你好:我是一个小腿截肢患者亲属,想知道截肢后多长时间能装配假肢
您好:一般来讲截肢手术后15天左右就可以拆线了,完全拆线后一周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如:感染,伤口开裂等)就可以进行装配假肢的前期康复训练。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有肌力恢复性练习、平衡能力练习、残肢耐受能力练习等等。这一阶段大约应在一周左右,当患者所有前期练习都能完成时就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假肢进行装配了。 九、专家您好:
我的同学患有糖尿病已经4年,最近因为病情恶化导致右腿坏死而被迫进行截肢手术。术后恢复比较理想。但手术大夫讲装配假肢需要注意不要磨破,否则容易造成感染导致再次截肢。请问专家:到底糖尿病人还可不可以装配假肢? 首先需要阐明的是近年来糖尿病在欧美国家已经成为导致截肢的第一罪魁祸首,而在我国导致截肢排名第一的交通事故在欧美国家仅名列第二。很难想象,如果糖尿病人因怕感染而都不进行装配假肢是一个什么场景,给社会造成的压力又是多么巨大。的确,不可否认装配假肢可能对于糖尿病存在着隐患,但我们认为,只要患者积极配合,这种几率会降至最低限度。几年来,经过我们手中的患者没有一位因为假肢而导致疾病复发的。所以我们有信心帮助每一名糖尿病患者康复!当然,在装配假肢之前,我们还是希望您配合主管医师将病情很好的控制下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取得一个相对满意的结果。最后衷心的祝愿您早日康复。
十、专家 您好:我是一名小腿截肢患者,因小腿残肢太短而无法安装假肢,近
截肢手术后有关事宜15-15
年来勉强作过一个假肢但很不合适,主要表现是疼痛和走路时容易脱落而导致摔倒,请问专家究竟我能不能拥有一条真正适合我的假肢,谢谢。 您好:首先我对您的遭遇深表同情。您的这种情况,可以通过配置硅胶套来很好地解决,并为您提供舒适的感觉。我们单位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硅胶套的研制和使用,使用的材料均是国际认证的一线大品牌,具体效果希望您能亲自体验一下,相信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最后衷心的祝您生活愉快,早日回归社会。 十一、请问贵单位我应该如何选择假肢一条适合我自己的假肢,是花钱越多假肢就越好吗?
\"最好的并不一定是最贵的,最适合您的才是最好的\"。这就是为什么本单位有几十种膝关节,上百种部件供您选择。为了方便装配技师的选择,我们还制定了专门的分级规则。技师可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生活工作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选择。从普及型下肢到全电脑控制的智能仿生型;从普通的美容上肢假肢到感应控制肌电假手,您可同时根据您的经济能力选择适合您自己的产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