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莫扎特《安魂曲》赏析

莫扎特《安魂曲》赏析

2022-08-08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欧洲经典音乐作品赏析课结业论

题 目: 学 号:姓 名:年 级:学 院:系 别:专 业:指导教师:完成日期:

莫扎特《安魂曲》赏析

年 月 日

精美排版

莫扎特《安魂曲》赏析

摘要

说到安魂曲,人们首先就想到莫扎特的《安魂曲》,在欧洲音乐鉴赏课上倾听了这首乐曲后,我被震撼了。不禁想为大家介绍一下这部作品,以及想说我听了这首乐曲后的一点心得,和上了一学期欧洲音乐鉴赏课后的一点体会。

关键词 安魂曲; 莫扎特; 鉴赏 ;心得

这部《安魂曲》使用的是传统的安魂曲形式,用的是拉丁文歌词,真挚动人的无以复加的境地。莫扎特医生即使到穷极潦倒之时,他的音乐中也没有痛苦,而只有纯净如阳光般的欢乐和悲天悯人的人文气息。马里纳指挥圣马丁合唱团及圣马丁乐团的演绎并非这部作品最著名的版本(比如伯恩斯坦几年亡妻的版本及卡拉扬金版),但这个版本自有一股清新和顺的气质,和莫扎特的气质很是接近,因此欣赏起来只有灵魂的升华感,而没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痛的悲伤感。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安魂曲》这部作品的分析

《安魂曲》的分析

《安魂曲》开始使用了阴郁的d小调,沉重的弦乐伴奏与暗淡的情绪象征了永恒的安息,然而我们还是能够从音乐中听到一些骚动不安,象是面对即将到来的永恒死 亡心存不甘。请大家关注一下这个灰暗的d小调,莫扎特生前并不常用d小调,只有在《唐璜》中频繁使用,《唐璜》所涉及的主题同样是死亡、超自然的神力等 等,莫扎特在《安魂曲》中一开头就使用这个对他来说比较罕见的奇特调性,当时他的困苦心情可见一斑。黑暗笼罩了整部《安魂曲》,我们不难发现莫扎特在配器中甚至很少使用高音木管乐器,在弦乐沉重节奏的伴衬下,巴松吹奏出主题旋律,接着另外一个主题相隔五 度出现在巴赛管1上,当时这种中音单簧管发明不久,莫扎特在他晚年经常使用这种新乐器,比较出名的例子是在歌剧《魔笛》中的使用。

2

接着,合唱四部相继演唱起阴暗的安魂曲主题,直到“以永恒的光”处情绪才有了改变,独唱女高音开始演唱“都应称颂你”,但没有进行几句合唱团就进入了,接替独唱女高音的旋律继续发展下去,男低音声部唱起了“请赐永恒安息”的主题,女低音声部与之形成对位关系,在持续了几小节之后,合唱的另外两个高音声部渐次加入。当合唱再次唱起“以永恒的光”时,莫扎特 脱离了原来的慢速,将速度提高到活泼的快板,合唱变成了壮丽的双重赋格曲,这样便进入了《慈悲经》的篇章,先是男低音、女高音唱“主啊,请垂怜” ,然后女低音与男高音唱起另外一个旋律的“基督,请垂怜”。任何一位作曲家都不肯放弃像《安魂曲》里《震怒之日》这样的戏剧性段落,在那些宿命的日子里人们是怀着多么矛盾的心情来设想着最后审判日的情形啊,因此《震怒之日》也就成为了作曲家们比试力量的战 场。莫扎特使用了d小调,从头至尾保持了快板的速度,须知莫扎特是以何等恐惧与怅惘的心情来谱写这段他害怕的音乐的,在作曲家眼中最后审判之日就是灰飞烟 灭的人生终点。

同情绪激动的《震怒之日》相比《号角声起》气氛就显得美妙的多了,在长号的伴奏下,独唱男低音唱起“神奇号角响遍四方,等到“死与自然不胜一句时独唱男高音进入,独唱女低音则接续下面的一句“审判者升上宝座”,男高音同女低音保持增二度音程的关系,在西方音乐中增二度音程象征了悲伤、哀怨的情绪,直到独唱女高音唱出“罪人将如何陈述”,调性变成了光明的降B大调,给人以一线希望。

下面篇章的情绪是令人激动的堂皇与壮丽,一开始合唱以强音三次反复演,然后才完整地唱出“你是可怕威严的君王”,气势宏大,但到了最后一句“仁慈之源勿忘救我”时合唱突然变化为极弱的音量,速度也渐慢,原本充满希望的降E大调转成了d小调,莫扎特这样的调性布局是否要表现一种绝望的情绪呢? 在大提琴与两支巴赛管的三重伴奏下,开始了温柔的四重唱“至慈耶稣求你垂怜”,这段演唱以下降半音为主,到中段处原来的复调渐次过渡到主调,弦乐以摇晃的切分音型伴衬,表现出人们在耶稣面前祈祷的虔诚与自感惭愧动摇的情 绪。下面的“恶人群魔径受审判”显得十分戏剧化,男声合唱在长号粗暴的伴奏背景下演唱首句,与之形成对

3

比的是女声合唱优雅、充满希望的“请招我享善人永福” ,莫扎特只以弦乐伴奏,虽然这句歌词被男声合唱粗暴地打断,但听众还是能被祈求救助的动人呼吁打动。接下来的篇章《落泪之日》 是整部安魂曲中最具悲剧性的段落之一,女高音以渐强的音量表现永恒安息到来之前的悲痛之情,也就是在这段音乐中莫扎特永远停下了他的笔,这段 《落泪之日》才是莫扎特自己真正的安魂弥撒曲。

下面的篇章是《奉献经》,两段经文分别是《主耶稣》与《牺牲》,《主耶稣》规模宏大,有好几处七度的跳跃引人注目,等到进入最后一句“这是昔日你应许亚伯拉罕和他的子孙的” 时,音乐变成了严密的赋格,效果辉煌。《牺牲》气氛安宁、祥和,但一些半音的穿插令人回想起不祥的“安魂曲主题”,最后《奉献经》在《主耶稣》 尾声的壮丽赋格中结束。 随后是《圣哉经》与《降福经》,这两段音乐都出自绪斯迈尔的手笔,除非莫扎特生前曾经勾勒出整部安魂曲的草稿。《降福经》部分优美、动人,具有典型的莫扎特式的明朗,但也有学者认为4位独唱者的的赋格过分晚期巴洛克化,没有莫扎特那种生动的表现力。

绪斯迈尔谱写的《羔羊经》从低音弦乐的伴奏开始,合唱的表现显得异常严肃、沉重,这段音乐被认为是最忠实于莫扎特原作精神的段落,最后,也许是遵循了老师 的遗愿,绪斯迈尔将音乐交还给独唱女高音,他引用了《进台咏》中“永恒安息”的主题,使作品获得了统一,这大概也就是平庸的续写者能够对天才的开拓者尽到 的最大的职责了吧,全曲最终在庄严、激越的赋格曲中结束。

我的心得体会及欧洲音乐鉴赏课给我的收获

莫扎特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乐曲,这部《安魂曲》是他最后的作品,而且还是未完成的作品,但却是安魂曲中的里程碑。我最初接触到这首曲子是因为在汶川地震一周年上有人借用莫扎特的安魂曲,祭奠和怀念在大地震中逝去的生命,纪念为了拯救他人而牺牲自己的伟大灵魂!。它让我感到了深沉的悲伤,但悲伤中似乎又有一种力量,那种力量震撼了我。

音乐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学会欣赏音乐便走出了欣赏美的关键

4

一部分.因此学习欣赏音乐是一门很重的课程! 一直都觉得音乐这东西很深奥,很有内涵,很专业,像我这样的人是没办法理解的,我也很喜欢音乐,不过只是喜欢听听唱唱流行歌曲和摇滚歌曲,对于那种专业的音乐,还有肖邦,贝多芬什么的我只能在心里默默地感叹,我一直觉得自己听不懂所谓的音乐,也许有一定程度的心理意识,我就是一直都有这种想法, 而且也从来没有去试过听那种音乐的感受.通过对音乐鉴赏课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音乐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而且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在选音乐鉴赏课之前,我认为音乐只是用来听的.其实不然,音乐的功能不只是这些,所谓的音乐,广义上来说就是任何一种艺术的,令人愉快的,神圣的或其他什么方式排列起来的声音就是音乐.它是一种符号,声音符号,表达人的所思所想,是人们思想的载体之一;是有目的的,是有内涵的, 其中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怀;它能用有组织的旋律和节奏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和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 很高兴这个学期学习了交响乐欣赏这门令人陶醉的课程,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在交响乐的世界里留连忘返,学习了许多关于交响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发展历史,了解了许多享誉世界的伟大音乐家,聆听了许多耳熟能详的经典音乐作品,仿佛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让自己的心灵找到了一个畅快休憩的迷人小岛。

音乐带给人的那种闲适心情难以言表,而交响乐正是各种音乐中最能给人以灵魂的洗涤的重要部分,在晴朗的午后一边听着交响乐一边看书,或是在阴雨的傍晚一边听着交响乐一边冥想……似乎所有事情与音乐结合在一起都变得完美起来。

课程中我们欣赏了不计其数的美妙音乐作品,除了交响曲,也包括婉转悠扬的室内乐、钢琴协奏曲等,还有令人啧舌的音乐歌舞剧。莫扎特忧郁绝望的安魂曲、贝多芬激情澎湃的命运交响曲、舒伯特洋溢飘洒的小夜曲、柴可夫斯基俏皮灵巧的四小天鹅,总是让我心里无比激动或者平静起来,音乐就是拥有这样神秘的力量。经过课程中与交响乐的相处,我被深深的吸引了,开始更加热爱音乐,特别是交响乐。

交响乐欣赏这门课程教给我们的不只是音乐本身,更加包括如何以一个绅士的姿态面对音乐、面对艺术,真正的静下心来感知和享受音乐带给我们

5

的激情与安慰,真的很喜欢这门课程,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交响乐。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