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美术艺术中的审美特点王晓伟
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文化艺术研究院
摘要:美术是艺术最直接最艺术化的表现,美术还一门影响极大、极具研究价值的艺术课题。美术艺术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在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从美术艺术审美概念入手,就美术艺术的审美特点进行了探讨、分析,以期有助于人们对美术艺术的认识和了解。关键词:美术艺术;审美;特点美术艺术指以民间工艺为美术创作切入点,带有民间工艺美术形式和工艺特点的美术艺术作品。众所周知,美术艺术创作,是美术艺术发展的根本方向。但是,美术艺术审美却是美术艺术传承和传播的基础。因此,美术艺术审美,美术艺术审美特点研究,1简述美术艺术审美的概念和意义也成为学界关注的重要话题。美术艺术审美是在人的感性能力和理性能力相互综合的基础上,动用五官、运用艺术审美眼光对美术艺术进行的直接判断。我们可以将美术审美看作是更高层次的人生意义上的艺术直觉,不同是的,与其他形式、用途的直觉相比,这种直觉是在符号和活的形象基础之上形成的。学界关于美术审美概念的概念一直存在着争议,但是,在美术审美的产生和作用上,却存在着高度认同。国内学界普遍认为,美术审美能力是一种感性能力,是个体理性知识和感性情感的拓展和延伸。美术审美是对符号形式、活的形象的直觉式把握,个体可以通过一些外在的事物来推理、获取美术艺术的概念,感受美术艺术作品的美感,但是这些感觉大都是在瞬间抓取的,这种感觉就是个体直觉把握能力的体现。也正是因为美术艺术审美的存在,人类才可以把握美术艺术的美感,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同样,也正是因为有了美术艺术审美,美术艺术作品的价值和意义才得以体现出来。22.1美术艺术中的审美特点现实审美的产物人类生活的世界是客观的、真实的,我们在这个世界中生存,就要从中获取一切,而要想生活的更好,就要更加客观地认识这个世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路径是多样的,通过艺术的方式来了解世界,也是其中之一。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立足于生活现实进行艺术创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既包含有主观创作的过程,也包含艺术审美的成分。艺术创作者要想创作出高水平的美术艺术作品,必须要对现实生活以及在现实生活之上衍生出来的美术艺术创作规律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了解,然后再结合自己的审美感受,将直接想法和感情通过创作转化成具体的美术艺术形象和作品。许多创作者在进行创作前,其审美意识是零碎、散乱的,即便是他们已经有了创作的灵感和能力,但是仍旧无法打造出满意的美术艺术作品。为此,他们只有将各种灵感素材综合起来进行筛选、整理、提炼、归纳和加工,明确哪里是重点,主题是什么,才能开始创作直至创作出高水平的作品。从某种角度来讲,真善美是艺术的最高境界,艺术的真,是创作的源泉,也是艺术审美的对象。以我国当代艺术大师韩美林为例,韩美林在书法、绘画、雕刻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他的作品大的气象磅礴,小的做工技巧,兼具现代审美理念和国际通行语汇。韩美林的美术艺术作品不仅仅是对客观事物的临摹写生,更多的是他在尊重传统和现实的基础上,将写实、夸张、抽象、写意、工笔、印象等手法的巧妙融为一体的产物。2.2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结果美术艺术创作和审美,都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个表现,离开了精神活动来谈这两者中的哪一个,都是没有意义的。但是,仅仅依靠单纯的精神活动,还无法创作出完美的艺术作品。个体在美术艺术创作中只有将精神审美与物质实践结合起来,使物质和精神相统一,才能确保创作出的作品在形式、内涵上都有较高的水准。而对于创作者来说,要想实现精神和物质的高度统一,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美术艺术创作要遵从美术艺术创作规律,也要结合时代物质实际精神审美特征来进行创作。换而言之,美术家和艺术工作者要创造美,首先要认识美,发现美,歌颂美,而只有将艺术创作上升到为人民服务、服务社会的层次,艺术创作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起到鼓舞心智、催人上进的作用,才能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其次,以生活实际为基础来创作,增强作品的合理性和审美价值。艺术是生活实际和生活感受的结合体,中西方艺术文化、地域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消除的。但是,艺术是无地域、无国界的,艺术创作是创作者在对生活实际深入了解、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的创作活动,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必须要以生活为本体,要符合生活实际,还要能为生活服务。惟其如此,才能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2.3美术艺术具有一定的夸张色彩最终为大众所理解和接受。临摹和描述客观事物,不过是艺术创作的第一步,也是最初级的艺术创作。美术艺术创作是一种艺术实践,也是个体主观能动的结果,它需要创作者发挥想象力,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来塑造和表现作品。其中,夸张就是一种最常用的艺术创作手法,如在漫画中,画家为了突出人物特色,通常会将人物眼睛、嘴巴变大或缩小。美术艺术也具有一定的夸张色彩,并且许多美术作品的夸张还不止夸张了一点点。美术艺术夸张的优点在于,它能使作品看起来更加形象、传神。如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在其画作《呐喊》中,用红蓝绿色线组成河水和天空,用极度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个看似骷髅捂住耳朵尖叫的人,营造了一个游动、飘忽让人不安的世界。画作中抽象的面孔和扭曲的天空,都是作者高度夸张的结果,作品也因此而更具张力和表现力。美术艺术审美夸张的特点是,当创作者想要突出作品的某个特点时,可以利用夸张手法来突出这个特点。但是夸张手法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在一些主题严肃的美术作品如领导人画像中,就要少用、禁用夸张手法。综上所述,生活是艺术审美和艺术创作的源泉。美术艺术创作只有尊重美术艺术创作规律,立足于生活实际,实现物质实践和精神审美的高度统一,才能创作出更具生命力的作品。参考文献30.[1]尹士慧:.美术艺术审美特点探析[J].大众文艺,2014,12:24:83.[2]刘畅.基于美术艺术审美特征的研究[J].青春岁月,2013,06:68.[3]王静雯.美术艺术中的审美特点分析[J].大众文艺,2012,[J].西北美术[4]许平山,2016,03:91-93.,宿伟.淮河流域民间美术艺术特征的审美意蕴13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