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径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根据办学目标,学段特点,日常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体验式劳动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指导意义。应结合积极心理学视域,同时开展劳动体验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儿童劳动教育;实践路径
引言: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的教育价值越来越突出。学校要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实际价值,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分析,儿童劳动教育往往被忽视,甚至呈现弱化趋势,使得劳动教育的实际影响无法充分体现。教育工作者要积极让儿童培养基本的劳动意识,在儿童时期引导和帮助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积极心理学概念简述 (一)积极心理学概念简述
积极心理学诞生于“革命”中。积极心理学属于心理学研究范式,属于心理学领域的活跃部分,具有绝对固定的研究方向。积极心理学研究积极的心理模式和心理波动,提倡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教育领域。积极心理学旨在分析幸福,进而引导更多的人去理解和实现幸福。已经有很多案例证明,积极心理学在缓解抑郁症、提高儿童智力、促进儿童情绪管理等方面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想要构建和谐社会,让更多的儿童和成年人在积极乐观的环境中获得快乐[1]。
(二)新时代儿童劳动教育实践的价值
1、帮助儿童培养良好品德
劳动教育不仅仅是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树立良好的品行和健全的人格,锻炼学生的基本劳动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学生的基本责任感和诚信意识。责任感,让学生自觉服从纪律,尊重他人,帮助他人。通过积极参与各种劳动活动,学生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尊重他人的工作成果。
2、提升儿童人际交往能力
很多劳动实践都需要教师积极配合,活动的开展倡导学生重视体验合作的价值,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举止有很大帮助。通过科学实践的过程,儿童们建立基本的合作体验意识,这对后续各种技能的提升产生深远的影响,可以促进更好的同理心,体验更多样化的感受。
3、强化儿童社会适应能力 (1)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儿童逆商
在一定的年龄段,儿童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基本特征,因此必须积极认识自己可能遇到的不同情况,如挫折和困难,并通过合理的劳动教育,让儿童的逆商得到有效的锻炼,确保训练过程更符合学生的身心特征。
(2)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儿童自信心
在儿童参与劳动教育的过程中,他们可以有比较明确的目标,同时收获具体的劳动成果。我们要特别注意培养儿童自信心的培养过程,采取科学的方法给予学生成就感,让学生在产生积极情绪的过程中建立更多的自信心[2]。
二、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儿童劳动教育实践路径创新思路 (一)积极地优化政策建设方案,凸显劳动教育基本地位
劳动教育本身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内容,已纳入国家教育发展体系,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稳步提升,相应的影响范围也显着扩大。劳动教育既是手段也是目的,
既可以看作教育的内容,也可以看作教育的一种形式,能够与不同领域建立紧密联系,实现目标互补。
(二)提高教师专业的水平,积极地开发园本课程
在开展儿童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要遵循系统化、原则性等基本标准,促进儿童教育有序开展,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将劳动教育的价值充分体现。
1、逐步提升教师水平
儿童劳动教育教师应该是专业的,以便劳动教育的质量更为理想。当真正进行教育工作时,教师应积极承担劳动教育的指导。通过优化教师分配和丰富教学资源,儿童劳动教育的结果更为显著[3]。可以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必要的培训机会,使教育工作者参与到活动实践行列,并科学地组织学校联动以确保教师的专业标准,以便教师可以正确处理劳动教育教学。教师交流团队也可以适当地建立,以积极分享经验和教育成果。
2、创设特色课程体系
极具特色的劳动教育园本课程,可以使儿童劳动教育更具吸引力,并且还可以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指导。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有必要建立一个独特的劳动教育课程,以确保学生真正了解劳动的重要性,以了解劳动、热爱劳动。在劳动期间,以“晨星小当家”为主题的活动顺利开展,教师扮演着领导角色,父母参加监督实践,并在线分享儿童任务完成情况。在课程评估阶段,重点是儿童自我评估,父母评估和教师评估。班级评估出两个劳动明星,并通过美文的形式全校范围的表扬。此外,还有自然角的合理设置。通过积极组织儿童铲土,种菜,定期浇水,松动土壤,拔草和其他活动等内容,锻炼儿童的基本劳动意识,以便儿童可以掌握劳动技能。
3、将劳动教育与游戏活动结合
游戏可以刺激儿童的主观意识,从而使劳动教育的实际价值充分突出,并且可以真正实施教育,确保儿童劳动功能得到改善。例如,在进行“家家酒”游戏活动的时候,孩子们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有些扮演母亲,有些扮演父亲,有些
扮演奶奶,有些扮演爷爷。在模拟游戏中,孩子们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老板和服务员,以锻炼款待,清理和烹饪等技能。各种游戏使劳动教育活动生动和有趣,充满探索价值,并激发儿童自身认知,让积极心理学充分发挥作用。
4、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结合
将积极心理学与儿童劳动教育活动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提高儿童劳动水平。在欣赏歌曲《劳动的荣耀》时,学生们可以体验旋律和歌词的重要性,并正确地看待劳动的价值,学会逐渐通过合理的方式参加劳动练习以更好地实践劳动学习目标。在绘本《小威力做家务》中,学生们可以掌握任务的要点,并通过积极行使其任务意识,劳动实践水平得到改善,建立长期发展的坚实基础。
结束语:总而言之,劳动教育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积极心理学为新时代的学生实施劳动教育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教育者应遵守以人为本的教育目的,注意学生的健康发展,情感管理,社会适应和学习状况,并以科学的方式实现教育任务。
参考文献:
[1]郭志明,成建丽.劳动教育: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场域——卢梭自然主义劳动教育思想评析[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2).
[2]祝猛昌.新时代全面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生成逻辑、核心要义及价值蕴含[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0(06).
[3]吴佳慧.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劳动教育[J].英语教师,2021,06(2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