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1月训诂学自考试题(2)

1月训诂学自考试题(2)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2013年1月训诂学自考试题

全国2013年1月训诂学自考试题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在答题纸相应位置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1.《左传?定公四年》:“楚人为食,吴人及之。奔,食而从之。”按:当云“楚人奔,吴人食而从之。”此异例属于省文。 2.保厥美以骄傲兮,保就是恃。 3.师弹指一声云:“会不?”云:“不会。” 会:能。

4.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顾:回头。

5.斗二十一,井二十五,南北相觉四十八度。 觉:差。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6.训诂学的内容,有如下两点:一、______,二、______。 7.清代训诂大师______,始撰《古书疑义举例》一书,檃括

1

古书异例凡______例,可谓集大成之作。

8.训诂学的作用,大体上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指导语文教学,二、______,三、______。

9.我国传统的语言学(旧称______)大体上包括三个部分,即:______、文字学、训诂学。

10.学习和研究训诂所应掌握的基本观点包括:一、______,二、______,三、唯物的观点。

11.出现在秦汉之际的______一书,是第一部成系统的训诂专著。

12.东汉经学大师郑玄除了作《毛诗笺》外,还撰写了______、______、______三部著作,合称《三礼注》。

13.隋唐时期汇集群书音义的专书,最著者为唐初______的《经典释文》。

14.元代卢以纬______一书专门研究虚词的用法,是我国第一部虚词词典。

15.王念孙、王引之,世称高邮王氏父子,称他们的四部主要著作为高邮王氏四种,即:______、______、《经义述闻》、《经传释词》。

16.对《释名》的研究,主要著作有毕沅的______,王先谦的______。

三、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

17.义训 18.互训 19.读如 20.互文见义 21.对文

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分,共20分)

22.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肉:

23.内无怨女,外无旷夫。 旷:

24.多人,不能无生得失。 得失:

25.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 存:

26.无虑用费为钱五十四亿。 无虑:

27.终风解而雾散兮,凌迟而堵溃。 终:

28.阴沉天气连翩醉,摘索花枝料峭寒。 摘索:

29.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

3

2知:

30.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恶之。 柳:

31.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俭:

五、写出下列训诂学家的主要著作(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 32.张守节 33.郦道元 34.释玄应 35.戴侗 36.邵晋涵 37.释行均 38.孙诒让 39.顾炎武

六、写出下列著作的作者及主要内容(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40.《方言》 41.《说文解字注》 42.《诗词曲语辞汇释》

七、试对下文所运用的训诂方法作出具体分析说明(本大题15分)

4

43.《荀子?劝学》:“强自取柱,柔自取束。”杨倞注:“凡物强则以为柱而任劳,柔则见束而约急,皆其自取也。”按:杨释“柱”字实属牵强附会。王引之曰:“柱与束相对成文,则柱非屋柱之柱也。柱当读为祝,《哀公十四年公羊传》‘天祝予’,《十三年谷梁传》‘祝发文身’,何、范注并曰:‘祝,断也。’此言物强则自取折断,所谓太刚则折也。《大戴礼》作强自取折,是其明证矣。”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