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问题教育科学 吴志琳 约2925字 摘要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多数地处偏僻自然环境恶劣经济相对滞后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目前教育上存在的问题仍然相当突出。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不断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提高人民素质使少数民族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强国。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教育发展 中图分类号G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102015701 一、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首先要克服三种倾向。一是克服片面理解素质教育的倾向。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理念上的一个新突破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从表象上看主要是使学校活跃起来使学生活泼起来从内涵上看主要是一种境界教育和能力教育从目标上看主要是贯彻“两全”同“三个面向”、培养“四有”新人相一致。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把素质教育的目标、内涵和表象有机结合起来。二是克服片面理解教育价值的倾向。真正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上。然而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家长和少数教师在判定教育价值时往往以学生得分高低和排名位次作为衡量教育价值的标准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三是克服片面理解“减负”的倾向。推行素质教育要求“减负”让学生各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但“减负”并不是要取消学生的一切负担必要的压力和学习负担是学生成长的必要条件。 其次要正确处理三种关系。一是正确处理推行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推行素质教育需要改进考试的内容和方法开展水平考试和能力测试的研究工作。二是正确处理推行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关系。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应是课堂课堂是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三是正确处理推行素质教育与“普九”的关系。“普九”是量的扩张素质教育是质的升华。实施素质教育不能片面强调质量而忽视数量要坚持数量与质量相统一的原则大力巩固“普九”成果将素质教育落实在“普九”之中。 二、努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发展教育最终要靠教师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振兴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关键。从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现状来看一是民办转公办的教师比例较大且这部分教师年龄偏大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相对减退。二
是教师学历层次相对较低。三是教师使用现代教学媒体的能力还相对较弱教师教学的“土方法”还普遍存在。 因此要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就必须着重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建立教师定期学习制度和师德师风评价制度结合教师年度考核对教师的师德师风状况进行考查积极开展学生、家长和社会等各方面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进行监督和评议活动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治师。二是全面推进教师资格制度。首先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按照新的编制标准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控制中小学教职工总量规范学校内设机构和岗位设置。其次对现有教师资格进行重新认定实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把入口关。三是深化以人事制度改革为主的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要重点推行“三制”改革即全面推行教师全员聘用制所有教师一律凭教师资格证竞聘上岗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教师任用制度学校和教育局机关在定编、定岗、定员的基础上实行竞聘上岗要积极推行校长负责制逐步实行校长职务津贴制打破校长职务终身制建立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的机制造就一支既求真务实又为广大教职工真心拥护的校长队伍。积极推行教师结构工资制“强化职责以岗定薪按劳取酬”真正体现能者多劳优劳优酬。四是拓宽师资培养途径大力抓好教师队伍的培养。狠抓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着力培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骨干、示范作用的优秀教师。针对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水平不高和学历层次较低的现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教师参与各类培训。 三、合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必须着力抓好四大调整。一是抓好小学布局调整。在坚持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重点调整村小和教学点。提倡联村合并办学乡镇中心小学所在村一律不办村小实行与中心小学联办。少数地理环境复杂、居住分散的地方可实行隔年招生或办复式班适当保留教育延伸点国家新课程计划规定小学三年级以上逐步开设英语课和计算机课。二是抓好初中布局调整。初中布局调整主要保持现有规模注重内涵发展采取扩容增效的方法扩大初中招生规模确保初中学位平稳渡过初中入学高峰期。三是抓好普高布局调整。重点要加快高中建设步伐扩大“普高”规模打破初中发展的“瓶颈”制约实现高初中分离与此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考虑高中布点确保高中教育适度发展为将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做好前期准备。四是抓好教育结构调整。要大力巩固“普九”成果积极发展高中阶
段教育确保“两个平衡”即初中阶段与高中阶段学生比例平衡职中与普高学生比例平衡。要加快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面向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应用型人才。要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龙头融职成教育及各类培训为一体着力筹建职教中心形成灵活多样的办学体制。 四、不断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抢占教育“制高点”构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平台”既能克服少数民族地区同发达地区之间的地域差异又能克服教师能力水平之间的差异通过网上学习获取信息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接受均等的教育信息。 首先要以项目引进为重点建好一批“示范校”和“实验校”。积极创造条件加快计算机普通步伐启动“校校通”工程逐步在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开设信息课程加快信息技术教育和其他课程的整合激发中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其次要构建完整的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体系。按照“政府主导、校企合作、市场动作”的指导思想加快中小学的现代教育技术网络建设在开设信息技术课的同时高度重视中小学英语教学使信息技术课与英语课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为缩短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与先进地区的差距为培养现代化急需的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要强化管理提高现代教育设施设备的使用率。教师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方面要做到“三进”和“四个百分之百”即现代教育技术进计划、进教案、进课堂和电教器材、实验仪器使用率达百分之百分组实验开出率达百分之百演示实验开出率达百分之百装备电脑的学校百分之百的教师要学会使用电脑。 参考文献 1赵德忠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7年6月27日第1版. 作者简介 吴志琳女汉族河南舞阳学历本科现就职于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主要从事党校管理以及理论教学研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