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2014年・12.q,・下期 学术・理论 现代衾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胡恒(江苏省南通理工学院226002) 摘要:大学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因此,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采取正确的措施促使大学生心 理健康发展很有必要。本文尝试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入手,了解现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积极探索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促进当代大 学生健康发展的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措施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力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影响到 他们自身的全面发展,同时影响到我国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 未来社会的人才构成。因此,发现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寻找正确 的道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各高校密切关注和必须解决的重要 问题。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势在 必行! 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不少科学家通过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我 国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不少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 理健康问题,有的甚至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障碍。这不仅是对我国 高等教育的严峻考验,而且是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极大阻碍。 (二)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生的素质主要由其心理健康状况决定,心 理健康程度是衡量大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进行心理健康教 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能够驱使学生人格不断完善和发展, 同时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当代大学生的潜能。, 二、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打开电脑,各种各样的大学生心理案件扑面而来:马加爵事件、 5—8中南大学杀人案、丽江女大学生杀人碎尸案、药家鑫杀人案 系列的事件使我们深思:当代的大学生是怎么了?为什么作为 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们心理素质会如此之差呢?当代大学生的心里健康 现状又是怎么样的呢?本文对此作了总结: (一)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 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占大多数,在父母呵护下长大的他们,一 切以个人为中心,有着强烈的优越感,但却缺少了承受挫折的勇气。 迈人大学生活后,由于交际范围的扩大,使他们的优越感受到削弱, 心里失衡,很有可能会做出一些伤害自己或者伤害他人的事情。 (二)心理承受能力差 进人大学,大学生的压力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增加的趋势。学 习压力、生活压力、情感问题、就业问题,各种各样的问题接踵而 至,一旦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过关,就会使自己陷入苦恼的境地而不 能自拔,甚至会因心理问题走向极端——自杀或者暴力伤人。 (三)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 作为父母眼中的珍宝,大学生的生活都非常安逸,长期安逸稳定 的生活使当代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严重缺乏。进入大学后, 不少大学生由于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失去了奋斗的目标,经常 逃课、夜不归宿,生活节奏完全被打乱,出现:“大一不知道自己不 知道,大二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三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四知道自己知 道”的现象。 一、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本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以下建议,希 望对改进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有所帮助。 (一)对大一新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提前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 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现状的前提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我国的 大学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新生的心理健康进行调查,从中找出 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并主动约他们进一步面谈,从而对其心理问题进 行分析诊断,根据不同的心理问题类型,采取不同的解决措施,尽量 做到及时发现心理问题,使学生在进人大学时就能得到正确的心理指 导。 (二)在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并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 在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也 是学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思想的 解放,在大学建立心理咨询室越来越常见。通过心理咨询能帮助学生 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可以使学生内心的 矛盾和冲突得到减轻,心中的忧难得到排解,还能最大程度地开发学 生的潜能。因此,在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 育的有效途径。 ……一三、促进大学生心里健康发展的措施 个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由后天的教育与训练培 养的,教育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作用。我国高校在大 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方面不断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同时还存 一(三)在学校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 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可以通过传授正确的知识、系统地组织学 生进行心理健康学习等方法实现。在大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能 够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心理发展规律,掌握正确的心理调节方法,以 此来提高其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四)加强校园内的文化建设,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创造良好 的生活环境 个人的发展离不开他人和环境的影响。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需要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需要良好 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影响。多种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学生保持愉 悦的心情,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因此,我国高校可以通 过进行校园文化建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在大学中建立起积 极健康的氛围和环境,使大学生的自我认识更加充分,个性发展得到 保护,适应环境的能力得到加强。 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而长远的工程,也是我国 高校工作的一个重点。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使大学生的不良情绪得 到改善,通过有效的手段和方法能够促进当代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人 格。相信通过我国各高校的共同努力,一定可以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当 代大学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出更全面、更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焕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作用 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05—01. [2]狄晗.心理测验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 教学论坛,2014一Ol一22. [3]李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 2013—03一O1. 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想法给予及时正确的解答,引导学生树立正 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的重要阵地,从正确的渠道发出权威真实的声音,引导舆论导向。 参考文献: 4、积极做好微博舆论监测和引导工作。 微博舆论具有复杂多变、高度分散的特点。面对各种微博舆情, 学校宣传和学工等其它相关职能部门要仔细分析,摸清其产生的根源, 影响的范围和可能造成的结果等因素,要加强对校园微博的监测,明 确工作责任和分工,对舆情进行研判,做到对校园舆情动态的有效预 警,积极发挥微博的舆论传播导向作用。在微博中任何一件事情都可 能会引发网友的热议,对于不良的甚至是捏造的事件,我们与其采用 查、拦、堵、封的方式来应对微博的传播不如将微博当成是舆情监测 [1]周源源,费国强.微博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 l J1.思想理论研究,2011(5). [2]张兵.基于微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J].思想理 论教育,2011(5). [3]方宏建.以微博为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 本论文系景德镇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微博平台的大学生思 想政治教育研究——以景德镇陶瓷学院为例”的研究成果之一。 现代企业教育 MODERN ENTERPRISE EDUCATION 30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