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四年级语文上册试题-期末专项训练卷19. 课内阅读(含答案)部编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试题-期末专项训练卷19. 课内阅读(含答案)部编版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19 课内阅读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 [顺义区]阅读《蟋蟀的住宅》选段,完成练习。(40分)

①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似的大颚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们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②工作做得很快。蟋蟀钻到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不大一会儿,它又进去继续工作。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 ③住宅的重要部分快完成了。洞已经挖了有两寸深,够宽敞的了。余下的是长时间的整修,今天做一点儿,明天做一点儿。这个洞可以随天气的变冷和它身体的增长而加深加阔。即使在冬天,只要天气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

1. 法布尔说,蟋蟀挖洞的工具是那么“柔弱”“简单”。用

“——”画出蟋蟀挖洞的工具;用“——”画出描写蟋蟀挖洞时动作的词语。(10分)

2. 从文中画“——”的句子中我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分) 3. 读下面两句话,联系短文写出你的理解或体会。(10分)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

即使在冬天,只要天气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选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分)

二、[房山区]阅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选段,完成练习。(20分)

周恩来和同学一路上左顾右盼,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

1.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5分)

左顾右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

量。”句中“中华不振”指的是( )(5分) A. 当时的中国没有振奋精神。

B. 当时的中国贫穷落后,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欺侮。

C. 当时的中国萎靡不振,没有生气。

3. 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而读书,你的回答是什么?想一想,写下

来,注意写清楚理由。(10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夜间飞行的秘密》选段,完成练习。(40分)

蝙蝠能在夜里飞行,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 刚巧)地避开。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捷 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两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实验。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

科学家又做了两次实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三次实验的结果(证明 明确),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1. 用“\\”划去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9分)

2.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中的“这个问题”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 科学家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做了三次实验。第一次是蒙上

蝙蝠的________,让它在屋子里飞,结果________________。第二、三次实验,分别把蝙蝠的________塞上,把蝙蝠的________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结果____________。科学家从而得出结论,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________,而是靠________配合起来探路的。(21分)

4. 你从科学家的行为中得到了什么启示?(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课内阅读

一、1. 前足 大颚 后足 后腿

扒 搬掉 踏地 推 铺

2. 作者观察得十分认真细致;蟋蟀挖洞穴不容易,且持续时间

很长

3. ①可以知道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开始,从“秋天初寒的时

候”直到“冬天”。②可以体会到蟋蟀建造住宅所用时间很久,建造过程十分辛苦。③法布尔十分关注蟋蟀,观察的时间久,投入的精力多。 4. 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 二、1. 向左右两边看。

2. B

3. 示例:我为自己的梦想而读书。我之所以为自己的梦想而读

书,是因为读书能让我的梦想实现。我想当设计师,不读书就会因为缺乏专业知识而设计不出好的作品。丰富的知识是实现梦想的前提。

三、1.

2. 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

吗?

3. 眼睛 铃铛一个也没响 耳朵 嘴

铃铛响个不停 眼睛 嘴和耳朵

4. 任何科学结论都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通过各种实验,经过

不断地研究才能得出来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