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积累与运用 (共6题;共22分)
1. (10分) (2019九下·龙岗月考) 请在下面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句子。 (1)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2) ________,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 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 ________,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辛弃疾《丑奴儿》) (5) ________,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6) 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甫赋壮词以寄之》) (7) 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8) 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9)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冬雪,用“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 ”展现了边疆壮丽的雪景。
(10) “舍生取义”是无数仁人志士面对生死抉择时的坚定信念。文天样在《过零丁洋)中写道:“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
2. (2分) (2018九下·夏津开学考) 结合语境,下列语段中字音,字形全对一项是( )
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只有两种动物:一是雄鹰,靠自己的天fù_____和翅膀飞上去;一是蜗牛,一点一点地爬上去。有的人一生过得很伟大,有的人过得很suǒ_____碎,如果我们有伟大的理想,就能把平凡庸碌 的日子堆砌 成伟大的人生。
A . 赋琐 lù chè B . 赋 琐 lù qì C . 赋锁 lù qì D . 付琐 lǜ qì
3. (2分)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社会在飞速发展,为生活忙碌奔波的芸芸众生应停下脚步等等自己的灵魂。 B . 他不想让颠沛在外的同乡承受阴影,于是,他信口说,走错了人家。
C .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溅起波浪的飞沫。 D . 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那天,前来乐山大佛观光的中外游客鳞次栉比。 4. (2分) (2017八下·江阴月考) 下列划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第 1 页 共 9 页
A . 虽:即使 B . 名:命名 C . 股:大腿 D . 走:跑
5. (2分) (2017九上·扬州期中)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克拉丽丝,《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都和契诃夫笔下的奥楚蔑洛夫一样,具有“变色龙”的特点。
B . 鲁迅先生的《社戏》《故乡》《孔乙己》这些脍炙人口的小说名篇,都出自《呐喊》,阿发、双喜这些个小伙伴让我们亲近,二十年后杨二嫂的变化让我们感慨。
C . 《捕蛇者说》《黔之驴》都出自“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之手,前者表现他对民生的热切关注,后者表现他对人生的冷峻思考。
D . 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用毕生精力创作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6. (4分) (2017·颍泉模拟)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在下面表格空缺处填写相应的答案。 作 品 《西游记》 相关内容 作者:①________。小说中唐僧第一次驱逐孙悟空是因为②________(简要概括情节). ③《________》 “他开始工作了。他打算写一部中篇小说,描写克托夫斯基的英勇的骑兵师,书名不用考虑就出来了:《暴风雨所诞生的》。”选文中的“他”是④________ 二、 阅读与赏析 (共4题;共60分)
7. (16分) 按要求答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妄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 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划线的词语。
第 2 页 共 9 页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________ ②吾妻之美我________ ③臣之妻私臣________ ④ 期年之后________
(2) 下面句中划线词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 时时而间进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B .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 . 皆以美于徐公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D . 暮寝而思之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②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4) 常言说“忠言逆耳”,但从本文看,“忠言未必逆耳”。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8. (7分) (2019九下·永春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 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词的上片叙写了此次出猎的情况,下片抒发了作者的雄心壮志。 B . “左牵黄,右擎苍”中的“黄”“苍”指的是黄狗、苍鹰。 C . 作者以“老夫”自称,但写这首词时他年仅四十,正当壮年。
D .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2)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词人怎样的心愿? 9. (17分) (2014·咸宁)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
①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
②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1910年。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入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1984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到了80年代末,细菌发电有了重大突破,英国科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从而产生电能。操作时还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物,来提高生物系统输送电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充入空气,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合物。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其效率可达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即使这样,还有10%的潜力可挖掘。
③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可以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1000千瓦的细菌发电站,仅
第 3 页 共 9 页
需要10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每小时消耗200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转发电。这是一种不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杆、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液。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
④现在,每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国设计出一种综合细菌电池,里面的单细胞藻类可以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日本科学家同时将两种细菌放入电池的特种糖液中,让其中的一种细菌吞食糖浆产生醋酸和有机酸,而让另一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由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电。
⑤人们还惊奇地发现,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能。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死海和大盐湖里找到一种嗜盐杆菌,它们含有一种紫色素,在把所接受的大约10%的阳光转化成化学物质时,即可产生电荷。科学家们利用它们制造出一个小型实验性太阳能细菌电池,结果证明是可以用嗜盐杆菌来发电的,而盐代替糖,其成本就大大降低了。由此可见,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经不再遥远,不久的将来即可成为现实。
(1) “细菌发电”共有三点优势,请结合全文,分别用三个字概括其中两点优势。 (2) 第④段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3) 结合全文揣摩,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②段划线句说明细菌发电的历史较长。 B .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按时间先后顺序予以说明的。
C . 细菌发电的原理很复杂,但都要细菌参与,并与其他物质发生转化。 D . 第②段说明细菌发电的过程很简单,只需要加入糖类就可以了。
(4) 结合第④⑤段思考,你认为第⑤段的“还”在结构起什么作用?并请写出“惊奇发现”的两点内容。 10. (20分) (2016七上·余杭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种瓜的父亲 梅花
父亲卖瓜,自己没有运输工具,是雇了别人的手扶拖拉机去卖。他是个地道的庄稼人,卖瓜对他来说太难了。车停在路边,他坐在车上,和一车西瓜一起晒太阳。汗水顺着他黑黄的脸颊吧嗒吧嗒往下滴。一顶旧草帽根本遮不住多少日头。他坐在西瓜堆里,汗流满面。他是会出汗的西瓜,西瓜里的瓜王。
零星的顾客挑挑拣拣拨拉着车里的西瓜。父亲脸上堆满谦卑的笑,心疼地看那些滚过来滚过去的西瓜。他不停地说,慢些拨拉啊,别碰坏了。
偶然遇上个大主顾,要几百斤西瓜,父亲就慌忙地搬出一个圆溜溜的大西瓜,又慌忙切开,热情地让人家尝尝。尝瓜的人在一牙西瓜上牙齿尖咬上几小口,噗嗤,扔在脚下。鲜红的瓜瓤在阳光里水光盈盈,一地汁水。父亲皱皱眉,心里疼得抽搐一下。
这些西瓜,刚刚坐瓜时只有一粒豌豆大小,是他一颗一颗拨弄着长大的。每个西瓜都打磨掉他手心里的一层皮,每个西瓜都落满他厚厚的一层爱抚的目光。他爱着它们,心疼着它们。现在,他看着脚下糟践的西瓜,心里的疼窜
第 4 页 共 9 页
到眉梢,拧成一个疙瘩。他吸一口气,牙疼一般,发出嘶嘶的惋惜声。
父亲不善于卖瓜,就和村庄里的很多庄稼人一样,跑到大路上去等车。每当有一辆两辆空着的卡车驶过来,他们簇拥过去,询问是否是拉瓜的车,询问人家收瓜的价格。但往往是狼多肉少,一辆车上围一圈瓜农竞争。他们相互拆台压价,谁出的价钱最低,车主就跟着谁走了。尽管这样,父亲不善于言辞,还是拦不下一辆车。
后来,他就跑到公路的上游,跑到离家几十里的土门,永丰堡去拦车。偶然的拦来一辆收瓜的车,让他高兴不已。拦来的车停在路边,车主坐在瓜棚里。父亲又递烟又切瓜,依然是一脸谦卑的笑。车主把咬了几口的西瓜扔在脚下,瓜瓤汁水淌着。父亲毫不掩饰地拧紧眉头,心里疼得抽搐。
一车瓜拉走了,父亲捏着手里薄薄一沓纸币,拾起衣襟擦擦脸上的汗,像甩去一个大包袱那样舒一口气。他嘿嘿地笑着说,这下总算卖掉了,不然几场雨就沤在地里了,一个钱也进不来哩……。他小小的高兴一下,随即又阴下脸弯腰捡起车主们啃过的西瓜皮,骂骂咧咧丢进猪食篮子里,看着残余的瓜瓤叹息一声。
我的父亲很真诚的巴望每个吃瓜的人都能啃净红瓜瓤,啃到露出瓜翠为止。他可惜着那些红红的瓤儿。 我和父亲常常坐在地埂上吃西瓜。我们不切开西瓜,只在瓜顶上剜一个洞,拿一把长柄的勺子掏出瓜瓤儿吃,一口一口。父亲和我都鼓起腮帮子,一边吃瓜一边说话。我小时候话多得很,琐琐碎碎的话题父亲总是耐心听完,从不半途打断。我们吃完的西瓜壳皮儿薄的几乎透亮,没有一丁点儿的红瓜瓤,像两滴翠绿的水珠一样。
我常常把西瓜壳儿放到路边,装作一个完整西瓜的样子哄骗过路的人。看到有人上当翻动空空的瓜壳,就得意的咕咕直笑。父亲摘下一个西瓜,招呼路人过来尝瓜,并歉意地嗔怪一句:我这个黄毛丫头总是捣鬼的很。他和路人闲聊,满意的看着别人啃完的瓜皮,不收一分钱。实际上那时候,过路的人吃个西瓜,也没有付钱的习惯。地里种着呢,谁也不是很较真。
父亲去世的时候,我还不满十八岁。我也和父亲一样不善周旋,但我实在没有一身好力气去种庄稼,种西瓜。我成了一个地道的商人,在一个破旧的镇子上打拼着,养活我自己。父亲肯定没有料到我会是个买卖人,他一直希望我是个读书人,有一身书香的好气质。但生活总是这样有些小小的不如意。
镇子上很冷,年年夏季都不怎么吃西瓜。我也渐渐淡忘了种瓜的日子。今年的某一天,我去一个深山的寺里松散一下心情。一片幽静的树林里,有石桌和石凳。有人在石桌上切开一只很大的西瓜,香客们围起来吃西瓜。
一会儿石桌上摆满了西瓜皮。我啃过的瓜皮掺在一堆瓜皮里,很突兀。我的瓜皮啃得没有一点红瓜瓤,只剩下真正的瓜皮了。我突然发现这些年我都是这么吃西瓜的,都是把瓜皮啃成一张纸。这是父亲留给我的一个习惯,不经意保持了很多年。
那些被我啃得轻飘飘的西瓜皮,坦然地躺在石桌上。瓜皮上留着我牙齿的痕迹,像一个人走过的路。我小心翼翼拾起瓜皮,像拾起我和父亲的那段日子。
那一刻,我非常想念我的父亲,想念他像西瓜皮一样被我啃得只剩下轻飘飘一页纸一样薄的日子。 (1) 文中反复讲到父亲对瓜的心疼,具体表现在哪几次?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2) 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①现在,他看着脚下糟践的西瓜,心里的疼窜到眉梢,拧成一个疙瘩。
第 5 页 共 9 页
②我们吃完的西瓜壳皮儿薄的几乎透亮,没有一丁点儿的红瓜瓤,像两滴翠绿的水珠一样。 (3) 文章第1段说“他是会出汗的西瓜,西瓜里的瓜王。”联系上下文,怎样理解这句话?
(4) “那一刻,我非常想念我的父亲,想念他像西瓜皮一样被我啃得只剩下轻飘飘一页纸一样薄的日子。”“我”想念的这位父亲是位怎样的父亲?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赏析。
三、 表达与交流 (共2题;共10分)
11. (5分) 中央电视台《出彩中国人》栏目开播后,很多人以登上这个舞台作为人生又一个出发点,而流浪歌手侯开亮、小草以登上这个舞台作为流浪生涯的结束,他们坦言:“……我们现在30岁了,真的能够感觉到肩上的责任了:父母年龄大了,应该去培育下一代了。”
他们这一决定感动了千千万万人,你看到这里肯定深受启发,你不禁有话要对侯开亮、小草他们说,请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12. (5分) (2018·宁波) 请以“幸福的约束”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文章不少于500字;③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第 6 页 共 9 页
参考答案
一、 积累与运用 (共6题;共22分)
1-1、1-2、1-3、1-4、1-5、1-6、1-7、1-8、1-9、1-10、2-1、 3-1、 4-1、 5-1、
6-1、
二、 阅读与赏析 (共4题;共60分)
7-1、7-2、
7-3、
第 7 页 共 9 页
7-4、
8-1、 8-2、9-1、9-2、9-3、 9-4
、
10-1
、
10-2
、
10-3
、
10-4
、
三、 表达与交流 (共2题;共10分)
11-1
、
第 8 页 共 9 页
12-1、
第 9 页 共 9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