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公务员考试人文常识练习题附答案

公务员考试人文常识练习题附答案

2024-01-15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公务员考试人文常识练习题附答案

为了帮助考生复习公务员考试人文常识这一知识点,接下来,本人为你分享公务员考试人文常识练习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公务员考试人文常识练习题(一) 1.

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但都是以中国的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条约而告终。从中国内部分析,其根本原因是( )。 A.军事战略的错误 B.社会制度的腐败 C.经济技术的落后 D.思想观念的保守 2.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这首诗描写的花是( )。 A.牡丹 B.玫瑰 C.桂花 D.梅花 3.

我国现代诗歌史上最能体现“五四”时代精神的第一本诗集是( )。

A.郭沫若《女神》 B.鲁迅《野草》

C.胡适《尝试集》 D.闻一多《红烛》 4.

1939年10月,毛泽东发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该文中被毛泽东豪迈地称之为“伟大的工程”的是( )。 A.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

B.在坚持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的基础上,不断巩固和扩大人民民主统一

C.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基地,走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

D.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人民军队为骨干,发动一场广泛动员人民参与的全民战争 5.

2009年11月25日至12月6日,小王在加拿大旅游,发现当地不少男士佩戴白丝带,这表示( )。 A.反对对妇女的暴力

B.对恐怖主义者的抗议和对受害者的哀悼 C.勇于承担对家庭的责任 D.坚持对婚姻的忠诚

公务员考试人文常识练习题答案 1.答案: B 解析:

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但历史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的。从中国

内部因素来分析,其根本原因是社会制度的腐败。因此B项正确。

经济技术落后是另一重要原因,因此C项排除。军事战略错误、思想观念保守都不是反侵略失败的根本原因,因此不选。

2.答案: D 解析:

本诗出自北宋诗人林逋的七律《山园小梅》,描绘了黄昏月光下山园小池边的梅花的神态意象。从诗中的“众芳摇落”也应该推断出描写的是梅花。故正确答案为D。 3.答案: A 解析:

A项,《女神》(作者为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新诗集。《女神》在诗歌形式上,突破了旧格套的束缚,创造了雄浑奔放的自由诗体,为“五四”以后自由诗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天地,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

B项,《野草》写于“五四”后期,是鲁迅唯一的一本散文诗集,反映了鲁迅彷徨、思索、坚韧战斗的心路历程。 C项,《尝试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开新文学运动之风气,是胡适里程碑式的著作。《尝试集》主要是表现了个性解放、人道主义和民主自由的诗,具有当时的反封建的时代色彩和积极意义。

D项,《红烛》是闻一多的诗集,该诗集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或抒发诗人的爱国之情,或批判封建统治下的黑暗,或反映劳动人民的苦难,或描绘自然的美景。

胡适的《尝试集》和郭沫若的《女神》在中国现代文学上都具有重要作用,但相比而言,《尝试集》是现代中国第

一部白话诗集,《女神》则是中国第一部真正的新诗集;《尝试集》可谓是现代新诗的开端,《女神》则堪称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故本题最佳答案为A。 4.答案: A 解析: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所说的“伟大的工程”是指党的建设。1939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把党的建设形象地称为“伟大的工程”,即“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 5.答案: A 解析:

1989年12月6日,一个对妇女运动和杰出女同学心怀不满的暴徒,枪杀了14个年轻的工科女大学生。悲剧发生后,一些男士组织起来,成立了“白丝带”、“男人:为了改变”等团体,致力于消除对妇女的暴力。从那以后,加拿大每年在11月25日到12月6日,都有男人戴上白丝带。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 A。

公务员考试人文常识练习题(二)

1.>下列语句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②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③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④业精于勤,荒无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A.③①④② B.③②①④ C.①③④②

D.①②③④ 2.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句话反映的我国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是( )。 A.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D.同仇敌忾,抵御外强 3.

1937年11月至1941年12月,上海这一段的文学发展在历史上被称为( )。 A.“孤岛”文学 B.国统区文学 C.沦陷区文学 D.红色文学 4.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首名诗的作者是谁?描写的是哪里的美景?

A.白居易 洞庭湖 B.白居易 西湖 C.苏东坡 洞庭湖 D.苏东坡 西湖

5.2014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下列与其发表时间相同的历史事件是( )。 A.东西两德统一 B.古巴导弹危机

C.联合国军完全撤出朝鲜 D.越南抗美战争彻底结束

公务员考试人文常识练习题答案 1.答案: C

解析: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出自《孟子·滕文公章句上》;“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出自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苟全性命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自诸葛亮的《前出师表》;“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出自韩愈的《进学解》。所以本题选C。 2.答案: A 解析: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大意是说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会受到祸害而躲开。这与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热爱祖国,矢志不渝”的涵义一致。所以A选项正确。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指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强调的是个人对国家的责任和义务。“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强调的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传统。“同仇敌忾,抵御外强”强调的是团结一致、反抗外来侵略的爱国主义传统。 故正确答案为A。 3.答案: A 解析:

>上海“孤岛”文学出现在抗日战争前期上海这个特定地区特定阶段的文学运动。1937年11月12日,中国军队撤离上海,上海沦陷,但在这片沦陷区中间,还有属于英美势力范围的公共租界和属于法国势力范围的法租界未为日本侵略

者控制,这两个租界当局,由于和日本侵略者有利益冲突,在一些问题上采取中立政策。留在上海的中国作家,利用这种微妙局势,采取合法斗争和非法斗争相结合的方式,坚持抗日爱国的文学运动,这块土地被称为孤岛,发生在这里的文学运动被称为孤岛文学运动。这种局面共持续了4年又一个月,1941年12月8日,日军在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同时,进占上海租界,孤岛文学运动也被迫终止。故正确答案为A。 4.答案: B 解析: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描写的是西湖的早春风光。故正确答案为B。 5.答案: C

解析: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的.其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1954年8月12日联合国军撤出北朝鲜的最后一块土地。1962年,加勒比海地区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古巴导弹危机。1973年3月29日越南抗美战争彻底结束。因此,本题答案为C。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