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测量学期末考试题

测量学期末考试题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机 密★启用前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9年秋《测量学》

期末考试复习题

☆ 注意事项:本复习题满分共:4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75分)

1、大地水准面可定义为( )。

A.处处与重力方向相垂直的曲面 B.通过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的曲面 C.把水准面延伸包围整个地球的曲面 D.以上均不正确 答案:B

2、在一条水准路线上采用往返观测,可以消除( )产生的误差。 A.水准尺未竖直 B.仪器升沉

C.水准尺升沉 D.两根水准尺零点不准确 答案:C

3、经纬仪视准轴检校的目的是( )。

A.使视准轴垂直横轴 B.使十字丝纵丝垂直横轴 C.使视准轴垂直仪器竖轴 D.使视准轴平行于水准管轴 答案:A

4、观测值的中误差,其概念是( )。

A.代表每个观测值平均水平的误差 B.代表一组观测值的平均误差 C.代表一组观测值中各观测值的误差 D.代表一组观测值取平均后的误差 答案:C

5、导线测量角度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 )。

A.反号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 B.反号按角度大小比例分配 C.反号按边数平均分配 D.反号按边长比例分配 答案:A

6、钢尺的尺长误差对距离测量产生的影响属于( )。

A.偶然误差 B.系统误差 C.既可能是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 D.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 答案:B

7、水准测量中,设后尺A的读数a=2.713m,前尺B的读数为b=1.401m,已知A点高程为

第1页 共13页

15.000m,则视线高程为( )m。

A.13.688 B.16.312 C.16.401 D.17.713 答案:D

8、衡量导线测量精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是( )。

A.坐标增量闭合差 B.导线全长闭合差 C.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D.以上均不正确 答案:C

9、对地面点A,任取一个水准面,则A点至该水准面的垂直距离为( )。 A.绝对高程 B.海拔 C.高差 D.相对高程 答案:D

10、展绘控制点时,应在图上标明控制点的( )。

A.点号和坐标 B.点号和高程 C.坐标和高程 D.高程和方向 答案:B

11、 下列四种比例尺地形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

A.1:5000 B.1∶2000 C.1∶1000 D.1∶500 答案:D

12、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A的读数大,前视点B的读数小,则有( )。 A.A点比B点低 B.A点比B点高

C.A点与B点可能同高 D.A、B点的高低取决于仪器高度 答案:A

13、观测水平角时,照准不同方向的目标,旋转照准部的方法为( )。

A.盘左顺时针,盘右逆时针方向 B.盘左逆时针,盘右顺时针方向 C.总是逆时针方向 D.总是逆时针方向 答案:A

14、在1:1000地形图上,设等高距为1m,现量得某相邻两条等高线上A、B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为0.01m,则A、B两点的地面坡度为( )。

A.1% B.5% C.10% D.20% 答案:C

15、坐标反算是根据直线的起点和终点平面坐标,计算直线的( )。

A.斜距和水平角 B.水平距离和方位角 C.斜距和方位角 D.水平距离和水平角

第2页 共13页

答案:B

16、斜坡上丈量距离要加倾斜改正,其改正数符号( )。

A恒为负 B恒为正 C上坡为正,下坡为负 D根据高差符号来决定 答案:A

17、由于直线定线不准确,造成丈量偏离直线方向,其结果使距离( )。

A偏大 B偏小 C无一定的规律 D忽大忽小相互抵消结果无影响 答案:A

18、某钢尺名义长30m,经检定实际长度为29.995m,用此钢尺丈量10段,其结果是( )。

A使距离长了0.05m B使距离短了0.05m C使距离长了0.5m D使距离短了0.5m 答案:A

19、水准测量时,长水准管气泡居中是说明( )。

A视准轴水平,且与仪器竖轴垂直 B视准轴与水准管轴平行 C视准轴水平 D视准轴与圆水准器轴垂直 答案:B

20、水准测量中的转点指的是( )。

A水准仪所安置的位置 B水准尺的立尺点 C为传递高程所选的立尺点 D水准路线的转弯点 答案:C

21、经纬仪望远镜、竖盘和竖盘指标之间的关系是( )。 A望远镜转动,指标跟着动,竖盘不动 B望远镜转动,竖盘跟着动,指标不动 C望远镜转动,竖盘和指标都跟着动 D望远镜转动,竖盘和指标都不动 答案:B

22、用经纬仪正倒镜观测水平方向某一目标所得的读数差,理论上应为 180°,如果每次读数差不为180°,且为常数,其原因主要是( )。

第3页 共13页

A横轴误差大 B视准轴误差大 C度盘带动误差 D竖盘指标差大 答案:B

23、观测水平角时,采用盘左、盘右取中的观测方法,其目的是( )。 A改变起始方向度盘读数 B减小度盘偏心差的影响 C便于检查观测的粗差 D减弱度盘刻划误差的影响 答案:D

24、地球曲率差对高差改的正符号与大气折光差对高差改正的符号,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25、在地形测图中,为了测定山顶某一古塔位置,当不便测量时,可采用( )。 A前方交会法 B侧方交会法 C后方交会法 D极坐标法 答案:A

二、多选题(每题5分,共25分)

1、测量工作的原则是( )。

A在测量的布局上是“由整体到局部” B先测角后量距

C在测量的精度上是“由高级到低级” D在测量的次序上是“先控制后细部” E先进行高程控制测量后进行平面控制测量 答案:ACD

2、决定地球椭球体形状大小的参数有( )。

A斜率 B圆心角 C曲线半径 D椭圆的长半径 E椭圆的短半径 答案:DE

3、在使用经纬仪进行水平角测量时,经纬仪竖轴与仰视、平视、俯视视线位于同一竖直面内时,其水平度盘读数值( )。

A相等 B不相等 C均等于平视方向的读数值 D仰视方向读数值比平视方向读数值大 E俯视方向读数值比平视方向读数值小 答案:AC

4、经纬仪可以进行( )的测量工作。

A磁方向角 B水平角 C坐标方位角 D竖直角##象限角 答案;BD

第4页 共13页

5、在计算闭合导线的角度闭合差时,闭合差与( )。

A导线的几何图形有关 B导线的几何图形无关 C导线各内角和的大小有关 D导线各内角和的大小无关 E导线的起始边方向角有关 答案;BD

三、判断题(每题3分,共75分)

1、系统误差影响观测值的准确度,偶然误差影响观测值的精密度。 答案:对

2、在小区域进行测量时,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对距离测量的影响较大,故应考虑。 答案:错

3、水准仪的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是水准仪各轴线间应满足的主条件。 答案: 对

4、当经纬仪各轴间具有正确的几何关系时,观测同一方向内不同高度目标时,水平度盘的读数应该是一样的。

答案: 对

5、测量过程中的偶然误差,可以采用一定的观测方法或计算改正数的方法加以消除。 答案: 错

6、用一般方法测设水平角时,采用盘左盘右取平均值的方法。 答案:对

7、在测量工作中采用的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规定南北方向为X轴,东西方向为Y轴,象限按逆时针方向编号。

答案: 错

8、经检定某钢尺实际长度比名义长度长0.02m,现用此钢尺丈量5个尺段距离, 如不考虑其他因素,丈量结果一定比实际距离长了0.1m。 答案:错

9、经纬仪的水平度盘刻划不均匀误差,可通过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的方法消除。 答案:错

10、选择测图的等高距只与比例尺有关。 答案:错

第5页 共13页

11、地面上A、B两点间绝对高程之差与相对高程之差是相等的。 答案:对

12、在方位角的取值范围是0~180。

答案: 错 13、水准管圆弧半径R越大,则水准管分划值越大,整平精度越低。 答案: 错

14、使用光学对中器或垂球进行对中时,均要求经纬仪竖轴必须竖直。 答案: 对

15、地形图比例尺越大,表示地形越详细,其精度越高。 答案:对

16、高斯投影中,偏离中央子午线越远变形越大。 答案:对

17、磁方位角等于真方位角加磁偏角。 答案:错

18、通过圆水准器的零点,作内表面圆弧的纵切线称为圆水准器轴线。 答案:错

19、水准测量中观测误差可通过前、后视距离等远来消除。 答案:错

20、水准管圆弧半径越大,则水准管分划值越大,整平精度越低。 答案:错

21、当经纬仪各轴间具有正确的几何关系时,观测同一方向内不同高度目标时,水平度盘的度数是一样的。 答案:对

22、使用光学对中器或垂球进行对中时,均要求经纬仪竖轴必须垂直。 答案:对

23、在测量过程中,存在偶然误差,此种误差可采用一定的观测方法或计算改正数的方法加以消除。 答案:错

24、六度带的中央子午线和边缘子午线均是三度带的中央子午线。

第6页 共13页

oo答案:对

25、测量成果的处理,距离与角度以参考椭球面为基准面,高程以大地水准面为基准面。 答案:对

四、填空题(共15分)

1.确定地面点相对位置的三个基本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高差、水平角、水平距离

2.望远镜物镜光心和十字丝交点的连线称为_______,通过水准管圆弧中点的____________称为水准管轴。 答案:视准轴、法线

3.钢尺精密量距中,每一实测段长度需进行______改正,________改正及________改正。 答案:尺长、温度、倾斜

4.测设的基本工作包括:__________测设,_______测设和____________测设。 答案:距离、角度、高程

5.使用水准仪,调节目镜对光螺旋的目的是为了使_______ 清晰,调节物镜对光螺旋的目的是为了使_______清晰。 答案:十字丝、目标

五、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什么是竖盘指标差?竖盘指标差如何消除?

答:当视线水平且竖盘水准管气泡居中时的竖盘读数与应有的竖盘指标正确读数(即90°的整倍数)有一个小的角度差,称为竖盘指标差,即竖盘指标偏离正确位置引起的差值。采用盘左、盘右位置观测取平均计算得竖直角,消除竖盘指标差的影响。 2、何为视差?视差是如何产生的?如何消除视差?

答:由于物镜调焦不完善,导致目标实像与十字丝平面不完全重合,出现相对移动现象,称为视差。其原因由于物镜调焦不完善,使目标实像不完全成像在十字丝平面上;在目镜端观测者眼睛略作上下少量移动,如发现目标也随之相对移动,即表示有视差存在;再仔细进行物镜调焦,直至成像稳定清晰。

3、经纬仪有哪些轴线?各轴线之间应满足哪些条件?

答:经纬仪轴线包括:纵轴,平盘水准管轴,圆水准轴,横轴,视准轴。各轴线需满足的条件:平盘水准管轴垂直于纵轴;圆水准轴平行于纵轴;视准轴垂直于横轴; 水准管轴垂直于纵轴;横轴垂直于纵轴。

4、简述经纬仪照准部水准校检的目的和步骤。

第7页 共13页

5、简述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步骤及限差要求。 答:(1)盘左,瞄准A目标,对零,读数为a左 (2)盘左,顺时针旋转照准部瞄准B目标,读数为b左 上半测回角值上b左—a左

(3)倒镜,即盘右,逆时针旋转照准部瞄准B目标,读数为b右 (4)盘右,逆时针旋转照准部,瞄准A目标,读数为a右 下半测回角值下b右—a右 一测回角值限差:

1上下 2上—下40

六、计算题(每题20分,共160分)

1、观测BM1至BM2间的高差时,共设25个测站, 每测站观测高差中误差均为±3mm。计算:(1)两水准点间高差中误差;(2)若使其高差中误差不大于±12mm,应设置几个测站?

解:(1)mkm1m2......m25

222m1m2......m253mm mk25m2253215mm

(2)若BM1至BM2高差中误差不大于12mm时,该设的站数为n个,则: nm12mm

22

12mm nm2214416(站) 92、如图所示,在水准点BM1至BM2间进行水准测量,试在水准测量记录表中进

第8页 共13页

行记录与计算,并做计算校核(已知BM1138.952m,BM2142.110m)。

图1

表1:水准测量记录表 高差 测站 后视读数(m) 前视读数(m) BM1 ZD1 ZD2 2.012 1.472 1.362 3.338 0.755 2.510 1.053 +(m)

高程(m) 138.592 140.209 139.171 139.480 142.147

-(m) 1.257 0.309 2.667 1.038 ZD3 BM2 0.671 校核:BM2 8.184 4.989 4.233 1.038 BM1142.110138.9523.158m

ab4.2331.0383.195m

fk0.037m

oo3、同一观测条件下,对某水平角观测了五个测回,观测值分别为:394030,394048 ,

39o4054,39o4042,39o4036,计算:①该角的算术平均值;②一测回水平角观测

值中误差;③五测回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 解: ① 该角的算术平均值

l394030+394048+394054+394042+394036x394042n5

② 一测回水平角观测中误差

各观测值的改正值分别为:12,6,12,0,6

第9页 共13页

2222212(6)(12)0(6)9.487

mn151vv③ 五测回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

mx

m9.4874.243 n54、如图所示,已知水准点BMA的高程为33.012m,1、2、3点为待定高程点,水准测量观测的各段高差及路线长度标注在图中,在表2中计算各点高程。

表2

点号 A 1 0.3 2 0.5 3 0.3 A -3.366 -0.029 0.006 0.029 -3.360 33.012 1.5 0.000 +2.385 0.009 +2.394 36.372 +2.376 0.006 +2.382 33.978 L(km) 0.4 h(m) -1.424 V(m) 0.008 h+V(m) -1.416 31.569 H(m) 33.012 

辅助计算 fh容30L(mm)=±36.7mm 5、在水准BMa和BMb之间进行普通水准测量,测得各测段的高差及其测站数如图所示。试将有关数据填在水准测量高差调整表中(见表3),最后在水准测量

第10页 共13页

高差调整表中,计算出水准点1和2 的高程(已知BMa的高程为5.612m,BMb的高程为5.412m)。

表3:水准测量高程调整表 点号 BMa

测站数 实测高差 改正数(m) 改正后高差(m) 高程(m) 5.612 5.718 6 +0.100 +0.006 +0.106 1 5 2 7 BMb -0.620 +0.005 -0.615 5.103 +0.302 +0.007 +0.309 5.412 18 -0.218 +0.018 -0.200 -0.218+0.200=-0.018 每站改正数=校核:

6、在B点上安置经纬仪观测A和C两个方向,盘左位置先照准A点,后照准C点,水平度盘的读数为6º23′30″和95º48′00″;盘右位置照准C点,后照准A点,水平度盘读数分别为275º48′18″和186º23′18″,试记录在测回法测角记录表中(见表4),并计算该测回角值是多少?

第11页 共13页

表4:测回法测角记录表

测站 B 盘位 盘 左 盘 右

目标 A C A C 水平度盘读数 (°′″) 6 23 30 95 48 00 89 24 45 186 23 18 275 48 18 89 25 00 半测回角 一测回角值 备注 (°′″) (°′″) 89 24 30 7、对某基线丈量六次,其结果为:L1=246.535m,L2=246.548m,L3=246.520m,L4=246.529m,L5=246.550m,L6=246.537m。试求:(1)算术平均值; (2)每次丈量结果的中误差;(3)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和基线相对误差。

表5

丈基线长度 量 (m) 次数 1 2 3 4 5 6 ∑

246.535 246.548 246.520 246.529 246.550 246.537 L0v=x-LVV 计算 (mm) +1.5 -11.5 +16.5 +7.5 -13.5 -0.5 2.25 132.25 1.272.25 56.25 182.25 0.25 645.5 3. 2. =246.500 0

8、已知四边形闭合导线内角的观测值见表6,并且在表中计算(1)角度闭合差;(2)改正后角度值;(3)推算出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第12页 共13页

表6

点号 1 2 3 4 ∑ 角度观测值(右角) (°′″) 112 15 23 67 14 12 54 15 20 126 15 25 360 00 20 理改正值 (″) -5 -5 -5 -5 -20 改正后角值 (°′″) 112 15 18 67 14 07 坐标方位角 (°′″) 123 10 21 235 56 14 54 15 15 1 40 59 126 15 20 360 00 00 55 25 39 

=360o 测=360o0020f测理20 第13页 共13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