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 统编版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 统编版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1 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能找出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特别之处。能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

4.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进行民族团结教育。

[教学重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十分安静的句子所表达的含义。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重点)

3.学习第1自然段,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这所学校有哪些特别的地方。(重点)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出示资料袋中的图片)瞧,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他们分别是哪个民族的?让他们自我介绍一下吧!(安排几名学生戴上相关民族的头饰,并简单介绍这些民族的资料。教师相机出示相关词语: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

2.师:清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学生,早早地起了床,迎着朝阳,踩着露珠,蹦蹦跳跳,高高兴兴地朝同一个地方走去,他们要去哪里呀?(生:大青树下的小学)对,那可是一个充满欢笑、美丽而可爱的地方。今天咱们一起去看一看,去认识一群不同民族的孩子,去感受这所小学的魅力。(板书:大青树下的小学)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一边听一边用笔画出课文中出现的少数民族。

2.师:请同学们按照学习要求,自己试着读课文。(课件出示)

(1)朗读课文,标出课后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教师出示生字、新词,正音、巩固。(让学生自由举手读生字、新词。)

3.指导学生书写课后会写字。(着重指导“晨”“绒”“装”“静”的写法,并在田字格内示范书写)

4.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三、再读课文,发现校园美

1.默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

2.小组合作,逐段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讨论: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

3.学习反馈(填空):课文先写(“我”在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里)看到的景象,再写(上课时和下课时)的情景,最后总结(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

师:同学们,有哪些可爱的小学生来到了学校?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4.学习第1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1自然段,画出自己觉得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体会学校的风景美)

(2)学生自由朗读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与同桌相互交流读后的感受。

(3)教师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优美句子。

①课件出示:早晨,从山坡上……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②教师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这所学校的特别。

四、师生小结

1.师:同学们,这节课你都掌握了哪些内容呢?(生:认识了不同民族的小伙伴,还了解了每个民

族服装的特点,鲜艳的服装把校园打扮得十分美丽。)(板书:不同民族不同穿戴美丽)

2.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大青树下的小学”到底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探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第2—4自然段,能边读边想象画面,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重点)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能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在学校生活时的某个场景。(难点)

一、引导自学,欣赏“美丽”

1.今天我们来接着学习《大青树下的小学》。(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默读时要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

(2)边读边想,画出你感到新鲜的词语和句子。

(3)思考: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呢?跟我们的学校有什么不同呢?

(引导学生找出表现小学特点的语句,知道这是一所美丽的边疆的小学。)

二、学习课文,感受“美丽”

1.自由朗读第2、3自然段,思考:这所学校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1)课件出示:“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

师:这所学校的钟声与我们学校的钟声有什么区别?(体会钟声展现出的独特的“美丽”,初步了解本段在文中的过渡作用)上课铃响了,教室里传来了什么声音呢?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他们的读书声很好听。(学生自由回答)

(2)课件出示: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①假如你是窗外这些动植物中的一员,看到小学生们认真学习的样子,听到动听的朗读声,你会怎样做呢?

②指导学生朗读,体会窗外的安静和学校的特别之处。(课文用树枝、鸟儿、蝴蝶、猴子的状态来表现窗外的安静,衬托出小学生们上课时的专心,也表现了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

(3)课件出示: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①边读边思考,小动物们刚刚还在安静地聆听教室里的读书声,这会儿又来看热闹,说明了什么呢?(上课时,小动物们被学生们的读书声吸引从而静止不动。下课时,小动物们观看他们的课间活动,不仅为学校增添了快乐、活泼的气氛,还突出了学校地处边疆的特点。)

②我们平时在上课时、下课时的情景与这所学校有什么不同?(学生交流)

③指导朗读,体会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板书:共同学习、做游戏)

2.全班同学齐读第4自然段,说说最后一句话中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学校还有许多美景)

三、想象拓展,体会人情美

师:同学们,作者吴然爷爷也被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室里的读书声吸引了,你们猜他心里在想些什么?(学生自由举手发言)

1.结合“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一句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板书:团结友爱欢乐祥和)

2.学完了这篇课文,我们也感受到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独特魅力。谁能根据老师的板书向大家介绍一下这所美丽的学校呢?(重点引导学生抓住上学路上、上课了、下课了这几个方面,说出学校的特别之处。)

[教学板书]

1 大青树下的小学

不同民族

不同穿戴

共同学习、做游戏美丽

团结友爱

欢乐祥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