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时间 2014年 月 日(第 周 星期 ) 总第 课时 课题 主备人 学习目标 使用要求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复习(1) 黄行龙 二次备课人 七年级( 7 )班 学生 1.进一步熟悉常见几何体的基本特征,能正确识别常见的几何体。 2.进一步熟悉和了解常见几何体的平面展开图以及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3.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及其相互关系。 1.阅读课本P146小结;2.尝试完成教材P147复习题4第1、2、3题; 3.限时25分钟完成本导学案(合作或独立完成均可);4.课前在小组内交流展示. 小组评价 评价人签名 2014年 月 日 一、知识回顾: 1.什么是几何图形?
几何图形可分为_____ __和______ __两大类。
2.常见的立体图形: 常见的立体图形大致可分为:柱体、锥体和球体三类。 ..
(1)下面的几何体都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你能不能找到生活中的实例以及想象其图形. 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棱锥、棱台、圆台等。 (2)完成教材P147复习题4第1题。 3.常见的平面图形:
试写几个常见的平面图形,找一找生活中的实例,想一想其图形的形状。
4.点、线、面、体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5.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从正面看从左面看
从上面看
按要求画出这个几何体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所得到的三视图.
6.常见几何体的平面展开图
(1)圆柱的展开图与圆锥的展开图.
圆柱及其展开图圆锥及其展开图
(2)你能画出下面这个几何体的展开图吗?试一试.
二、合作探究:
1.如图,左边这个几何体的展开图可以是( )
ABCD
2.如图,把左边的图形折叠起来,它会变为 ( )
ACBD
3.下面是水平放置的四个几何体,从正面观察不是长方形的是( )
4.如图,5个边长都为1㎝的正方体摆在桌子上,则露在表面的部分的面积是______.
5.P147复习题4第2、4题.
二、学习小结:
三、作业:P147—148:复习题3第3、10、11题.
ABCD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余庆县实验中学七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
上课时间 2014年 月 日(第 周 星期 ) 总第 课时 课题 主备人 学习目标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复习(2) 黄行龙 二次备课人 七年级( 7 )班 学生 1.进一步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特征及有关性质. 2.进一步理解角的有关概念和性质. 3.能正确应用几何符号、几何语言描述几何图形. 1.尝试完成教材P148复习题4第5、8题; 3.限时25分钟完成本导学案(合作或独立完成均可); 4.课前在小组内交流展示. 使用要求 小组评价 一、知识回顾:
评价人签名 2014年 月 日 1.直线、射线、线段的特征(端点与延伸性);区别与联系;生活中的实例.
画直线AB、射线CD、线段EF.
2.直线公理、线段公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任意画线段AB,作出其点M;任意画线段CD,作出其三等分点P、Q。用式子表示中点、三等分点的性质。
4.什么叫做角?角度的单位有哪些?
计算:25°28′×4=_________ 125°28′÷4=________. 23.23°=_____°_____′_____″ 25°19′48″=_________度. 5.任意画∠AOB,作出∠AOB的平分线OC,并用式子表示角平分线的性质。
6.画出能表示∠1+∠2的图形;画出能表示∠3-∠4的图形。
7.怎样的两个角互为余角?怎样的两个互为补角?余角与补角有怎样的性质? 二、合作探究:
1.已知点C是线段AB上一点,AC=6㎝,BC=4㎝,若M、N分别是线段AC、BC的中点,求线段MN的长.
2.已知线段AB=10㎝,点C是线段AB上任意一点,若M、N分别是线段AC、BC的中点,是否还能够求出线段MN的长?试试看.
3.如图,点O是直线AB上一点,∠AOC=50°,OM、ON分别是∠AOC、∠BOC的平分线,求∠MON的度数.
AOBMCNAMCNBAMCNB 4.在上面第3题中去掉“∠AOC=50°”这个条件,是否还能够求出∠MON的度数?试试看.
5.如图,点O是直线AB上一点,∠1:∠2:∠3=1:2:3,求:∠2的度数.
6.一个角的余角的3倍,比它的补角少20°,求这个角.
三、作业:P148复习题4第5、6、7、8、9题.
213AOB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