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在语文的天空轻舞飞扬
写作是语文天空中的一只鸟,正如泰戈尔所说“天空没有留下飞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写作在语文教学中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可是,在现实教学中,写作这只鸟却被锁上沉重的枷锁,或是学生缺乏写作兴趣甚至畏惧写作,或是内容空洞无物,缺乏真情实感。怎样解除枷锁,让它在语文的天空轻舞飞扬呢?
俗语说得好“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还要从学生谈起。新课改充分肯定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因此,我认为赏识学生,充分放手给学生,给学生充分展示的舞台至关重要。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一、以课堂为主舞台,让学生写好经典剧
除了上好正常的作文课和讲评修改课外,教师还要精心挖掘教材,从中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练好小作文,激发学生写作欲望。如现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段文字写景顺序井然,用词生动,历来为人称道。在教学前,我先让学生熟读此段,又带领学生游览校园,找校园最美之处。然后,我和学生探究此段,品味语言之后,及时让学生写作。因为既提供了方法又观赏了美景,学生兴趣盎然,出现了很多佳作。下边就是其中的一篇:
姥姥的老家四周全是白杨林,那里边是经常传出笑声的地方,那里有着无限的生机。白杨林里有数不清的野草莓和嫩绿的草儿,野花和报喜的喜鹊。
单是那条潺潺的小溪就有无限的乐趣,一旦下了雨小溪水猛涨,那就好玩多了,古老的小桥下长满了青苔,湿乎乎的。小溪水便拍打着我的脚丫向前冲去。溪底尽是滑溜溜的鹅卵石。造个树叶船放在水面上,我便追着它跑呀跑呀,直到那根大木根挡了去路我才“打道回府”,一路捡着小石头拿回去,用来打小麻雀。
对于文言文,学生一般感觉比较枯燥,尤其要掌握大量的文言词语,既耗时又费力。例如,在学习《晏子使楚》时,在第一课时,我引导疏通大意后,让学生尝试分角色朗读;在第二课时,我让学生表演课本剧或举行辩论会,这样既让学生准确掌握了字词、句意,又提升了学生理解力和想象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以后种下快乐学习的种子。此外,对于介绍优秀人物的文章,教师可以让学生设计颁奖词;对于介绍风俗景物的文章,可以让学生设计导游词等等。只要教师找准一个切入点,让学生在汲取经典的同时尝试写作,会取得很多好的教学效果。
这些凝聚历史、荟萃人类精华的经典剧,就会为写作之鸟生出一双能自由飞翔的翅膀。
二、以日记为小窗口,让学生记好生活剧
生活是一片海,海里的珍珠散散落落,只要学生平常擅长积累,就能将一颗颗珍珠穿成一串串精美的项链。
在课下,我要求学生每周至少写一篇周记,并要求学生写真事,抒真情。后来,我又尝试让学生写循环日记,记下自己的班级生活,留下自己的成长轨迹。起初只是小组长在应付了事,后来由于每次
优秀日记或在课前朗读,或张贴表扬,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有时遇到突发事件,师生同题,一起写作文。只要时间允许,我还拿出课上时间和学生一起品味、回忆生活的点滴。对于写出的文章,教师、学生都可留言,或是鼓励思想,或是点评写法,或是谈谈感受,这样就把学生的写作热情一下子激发了出来。记得一次教师节,两个班的学生都写下了他们对老师的感激。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还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这些记录喜怒哀乐的生活剧,就是用心定格拍摄的照片,让写作之鸟飞得更高、更远。
三、以新技术为平台,让学生打造时代剧
随着时代的发展,写作可以用纸和笔,可以用电脑、手机,还可以用照相机、录音机等工具,图文甚至音频、视频介入,使得写作形式更加生动活泼。现在,文章不仅可以写在作文本上,还可以写在网站、网页、博客、qq空间、微博、短消息上。学生对这类新生事物都非常感兴趣,根据学生的这个特点,我倡议班级建立qq群,创建自己的博客,开展一句话评论等。我也放下教师的架子,公开自己的qq和博客,相互关注,共同进步,从而使学生与时代同进,关注生活,敢说,会说。
这些体现时代特点的材料,就像一把钥匙解除了学生的思维桎梏之锁,让写作之鸟在天空翱翔得更流畅、自由。我想只要我们教师选择一个合适的切入点,解除写作的枷锁,写作就会在语文的天空轻舞飞扬!
(责编 张翼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