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0-12-24T14:19:23.807Z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19期 作者: 黄优飒[导读] 在现代的社会教育过程中,幼儿的学前教育是当代整个教育过程中的基础阶段
黄优飒
富宁县第一幼儿园 663400
摘要:在现代的社会教育过程中,幼儿的学前教育是当代整个教育过程中的基础阶段,越发被社会各界所注重,而在目前的幼儿教育中为了使得幼儿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的综合教育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将模拟教育方式与学前教育专业的五大领域相结合,使得学前教师能够将真实的实践情境构建到相应的专业课堂教育之中,使得将来的幼儿老师能够有效应对实际工作中遭遇的一些困难,从而使得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们能够得到更加有效的锻炼。论文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状况以及相关课堂学习内容相结合,探究怎么将模拟教育方式应用到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当中去,全面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与教育能力。 关键词:模拟教学法 学前教育专业 幼儿园 五大领域课程
前言:学前教育专业的五大领域囊括了:语言、社会、健康、艺术以及科学五大领域,而模拟教育方式也早已被广泛应用到课程教育之中。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学前教育对于幼儿发展的注重,并且在当中利用了一些符合幼儿发展的教育方法,推动幼儿的综合全面发展。同时,模拟教育方式也可以有助于学前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解决教育过程中所遭遇的一些困难。接下来论文将结合模拟教育方式与学前教育专业五大领域的价值以及特征,从而深入探索模拟教育方式的运用策略。一、模拟教育法对学前教育专业五大领域的价值1.有助于锻炼学前教育学生的实践教育能力
在对幼儿的课堂教育中落实模拟教育模式,那么在学前教师面前体现的将会是更加直观、生动的工作氛围,假如,这种教育方法或者幼儿教育过程中所发生的一些问题也能够采用模拟教育模式来体现。使得学前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以及应对难题的能力都得到有效提高,从而使得学前教育效果得到显著提高。2.有助于满足当下学前教育工作需求
在教育过程中,模拟教育方式会给学前教师的教育构建大量的任务情境,使得学前教师能够通过具体的情境让自己的教育活动得到贯彻落实,也在某种程度上使得学前教师能够采取模拟教育方式来完成自己与他人的评价,使得学前教师可以在模拟教育模式的落实中更加有效的对自己的教育目的进行反省[1]。 二、模拟教育方法运用于五大领域的特征1.内容具备针对性
教育内容的设计中,模拟教育方法主要是针对在过去学前教育专业具体教育过程中所遭遇到经典情境与常见问题开展模拟。使得学前教育专业的老师在充分了解过去真实的教育情况前提下,来设计一些具备模拟要求的教育目标,使得学前教师在遭遇到相关问题时能够有效解决问题。而模拟教育方法所总结出来的教育目标,在某种程度上还能够形成幼儿的思维习惯、学习习惯等良好习惯,提高幼儿的综合发展效果。
2.活动具备开放性
开放式的课堂教育也是模拟教育模式落实的特征,这不单单需要老师给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开展丰富的教育情境构建,还应当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布置在一个教育情境的主体中,要把控老师的教育时间,给学生预留足够的时间进行拓展探究、模拟实践。除此之外,老师也应当引导学生在模拟教育的课堂中要开展不断的实践参与,自由地来开展教育活动。老师在学生开展自由活动时,也应当多重视学生的实践流程,同时进行合理的评价,实现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教育目标。3.教育具备创新性
创新性不单是教育模式不断改革优化的本质,同时也是模拟教育方法的一个重要特征。随着现代化教育模式的不断改革、更新,社会对于幼儿的学习与教育的效果要求也越发严苛。所以,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的教育能力的要求也随之不断提升。而创新性就是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学前教师在开展教育过程中要具备创新性的思维与方式,使得幼儿在课堂学习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的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除此之外,创新性方式的运用还能够有效解决学前教育五大领域中所发生的问题,推动幼儿的综合全面发展[2]。
三、模拟教育在五大领域中的运用措施1.健全课程基础构造措施
将模拟教育方法应用到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为了促使模拟教育方法的教育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在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课堂教育时采用模拟教育方法,应当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时针对这一情况将模拟教育方法的课程构造进行持续不断的改革更新,使得传授的教育内容能够与时代发展的趋势相吻合。此外,知识结构的学习是为具体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的一环,所以,在开展模拟教育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目前幼儿以及社会对于幼儿教育的一些要求与标准,形成学生教育专业学生的幼儿主体观念,推动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最后,在对课程构造进行不断优化的过程中,老师应当依据学生在模拟教育过程中的学习状况,及时开展全面、合理的评价,对学生教育思想进行有效引导,使得学生能够对自身专业学习方面开展有效的反省,使得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够不断改革教育目的,实现对自身教育能力的有效提高。2.运用循环教育的模式
设计与落实是模拟教育方法的两个环节,老师在教育过程中除了要遵照模拟情境的需求,充分带动学生的活动参与主动性与热情,还应当使学生可以通过主动参与来了解幼儿园的具体教育状况。比如,在开展《影子》这一章节的教育之中,学生要了解在具体的课堂教育过程中,不单单要对光影之间的知识以及关联进行阐述,还应当;了解幼儿在学前教育时期中的一些学习习惯,引导幼儿开展积极、自发的自主探索。老师在进行模拟教育的课堂教育中,要真正意义上的落实课中与课后的有效交流,给每一位学前专业学生带来模拟实践的机会,除此之外,老师也应当及时采纳来自整个班级学生的反馈与建议,在循环教育过程中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3.落实全面合理的考核评价
只有有效落实全面、合理的考核评价,学生才能够对自己在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真实情况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及时有效的弥补自己在教育中所暴露出来的缺陷,给学前教育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在开展模拟教育方法运用之间,老师第一步是要在教育过程中设计一个有效的量化考核指标同时制作相应的表格,第二步就是要明晰学生在模拟教育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优点与缺陷,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针对学生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教育,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体现优点,弥补自己的缺陷,从而达成全面综合提高教育效果的目的[3]。
结语:总而言之,想要达成课堂与工作氛围的有效衔接的目标,与模拟教育方法的应用有着密切关联。模拟教育方法的应用是有效应对当前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五大领域问题的一个关键性措施。所以,在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开展课堂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及时有效的将模拟教育方法融入到学前教育专业课堂教育过程中,借此,有效推动学生综合教育能力的提高。当然,在目前的模拟教育实践过程中,仍旧存在许多问题,例如老师可能缺少模拟教育的经验,无法自如的运用开放与多元化的交流方式,学生人数较多,无法使大部分学生自由表达意见,学生没有足够的准备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大家的深入探究与交流,从而我国学前教育行业获得持续不断的发展。参考文献:
[1]骆涛. 模拟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中的应用[J]. 信息周刊, 2019, 000(014):1-1. [2]孙瑞霞. 模拟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中的应用[J]. 考试周刊, 2019(30).
[3]陈笑颜. 案例教学在高职高专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中的创新应用研究[J]. 职业教育(上,中旬), 2020, 019(002):65-6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