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外墙保温一体化石材施工方案

外墙保温一体化石材施工方案

2021-04-08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一、外墙保温一体化石材施工方案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一般工业、商用、办公行政楼与民用建筑(建筑高度120米以下)的新建、改造建筑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工程的外墙外保温工程。适用于夏热冬冷地区. (二)特点

1、保温一体化石材是经特殊工艺高温复合而成的保温成品板,在施工现场可按需拼装,施工方便,操作简单,施工工期短,具有保温、装饰一体化的特点。

2 、保温一体化石材外墙外保温系统满足现行50%节能标准要求,有保温隔热、隔音的功效。

3、保温一体化石材厚度可按设计要求选用,能满足不同气候地区需求,适用范围广。

4、保温一体化石材外墙外保温系统采用干挂、干贴、干夹三保体系,有较高的安全性.

(三)保温一体化石材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基本构造、节点图和墙体的基层要求

1保温一体化石材外墙外保温系统基本构造及节点图。(图1~图9)。

2 、墙体的基层要求

本工程为外墙改造工程,粘贴前需对原有的外墙涂料进行铲除

并拉毛处理。墙体外表要达到平整、干燥,墙面表状为拉毛普通粉刷即可.

平 整:用靠尺检查墙体平整度,3米内误差不大于2㎜. 水平线:用电子水平仪或水平仪找出准确尺寸位置.

垂 直:用6米长的铝合金直尺进行检查不大于4mm或采用垂直钢丝挂线进行检查,50m内不大于18mm.

墙体干燥:在墙体外粉刷时,室外温度:

①(25oC~35 oC),环境干燥为25天 ②(15oC~26 oC),环境干燥为35天 ③(10oC~20 oC),环境干燥为40天 ④(5oC~10 oC),环境干燥为45天 (四)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 、施工工艺流程

(1)检查墙面的平整度用3米长的靠尺检查不大于2mm的误差,干潮湿度大于等于85%,含水率小于等于15%(基层抹灰处理),基础层符合

外粉刷基层的规范。

(2)用垂直吊器、水平仪找出标准的横向、竖向位置,弹出控制线。

(3)用粘贴胶浆刮批在保温板的背面,便于与墙体粘贴。关键在各种尺寸的保温板应在边框四周刮批胶浆,中间采取点块批刮,每块

保温板不少于6个点块进行加固,这样对保温板的空气互通与热胀冷缩有较好的控制。

(4)对每块板背面开有4~6个加强燕尾槽的保温板,施工时用胶浆填实后粘贴,同样保证了板与墙的附着力。

(5)在按图拼装的过程中四周都应留出分格缝,均为10mm~12mm;柱、主体的阳角部位采用拼装法加钢扣件加固拼装,形成900为标准。

(6)拼装、粘贴完时在每块板材的四周应有填缝胶浆成半圆状态并作必要的防水处理,厚度为10mm~15mm。

(7)按每块板材的尺寸装配专用五金加固件,调节到平整为准。可

用硬质塑料垫片或铜质垫片进行调节,然后在加固件位置四周的墙体进行电钻打固定点孔.每块单体板材为6~8个点孔,分别锲入塑料涨紧管.把五金加固件的两侧拉紧页片嵌入成品板材预先加工好的加固凹缝部位内,调节到墙体的加固洞孔用30mm~35mm长的镀锌自攻螺丝进行固定.

(8)把直径15mm~20mm的泡沫球放入板材的四周分格缝内。泡沫球

条的长度就是板材周长。(也可用填缝胶浆填实后用耐候胶封边收口)

(9)在板材的表面对整齐且按需要留出分格缝后(常用的为10㎜~12㎜),用纸胶带在板面四周都贴好,用空气压力喷枪进行全面清理,不留粉尘为标准.在五金件与保温板接触部位用加固胶进行凝

固,并在基层先用玻璃胶局部调正到位,然后用专用胶枪在分格缝内打满胶,用刮刀进行刮平且刮实后用半圆状工具对分格逢进行修饰至半圆状即可。

(10)及时把胶带纸清理好,检查到线条是否水平、垂直,交界部位应该是90°的直角为合格。

(11)应从上往下形成160°左右的方向撕去表层板材的保护膜,清理干净并做好其它成品的保护。

(12)建筑高度小于24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或B1级。其中,当采用B1级保温材料时,每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防火隔离带应沿楼板位置设置宽度不小于300mm的A级保温材料。防火隔离带与墙面应进行全面积粘贴。

2、操作要点 (1) 基层墙面处理

墙面应清理干净,无油渍、浮灰等。墙面松动、粉化部分应剔除干净.墙表面凸起物应剔除。凹进部位须修补填平,达到相关验收规范要求。

(2) 界面处理

根据不同的墙体基层选用适当的粘贴胶浆,用铁抹子批或用喷枪均匀喷涂并对墙面做毛面处理,并按相关产品技术标准执行.

(3) 吊垂直、套方、弹控制线

用吊垂直、套方器材定规格大小,弹出控制线及分格线、装饰线等,拉垂直、水平控制线。在外墙主阳大角及其他必要处挂垂直基准

钢线和水平线。

(4)做灰饼

用保温板专用粘贴胶浆做成的灰饼粘贴在保温板反面,用于调整保温板的平整度。

(五)材料

1、 保温板外墙保温系统保温板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保温板性能指标

项目 表观度/(g/cm³) 厚度28。5mm(㎏/㎡) 热阻/(k·m²/w) 光泽度 附着力 耐溶剂性 耐酸性 耐碱性 耐化学稳定性 耐油性 耐洗刷性 耐玷污性 耐人工老化色差 1000h 其他性能 耐冻融循环涂层 10次 粘结强度 漆膜抗冲击性/J 表面憎水率 粘结强度/Mpa 静曲抗弯强度/Mpa 弹性模量/Mpa 热膨胀系数/℃-1 抗风压值/kPa 技术要求 ≤0.495 ≤8。8 ≥1.21 ≥80 光泽单位 不低于1级 不露底漆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10000次,不露底漆 ≤15% Ⅱ级 粉化0级 无变化 ≥0.40MPa 一层10J,二层以上3J ≥99% ≥0.30 ≥5.00 ≥235。5 ≥3。1×10—6 不小于工程项目的风荷载计值 (六)设备与机具

1 、胶浆搅拌机、混凝土搅拌机、垂直运输机械、水平运输手推车、手提式搅拌机器、电锤、手锤、空压机、喷枪、射钉枪等

2、 常用抹灰工具及抹灰专用检测工具、经纬仪、水平仪及放线工具、木盒、铁板、瓦刀、水桶、剪子、滚刷、钳子、扫帚、壁纸刀、托线板、方尺、靠尺、塞尺、探针、钢尺等。

(七)质量控制 1、材料配制 (1) 粘贴胶浆

采用现场拌制粘贴胶浆,用胶浆搅拌机或手提搅拌器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6分钟。拌制好的粘贴胶浆应在2小时内用完。

2、 施工条件

(1) 基层墙体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和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及相应基层墙体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

(2)墙面应清理干净,清洗油渍.施工孔洞、架眼以及阳台板、墙板残缺处用水泥胶浆修补整齐、清扫浮灰。改造工程旧墙面松动、风化部分应剔除干净。

(3)外门窗口安装完毕,经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合格后,缝隙应分层填塞严密,做好门窗表面保护,并按设计要求预留出保温板的厚度。

(4) 施工时环境温度不低于‐5℃,风力不大于5级,风速不大于10m/s。雨季施工时做好防雨措施.

(5) 外墙面上的雨水管卡、预埋铁件、设备穿墙管道按设计要求预留出外保温层的厚度,安装时不要破坏保温层。

(6) 对在露天存放的施工材料,用防雨布覆盖。保温及配套材

料进入现场要进行验收,必要时按要求进行抽检。材料应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场所贮存,贮存期及条件应按材料要求。

(7) 操作工需经过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过程中遵守有关操作规程。

3、验收

保温板系统验收依据建筑节能标准DGJ32/J19-2006<5.6〉 4、 保温板外墙保温系统

主控项目

(1) 所用材料和成品进场后,应做质量检查和验收,其品种、规格、性能必须符合设计和有关标准的要求.

检验内容:

A、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测报告和有效期内的型式检验报告. B、现场抽样复验,检查复验报告。复验材料:保温板,粘贴胶浆。 (2)保温板的保温层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存在负偏差。 检验方法:用探针插入测量检查。

(3) 保温板与基层必须粘结牢固,无松动和虚粘现象。粘结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小于每块保温板面积的35%。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测量复查。

(4)锚固件的数量、锚固位置和锚固件抗拔力应符合设计要求,抗拔力不小于0。6MPa。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现场锚固件抗拔试验。 (5)保温板应无脱层、起翘、起皮等缺陷。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一般项目

(6)保温板安装,应拼缝平整,且拼缝不得抹胶粘剂.

检验方法:观察,靠尺检查.

(7)保温板板缝处理应使用嵌缝胶剂或填缝胶浆,嵌缝带应压贴密实,不得有空鼓、翘曲、褶皱、外露等。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8)保温板安装后的外墙墙面的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保温板的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

项次 1 2 3 4 5 6

项目 相邻两竖向板材间距尺寸 相邻两横向板材间距尺寸 两块相邻板材间距尺寸 相邻两竖向板水平高差 横向板材水平度2m范围 竖向板材直线度 允许偏差(mm) 2。5 2.0 1.5 2.0 2。0 2。5 检查方法 用钢直尺检查 用钢直尺检查 用钢直尺检查 用钢直尺检查和水平仪检查 用水平尺和水平仪检查 用2m靠尺和钢直尺检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