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数学高段课后作业设计研究

小学数学高段课后作业设计研究

2020-02-21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小学数学高段课后作业设计研究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课改对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数学高段课后作业不单单只是纯粹的题海战术,而是要将创新性、趣味性、层次性、娱乐性融入到课后作业的设计中,以此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笔者希望通过本文对小学数学高段课后作业设计的分析与研究,能为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教学时提供一些参考与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后作业; 设计

中图分类号:G6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5-4197(2019)05-0027-01

小学数学教师布置数学课后作业的目的是为了能及时有效掌握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验证教师在课堂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小学数学课后作业是课堂的有效延伸。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课改对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数学高段课后作业不单单只是纯粹的题海战术,而是要将创新性、趣味性、层次性、娱乐性融入到课后作业的设计中,以此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这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创新设计课后作业的必要性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创新小学数学高段课后作业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首先创新设计作业可以真正实现学生的“减负”。众所周知,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作业负担过重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近视等生理问题以及滋生厌学情绪等心理问题。所以说创新设计课后作业有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其次,创新小学数学高段课后作业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小学数学课后作业是课堂的有效延伸,通过创新设计作业有助于教师能及时有效掌握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验证教师在课堂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创新设计课后作业也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最后,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的创新设计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创新课后作业,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可谓一举两得。 二、 小学数学课后作业创新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一) 注重趣味性,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习一切事物最好的老师。由于小学高段的学生正处于对事物充满好奇的年龄阶段,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一定要将趣味性融入到题目中去,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做题的热情。当学习、做题变成了一件有趣的事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肯定也就提高了,自然教学质量也随着提升了。当前的数学课后作业不单单只是纯粹的题海战术,教师应该把课后作业设计的具有趣味性。例如在学习完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多边形的面积》的知识内容后,教师在进行课后作业布置时,就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生活实际中自己喜欢的多边形自己设计5道多边形面积的习题。这种有趣的作业设计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学生在练习时不仅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了巩固,而且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了进一步培养,起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二)因材施教,分层次设计作业

在小学数学高段教学中,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在智力、性格、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所以会导致学生在接受知识、掌握知识的程度上都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一定要进行因材施教,分层次设计,要兼顾到优等

生、慢进生和学困生,做到不落下每一位学生,使全班学生都能共同进步。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是,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公平公正对待每位学生,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数学水平得到提升。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趣味性、层次性、娱乐性与数学知识相结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内、循序渐进,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不同的课后作业,满足不同阶段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要积极引导各层次的学生在学中玩转数学,在玩中体验数学的乐趣。 (三)科学设计,培养综合能力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高段课后作业设计时,可以通过科学多元化设计来调动学生的思维,以此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与正方体》一章时,由于立体图形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这时教师在进行课后作业布置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知识概念的理解,而且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促进了综合能力的提升。此外,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可以适当的设计些有助于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作业,使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吸取其他学生的优点,也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课后作业是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延伸。教师布置数学课后作业的目的是为了能及时有效掌握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课改对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数学高段课后作业不单单只是纯粹的题海战术,而是要将创新性、趣味性、层次性、娱乐性融入到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的设计中,以此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创新小学数学高段课后作业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志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陷阱问题设置[J].西部素质教育,2019(04).

[2]叶志强,张辉蓉.数学文化与职前小学教师教育[J].数学教育学报,2016,25(03). [3]刘晓萍,陈六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分析[J].课程教学研究,2016(04).

[4]许中丽.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03). [5]赵迎春.情景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知识力量,2018.

[6]程丹丹.浅析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 [7]余天琼.浅析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8. [8]姜金山.浅析情景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2016.

作者简介:袁世明,男,1990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渝北区骨干教师。长期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班主任工作和团队工作,多次在渝北教师教育杂志和其它杂志上发表论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